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6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6

   这「十八不共」法,我简单说一下。第一个是「身无失」,「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我们身体表现出来的行为,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烦恼,我们的行为就会有些错误,那么就是有失,有过失。佛无量劫来,持戒清净,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断了一切烦恼了,所以佛他的行住坐卧,在度化一切众生、现身说法的时候,他的身是没有过失的,都是清净,「身无失」。「口无失」,佛为众生说法,也不会把法说错了的,也不会有过失。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佛的内心与第一义谛相应了,也是没有过失的;还有这个「念」呢,就是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就是记忆力,佛的记忆力也没有过失,也不会记错了,忘掉了一件事,没有这回事情。佛的内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法,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众生根性不同,佛也就说了不同的法门度化众生,不会有错误的;为这个众生说这个法门,佛那个记忆力,这个「念」实在就是陀罗尼,陀罗尼实在就是佛的记忆力,能总持无量无边的法门,而不会忘失的,就叫做「念无失」。「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

  还有「无异想」,「无异想」是什么呢?就是佛面对一切众生的时候,这个众生有种种差别,有对于佛有恭敬心的,也有的众生对于佛没有恭敬心,也有的众生,有的时候对于佛有恭敬心、有的时候没有恭敬心,这三类众生,佛都是平等的慈悲教化,而不会对他们有差别的对待。我对于佛有恭敬心,佛就欢喜了,说那个人对于佛没有恭敬心,佛心里面就不高兴了,没有这回事情,佛没有这件事情,佛都是平等的慈悲照顾,所以叫做「无异想」。

  还有一个「无不定心」,佛的心,佛是常在禅定中,没有心里面散乱的时候,没有这回事情,不像我们没得禅定的人,我们心里面东想西想,想要去注意一个问题的时候,心里不要妄想,它办不到,就是有这些困难。佛是没有这个「不定心」,就是没有散乱心,佛也没有这回事情,这是第五。

  还有第六个,「无不知已舍」,佛的心面对一切法的时候,念念都是明了的,都是明了,而后才过去的。譬如说这一件事,这一个念头,有生、有住、有灭,或者说生、住、异、灭。生、住、异、灭,这一个念头有这四个行相,生的时候,佛也是知道、住、异、灭都是知道的;没有一件事,佛不知道就过去了的,没有这回事。这是叫「无不知已舍」,都是知已而后再舍,知道这件事完了,它过去了的时候,佛是知道的,和我们凡夫的心不一样,无不知已舍。

  另外一个解释呢,佛度化一切众生的时候,佛经过观察了,说这个众生,是现在没有善根,度化他的因缘不具足,佛观察以后,要等待将来的因缘才能度化他,然后佛现在就弃舍他了,等到将来的因缘到了的时候再度化他,这也叫做「无不知已舍」。若是其他的阿罗汉对一切的众生,有的时候是观察了、有的时候就没有观察,就把这个众生放弃了;但是佛不是,佛都是把他观察了以后,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叫「无不知已舍」,这是六个。

  第七个,还有一个「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这又是六个。说这个「欲无减」,这个欲就是佛大慈悲心,常是愿意度化一切众生,他这种欲没有说停下来的这回事情,这是「欲无减」。第二个「精进无减」,这个精进就是采取行动了,佛心愿意度化一切众生,这是在心里面叫「欲」;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还是心,但是这时候是有了行动,这叫「精进无减」,就是在十方世界广度一切众生,这件事一直地在这样进行这件事的。

  这个「十八不共法」里面有这件事,有个「欲无减」、有「精进无减」,我们从这里面就想出来一件事,这个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说释迦牟尼佛和大乘佛教说的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入无余涅槃以后,和阿罗汉是一样的,再不度众生了,这小乘佛教有这种事情,就是阿罗汉他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可能也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但是入无余涅槃以后就休息了,你想要求他做什么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了,他和你不能感应道交的了。小乘佛教里面说释迦牟尼佛也和阿罗汉一样的,这样就和十八不共法有一点问题。大乘佛教不是这样,大乘佛教,佛是不入无余涅槃的,永久地度化众生,是这样意思。所以「欲无减」、「精进无减」。

  还有一个「念无减」,刚才说「念无失」,这又说个「念无减」,这个「念无减」呢,就是佛是常在禅定中,常在禅定中,所以他的念不会有问题的,前面说「念无失」,是说没有过失;现在说「念无减」,是有功德。

  「慧无减」,佛得到一切种智的时候,对于一切法都是通达无碍的,没有说这件事我不明白,还要再学一学,佛没有这回事情。所以「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这个「解脱」就像人被绳子绑起来了,被束缚了,然后把绳子解开了,就是解脱了。我们凡夫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烦恼,烦恼系缚我们,佛是把这一切的烦恼都解脱了,没有一样烦恼不解脱的,所以叫做「解脱无减」。

  「解脱知见无减」,「解脱知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对于解脱这件事通达无碍,说是现在这个众生,他来见佛,要随佛出家、要修学圣道,佛那个智慧非常的锐利,立刻知道这个人能不能够修学圣道,修学圣道能得初果、能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解脱,清清楚楚的,预先会知道这件事,所以叫做「解脱知见无减」。那么这又是六个,加前面六个,就是十二个。

  另外,佛的「身业随智慧行」,前面说「身无失」是没有过失,现在说为什么没有过失,因为佛的身业,他为众生现身说法,做一切事情,是「随智慧行」的,佛的智慧认为应该这样子,这个身业随智慧去活动的,不会随着烦恼去活动,没有这回事,「身业随智慧行」。「语业也随智慧行」,佛说话,为众生说法是「随智慧行」的,也不是随烦恼活动。「意也是随智慧行」,身、语、意随智慧行,这是三个。

  佛的「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的「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的「智慧知未来世无碍」,知过去、未来、现在都是通达无碍的,那么加起来就是十八种。这十八种不共于阿罗汉、不共于辟支佛、也不共于一切的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乃至菩萨都不如佛,佛是有殊胜的功德的,所以叫做「十八不共法」。这是成佛了以后,成就的功德。在这里就表示在十八不共法里面,也没有一个自性佛可得,离十八不共法,也没有自性佛可得,一切种智亦如是。

  「佛语诸天子」,前面这一段呢,就是佛是经过长时期的修行,也就是因缘和合而名为佛的,如果你不修行,就不是佛,这段文是表示这个意思。

  「诸天子」,佛又招呼诸天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学是一切法,所谓檀那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以是事故,当视是菩萨摩诃萨如佛」:「菩萨摩诃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若能够「学是一切法」,前面说的这个六波罗蜜、内空,就十八空,学习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你能够学习这一切功德法,「所谓檀那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以是事故,当视是菩萨摩诃萨如佛」,那么他在学习的时候,他还不是佛;但是你可以看他如佛,和佛是相似的了,这样意思。

  诸天子!我昔于然灯佛时,华严城内,四衢道中,见佛闻法,即得不离檀那波罗蜜行;不离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不离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不离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不离四无所畏、佛十力、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及余无量诸佛法行;以无所得故。是时,然灯佛记我当来世过一阿僧祇劫当作佛,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鞞侈遮罗那、修伽度、路迦惫、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诸天子!我昔于然灯佛时,华严城内,四衢道中,见佛闻法,即得不离檀那波罗蜜行;不离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这下面是引证,就是引来一段事实,来证明如佛的这个道理。

  佛又招呼诸天子,「我昔于然灯佛时」,释迦牟尼佛自称「我」,在过去时代,就是遇见然灯佛的时候,遇见然灯佛是什么时代呢?有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就是第三个阿僧祇劫开始的时候,遇见然灯佛。遇见然灯佛的时候呢,应该就是第八地菩萨的时候。由得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得无生法忍,是第二阿僧祇劫开始。第二阿僧祇劫,由初地开始到第七地,这是第二阿僧祇劫圆满。到第八地菩萨以后,就是第三阿僧祇劫开始了,是这样。

  「我昔于然灯佛时,华严城内」,就是那个城名为「华严」,在那里,「四衢道中」,四通八达的道路中。「见佛闻法」,这个经上称为儒童菩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名为儒童菩萨;但是另外有个经论上也翻为「善慧仙人」。这个释迦菩萨在那个时期见然灯佛、听然灯佛为他说法,「即得不离檀那波罗蜜行;不离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他是第八地菩萨,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了。

  这个初地菩萨,初得无生法忍,但是他的身体也是肉身,也和我们也是,这个四大所成的身体,但是他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的身体要比我们健康,比我们端正,就是功德要比我们殊胜。但是到了第八地菩萨,就是法身菩萨的时候,不是肉身了,那是无量功德法所组成的身体。那个法身菩萨不是我们肉眼、天眼所能见的,但是法身菩萨,他也能示现肉身,那就是他的化身了。我们拜大悲忏,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其实千手千眼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不是他的法身。

  释迦牟尼佛往昔遇见然灯佛的时候,听然灯佛说法的时候,他的内心的功德进步了,进步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即得不离六波罗蜜」,他的清净心有布施波罗蜜的庄严、有戒波罗蜜的庄严、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的庄严,这六种功德,他都能实际做得到了。不像我们,我们初发心的人,我们若常常的静坐、常反省自己,我们的心里面就是贪瞋痴活动,就是有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讲道理,就是野蛮的行为,就是会有这些事情。有的时候心情好一点,讲讲道理。这就是我们有很多的罪业,很多的烦恼,很多的苦恼来庄严我们,就是不庄严了。现在释迦菩萨在遇然灯佛的时候,他心里面有六波罗蜜的功德的庄严,是这样子。

  「不离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他心里面有这十八空的智慧,其实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也有这种功德。「不离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这个四禅、四无量心,这个「四禅」呢,若是我们想要学习般若法门的话,你要多少的要静坐,修这个禅,要摄心不乱的。当然初开始,你学习这个禅,也有的人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他以前也并没有什么静坐,但是现在忽然间静坐就相应了。这一支香是一个钟头,他感觉好像五分钟就过去了,也有这种人,但是你现在是不是这样子?你要去静坐,你才知道,可能你也是这样子;但是你若不静坐,你还不知道,你要常常静坐。当然这种人应该是少数的,多数是初开始是不相应,但是长时期的训练,也应该会有成就,是这样子。

  我们学习唯识法门、学习这个阿赖耶识法门,使令我们生欢喜心,生什么欢喜心呢?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生欢喜心,我是生欢喜心,我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也应该生欢喜心。生什么欢喜心?譬如说是静坐,这维那在那里敲三下木鱼止静了,止静了,我心里面或者修数息观,或者有其他的方法,使令这个心明静而住,可能住不到一分钟就跑了,心里面就乱了。但是你再收回来,再修,还是明静而住,但是总是不能明静而住,总是乱。第一支香没修好,但是第二支香可能修好了,这一支香就算是六十分钟,你心里面就是明静而住,一点妄想也没有,这是第二支香;第一支香没修好,第二支香修好了;第三支香修了,又不对了,心里面又是妄想,很多很多的事情来扰乱你,心里面不好。那么你前面第二支香修得很好,白修了吗?没有!你在第二支香的明静而住有一个钟头,就熏习在阿赖耶识里面去了,那个力量就在那里,保持住,你没有白修的。但是第三支香没有合适,没有合适,你不要失望,等到第四支香又可能又好了,初开始用功的人都是这样子。

  这样子,我们明白这个阿赖耶识的道理的时候,你有一点相应,我有五分钟的相应,阿赖耶识也给你保存起来,那个成绩就在那里了,你有五分钟;由五分钟进步到十分钟、进步到三十分钟,阿赖耶识都会如实地、如量地给你保存起来,就这样子一次又一次,慢慢你就进步,就成功了,就会成功的。但是你成功是成功,这是有漏的禅,或者是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禅,不是无漏的三昧,是有漏的禅。但是这个有漏禅,下面说「一切三昧门」,有漏禅,因为我们是佛教徒,我们是佛教徒,我们是发出离心了,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不是那个非佛教徒,他没有发出离心、也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另一回事。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了的时候,我们得到有漏禅,这是一个根本,从这里再修般若波罗蜜的止观,就能得无生法忍了,所以它叫做「门」,这个三昧门是个「门」,就是从这里能出来无量无边的功德。在初禅里面是个有漏禅,但是有漏禅里面会有无漏禅,很多很多的三昧在里边,所以称之为「门」,有这种意思。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初开始的时候,多静坐,虽然没得到无漏的三昧,你得到一些有漏三昧也是不错的,因为这就是开始成功了,你再修这个四念处,在有漏禅里面修四念处,你能调伏烦恼了,成功就在这里开始了,所以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是有漏,但是很重要,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这里说,然灯佛的时候的释迦菩萨,他这个时候「不离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这是十二门禅,这都是无漏的境界了,不是有漏禅了。

  「一切三昧门」,这一切三昧门呢,就是不只前面这个「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有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这就是无漏的境界了,还有五百三昧、百八三昧、无量无边的三昧,都从这里面出来的。

  我现在说「四无色定」这个地方,说到最高的非非想定,非非想定是怎么一回事呢?非非想定这个时候呢,是把色,这个身体,我们说我们人,我们人得四禅、得四无量心、得四无色定的时候,这个身体没有了,只有受想行识,只有精神的作用。精神的作用非常的微细,他这个明了性,我们这个第六意识有这个明了性,这个明了性,譬如说我们睡觉醒了的时候,你真实是睡醒,不是好像没有睡醒,不是那样子;睡醒了的时候,心里面很清明,很清明的,这个明了性非常的强,你想什么事情,立刻就能想上来,这个明了性非常的强。但是若是你在疲倦的时候,你疲倦的时候,这个明了性就退下来,就不是那么明了,不是那么十分明了。等到完全睡眠,睡着觉了,不做梦的时候,明了性完全不在了,这个第六意识的明了性完全没有了。

  但是现在说这个无色界的非非想定,他就是明了性没有完全失掉,还有一点,但是非常的暗昧,不是那么明了。那么那一点微细的明了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究竟怎么回事情?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的解释,叫「真神不灭」,有这么四个字,这个「真神不灭」,「神」,就神仙这个神,是什么?是指「我」说的,就是真我不灭。

  我们通常不研究这个道理的时候,在语言文字上,我怎么怎么的,但究竟什么是我?也没有去研究这件事。但是经过修学禅定,他的智慧也比一般人高了。智者大师说:非非想定那个人,他就认为他有一个我,那个明了性是什么?就是我。这个我是常住不灭的,就是我的境界,是这样意思。其他的一切法都是空了,唯独我是不灭的,这就是非非想定的境界,是这么一个意思。

  我们不多静坐的人,小小去参加禅七也好,或者自己静坐也好,但是你的功夫还是普普通通的,也不会接触到这些事情,也想不到这些事情。但是你若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想法就不同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这个身体是空了,只是有一个明了性的心在那里明静而住,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想法的。

  所以印度的佛教,印度的佛教有个有我论者,或是计我论者,执着有一个「我」。他不像我们通常说话:我怎么怎么的,不是这个意思。他就是指出来,有一个实体性的叫做我,会这样子。他若是修禅定达到非非想定的时候,一切法都是空了,唯独我在这里存在不灭,真常不灭,会有这种事情,会有这种思想。当然这种想法呢,我感觉我们中国佛教的人,因为佛法衰微了,不是很多人得禅定、很多人得圣道,不是那种境界,所以这件事就是口头说说就算了,好像有了矛盾,有的时候,有予盾的时候也不管了,也不管那个事情。但是你若真实的修行,达到那个境界,那就是有问题的,你就会……。假设你若没有学习过佛法,那我看百分之一百都是外道,就变成外道了,就有这个问题。

  现在这里面说呢,说这个释迦菩萨遇然灯佛的时候,到了第八地菩萨的时候,他「不离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一切三昧门」,这个「门」就表示从三昧里面又能出生无量无边的三昧。「一切陀罗尼门」,就是佛那个总持的力量,能出生无量无边的法门,是这个意思。

  「不离四无所畏、佛十力、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及余无量诸佛法行」,这个时候,释迦菩萨到这个时候,他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个意思。「以无所得故」,但是加上这么一句,他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呢,他又观察一切功德都是毕竟空寂的,他能观察,能这样子。佛法里面说我慢,就是感觉自己很了不起,瞧不起别人,我们凡夫愈有才华的人,他愈憍慢,愈有学问的人,他的高慢心是愈高;但是佛教徒修学圣道有成就的人,没有高慢心,要到阿罗汉以上才能这样,没有高慢心,没有说:我比你强,没有这个心情,他因为什么呢?「以无所得故」,他不感觉到有我可得、也不感觉到有一切众生可得,他心能够离一切分别。所以,「以无所得故」,没有慢,没有我慢心。

  「是时,然灯佛记我当来世,过一阿僧祇劫当作佛」,这个时候,然灯佛「记我当来世」,这个「记」,就是向他说明,向他说明,说明这个释迦菩萨将来再过一个阿僧祇劫,那就是从八地菩萨到第十地、到等觉、妙觉,要超过一个阿僧祇劫。这个「阿僧祇」翻成中国话,翻个「无数」。在《华严经》上有一百二十个大数,阿僧祇是其中的一个大数。过这么多的劫,「当作佛」,就应该得无上菩提了,名之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翻到中国话,翻个「能寂」,玄奘法师把它翻个「能寂」,也有地方翻个「能仁」,仁义道德的仁,翻个「能仁」,能是能力的能,寂是寂灭的寂、寂静的寂,「能寂如来」。「多陀阿伽度」,中国话就是「如来」;「阿罗诃」翻个「应供」;「三藐三佛陀」翻个「正遍知」;「鞞侈遮罗那」翻一个「明行足」;「修伽度」翻一个「善逝」;「路迦惫」翻到中国话是「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这两个连起来念,就是在佛以上,再没有人了,再没有人高过佛的了,「调御丈夫」就是能教化一切众生,是这么一个人;「天人师」,是人之师、是天之师,三恶道多数不能得圣道,所以不在内了;「佛、世尊」,他是觉悟真理的人,是世间所尊重、所尊敬的。这是十号。

  这上面引这一段文,就是如佛的意思,释迦菩萨在然灯佛那个时候,他就是如佛,过了一个阿僧祇劫以后,就是佛,而不是如佛,就是佛了,是这样意思。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的时候,他有这样的功德,叫「如佛」;那么现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你能这样学,也可以名之为「如佛」,就是这样意思。

  我昨天说要讲一个故事,今天又没讲,我明天决定讲。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7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8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9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10

宽运法师: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一)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4

宽运法师:《无量寿经》的义趣──愿效法藏比丘

宽运法师:人生何去何从?──末法时代应如何修行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