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五

  唯识简介(净常)

  5.唯识简介(五)

  至上期为止,我们已经略释「性识之别」,即性指真如本性,清净光明,灵灵觉觉,常住不动。若本性为妄想、执着所遮,由觉转迷,则谓之识。识,即虚妄分别心,亦即凡夫日用平常之心理活动。此一心理活动(妄心),若约其体相、业用、依缘、界地等之不同,在唯识学上说有八种,谓之「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我震旦唯识宗初祖大唐玄奘大师,着有「八识规矩颂」,特将八识,分为四类言之,即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今即依此次第,简介如下:

  一、前五识

  依   缘

  前五识┬眼识—眼根—色尘(指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色)

  ├耳识—耳根—声尘(指风、雷、钟、鼓、可意、不可意等声)

  ├鼻识—鼻根—香尘(指旃檀、沉、麝、葱、蒜、韭、薤等好香、恶香)

  ├舌识—舌根—味尘(指咸、淡、甘、辛、可意、不可意等味)

  └身识—身根—触尘(指轻、重、涩、滑、冷、暖、硬、软触)

  此处有四点说明:

  (一)前五识种类相似,所以总说之。何谓种类相似?先就凡夫有漏杂染位说1前五识同以净色根为所依2前五识同以五尘境为所缘3前五识同以现在境为所缘(以彼不缘过、未名言一切境界故)4前五识皆有间断而不相续。其次就圣人无漏清净位说5前五识在圣位上,亦同时转得「成所作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以此五义之故,前五识合说,而不一一说明。

  (二)前五识所依之五根,皆是色根。根者,能生义,增上义。大乘义章:「能生名根」,俱舍光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如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耳鼻等根,亦复如是。

  (三)前五识所依之五根,虽然都属于色根,但根有净色根与浮尘根之别,不可不辨。净色根者,又名胜义根,乃清净四大所造,肉眼不能见,但有发识之功能。又浮尘根者,亦名扶根尘,乃扶持净色根之尘埃,为吾人肉眼可见者,如:眼珠、耳鼓、鼻腔、舌膜、肌肤,即是浮尘根,只为净色根之所依,但不能发识。例如:盲人虽眼珠具足,却不能见物,可知彼眼之净色根已坏故。

  此二种根中,前五识所依,唯是内在之净色根,不是外在之浮尘根。(浮是虚浮不实之意)。古德有「花土钵喻」,即花喻识;泥土喻净色根,泥土可助生花,如净色根能助生识;钵喻浮尘根,钵为泥土所依之器,如浮尘根为净色根所依之处。如下图所示:(见杂志151期第08页上)

  花(识)

  土(净色根)

  钵(浮尘根)

  (四)前五识所缘之色声等境,所以称为「尘」者,以色声等境,能染污本性故。如:眼识攀缘色尘时,由于贪等烦恼之驱使鼓动,令所落之种子,经第六识之分别,第七识之执着,而传送至第八识中,则第八识所储存者,多是染污、不净之种子。经言:凡夫自无始来,妄念不断。则彼等第八识中所落之不净种子无量无边,若此不净种子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亦不能容受,其违背本性也日渐远矣!

  是以圣人设教之旨趣,无非要净化吾人之心思,消弭烦恼之扩张,以回复我本来之面目而已。故老子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现名利之可贪,可以使人民之心思不被惑乱!)孔子亦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即:人人若能于动作之先,以礼约束之,心思自然渐趋于清净。若依佛法言,则吾人在日用平常中,五根对五境时,常以一句佛号对之。所谓「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此即以净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正念对治向来之杂念,念之既熟,乃至净念相继,则心自净化,其胜异方便为何如哉!

 
 
 
前五篇文章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六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七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八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九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十

 

后五篇文章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四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三

唯识简介:唯识简介 二

如瑞法师:佛法的受用就在当下

如瑞法师:念佛的感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