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自序 |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自序
这本书,原是周日讲座的几篇讲稿,今既成书付梓,照例序之,点缀篇首。 参与讲座的朋友,多数都看了不少的佛学典籍,但都不太深入,有的还产生一些不很正确的观念。基于这一点,我试图为他们有系统的谈一些佛法知识。于是,提出了五个课题,即书目中所标列的五章。 在第一章中,首先揭示出佛法的中心思想在解脱。如经说,佛不为别事说法,但为解脱事。佛法,虽有三时法轮之别,三藏十二分教等众多圣典,都无非是为此一事。 五蕴,在佛法中,涵盖的层面很广,情、器世间既是因它建立,有情又是因它系缚,也因它解脱。所以,在第二章,对它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并讨论到心识的活动及了境之理,以至成立五蕴的次第等。最后,还介绍了生起如是诸法的六因四缘,俾供了解五蕴是如何缘起三界一切法的。又,业力是这一章和后文都要讨论的课题,而它对一切法的生起,又居于主导地位,故本章一开端便把这个器世间——三千大千世间,作了扼要的说明,不致使下文讨论业力时没有着落。虽然三千世界之说,不被现代学者认同,由这里面,有种种不同的时空领域,或不同次元的世界做背景,似亦未可一笔抹杀。 第三章,观察法义谈正见,仍随着五蕴而来,简单的依四法印和一实相法印,辨明正见和歧途。 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十二有支缘起与还灭。在谈有支缘起时,我特别依行支说明作受因果之理,依识支说明各宗派对中有的看法,点出死后超度的不可靠;若欲来生不堕恶趣,必须凭仗生前,仔细检点自己的心地和行为。在谈到有支还灭时,跟四谛结合起来解释,以显解脱道虽有多门方便,终必殊途同归。最后,介绍了一个可浅可深而又切实可行的修习定慧方法——念息十六行。修数息如果不得力,不妨试用这个方法,说不定会好一些。至于修行的道次第,这里虽然没有讨论,而实已寓于十六行的次第中了。若欲对道次第作详细论究,那就不是本书的任务。 在本书中,讨论各个课题时,不管牵涉到那一宗派的思想,无不将其差别厘清,或并存以供参考,或比较以定取舍,决不轻率会通,导致思想紊乱,因为我总想藉这个简短的篇章,诱导初学,进入研究佛法的思想理路。虽然,限于谫陋,恐终难免绠短汲深之讥! 有人问:为什么不辟一专题介绍禅定?我的答复是:在佛法的思想体系中,戒、定、慧三学鼎立为纲;然其间,绝对不共世间学,惟一足以主导解脱道的,是慧学。而此慧的来源,正是法义。从法义中获得正见;由正见成就正慧。我当初计划这几个课题时,便是把重点放在法义的阐释上,也就是放在慧学之上,所以,未另辟讨论禅定的课题。虽然,在谈十二有支还灭章中,援引《杂阿含经》,佛陀教须深:专精思惟,十二有支缘起还灭之理,住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于中,所谓的“住不放逸法”便是定,不过,不是禅三摩跋底,而是念的无散乱。又,在本章后面所谈到的定觉支、正定,以及念息十六行,若循着这条修慧的路线,都能尽诸烦恼,直入声闻解脱,或菩萨无生法忍,不是很殊胜吗? 浩如烟海的佛法,本书所及非常有限,甚至还不足以窥得一斑,然亦深愿能为初学贡献一臂力! 最后,我还有项声明:从本书讨论的这些课题看来,好像谈的多是二乘解脱道,少及大乘菩提道。其实不然,因为这些课题,都是三乘的共同基础。离开这些基础,三乘道都会失去依据;何况在这个基础上,已提出了不少大乘的不共见。而这些不共见,又正是生起大乘胜解的因缘。 且又,若是学佛人,在这个基础上,纯以厌离世间苦的心,自求解脱,以自得解脱为最后目标,不为一切众生进求一切佛法,对这种人,说是二乘——声闻乘、独觉乘。若是自求出苦,亦教他出苦,为度他出苦,誓愿求一切佛法,尽未来际,济度一切众生,这便是大乘人。所以,三乘道不因为基础而异,异在求道人立志的大小。 1996年丙子中秋 日慧于观自在兰若之伏心寮
---------------------------------------------------------------------------------------------------------------- 更多日慧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