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四 入涅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四 入涅槃

  前面提到「具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三智之一。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跟一切种智。

  「一切智」,就是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一切法是空,这是声闻、缘觉的智慧;声闻、缘觉虽然了解诸法总相,但是对于别相,也就是一切法的种种差别就不太清楚了;「道种智」,就是了知一切诸法别相的智慧,这是菩萨的智慧。「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也就是通达总相及别相的智慧,这是佛的智慧。

  这里我们要顺便提一下佛的三德。也就是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的性德,三德即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另外,三德还有一个讲法,是指佛果位所具足之三种德相,即:智德、断德、恩德。)我们讲的法身是属于法身德的部分。法身要具足就必须有般若德,要般若做什么?就是要解脱,解脱第一生命跟第一世界的束缚,转入第二生命跟第二世界。讲「第二」只是个通称,他后面是一直到N+1。

  很多人很想「一成一切成」,所以想「那我干脆直接修圆融法门最快」。其实,这样要成就更难,因为圆融法门是指你从次第法门修过来的,也就是前面的次第法门都熟练了,这时来修圆融法门,是一成一切成没错。但假如没有前面次第法门的基础,直接就想要从圆融法门下手,那可能会是劣等,因为你会自己想象。所以现在社会上,因为有人想要一步登天,专找那种简便法门,相对的就会有人假藉名义,教你一个简易快速成就的法门。告诉各位,这种的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错,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是真有那一种便宜的解脱,大家也都会。你要留意,那种便宜的、简单的、快速的修法,通通是魔所设定的法,佛没有那种简便的修法。

  佛陀他自己都百千万劫劳苦修行,想想看,怎么可能有那种法呢?大家都想不劳而获,这就是末法时代众生的灾难,有几个人会想要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的修?记住!任何人跟你讲他有成就,保证他绝对没成就;或是有人告诉你,有一个简便法门怎么样的,还是他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成就,你最好不要听、不要信,还是老老实实跟着那个愿意、且很有耐性教导我们这种笨徒弟的人。不要自以为精明能干,人家一讲我就通,那绝对不通。若是这样讲还听不懂、不愿受教,还是要去找那种「愈便宜愈好」的法门,那就叫冥顽不化,一定上当。

  前面我们提到每一个次第,其实是分区块修的——我们是假设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位次上——那不管所现的相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首陀罗,大家都一样,平等平等,只是在次第修的时候,他有种类的不同。简言之,急惊风有急惊风的性德,慢郎中有慢郎中的性德。急惊风洗个碗三两下就洗完了,慢郎中性德的人,就一步一步来,一边洗碗一边唱歌,碗放进烘碗机时又唱一首歌,台湾话叫「绣花」,洗个碗跟绣花一样,慢慢摸。就凡夫来说,这两种人不能碰在一起。碰到就是灾难了。若两位都是行者,那他们彼此就会调适的很好,互补嘛!因为两个是平等平等,他们会互相欣赏。

  另外一个是微观跟宏观。到达这个次第、具有这种能耐的人,他微观、宏观通常是同时具备。一个人有没有成就,你可以从他的思考来看——微观的时候怎么看?宏观的时候又怎么看?有成就的人,他的思考是鉅细靡遗;他的宏观,不是为个人,或者单一事件,而是基于三宝跟众生的法身慧命。若是凡夫,思考的出发点通常是基于个人的好恶选择,喜欢这样不喜欢那样……讲好听点,把它叫做「微观」,事实上他会障碍整个大道,不只障碍到众生的法身慧命而已,也给自己障道。因为没有宏观,就没有办法走到菩提道上,没有办法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目标来思考问题。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四个学佛人条件,那四个阶段、步骤——第一是认识法身慧命、法界,认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二是清楚你跟法身、法界的关系;第三是明了自己要尽什么责任;第四是我现在要做什么——这是一个总标的,我们讲的宏观就是以这个为主。宏观是在这四个上面,为了三宝、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它一切皆可抛,面子、意见、个人荣辱、毁谤都可以不计,但三宝、法身我一定呵护到底。

  随时要提起这样的正念——为法、为众生、为三宝。其它有什么好计较?若计较其它的,那已经离开这个范围了。各位慢慢去思考这个部分。大家既然发心来了,就要以三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身、法界为第一要务,其它都可以放下;若是为了其它的问题,反而将三宝通通放下,那还算是修行人吗?还算是走在菩提道上的人吗?

  当宏观一展开,所有的龙天护法会全部立正,向你致敬,这就叫做浩然正气。你要懂得这样培养。会不会赚钱、会不会做事那不打紧,只要会提起这种正念,就是天上人间最优秀的人。因为当你提起这个正念时,正念会带着你的生命改变——社会阶级、身分地位,只是这个「区块」的示现——不管你是现刹帝利、婆罗门、吠舍,还是首陀罗、贱民的相,都无所谓。既然是示现,就乐于承受;不只乐于承受,你会在自己的脚色、区块上,做淋漓尽致的演出。

  任何一个想要从事心灵、生命改造的人,或者皈依佛门的人,或者想要修行的人,我可以肯定通通是以「提起这个正念」为标准;所有的宗教也一定是以此为标准。既然想要透过修行改造生命、转凡成圣,只有以三宝、法身、入法界,成为你的第一目标、终极目标,一切考虑都以此为主。若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就不会起退心,也不会无奈、疲累。什么时候会累?为自己的时候。因为用大脑,就会想保护自己、争自己要的东西,那当然会累。当你一提起正念——为三宝、为众生、为法身——那有什么好累的,这时候生命能量就灌入了;每一提起正念时,浩然正气就充满你的身心,你不会累。会累的,也只是物理现象,没油了,当然停车嘛;总是会肚子饿、想睡觉,可是吃饱睡足后,又是生龙活虎一个,因为他充满着生命能量。

  一般人累的都是心,心疲倦,那就很累了。为什么心会累?因为都是用脑筋在计较,没有宏观的气量。你要是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一定是大脑用太多,这个时候你就提起正念——我做的这些都是为众生——那你就不累了。反省一下,当中是否有夹杂着自私的念头,如果都是为众生,那就不会累。尤其是,你是为了追求法身、为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根本就不会累。

  所以你要经常这样自我勉励,而所有的行者都是以这样的宏观在相互勉励、相互提醒,若能如此,道场还有什么是非?你用这个来做真正的保护膜,是非根本不沾身。别人跟你讲是非时,你不能不听嘛,那你就耳朵听,心就安住「南无阿弥陀佛」,他讲完,抖一抖,「为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法身」,正念一提,通通流入萨婆若海。

  曾经跟各位举国一个例子,运动员在跑步时,若将数息法带进去,那个步伐原来一步是七十公分,这下子可以拉到一百公分,速度就会快很多,而且身体耐力会加强许多。同样的,你在生命的赛程里,只要经常提起正念,生命的航程会加快,生命改造的工程会加快,而且生命的耐力也会加强,所以培养浩然正气非常重要。

  浩然正气怎么培养?就用这四点经常看自己。比如看一部电影,「这对众生有帮助吗?他对法身有帮助吗?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没有关系?」其实你只要带着疑情这样看,每一部电影都会对你有帮助。你会发现,这些电影的情节是「示现」,不是做作;电影当然是导演、演员做作的,但对当下在看的你来说,他就是「示现」。所以不论你做任何事情,要经常这样提醒自己——我的经验、我的这一段人生旅程对众生有帮助吗?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帮助吗——用这个疑情来带,一定会在当下发现,他绝对有益,绝对有帮助。

  很多人说师父讲经很幽默,好像什么都懂。我不是什么都懂,我是不论看到什么,就会这样联想:「那个对众生有益吗?」「这个东西,在讲经时可以怎样讲?」都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要是看到美女咧,好漂亮!「好漂亮对众生有益吗?」在那种情况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应该「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因为跟我没关系,而是把它转为为众生,这个对众生有益吗?任何境界都这样转——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众生、为三宝——其它的就不会去计较。当你都是为众生时,你只要想怎么样对众生有益、该怎么给、什么时候给,这样就好了。而且给出去就算了,众生有没有得到,已经跟你没有关系。可是你假如是为自己的话,就会有得失,心就不会安了。但如果你是为众生、为阿耨菩提,自己就不会有挂碍了,这是培养浩然正气最直接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透过禅修、透过密法来培养,但我现在说的这个是最方便的,透过法身你可以直接看到。

  至于微观的部分,那是训练智慧时用的,他就不是直接针对这四个部分,而是当下你要想:「我要怎么把它做好?我要怎样比现在更好?」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可能会比较清楚。我个人曾经有过这种经验,而且在当时觉得很受益。有一次,我负责擦玻璃。其实要把玻璃擦干净,很难。尤其是擦到像新玻璃刚把胶膜撕下来的样子,更难。但是我的确曾经擦到这种程度。现在有橡皮刀可以刮,一刮就很干净;以前没有这样的工具。布擦过去以后,还是不干净;如果用水冲的话,更糟。为了那块玻璃,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擦到没吃午饭。后来,我终于擦干净了,干净到老师走过去,没看到玻璃,咚一声,撞上去了。

  第二个礼拜又轮到我擦玻璃,我的速度就比第一次快了。为什么?因为各种方法我都试过了,我知道最不沾尘的布是卡其布。后来,我又发现用报纸可以擦得很干净;不是干擦喔,是要弄湿来擦,湿报纸还比抹布擦的干净,这是我自己发现的,不是听来的。而且我还发现是要将报纸直接放在水龙头下,直接沾,直接擦,那是最干净的。而不是脸盆盛水那样沾,这样容易把灰尘再带上去。我擦的真是干净,找不到灰尘就对了。

  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你,你要自我挑战——我要擦到找不出一粒灰尘——要有这种勇气;这就是微观,真的到达止于至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做事情就是在修行,就看你怎么做。有没有挑战自己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从做事当中,你的人格、修行的格,自然就训练出来了。假如做事没有这种精神,只想可以混过去,那就完了。因为处事都不能深入,修行会深入吗?不可能嘛!做事潦草的人,修行也一定潦草。这种潦草应付过去的人,想要证果,我看只能证奇异果,不会证罗汉果,也没有菩萨果位,因为都是用应付的。

  真的修行有成就的人,做事一定负责任。一些旧有的寺院,人众虽然不多,但基本上有一个特色,就是窗明几净、桌椅也都擦得很干净。一看就知道这个道场修得很好,有没有证阿罗汉不管,至少那些人不背因果。你今天在处理事情,如果只是潦草敷衍过去,因果通通算你的,释迦牟尼佛不会替你背。释迦牟尼佛教你修行,修行怎么修,工作就一定怎么做;做事敷衍了事,修行也一定随随便便;做事的态度和立场,就是你修行的态度和立场,两者是同时的。

  懂得好好做事的人,待人也一定会尽心尽力。因为会认真做事,就会认真做人、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学习、认真修行,这样的人修行,那我们说你可以「放心」了。这是从微观上面来看你的成就。做事称为「工巧明」,擦桌子需要什么特别技能吗?不用,端看你是否尽心尽力而已。修行从这个地方看,叫做察微知着;从微观的地方看,就知道你后面的成果如何。以上是从宏观、微观面来说明,自己要向自己负责。

  从法身上来看,一个人在究竟的时候当然没问题,但你现在在因地要修圆融法门,必须从这个地方来看。假如次第不修,一下子要到圆融来,终究得回到最前面基础的地方。人格性健全的人,要来修圆融法门会很快,其它步骤大概只要训练个三、五年的时间,就会全通过了。怎么知道人格性建不健全?第一要不投机取巧,第二不急躁冒进,第三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前进。凡是急躁冒进的人,大抵都是人格不健全者。这跟急惊风不一样,好比走路,走路速度快一点那没问题,但若是一面走一面抱怨,那就有问题。「我已经走这么快了,怎么那么久还没到?」不是不到,其实是功夫未到。你要是能不急躁、不冒进,也不投机取巧,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很自然就会到。修行急不得,生命改造不能急。现在一些修特异功能的,就是这一种情况,我们要留意。

  前面提过修行大概分成三个区块;要入涅槃,大概这三个区块要通通满分才有可能。第一个区块叫做凡夫阶段,凡夫阶段在生住异灭的「灭」这边,我们叫做变异念;变异念要完全除掉,剩下善恶念;善恶念还要转为凈识念,也就是染识除掉了;凈识念就等于初果向,要向初果位前进,这是第一个区块,是每一个世间人都要去调整的,没有例外,也没有为什么。

  第二个区块,是在「住」的范围里,也就是从初果向去证初果——初果位就是入流——然后二果、三果到四果,破我执无明是舍识用根,破法执无明是转识成智,然一分保衽到十信位,得根本智。这是第二个区块。

  第三个区块是证阿罗汉以后,如何起作用的区块;从根本智(初住)到后得智是七住位;从后得智转为自受用法乐智,这时是三贤位圆满,破三十分无明;从自受用法乐智,转成他受用法乐智,是从登地到七地这些全部圆满;八地以后,他受用法乐智起作用,这个时候叫无功用修行——不为任何的目标而修行,修行是他的生命质量,天生就要来修行,不是为了什么。我们都不是天生来修行,只能说是天生有很强的愿力要来修行,但还在修,还没到八地,自己要慢慢看清楚。

  通常到八地以后,八地后面这个区块,他的示现都叫入般涅槃、入大涅槃,因为无功用行。不管怎么样,都是在很高的位置上。假如以台北作为终点站,八地以后,就是已经进入到大台北的范围了,可是还没到达终点站。当然大家很喜欢到这里,但到这里并不容易,只要你还在分段生死,就永远算不到。你必须进入到变异生死以后,才有可能。很多人急着想成就,不要去想,这对你只是有害无益;你现在的成就,顶多是在第二个区块,能够到第二个区块来的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般凡夫都是在变异念那边,非常的污浊;到善恶念,毒素已经排掉一些;转为凈识开始入流以后,生命质量已经跟前面很不一样。若能从这个地方再转到第三个区块,那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是凡夫大脑想象不到的,叫做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从法身大士开始,根本智要转为后得智的阶段,此时后得智还不一定成立,但根本智开始作用以后,就已经是不可思议了,根本智未成就前,都是可思议的。各位,你成就不成就?只要是变异念少一些,就算是成就了;变异念完全除掉,剩下善恶念,相对来讲那是个大成就;但若把善恶念里的染识除掉,剩下凈识念,这个成就更了不起,这时候已经属于高等的。你会到凈识念来,会积极的前进,这辈子一定成就到第三阶段里面去。

  我们的问题就是,染识跟凈识当中,你扯不清楚,这也是凡夫在第一个区块里要处理的部分。染识会告诉你,「这些都是人生可以做的……」,那就全错了。要去除染识,有一部分必须靠持守戒律才有办法除掉。五戒不持,贪瞋痴就去除不掉,十恶业就会一直造。戒律就是用来约束、对治我们身口意所造的十恶——身,杀、盗、淫;意,贪、瞋、痴;口,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十恶不作,修十善,你要从这边来。

  刚开始可能你会矫枉过正,但慢慢地,你会调到很圆融,这时大概变异念已经消除掉,留下的是善恶念。当矫枉过正时,善恶念里头还有意识形态的染识,再把这部分除掉,那五戒十善就会持的很圆融,这时候凈识念就起了;从这里为了到达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时你会对自己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这就不是外相订的那些戒律了。当你从四果向到四果位穿过去的时候,就可以作人天师。

  所以这三个区块,凡夫阶段到凈识念成立的时候,染识念已经去除了,这是第一个区块。从凈识念向四果位前进的区块,就是住,生住异灭得住是第二个区块,真正修行是在这个部分。那么,从舍识用根,转识成智以后的那个阶段,通通叫做法身阶段,是第三个区块。前面的区块叫做凡夫,转凡成圣就是怎么样从第一个区块的凡夫转到第三个区块的圣人来。修行人都在第二个区块里面,我们真正在做的,就是这个区块的工作。当我们通通转过来到法身大士这个区块以后,尤其是到登地,就开始从自受用法乐智转为他受用法乐智,这个时候已经登地了。

  登地以后就是这里讲的「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华严的要求更高,它是八地以后才「出缠离障,永舍苦源」,这个时候任何的烦恼都不会上身了,已经永舍苦源了嘛,苦的源头都没有了。苦的源头是什么?就是会黏;「永舍苦源」,就是黏烦恼的DNA没有了,烦恼来了它会自己掉落。卡通里面常常演,佛坐在菩提树下成道时,魔往菩提树下的佛陀射箭,所有的箭一到达他的光环,就全部变成花朵掉下来。那我们刚好相反,往往人家没射箭,却自己中箭下马;人家丢花给你,到你这边却通通变成箭了,更遑论射箭给你时会怎么样?

  佛陀是箭来都转成花了,他永舍苦源啊。各位,很美吧!若也想有此成就,那现在就要有因,永舍苦源的因现在不知道,没关系,你要带着疑情参——我要怎么样才不会被烦恼惹上来。尤其当你有一丁点成就的时候,烦恼最喜欢上来,那时就会搞不清出状况。你带着疑情看「这样对吗?」慢慢地你会厘清、会发现,原来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承接过来」。每次人家一讲八卦、聊是非,你就接着问「然后咧?」或是「还有吗?」那就通通承接过来了,烦恼就涌进来了。不然就是说「他怎么可以这样?」接着就掉进去了。拒绝烦恼的DNA你要培养起来,这点很重要。

  这地方是从果地来讲,从果地觉来修因地,此时最忌讳的,就是开口闭口都谈果地的境界。这点绝对忌讳。我们了解果地的状况,现在我是在因地,那么,该怎么从因地走过来,这才是关键。

  第二生命一直到N+1个生命,叫做法身;第二世界一直到N+1个世界,叫做法界。我们知道果地的生命是那么美,第二生命、第二世界是这样,现在既然以这个为目标,那么现在我要做什么?「我」跟「标的」之间的关系,你要先弄清楚;弄清楚后,要把自己的责任确定下来;接着,你要做什么就很简单、很清楚了。生活自然就会单纯化,不会有很多烦恼,因为我要修行。人家跟你讲了一堆有的没的,听完后你打个哈欠说「这个跟了生死有关吗?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关吗?跟证法身、入法界有关吗?」他听完嘴巴自然就闭起来。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任何人跟你讲这个或那个,你就「阿弥陀佛」,其它不要讲,连「谢谢」也不要讲。他讲了几次,每次都接到「阿弥陀佛」,他就不好意思再讲了。是非就脱落了,是非就是烦恼啊,烦恼就会脱落了。不要接受太多的是非,一个是非就是一个烦恼,不要接受才好精进,要记得这样来处理。

  当你没有烦恼逼迫之时,心的频率就会很稳定,「心安如海,名入涅槃」入涅槃是这样入的。不要去想,我要像佛那样,菩提树下入涅槃,然后常在大定中如如不动,外面的境界只是随缘。你不要去想那个,我们的程度都还没有到。

  你不要说:「师父,昨天我也在大定中,我们家里发生什么事,我都如如不动。」你在家里能够这样当然很好,最好每天每天日复一日,都能够维持在那种境界里。没有恐惧,没有慌张,那是大涅槃没错。但你是真的吗?这个要验证喔!「昨天我通通放下不计较,试了一天还不错。不过今天愈想愈不甘心,昨天是忍下来了,不知道今天会不会爆出来。」若是那样就不算。偶尔修一天福报,可以;你忍了,福报很大,但这个不是真修行。真修行的法身是把苦源,把烦恼的DNA全部除掉,那才是法身现前。

  《金师子章》简单讲到这里,因为我们时间不够,只能这样简单地带过,真要详细讲,大概要花一个学年四个学分,那比较有可能。而且每堂课讲完,这些名相通通要背。你是照文章、照定义背,还是自己有所了解跟体会,那都不一样。比如,「一切智」是一切法的总相,是声闻、缘觉的智慧,那么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你要弄清楚,不能照背;道种智是菩萨所证智,菩萨所证智是什么?一切诸法别相之智是什么,你要了解,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学,否则我们都只是在名相上打转,那没有用,那叫书虫,不叫菩萨。希望大家真的学到解脱道的诀窍跟要领,若只是听到解脱道的名相而已,那就太可惜了。

  (讲记圆满)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果报种类之等流果——领受等流果

郑石岩:随缘成长 序

郑石岩:随缘成长 第一篇 随处都在学习

郑石岩:随缘成长 第二篇 随兴培养心情

郑石岩: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三 学佛人的四个标准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二 感受生命存在的能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一 法界,本来寂灭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十 你会「挣扎」吗?!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九 因陀罗网境界——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