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四、曹山“君臣五位”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四、曹山“君臣五位”偈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

  第95—97页

  四、曹山“君臣五位”偈

  曹山本寂继承洞山正偏五位之说,藉君臣相对之谊而说明五位之旨诀,称为君臣五位。曹山以“君”象征本体,以“臣”象征现象界,《曹山元证录》:

  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玄最妙,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进云:“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云:“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

  曹山以臣向君为偏中正,君视臣为正中偏,君臣道合为兼中到。君臣道合,则天下太平,冥应众缘,不堕诸有,动静合一,事理不二,非正非偏,体用一如,是最高的悟境。为了进一步说明君臣五位,曹山作了一首总颂:

  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

  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着,潜行须与古人同。

  无身有事超歧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诗意谓对于曹洞宗禅人来说,须明白曹洞宗君臣五位的宗旨。“真际”,即自心自性,它并不是静而无动、灭而无生的“顽空”,故不能将它与一潭死水式的“顽空”混为一谈。禅心是“妙明体”,穷尽、通达了“妙明体”之后,就不会触犯或偏离大道,一切随缘,并不须假借什么力量。禅者的语言通脱不犯,就不会被般若大火烧着。参禅者会像古代大德们那样潜行密证,连鬼神都莫测其迹。在修行的最高层次上,无身有事,去除了意想情识之我身,而勤求了却生死大事,则自然会超出世俗歧路。等到了却生死大事之后,已忘其为事,也无此假身,而融入无始无终无去无来的绝对本体之中。

  曹洞宗正偏、君臣五位理论除了汲取了华严宗理事圆融论,以及《参同契》、《宝镜三昧》的理事论外,还汲取了《起信论》的思想精华。正偏、君臣五位之说运用了本觉、不觉理论来说明参禅者在不同阶位的悟道体验。《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指出,真如有随缘、不变两个特质,真如之理体虽恒不变易,但随缘则生出万有,产生事相的变化,成为悟迷净染的存在。随缘,以显现万有差别之事象,静中有动,为正中偏;不变,以随顺真如平等之理性,动中有静,为偏中正。此正偏二者妙合而归于一元,动静不二,为兼中到,君臣道合,理事双融。

----------------------------------------------------------------------------------------------------------------

更多吴言生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五、洞山“功勋五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六、曹山“五相”

周叔迦:论佛教徒的修养

周叔迦:什么是苦

林崇安:《大般若经》中菩萨正性离生的探讨

 

后五篇文章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三、洞山“正偏五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二、云岩昙晟的《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一、石头希迁的《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三章 沩仰宗禅诗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二章 临济宗禅诗 七、汾阳善昭的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