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宽运法师:发心之初 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宽运法师:发心之初 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

 

  发心之初.成佛有余

  ──信心与学佛

  经上说,一个人从学佛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要来回娑婆世界八千返,要经过次弟的修行,才能破迷开悟,解惑证真,成就佛果。为什么需要这样漫长的时间呢?主要是因为我们众生修行往往都是反反复覆,进一步退两步,所谓「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求」,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这一念初心呢?所需要的就是确确切切的「信心」。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成佛之道是何等的漫长,但一定要从信心开始。所谓「发心之初,成佛有余」,我们人生一切理想、目标的实现,乃至世间一切事业的成就、出世间一切功德的圆满,其实都离不开信心。正如古德所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易如反掌,而吾心信其不可行,则难如登天。」只要有了信心,就有力量,信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想学佛,就一定要有信心。

  信心在佛教修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从初发心直至圆满无上菩提,自始至终,信心都是贯穿其中的。修行的层次有高低,而信心的层次也有深浅。从初心至成佛,莫不是由于信心力量所推动,使得我们一步步地由凡至圣,从染至净,从迷至觉。所以说,信心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间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佛的完整过程是信、解、行、证。可是,我们每个人学佛的因缘都不一样,有人从感悟中来,有人从反省中来,有人从挫折中来,有人从失败中来。然而,能真实的进入佛门求道的,就只有凭借「信心」;正如经上所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是故,声闻乘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戒」与「智」,各有偏重,而两者均将「信」纳为第一。因此,我们学佛,就必须修习信心、培养信心。

  《杂阿含经》里劝喻在家居士,当「五法具足」,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闻具足、慧具足,此为学佛求证之道。其中「信具足」排在「五法」中的第一位,由此可见,信心在修行的道路上是何等的重要。

  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吽」;由于她认不得「吽」字,所以把它误念成「牛」字。老太婆早晚要念满一斗的豆子,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就丢一颗豆子在木盆里;如是天天的念,转眼就过了二十年,由于老太婆虔诚的持诵,无情的豆子竟也有了感应。每当她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时,豆子就会自动跳进木盆中,而且会发光。

  一天,一个路过的云游僧到她家里借宿。深更半夜,借宿的僧人听到老太婆念咒的声音,发现老太婆念错了,赶紧向老太婆说明;老太婆一听,感到非常的懊悔,抱怨自己白白浪费了数十年的光阴。

  从始老太婆改口念诵「唵嘛呢叭咪『吽』」,由于每次念的时候都恐怕念错,所以无法专诚专一,制心一处,虽然一字不差,可是己失去了原来的信心与诚恳,豆子就不再跳动了,也不再发光了。

  信心与诚心能使无情的豆子跳动,却无关乎音声与文字,这就是佛法的感应与妙用。

  我们学佛就是修学善法,信心就是善法;在「百法」的十一个善法中,「信」居第一。佛教所讲的是「正信」,而不是「迷信」、「邪信」;「迷信」、「邪信」,在佛教里称之为「邪知」、「邪见」,不能叫作「信」。因此,身为学佛之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认识到信的重要性、信的正确性与清净性。

  但是,如何才是真正的信?我们要「信」些什么?首先就是要信自己。为什么要信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信;不信自己有成佛的可能性,如何能立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向?如何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将来又如何能成就大菩提果?

  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求了生脱死,所以说「生死事大」;人的生死问题,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在迷的时候就有生死,在悟的时候生死就成了涅盘,而烦恼就成了菩提。佛法讲,一切万法不离自心;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本来具有佛性;相信自己的佛性与诸佛所证得之大菩提果其性无二无别,只是被无明烦恼所遮盖,以致原有的光明不能显现。

  修行的目的就是把遮敝我们内心的无明烦恼,一点一滴地断除净尽;当无明袪除了之后,就能显现原有的光辉觉性。正如茶陵郁禅师悟道偈所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因此,建立信心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信自己具有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具有与佛无二无别的本性。这在《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中称为「信真如」。「真如」人人本具。真如通于有情与无情;在无情是「法性」,在有情是「佛性」。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发掘自己本有的佛性。所以,建立信心最重要的一点,首先就是信自己有真如,信一切众生有真如,信诸佛菩萨都是因证悟了真如而成佛的。

  若按照《起信论》的教导,信真如是首要的,然后还要信佛、信法、信僧。这叫做「四信」。因此,要建立真正的信心,就要逐步成就四信。

  第一信真如,刚才讲了。

  第二是信佛。《妙法莲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是大事因缘呢?也就是说,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呢?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证得和佛一样的境界。

  因此,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开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证悟后,首先告诉大家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我见到了真理,我证得了菩提,而这个菩提、这个真理是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只要把妄想执着、烦恼无明断除净尽,人人都能达到像我一样的大彻大悟。佛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理。

  由于佛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不逛语者。所以「信」就是要相信佛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信」就是信佛的言教,信佛的功德,信佛的成就。佛能成就,我也能成就。这样的话,我们才会发勇猛心,断恶修善,精进向道,不敢放逸。

  第三是信法。「法」一方面是佛的言教,一方面是一切事物本有的真理。佛的言教主要是讲什么呢?一是讲诸佛菩萨成就佛果的体会和经验,以及诸佛菩萨所取得的成就与所积累的功德。还有诸佛菩萨在十方法界是如何教化众生、成就众生。其次,是讲一切凡夫应该如何根据诸佛菩萨所找到的方法、所取得的经验,依循着去实行。

  如果每一个人,都按照这些方法和经验,逐步予以落实,就能够取得和诸佛菩萨一样的成就。简单地说,佛所说法的内容,就是教导我们众生如何发现真理,如何破无明、断烦恼、发菩提心、成就佛果。

  第四是信僧。「僧」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他们都是在修行道路上取得果的圣贤。也就是「圣贤僧」。为什么说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呢?所谓「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小乘有小乘的成就,大乘有大乘的成就;小乘有果位之高低,大乘也同样有果位之高低。在不同的果位上如何修、如何证,在教理上称为如何断、如何证。

  僧还有凡夫僧、福田僧。我们今天所接触的,固然也有圣贤僧在内,可是我们智慧不足,不知道圣贤僧究在何处。所以唯有依止具有正知正见的凡夫僧、福田僧,来学习佛法,来解决人生的种种烦恼问题、生死问题与终极问题。

  所以信,即是信四件事:信真如,信佛、法、僧;也就是信自己、信三宝,由三宝引导我们开发自己内在的真如佛性。

  佛陀曾感慨地说:「吾法甚深妙,无信云何解?」我们没有信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佛法,更遑论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就像龙树菩萨比喻说,如人入宝山而没有手,结果一无所得;见闻佛法而没有信心,到头来也是一无所有。可见佛法之无边功德利益,均来自于信心、根源于信心。而且唯有先具备了信心,才能生出诚心、恭敬心、惭愧心、谦卑心,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学佛,才能理解到佛理的要义所在。

  说到这里,我要跟大家讲一个「踏水过河」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到舍卫城视察,发觉到当地的居民机缘成熟,便在城的东南边一条大河旁边坐下说法。当时佛陀的光芒四射,引来了很多村民围观,佛陀让他们围坐下来,为他们讲解五戒十善之法门,但这些村民漏习很多,性情刚强,贪利心、我慢心都很重,心中无法生起虔诚信仰之心。佛陀见到这种情况,便立刻化作另一个人从江的南岸,双脚踝足踏水过来。

  这时众人见到,无一不说神奇,故而问道:「你是何人?学什么道术可以在水上行走而不下沉呢?」那人回答说:「我是住在江南的人,为了想听闻佛法,特别从南岸准备过来,可是河水流得很急,不敢过河,我便问岸上的人,河水是否很深,他们告诉我,水只齐踝,因为我相信他们的话,所以便毫无疑问踏水过来了。」

  村民听了这位神奇江南人的话,对佛陀的信心大大增加;佛陀看见机缘成熟,便对他们说:「善哉!善哉!凭着虔诚恳切的心,就可以脱离生死大海,只有数里宽阔的江面,又何足为奇呢?」这时佛陀为他们宣说种种法,村民不再顽强我慢,也不再怀疑,而且对佛法生坚强的信心,后来 他们还请求佛陀为他们授三皈五戒。

  这个故事真实地告诉了我们信心的重要性。

  另外《成唯识论》亦有讲「信」:信实、信德、信能。

  「信实」,即实实在在的「实」;这个实,其实也就是信自己,信自己的真如佛性是实实在在的,绝不虚妄的,是真实的存在,是一切众生本有的自性。

  「信德」,信佛的功德。由于佛证得了这个实实在在的自性,所以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信能」,还是信自己,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件事,或者说相信声闻、缘觉、菩萨,他们能够做到这件事,所以我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件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修行,在诸佛菩萨的指引下、加持下、成就下,也能够解决生死、烦恼问题,找到自己真实存在的真如佛性。

  上述所举两部论所讲的「信」,虽各有侧重不同,但所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因此,我们所说的建立信心,不是泛泛之谈,而是要把信的层次提高。信佛,不只是烧香、礼拜、念经等外在的形式,虽然这也算是信,不过只是初步的信,还不是信的根本。根本的信,就是信自己有真如佛性,信自己有能力在诸佛菩萨的指引下得到证悟,这样才能建立真实的信心。所以无论信心深浅如何,都要从信根入手,从信真如、信佛、法、僧;信实、德、能,不断地巩、不断提升。

  我们学佛就是要真信、真解,更要真行、真证。所谓「信心坚固,信根力故」,信根该如何实践?诸经论中均有阐明,概要地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要坚信世尊所言一切皆为诚实之语,故当每日诵持佛经;二、要坚信唯有勤修六度,方可求得正果;三、要坚信因果不空,如影随形,故善小亦为,恶小不为;四、要坚信发大心、立大愿、修大行,如此必得大利益;一份诚心,一份感应,一份行动,一份功德;五、要坚信自心本具佛性,可求无量清净功德;六、要坚信「生命无常,呼吸一念间」,故当精进不懈。等等。

  若能依上述方法如实奉行,这样的信心就能像盘石一样坚固不可动摇。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信是学佛的根本,深信佛法,就能生起真诚恳切的力量,所谓「信满成佛」,唯有信心具足,才能发起大愿力,并以此愿力来启发我们的行为。如此就能发挥不可思议的功德与力量。(全文完)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出家与行孝

宽运法师: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

宽运法师:素食、放生与生态环保

宽运法师:八风吹不动 智慧在心中

宽运法师:心境的好与坏

 

后五篇文章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和谐家庭 菩提眷属

宽运法师:花开见佛

宽运法师:劝修念佛法门之一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六)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