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傅味琴:安居的精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傅味琴:安居的精神

 

  傅味琴在安徽太湖法雨山佛学院的开示 2007.6.11

  安居的因缘是佛在世时,印度天热,地上虫蚁比较多,佛慈悲为避免踩到它们,规定弟子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三个月不出门,同时也为了在这三个月里好好用功,使我们快快成就。可见得佛制订的戒律和规矩,都贯穿着修行。

  我们这里,出家同学也在安居。我刚进佛门时,常去上海金刚道场,在我印象中,安居圆满这一天要用一个很大的秤称人,看你这三个月是胖了还是瘦了。胖了是你不精进,瘦了表示你用功。当然,佛在世时,安居结束时是否称人,我就不知道了。

  安居,安就是安心。世俗上人的安心,是靠满足你的欲望。这不解决问题,欲望会不断提高,所以永远满足不了。修行人恰恰相反,修行人的安心,必须在修行中获得,修行就是要让你离欲,这个安心才是真正的安心。

  末法时期,有人见徒弟不安心,就采取满足他欲望的方法,无非吃喝玩乐,希望能使他安心。这条路线是不恰当的,与佛主张的苦行也是相反的。佛从前讲过,头陀行住世佛法住世,可见正法在苦修上。现在流行一句话“苦修是错的”,所以大家满足自己欲望,没有惭愧。如果苦修是错的,为什么佛陀主张修十二头陀行?

  如今虽然只进入末法初期,佛门却普遍腐败,修行人素质迅速降低,使人对修行没有信心,好像到了末法后期。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科学的发达创造了生活的便利,但科学制造的东西往往并不科学,很多东西带给人类危害。为什么受欢迎?因为能满足人们欲望。如果佛门中也是这样,后果不堪设想。修行人素质败坏,会导致整个佛教的毁灭。

  我们今天讲的安心,是指通过修行在佛法觉悟中达到安心,一切都要如法。

  居,就是住,住就是停留在这儿。我们要在佛法修行中达到安心,我们的心就要住在佛法修行上。为了使我们在三个月里精进修行,所以尽量不要出门,当然各方面要配合好。就是出门办事也要有一个范围,三个月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这是指不得不办的事情,而不是只要你不超过这个范围,随便你怎么活动。

  修行就是修一个清净。种种不清净,归纳起来无非是贪瞋痴烦恼。烦恼无孔不入,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全都存在。为什么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贪瞋痴就是三恶道。一念贪心,因果已经在三恶道里了。只有修行才能转变因果。

  怎么用功?就在“息灭贪瞋痴”上用功。贪瞋痴是病,戒定慧是药,没有药,病怎么会好?修行要讲实际,不要空喊口号。空喊口号无非两种结果,一方面不切实际,没有力量,根本不能改变习气;另一方面又喜欢空喊口号,这样就形成心怀谄曲。谄曲就是“好话说尽,坏事干尽”。他听了佛法,大道理全会讲,可是从不断烦恼,又经常往外面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烦恼未断,能不受外面世俗的影响?所以会坏事干尽。佛说,心肠谄曲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古时修行人也说“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生错见”。谄曲的人就是错见,他尽往好的方面想,认为自己也是为佛教,经常在内心为自己辩解,进行自我麻醉,所以不可能成就。修行就要在断烦恼上有实际的力量,方法就是戒定慧。

  戒,我们这个学法团体里的矛盾、障碍,全跟不遵守纪律有关系。戒定慧以戒为首,过去经验也告诉我们,戒律最重要。我们常说,修行要依戒依法,如果没有戒,这个团体一片紊乱。在紊乱中学法修行,你很难把握得住。

  定,修禅定要跟戒、慧配合好。如果光修禅定,没有戒、没有慧,这个禅定修不好。

  修禅定时,至少你不会说话,手脚不会乱动,更不会修到一半,院子里绕一圈,再修下一半。修禅定就是要定下来。持戒持得很认真,这一步就能使你心定下来。一个人禅定中打妄想,也是跟没有很好去理解戒、理解法有关系。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再加上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真正做到了,也不会打妄想。真正做到还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包括妄想中起的很多不清净的念头,这些你也必须停止。

  慧,很难觉悟或者很快觉悟,就看你对于修行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上说,修行成就很简单。从事上说,修行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被老习气牵走了,不是在修行。打妄想就是一个老习气。对世俗上知见、习气、感情,心里认可,就是被老习气拖走了。当然你能留在修行环境比你在世俗环境好,可真正讲修行,你心飘到世俗环境,对世俗知见、世俗感情认可了,这时候你就不在修行了。进一步退一步,所以你修行慢。

  所以安居要合格,心要安在修行上,不要光搞形式。我们要重视形式,形式对我们有防护作用,但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听说现在有些地方,安居就是不出远门,其他跟不安居差不多。可能还有反常现象,不安居时东跑西跑,安居了没有事情,结果安在睡觉上。听佛的话,佛才给你打保票。你不听佛的话,任何人给你保证都没有用。

  安居修行,一定要在预流支上用功,预流支是你进入圣人之流的预备工作。不修好预流支,你想进入圣人之流,岂不笑话?

  首先要修好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在安居期间,最好有善知识天天给你讲法、做指导。如理作意,一切思维都要根据法的原则去思维。当然各人的悟境可以有所不同,但都不能离开法。离开了法,你就是邪慧。如理就是如法的理,作意就是想,确切地讲就是思维、研究。如果不通过思维就能开悟,那么石头也能开悟。虽然猫狗也有思维,但它们没有学过佛法,无法在佛法上思维,确切一点讲,它们是在打妄想。再说得严格一点,一切世间上的思维、发明创造全是妄想,因为全是虚妄不实。如果是真理,这些发明创造怎么会害人?

  最后一个要法随法行,要依照法、随着法进行法上的修行,也就是要如法修行。

  你们学了那么多法,归纳起来还是戒定慧。所有的法归纳起来,全在文殊法里。我们是大般若法流,修行的方法依照大般若智慧,以文殊法为代表。把这本文殊法广开,就是广般若、深般若。

  广般若,广泛的阐明般若智慧,有语言文字。深般若是亲证的甚深空性,不可说不可说。广般若是引导你进入深般若的桥梁,进入后你才明白,广般若一切的一切全是方便。你在修广般若的时候,你要打好基础。正好比没有显教一切法性空、如幻的基础,你怎么修密教?所以要在广般若的基础上进入深般若的境界。为什么深般若不可说?因为一切说出来的东西都是如影如幻,既然如影如幻,哪有真实可言。

  现在佛门里边,老年修行人常提“说法者无法可说”,那么你自己也不要开口!口里搬弄佛经的人,不一定真懂佛法。不吃饭的人只有两种,一种家里穷得一粒米也没有;还有一种人,他吃饱了,把碗放下了。

  我们这个法流,戒定慧都有具体的修法,这些具体修法都是围绕大般若智慧的。

  戒要认真,没有认真,哪有成就?可也不能执着戒,你不懂持戒的善巧方便,你就不会去运用开遮持犯。

  定,修禅定的境界无有实体、一切法性空,你一执着就错了,就成了外道定。一个佛弟子怎么会变成佛门里的外道?因为他不懂佛法,没有智慧。般若波罗蜜,首先要懂,这要靠文字般若,没有文字,怎么进入深般若?然后是修持,这要靠观照般若,观照一切法性空、如幻,你才能进入实相般若。实相就是真正的相,排除了一切虚妄相,就是实相。一切有皆虚妄,一切空才是实相。所以千万不要在禅定中有所执着,如果你执着了,即使修出神通也是外道的神通。古时候外道能移山倒海,但他本人还是流转生死。

  慧呢,在法里。佛法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离开了佛法,那是世俗的智慧,即使有好处也不彻底不究竟。打个比方,掉在苦海里的人,有人帮助他,“趁浮上来的时候,赶快呼吸,两只手往前划。”这能跳出苦海吗?从前看电影,大轮船已经斜了,有人告诉大家,“赶快往高处跑。”有什么用?最多不往高处跑,现在淹死,往高处跑,过十分钟淹死。

  修行不能执着,一执着就成为法执。最大的坏处,你不能再提高了。修行不是在执着上提高,而是在“放下”上提高。好比走楼梯,你不放下第一格楼梯,不可能走上第二格楼梯的。

  末法修行为什么困难?一方面对自己要求不高,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有人还反对深入经藏。还有一个原因,任性放纵、习气泛滥。其中一个习气就是执着心很重。比如爱本是快乐,如果爱里边没有快乐,众生怎么会去追求?可是众生执着,得到了爱就放不下,结果受苦无穷,所以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很多人羡慕明星演员,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就知道明星演员差不多个个掉在苦海里。当初他们为了演好戏,要投入角色,所谓叫假戏真做。演完戏他应该恢复本来面目了,可是下了舞台,他仍然假戏真做,掉在爱的陷阱里,放不下,很多很多生活腐化,最后双方都痛苦。可是在痛苦里能有几个醒过来?

  一般人恰恰相反,虽然痛苦,不但不想跳出来,还在回忆过去快乐时的境界,仍想去追求。结果追求到了又痛苦,痛苦了又去追求,就像佛经上说的渴了喝咸水,越喝越渴。

  最近看报纸,一个演林黛玉的名演员出家了,最近在深圳死了。她能够出家,还是有善根的。至于她是不是想修行成就、了生死,我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点,她知道癌症是绝症,自己时间不多了,还是赶快出家修行吧,这一点应该肯定的。

  从这件事上,可以悟到,念无常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这个因缘,你跟她说人生无常,她不会相信,所以念无常也难修啊。

  修行第一步就难修,那第二步拖到啥时候去?一般都知道我会死,叫他赶快修行,他说“还早呢”。另一方面,即使知道生命无常要修行,可是你不懂修行也不起修行的作用,仅仅在城市里吃喝玩乐厌了,住到农村去,换换环境,好比现在旅游时兴的农家乐,不过是精神上的调剂罢了。

  所以,我们既要认真地修行,也要不断地放下;不断地放下,也要不断地修,一直到圆满了,不用取也不舍了,取舍皆空,这样才能取得殊胜的境界。在修行路上,取舍都要具足,犹如蜗牛两只角,要伸同时伸,要收同时收。如果光取不舍,能海上师说是“半边用功”,修不好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就是取,天天向上就是舍。取了不要忘记舍,舍不是叫你舍掉法,舍是舍掉执着。如果一个人不肯舍,大乘小乘全修不起来。修大乘,一执着,你把流转生死看成实有;修小乘,一执着,你就空不掉,什么成就也不会有。所以戒定慧要修,可你不要执着。

  佛宝、法宝、僧宝,没有三宝我们修不起来,但不能执着。如果执着佛,佛是佛,我是我,你不可能成佛;执着法,就不能在法上圆满;执着僧,你始终是凡夫。修行不是叫你执着三宝,而是要用外相三宝引发自性三宝。不取外相三宝,你无法修行;执着外相三宝,你无法成就。

  修行成就并不是承认释迦佛成佛,恭敬他就完了,那样你仍是凡夫。修行不是靠执着,而是靠悟。如果你对有形相的执着了,悟不到“一切有相皆虚妄”,你可以做科学家,可不是修行。悟是悟什么?最后的成就就是什么也没有。一执着,就有一个“有”。

  安居期间,你们在家居士怎么修?你们要修随喜功德。真正讲随喜,不能停留在“出家同学安居了,我也觉得很高兴。”安居是修行,你随喜了不修,这个功德也小。举个例子,有人发心供养,你随喜赞叹,可你没有准备什么,能产生什么作用?你也要修修供养呀。所以修随喜功德,要随他修行而修行,这才是真正的随喜功德。如果你能随着对出家同学安居的欢喜心,向出家人学习,也在这三个月里好好用功,法随法行,这才叫随喜。既然欢喜,心就可以安下来了,不要再向外面跑了。

  修行怎么修?劳动就是修行,吃饭就是修行,睡觉就是修行,这是会修行的人。不会修行的,处处有抵触,尽在打妄想、起烦恼。你在劳动的时候,能够不打妄想、不起烦恼,这不是修行是什么?不打妄想、不起烦恼,这是根本法门。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这么做。难度虽然高一点,老同学还是可以努力一下。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傅味琴: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引导年青一代走正法路--欢迎上海居士和我的回忆

傅味琴: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傅味琴: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傅味琴: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

 

后五篇文章

傅味琴: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

傅味琴:业力、法力、师力

傅味琴: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