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一讲 序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一讲 序论

   第一讲 序论

  六妙法门是佛教禅学中的通法。

  ——由不同理论的指导,可形成凡夫、外道、二乘、菩萨,乃至一乘佛道的修证系统。

  ——由不同的根性修持,便有人天、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各种境界的果证。

  ——由各宗派的利用开发,便有天台宗的六妙十大门、密宗六妙次第门、禅宗六妙方便门、净土宗六妙念佛门以及气功六妙养生门与心智开发门的各具特色的行门。

  《六妙门》是智者大师根据原始佛教中的六妙法义,并结合自身甚深的修证体验,开出了广大微妙的六妙十大门。这一套系统严密的法门,包含了一切佛教禅法的精华,因此,可摄受不同层次的修禅者趣入禅道而无遗。

  此法门既有次第进修的方便,又具圆超顿入的妙旨,故深浅同益,各得自在法乐,而且其简约精妙的法要,绝非其他禅法可媲美,一旦掌握其体系後,便可左右逢源,一生修持不虑其不成就,所以如此易学易行的法门,对於事务繁忙的现代人来说,修习此法尤为适宜。

  此书曾於唐末兵乱之际遭毁,後从日本取回,历史上虽屡有行者因修六妙门而得成就,但真正发扬光大,普遍弘传,则有待於当今之世。

  隋智者大师於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

  天台宗尊印度龙树菩萨为高祖,慧文大师为初祖,慧思弘传慧文大师之心观法门,并发扬之,为天台之二祖。智者大师承前启後,判教立观,大弘其法,虽为天台第三祖,而实是创其大成,故後人称之为天台宗,是与智者大师开法天台山有关。

  智者大师法号智[凯-几+页],字德安,俗姓陈,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五三八),寂於隋文帝开皇十七年(五九七),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後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智者大师十八岁出家学道,初从法绪、慧昨二师学律,後依光州大苏山慧思大师学心观法门,因阅《法华经》而悟道。此後奉师命广弘天台法门,成为中国第一个宗派。《六妙法门》一书,就是大师在陈都金陵(今南京)的瓦宫寺写出的,以便禅者的专攻与实修,但因当时侧重广学,故影响不及三大部与五小部之大,而近代以来,人们渐感穷一生精力研学三大部、五小部尚难领悟,更谈不上依法实修,故转向简约精妙的法门而修之。〈六妙法门〉才引起禅行者的兴趣,影响也逐渐扩大,正是「法逢其时知音多」。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

  六妙门究竟是怎样性质的法门呢?智者大师在论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这个六妙法门,它是佛法心地内行的根本之法,是三乘根性的修行人进趣圣果的关键道行。

  佛法分内行与外行,外行即外善根,如布施、持戒、听经、读诵、忏悔、礼拜、供养等,重在修福行善以及作为进道的基础的行门,均属於外行。内行即内善根,是以定慧为核心而进行的各种禅观法门,其目的是调伏烦恼,改革习气,开发本明,成就道业,因此,乃重在功德的圆满与圣果的证取。

  因为六妙门是内行法中的根本之法,所以声闻、缘觉、菩萨的三种圣道行人都不能离此法而得证道果。虽然声闻有四谛法门,缘觉有十二因缘,菩萨有四摄六度,但据禅观的简约精妙与圆摄诸法而言,则六妙门完全能够给三乘行人以进修的方便,使之速证道果。由此可见,六妙门乃是一切禅观法门中的最极妙门,是直趋三乘圣果的捷要道略。

  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

  一切佛法皆从佛果菩提大智海中之所流现。我们娑婆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怎样修行得道的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当经过六年苦行仍不得道的悉达多太子,便放弃苦行,放下万缘,坐在印度尼连河畔的菩提树下的吉祥草上,内思於安般之法。

  内思即摒弃一切杂念,关闭六根的分别,一心返照於内,专志地寂思於所修之法。安般法即是依呼吸道做下手工夫的一种办法,为摄心入禅、开发智慧的善巧之门。佛在《杂阿含经》裹曾这样开示比丘们修安般念法。

  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与多作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世尊这样赞叹之後说:「然而,诸比丘!云何修习安般念三摩地?云何多作?实为寂静、殊胜、不杂与乐住及已生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三、『觉知全身我出息』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

  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学。五、觉知喜 ....六、觉知乐....七、觉知心行....八、觉知安息心行....。九、觉知心……。十、令心喜悦……。十一、令心等持……。十二、令心解脱....。十、观无常....。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舍遣我出息』及『观舍遣我入息』,彼如是学。」二清净道论)页二四O 至二四一)

  以上释尊所教导的安般念又称为十六特胜,可以摄入六妙门中,亦可进一步摄入随息法中。

  那么六妙门的原始意义是怎样的?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中对释尊在诸经中所阐示的六妙门作了扼要的总结,现录於下,以作总体性的把握:

  一、数息门: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

  二、随息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为随息。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强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三、止门: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依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氵亭安稳,莫若於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四、观门: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著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

  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

  五、还门:转心反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於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而生,同於外道,故云是诸外道计著,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 而朗,故以还为门。

  六、净门: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行者修还之时,虽能破观之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之结使,证三乘道。故云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

  由上所述的六妙门大意可见,佛在内思中进入净门时,就证解脱之智,因此,忽睹明星而豁然大悟,证入涅槃境界,三明六通一齐开发,降伏诸魔而成佛道。

  在佛教中,将魔分为天子魔、烦恼魔、五蕴魔、病魔、死魔等五种,而以五蕴魔为根本,五蕴既空,则诸魔自除,故佛成道时当以净门功能,除五蕴魔而得果觉。

  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

  释尊的清净三业,所作所为,是一切众生依之修习的模范榜样,因此,佛的智慧道德以及修证行门,都是三乘行人进趣菩提的轨则。释尊应化娑婆世界的八相示现,其中成道之前的修持,正是用的安般妙门,佛示现的圣迹已是如此,那么三乘正道的行者,岂能不遵循佛所示现的圣迹而依法学修呢?

  智者大师在这段提示中,以佛的模范圣迹,来阐明六妙门,实为解脱烦恼,成就圣果的妙极捷径,依之学修,必得现前当来之大利益!

  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

  所说的六妙门的"六"字,就是指法的数目有六个。因此,是藉法的基本数目来显明此禅的名称以及所含的特质,所以用"六"来标称。

  约数即限定的数目,这里是指禅法内容的基本数目。

  如佛或约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

  从这段开始,智者大师列出十种因数立禅的禅法名相,来说明佛所说禅法,大部分都是根据禅数的多少,而标称与显明禅的特质的。

  例如,释尊以一为基本禅数,而显明禅法的有所谓的一行三昧等禅。

  三昧是梵语的音译,有「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意义。心定於一处(事与理)而不动,或正受於所观之法,使心念中的暴、曲、散等不良因素,得到调伏改善,便是三昧的基本含义。如以正受的修证体验来说,当一个修行者明见心性,心无所住之後,便能在根尘相对之中,不再被苦乐、是非、善恶、事理等一切境界惑乱,见境无心,安住不动,不受一切受,此即三昧的正受义。

  一行三昧是佛教的根本三昧,又称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是指心定於一处(事、理)而专行的三昧之法。分为事一行三昧与理一行三昧的二种修法。

  理一行三昧,是在禅定心中,观照真如性体的平等一理。如《文殊般若经》中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也进一步指出:「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而六祖大师以其宗门的活泼灵妙,又以无分别的直心来显此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见六祖坛经:由此可知,理一行三昧是缘实相理而直入真如法体的一种修持方法。

  事一行三昧,实际上就是念佛三昧的异名。如《文殊般若经》里曾阐释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但通过事一行修持,而成三昧的禅法不止一种,凡专修一事一相的法门,都可纳入一行三昧中。不过念佛三昧为一行的特徵特别明显而已。

  或约二数,谓一止二观。

  如以二的基本数作立禅标法的禅门,则有止与观的修持方法。

  止与观即奢摩他与毗鉢舍那的二大禅行,也有事与理的不同。而且各宗就止观上的立义也不尽一致。如天台宗就有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等止法及空观、假观、中观等观法。其中又分次第观、圆融观以及十乘观等的善巧建立。

  关於止观的重要意义,智者大师曾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扼要地阐述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这止观二法,组成了佛教禅法两大修证功能,犹如汽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只翅膀,推进了车或鸟的向前驰行,以至到宝所而後已。因此,元照大师赞叹道: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语,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

  由此可知,止观法门关系佛法的存亡,以及众生的修证,是何等重要!

  若约三数,谓三三昧

  如以三为基本数而构成的三昧禅法,则有三三昧。

  三三昧是由空、无相、无愿(旧译无作)构成的三种有漏禅定,以此对治三障而证得三解脱门的无漏圣果。

  「三三昧」修习方法如下:

  一、空三味:这是与苦谛的空、无我,二行相相应的三昧禅法。以有漏智观照诸法缘生无我以及无我所有,从而空掉对五蕴有我的主宰与我所拥有诸法的妄执,进入无我我所的空解脱门。

  二、无相三昧:这是与灭谛的灭、静、妙、离的四行相相应的三昧禅法。以无相为缘而起观照,了达涅槃离色、声、香、味、触的五法,与男女二相,以及生、异、灭的三相有为相的十种相状,从而证入无相解脱门。

  三、无愿三味:这是与苦谛的苦、无常、二行相、集谛的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的三昧禅法。修此三昧的观念是认为苦谛的苦、无常及集谛等行相的可厌恶生,又明见道谛的道、如、行、出的四行相犹如船筏,到岸之後,也必须舍弃,方能登岸,因此,对道谛诸法也不愿乐执著。以这种观念为缘而起观照,不生愿求执著的心理,便能由此而证入无愿解脱门。

  除上述的三三昧外,又有所谓的空三昧及密教的三三昧等。

  或约四数,所谓四禅。

  如以四为基本数而立禅的则有四禅定法。

  在佛教禅定中谈得最多的是四禅定,因为它既是内外道共修的法门,也是进入各级高层次禅定的必经禅态,於中可以得禅悦、开智慧、成各种三昧妙德,因此,是根本禅法之一。

  四禅有正、邪、偏之分,现先据正禅的禅态发展过程来阐述其各种相状。

  一、初禅的前行:未进入初禅之前,有四个层次的进展。第一是粗住,如《摩诃止观》卷七·九之三中说:「若身端心摄,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然澄静,帖帖(顺从、稳当之意)安稳,蹑蹑而入,其心在缘,而不起驰散者,此名粗住。」第二是细住,在粗住的基础上,进一层安稳,较前更为深细帖帖,即是细住的禅态。第三是欲界定,智者大师又提示说:「两心(矗、细二位二刚後,中间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时,自然身体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或一两时,或一两日,或一两月,稍觉深细,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身如云如影,照然明净,与定相应,持心不动,怀抱净除,爽爽清冷,虽复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定。第四是未到地定,智者大师又说:「住欲界定,或经年月,定法持心,无懈无痛,连日不出,亦可得也。从是心後,泯然一转虚豁,不见欲界定中身首、衣服、牀铺,犹如虚空,[冂@(八/口)][冂@(八/口)]安稳,是名未到定相。」

  从未到地定後,渐觉身心虚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这样经过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如果定心不遭破坏,就可以进入初禅的境界。

  二、初禅:在上述未到地中,如觉得身心微微地产生运动,发出动、痒、轻、重、冷、暖、涩、滑的八触现象,这八触的出现是因为进入初禅时,色界的四大极微与欲界的四大极微进行转换,在粗转细的过程中,便发生了身心微妙的触相,同时,当触相出现时,还会表现十种的支林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智者大师对十功德作了如下的诠释:

  ㈠、空:空者,动触发时,空心虚豁,不复同前性障未除时。

  ㈡、明:明者,冈净美妙,皎皎无喻。

  ㈢、定:定者,一心安稳,无有散动。

  ㈣、智:智者,不复迷昏疑惘,心解静利。

  ㈤、善心:善心者,惭愧信敬,惭我不曾得此法以为愧耻,我今尚尔,信一切贤圣具深妙法,敬揖无量。

  ㈥、柔软:柔软者,离欲界[忆-乙+龙][忆-乙+厌]粗犷,如脑牛皮,随意卷舒。

  ㈦、喜:喜者,於所得法,而生庆悦。

  ㈧、乐:乐者,触法娱心,恬愉美妙。

  ㈨、解脱:解脱者,无复五盖。

  ㈩、境界相应:相应者,心与动触诸功德相应不乱,又念持相应而不忘失。

  这是就动触而论的十功德,其余七触虽悦乐有异,但其基本的功德大致一样。

  三、二禅:初禅的八触功德相及禅态的感受失去後,即发生了中间定,也叫转寂心,或退禅地。在这单纯的静心中,既已失下地的初禅境前,又未进入二禅的禅态,假使心生忧悔,便连单静寂心也即失去。如能不悔,则内净即发,不再受纳八触的分别,所以又叫一识定。此时混四大色成一净色,照心转净,与善俱发,便进入了二禅的禅态。

  四、三禅:因二禅的喜是阵发性的,而所生之乐又不安定,所以在二禅态中,应诃责喜的过失,不著其相。喜动消失後,便进入未到地定。在此定中忽发三禅,三禅的觉受重点是乐。这与三禅同时生起的乐,不是以法转妙,也不是依靠喜而生乐。此三禅之乐是充满全身的所有毛孔,所谓大乐充遍身。此禅妙乐,最易令人耽著。因此,只有圣人能舍此乐而不著,凡夫则非常困难。

  五、四禅: 三禅虽然妙乐无比,但仍对苦而受乐,如能诃斥对乐的耽著心,即能离开乐的觉受,此时即进入未到地定。未到定去後,即进入四禅的不动定。此四禅也是色法转妙,不再被苦乐境界所动,所以叫做不动地定。在此定中,定法安稳,出入的呼吸也已断除,既无苦也无乐,舍弃了一切觉受而得清净。

  以上四禅的功德作用,可以用十八支功德法来表述。见下表:

  四禅 三禅 二禅 初禅 禅位

  不苦不乐 、 舍 、 念 、 一心 舍 、 念 、 慧、 乐 、一心 内 净 、喜、 乐、一心 觉( 寻) 、 观 (伺) 、喜、 乐 、 一心 支 林 功 德

  或约门数,谓五门禅。

  就五的基本数目立禅的名称,则有五门禅法。

  关於五门禅的修持方法,有一卷《五门禅经要用法》,论述颇为详细。五门禅即小乘七方便中的五停心观法,分别以五个方面来作对治观:多贪者修不净观,多嗔者修界分别观,多散乱者修数息观,障重者修念佛观,天台大师又依圆教义而立圆五门禅,即:「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毕竟无苦无乐是苦义,毕竟非空非有为空义,毕竟非我无我为我义,毕竟非灭非不灭为寂灭义。」以此双非的五门而显中道的实相禅,所以称此为圆五门禅。

  或约六数,谓六妙门。

  如以六的基本数来立禅的名称,则有数、随、止、观、还、净的六妙法门。

  或约七数,谓七依定。

  七依定是依七处而修禅定的禅法,又名七处善。第一步是观色为苦,第二步是观色为集,第三步是观色为灭,第四步是观色为道,第五步是观色为爱味,第六步是观色为过患,第七步是观色为出离。其中前四步是观色的四谛,第五步观色的爱味,是进一层观色的现前集起,第六观色的过患,则是重观色的现前之苦恼;最後观色的出离,则是解脱之智在色上的体现,即是灭谛的重观。观色之後,在受、想、行、识的四蕴上也各观七处,便成为三十五种观法。但其基本法仍是七处,所以唯立七处善。

  或约八数,谓八背舍。

  如以八的基本数来立禅的名称,便有八背舍的禅法。

  八背舍是小乘观禅中的初门,新译为八解脱。出世间禅基本上可分为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的三个层次,通过这初、中、後的三层修习,就可以远离三界的贪爱而成就解脱道。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二之十中说:「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

  八背舍从何处开始修?当行者进入初禅之时,方能起背舍之观修。现将八背舍修持过程介绍如下: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了除灭这个贪色之心,先观身外的不净青瘀等色,起厌离心,使贪念不起,获得初步的解脱。这一层解脱就是依初禅定而起,所缘的是欲界的精色。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但为了使这一净念更加坚固,进一步观身外的不净青瘀色,使微细的贪念也不生起,获得更加清净的解脱。这是依二禅而起的观修,所缘的是初禅的不净细色。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这是依第四禅而起观修的方法,所缘的虽是欲界之色,但已转为可爱的净光,所谓莹净光明身相。因为所观的是净色,所以叫做净解脱。在定中已除去了不净的可憎之相,唯观八色等光明及清净光洁的妙宝之色。观净色之时心中不生贪爱,说明观想已进一步转向胜妙,於是便证得净性的解脱在净色身之中,所以称做身作证。在进入这第三解脱之位时,具足圆净性的解脱功德,而能够常住於此定,所以又称为具足住。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以上四观是依四无色定而起,各於所得的禅定上观苦、空、无常、无我而生厌离之心,於是弃舍其执著,所以各各称之为解脱。

  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也即灭尽定,是在无色界第四层禅定中,弃舍了非非想的一切所缘境後,进入了解脱。

  在八解脱的观修中,各有一个胜处,便形成了八胜处的中行法。

  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

  如就九的基本数而立禅,则有九次第定的禅法。

  九次第是一种连续升进的禅法,即从一层禅定升进另一禅定时,中间不生异变心理,故无迟滞与异变。九次第定包括四禅定、四无色定与灭尽定。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说:「九次第定者,从初禅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

  或约十数,谓十禅支。

  这是最後一个以十的基本而立禅的例子,即十禅支的禅法。

  十禅支也就是十一切处。处即是所观的处所,共有十种,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十禅支的修习方法是先据十处的要求取一适当於修习的「相」,然後安住而起观,当出现「似相」之後,即等持其心於广大净妙的「似相」上,久久自得圣果。

  这十种禅处,前八种是从八解脱中的第三解脱观色清净中引发出来的;後二者则是以空无边与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受、想、行、识的四蕴而起观。

  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只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

  智者大师在列举了十数的禅法之後,又总结说:不但上述的十大禅法是基於某种数目而立名称的,就是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的不可说的一切三昧法门,也完全是约数来阐明禅的特质的。

  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机悟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利物。

  虽然在数的基本内容上建立详尽的「多数禅」与「少数禅」,但是如果穷尽观察一切禅法的功能与相状,也就了知没有不相互融通与赅摄的,这是基於众生的根机与悟性的不同,所以才出现了变化多端的增数和减数,以适应各类众生的需要,使其得到相应的利益。

  在禅法的归类上,大致可分为世间禅、世出间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和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的四大类。这四大类的特质各有不同,以其所侧重的范围与层次有差别。而禅类之下的禅支数目,则完全是视对象来确定。

  由此可知,禅是众生的心行,在教授时应根据修持的进展情况来分别指导,逐渐引入到最佳的禅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

  现在所要论述的六妙法门,就是采用数的基本特徵来命名的一种禅法。这是智者大师在以上例证之後,又回归到六妙门的本课题上。

  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

  妙的意思很多,如不可思议、绝待、无比等等。《法华玄义》卷一对妙字作了解释:「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说也。」《法华游义》也说:「妙是精微深远之称。」由於「妙一的意义极深,所以智者大师就此一字就讲解了九十天,可见其广博深远了。假如就只妙门的妙字义而论,所指的就是「灭谛涅槃」。

  涅槃的意义有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解脱、安乐等。

  因此,涅槃乃是修行者通过一系列的道品禅慧後所进入的一种超越後有、永绝心相的永恒性的清净安乐的解脱状态,而不再受五欲的迷惑,常处於无为的寂灭之中。可见涅槃的状态,既不是断除心识活动的枯木死水,也不是凡夫耽著世情妄见的执著心理,它是心灵得到解脱之後,所呈现的一片清净光明而又灵妙无比的自在风光。由於发心、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证得的涅槃也有阶梯,一般分为四种涅槃: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有真圣者内自所证,原为寂静,所以称做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断尽三界烦恼障碍後,显发了真如,但有漏的依身仍在,却绝无身心的执碍,所以称做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此时有漏无苦身也已永离,灰心灭智,更无後身。

  四、无住涅槃:菩萨证圆教初住时获得因中涅槃,所知障已断,故在世间而不染,在出世而不住,悲智双运,空有双泯,中道任运,自在无碍,所以称为无住涅槃。

  如果在无住涅槃上不断升进与圆满,则即圆成自性清净大涅槃的无上果德,即是究竟的涅槃境界。

  涅槃有四种行相,即灭、止、妙、离。灭是灭除了生死的因果法;止(也译为净)是寂止了一切的恶不善法;妙指安乐美好;离是离三界生死得无所缚的解脱。这仅就小乘而论四相,大乘则因义理深玄,於六妙门第十章中再分别解释。

  这涅槃的境界,既不是断灭心智的状态,更不是外道的梵我常计。因此,在修禅之时,不要以有为的执著心去追求,它是「有而难契」的。只有以无住无著的般若智慧,方能悟证,所以说是:「无而易得。」因此,所谓妙,也就是修行者在用功时以善巧的心智与法的相应,由此相应的心智法用便逐渐解脱妄执,契入涅槃的真实境界。

  可见如果悟了无为无著的道理,然後去修习六妙法门,则必能事半功倍,迅速获得大利益。

  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

  数、随、止、观、还、净的六种禅法,是能够使修行者通至涅槃城的方便,所以称为门。方便之门虽然有六种,但是会归到涅槃妙城却是没有差别的。因此,经中开示说:「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泥洹是涅槃的异译,其义是一样的。修行有门外与门内的不同,没有得到禅的体验和受用的,均属门外汉,如能通过禅法的正确修习,打开了关闭著的门而进入了门内,自然得著新的一番安乐境界,而享受其法的妙乐了。

  由此可知,涅槃是所有真正修行者所企望到达的真实境界,因此,是一切法中

  的至宝,而此涅槃的至宝,须通过种种法门的熏修方能从门而入,至於入门之後的无尽受用,只有亲证者方知了。

  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

  以上所述的仅是一般性地解释六妙门的大概意义,至於其中深妙的修证因果,将在下面的十个章段中详细阐释。

  六妙门大意有十。

  智者大师根据佛的本意与自己的体验,以及众生的机悟的深浅程度,而善巧设立的一套严密的禅修系统,因此,赅摄面非常广泛,其中的变化亦无穷无尽。如能深研体会十章中的妙旨,於自修与利人,均可应用有余,不虑其不成就。

  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

  此章用六妙门的各个禅法,通过一切禅的品类,二进行归类阐明,使行人对六妙门的功能及赅摄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产生信心。

  如此章中用「数」法来对四禅八定;用「随」门对摄於特胜禅;用「止」门对摄於五轮禅;用「观」门对摄出世间的观、炼、熏、修的禅法;以「还门」对摄於三解脱、道品、四谛、十二因果、中道正观等禅法;以「净」门对摄於出世间上上禅等。这裹就六妙门的对应关系与出生功能而罗列的各种禅法。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此章阐释六妙门的次第修证方法。是六妙门的系统中基本的修持法门。其中每门均有「修一与「证」的两个阶段,经过修的阶段而进入证的状态,又从证的状态转入下一门的修的阶段,如此步步深入,一直到净门证相为止。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此章阐释行者通过合理的反覆选择,得出自己安心适意的一法而进行专修,如中途出现变化,再进行选择体验,直至圆满成就。

  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此章专就六妙门的六种功能来对治三障。如:用「数、随、止」的三门来对治报障中的散乱、昏蔽、身心急迫等废散动等失调态;用观、还二门对治烦恼障中的贪、瞠、痴、邪见等心病;用「净」门对治业障中的黑暗、恶念、恶境等的身心逼迫态。因此,这里专就修行过程中发现的障碍而采用的特殊对治法,三障若除,功德也就自然显现。

  第五、相摄六妙门

  此章阐释六妙门的自体相摄与胜进相摄的两种功能。自体相摄是说明修一数门时,同时能体会到其余五门的禅法;而胜进相摄则从数门开始起修,再层层深入其他五门的禅法;而胜进相摄则从数门开始起修,在层层深人其他五门的禅法时,又不必舍弃数法。这裹从两种相摄之义,显示六妙门在修持时的微妙功能的互相摄受性。

  第六、通别六妙门

  此章敍述凡夫、外道、二乘、菩萨的四大种性在修持六妙门时,因智慧等的差异,所得的果证也即显示各种不同的层次。而根性虽有差异,所归之处,无不以空为究极。

  第七、旋转六妙门

  此章专就菩萨不共的修证法门来阐释六妙门的旋转妙用。即菩萨在六妙门中从空出假,不断开发妙能,证得道种智的种种旋转而进的方便。

  第八、观心六妙门

  此章阐述大根性人唯心观法,以悟达二六妙门皆从心出,而又以其妙门的无穷功能,一一返归自心。依此修持,则能速成大智妙用。

  第九、圆观六妙门

  此章正述天台圆教的无上圆修妙门,正对利根人士,开大圆解之後,以广大心量,圆观一一妙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无尽法藏。一旦悟证於一一境中之即空、即假、即中妙义,则不可恩议实相境便得现前。其所成就,则为普现色身三昧等初住以上的无量应化妙用。

  第十、证相六妙门

  此章是上九章的结归,主要叙述四种证相:一、次第证,即第一、二门中的证相;二、互证,即第二、三、四、五、六门中的回互不定证相;三、旋转证,即第七门中菩萨妙假之证;四、圆证,即第八、第九门中的观心与圆观所获的相似与真实的两种证相。

  以上是六妙法门的序论部分与章目的基本意义。

 
 
 
前五篇文章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二讲 历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四讲 随

如本法师:临终遗嘱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三讲 次

如本法师:出家功德与利益

 

后五篇文章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八节 净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七节 还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六节 止

如本法师:业力不可思议

宋智明: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一章 六妙门修法 第五节 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