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22《菩萨手册-菩萨圆满六度波罗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22《菩萨手册-菩萨圆满六度波罗蜜》

   背景色

  菩萨手册——菩萨圆满六度波罗蜜

  目录

  壹、圆满布施波罗蜜    2

  贰、圆满戒波罗蜜       4

  叁、圆满忍辱波罗蜜    6

  肆、圆满精进波罗蜜    8

  伍、圆满禅定波罗蜜    11

  陆、圆满般若波罗蜜    15

  壹、圆满布施波罗蜜

  ◎佛言:「善男子!有十种法,诸菩萨摩诃萨若能成就,即得施波罗蜜多。何等为十?

  一者、成就法施;二者、成就无畏施;

  三者、成就财施;四者、成就无希望施;

  五者、成就慈愍施;六者、成就不轻慢施;

  七者、成就恭敬施;八者、成就供养施;

  九者、成就无所依施;十者、成就清净施。

  1.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法施?

  一、所谓摄受正法,受持读诵无所希求。

  二、不为利养恭敬故,不为名闻胜他故,唯为一切苦恼有情令罪销灭。

  三、演说妙法无所希望,如为王、王子及旃陀罗子演说妙法心尚无二,况为一切大众说法心不平等!

  四、虽复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萨成就法施。

  2.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无畏施?

  一、所谓菩萨自舍离科罚及一切器仗,亦教他学舍离科罚及一切器仗。

  二、又复观察一切有情如父母想,如男女想,如亲属想。

  三、何故菩萨作如是念?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未有不曾为我父母、男女眷属!于微细虫犹割身肉而布施之,何况广大有情而令惊怖!』是名菩萨成就无畏施。

  3.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财施?

  一、所谓菩萨观见一切有情造极恶业,施财摄取,令彼远离所作恶业,安置善处。

  二、复起思惟:『佛说:「布施是菩萨菩提。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

  三、是故我应学于如来,随所有财常行布施。虽复施与,不起慢心。』是名菩萨成就财施。

  4.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不希望施?

  一、所谓布施终不为自身故,不为财物故,不为眷属故,不为利养故。

  二、然诸菩萨行布施时,其心清净,由是因缘远离一切希望、报恩而行布施。是名菩萨成就不希望施。

  5.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慈愍施?

  一、所谓菩萨见诸有情受于苦恼、饥渴、贫露、衣服、垢弊,孤独无怙、无所依止,远离福业、无所趣向,由此菩萨作是思惟,起慈愍心:『我为利益彼有情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诸有情受于苦恼,无归、无怙、无所依处,流转生死。我当何时为诸有情为归、为怙、为所依处?』

  二、由是菩萨慈愍缠心,于常常时、于恒恒时,随所有物施彼有情。

  三、虽有饶益众生善根,终不恃此起于高慢。是名菩萨成就慈愍施。

  6.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不轻慢施?

  一、所谓施时,终不弃掷、轻欺而与;曾无瞋嫌、要颉之意;不恃富贵、自在傲慢;非求多闻、名称憍逸。

  二、所施与时,欢喜恭敬,尊重赞叹,自手授与。是名菩萨成就不轻慢施。

  7.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恭敬施?

  一、所谓菩萨见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及修梵行所有尊者,恭敬顶礼,问讯起居,但是所作种种善根,愿我同作所作成就。是名菩萨成就恭敬施。

  8.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供养施?

  一、所谓菩萨供养三宝。云何供养佛?谓于如来制多之中,若花、若香、若散、若烧及涂扫地,若制多破坏,应当修理,是名菩萨善供养佛。

  二、云何供养法?谓诸菩萨听闻正法,若书写、受持、读诵、通利、思惟、修习,不颠倒思惟、不颠倒修习,是名菩萨善供养法。

  三、云何供养僧?谓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下至水器,众具皆足,是名菩萨善供养僧。如是供养佛、法、僧时,是名菩萨成就供养施。

  9.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无所依施?

  一、所谓菩萨行布施时,终不为求天王位果及生余天,亦不求人王及小王等,是名菩萨成就无所依施。

  10.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清净施?

  一、所谓菩萨行施之时,观察施物及能、所施皆非实有,离诸障碍、贪染、过患,是名菩萨成就清净施。

  ◎善男子!若能成就此十种法,是名菩萨成就施波罗蜜多。

  贰、圆满戒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即能圆满戒波罗蜜多。何等为十?

  一者、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二者、守护菩萨净戒律仪;

  三者、远离一切热恼;四者、远离不如理思惟;

  五者、惊怖所作诸业;六者、惊怖所作违犯;

  七者、怖见他物;八者、要期坚固;

  九者、得净尸罗而无所依;十者、尸罗三轮清净。

  1.善男子!云何菩萨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所谓菩萨善学如来所说素怛缆、毘奈耶法,善受学处。菩萨修学及以学处不着种族故,不执异见故,不着徒众故,不见补特伽罗过患,生尊重心故。是诸菩萨所修学处,是名菩萨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

  2.云何守护菩萨净戒律仪?所谓菩萨如是思惟:『若但学波罗提木叉,终不令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菩萨于诸如来素怛缆中所说菩萨学处及菩萨律仪戒,我应修学!』

  (1)何者是菩萨学处?何者是菩萨律仪戒?谓诸菩萨不住非处,顺时而语,知时、知方,菩萨若不如是,即令有情不生敬信。由是菩萨随顺一切诸有情故,令至菩提及为己身菩提资粮速圆满故,成就具足威仪行法,音声柔软,辩才简要,无所执着,恒修寂静,颜貌熙怡。是诸菩萨于如来所说素怛缆中,成就学处,修律仪戒,是名守护菩萨净戒律仪。

  3.云何菩萨远离一切缠障热恼?所谓菩萨不为贪、瞋、痴等毒火所烧,亦复不为阙缘众具热恼所烧,以诸菩萨修习贪欲能对除法,及远离能起贪欲缘故。

  (1)何者是贪欲对除?何者是起贪爱缘?谓修不净观是贪对除,世间妙色是贪起缘。

  (2)云何修习观不净法?谓诸菩萨观察自身发、毛、爪、齿、皮肤、血脉、筋肉、骨髓、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肪膏、脑膜、洟唾、涎泪、脓、汗、脂、痰、疮及尘垢、大小便利流溢种种臭秽不净。

  (3)如是观察不净体性,深生厌离,不起贪心,设有顽嚚、痴迷、狂乱、幼无了解,见是事时尚不起贪,何况智者!由是菩萨修不净观。

  (4)云何远离起贪爱缘?谓诸菩萨见于世间端严妙相、可爱色像,便生染着,适悦身心,即自思惟:『如世尊说:「爱欲境界犹如幻梦,悟已即无。」』

  (5)云何智者于幻梦境而起贪心!是名菩萨修习对除贪欲自性及彼起缘。

  (6)云何菩萨修瞋对除?云何远离能起瞋缘?所谓菩萨于诸有情多修习慈,由是因缘对除瞋恚。若起瞋恚于因、于缘有执着时,彼诸菩萨由是伏灭瞋恚随眠,是名菩萨修习对除瞋及起瞋缘。

  (7)云何菩萨修痴对除?云何远离能起痴缘?由彼菩萨如是观察便得离痴,由离痴故无诸热恼,远离乐欲及众资具,是名菩萨修习对除痴及起痴缘。

  4.云何菩萨而得远离不如理思惟?谓诸菩萨静处独坐终不思惟:『云我居静处不杂乱住,我顺如来毘奈耶法。其余沙门婆罗门等,皆杂乱住,多所执着,不顺如来毘奈耶法。』是名菩萨远离不如理思惟。

  5.云何菩萨怖畏所作诸不善业?谓诸菩萨起正思惟,修诸善法,以如来说诸苾刍等应当恭敬、守护净戒,专修定业,习学般若。何以故?以恭敬心作福德业,能招端正、可爱果报、殊胜果报。菩萨如是远离一切诸不善业,是名菩萨而能怖畏所作诸业。

  6.云何菩萨惊怖违犯?所谓菩萨见违犯中如微尘量深生怖畏,下至少罪心怀大惧,况多违犯而生随喜!何以故?由如来说:『苾刍当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苾刍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正思惟时,惊怖违犯,是名菩萨惊怖违犯。

  7.云何菩萨怖见他物?谓此菩萨与城邑、聚落诸婆罗门、剎帝利等心相体信,彼婆罗门剎帝利等或以金银、末尼、真珠、珂贝、珊瑚、璧玉、吠琉璃宝及资身具而寄菩萨。菩萨受时独一无二,虽无忌惮,菩萨于彼终无恶思而辄受用。

  (1)又复菩萨执知众事,若窣堵波物、若四方僧物及僧祇等物,于诸物中亦不受用。何以故?由世尊说:『若他饮食、资生之具、一切物等,他不与时,皆不应用。』菩萨如是起思惟已,宁自割身肉而自食之,然于他物终无侵犯,是名菩萨怖见他物。

  8.云何菩萨誓愿坚固?所谓菩萨若为恶魔及魔天众以诸妙欲来娆菩萨,令起贪爱,菩萨于彼心无惑着而不生退,是名菩萨誓愿坚固。

  9.云何菩萨于净尸罗心无所著?谓诸菩萨善护禁戒,终不起心:『以此尸罗令我生天及王等家。』是名菩萨于净尸罗心无所著。

  10.云何菩萨三轮清净?谓诸菩萨于身、口、意皆得清净。

  (1)云何身得清净?谓身所有一切恶行皆得永离。何者是身恶行?所谓杀生及不与取欲邪行业,常远离故,是名身得清净。

  (2)云何菩萨语得清净?谓语恶行皆得永离。何者是语恶行?谓虚诳、离间、麤恶、杂秽等语,常远离故,是名语得清净。

  (3)云何菩萨意得清净?谓意所有一切恶行皆得永离。何者是意恶行?谓贪染、瞋恚、邪见皆远离故,是名意得清净。是名菩萨三轮戒净。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法,得尸罗圆满。

  叁、圆满忍辱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法,得忍圆满。何等为十?

  一者、内忍圆满;二者、外忍圆满;

  三者、法忍圆满;四者、随佛教忍圆满;

  五者、无分限忍圆满;六者、无分别忍圆满;

  七者、不待事忍圆满;八者、无恚忍圆满;

  九者、悲忍圆满;十者誓愿忍圆满。

  1.云何菩萨内忍圆满?善男子!谓诸菩萨于内所有忧悲苦恼,能安忍住,心无逼迫,是名菩萨内忍圆满。

  2.云何菩萨外忍圆满?善男子!谓诸菩萨闻他麤言骂詈、毁呰父母、亲属、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及闻诽谤佛、法、僧宝,菩萨闻已不起瞋恨、反报毁呰,亦不为彼瞋恚、随眠之所随逐,堪忍彼恼,能安隐住,是名菩萨外忍圆满。

  3.云何菩萨法忍圆满?谓诸菩萨于佛所说素怛缆中一切甚深微妙法义——无来无去、自性寂静、离分别取、自性涅槃,菩萨闻已,不惊不怖,作是思惟:『我若不了诸深妙法,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因缘摄取诸法,思惟修习,心生信解,是名菩萨法忍圆满。

  4.云何菩萨随佛教忍圆满?谓诸菩萨若起瞋恚为损害时,菩萨自应如是思惟:『而此瞋恚从何而起?从何而灭?是谁所起?云何而起有所缘耶?』菩萨如是思惟:『彼能起之因,了不可得;能灭之因,亦不可得。能起既无,所起非有;乃至所缘,皆不可得!』由是菩萨安忍而住,瞋无缘起,是名菩萨随佛教忍圆满。

  5.云何菩萨无分限忍圆满?谓诸菩萨非昼分忍,夜分不忍;非夜分忍,昼分不忍。非自国忍,他国不忍;非他国忍,自国不忍。非于名闻者忍,无名闻者不忍;非于无名闻者忍,有名闻者不忍。由是菩萨于一切时及一切国、名闻有无皆悉能忍,是名菩萨无分限忍圆满。

  6.云何菩萨无分别忍圆满?谓诸菩萨非惟父母、妻子、亲属于是处忍,余所不忍,是故菩萨下至旃荼罗等亦能行忍,是名菩萨无分别忍圆满。

  7.云何菩萨不待事忍圆满?谓诸菩萨修忍辱时,不为财物,不为惊怖,不为行恩,不为顺世及羞耻故,如是菩萨自性常忍,是名菩萨不待事忍圆满。

  8.云何菩萨得无恚忍圆满?谓诸菩萨设未遇彼瞋恚因缘及未遇他瞋,心常安忍。若遇因缘及遇他瞋,或复轻欺、拳打、手搏、刀杖损害,麤言毁责,菩萨遇已,作是思惟:『被轻毁业是我所造,我今应受,定非父母、亲属所造,是故我今欢喜忍受,亦非内、外地界所受,水、火、风界亦复如是。』菩萨由是无倒观察,遇因缘时,于瞋、不瞋二俱能忍,是名菩萨得无恚忍圆满。

  9.云何菩萨悲忍圆满?谓诸菩萨于彼贫苦一切有情为作君主。若王、小王有大财宝,多诸资具,若为一切贫苦有情骂詈、呵责、恼乱之时,终无恚恨、损害之心,亦不自高,现主威势,但起思惟:『此诸有情是我所摄,我应养育而守护之!』由是菩萨不生损害。以是因缘,起大悲心忍受安住,是名菩萨悲忍圆满。

  10.云何菩萨誓愿忍圆满?谓诸菩萨如是思惟:『我曾于彼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作师子吼,誓修菩提,成正觉已,于生死海、烦恼泥中,济拔一切诸有情等。菩萨由是不生瞋恼,是故我应精勤修习,为拔济故,为成熟故,为欲调伏、安乐有情,若自起瞋及损害彼,即不含容。』

  (1)云何而能生于悲忍拔济有情?善男子!如有良医善能针疗,见有众生患目翳者,作是思惟:『我应愍彼,为除眼翳,令无暗障。』尔时良医起思惟已,自患眼暗。

  (2)善男子!汝意云何而此医师堪能疗彼有情眼翳,除暗障不?」止盖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止盖菩萨言:「善男子,菩萨亦尔!作是思惟:『我今不应以般若针断世间翳,由自心有无明暗障,如何能灭他无明惑!』由是因缘,终不损害,修忍安住,是名菩萨得誓愿忍圆满。

  ◎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得忍圆满。

  肆、圆满精进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精进圆满。何等为十?

  一者、如金刚精进;二者、得无逮精进;

  三者、离二边精进;四者、广大精进;

  五者、炽盛精进;六者、性常精进;

  七者、清净精进;八者、不共精进;

  九者、不轻贱精进;十者、不倨傲精进。

  1.善男子!云何如金刚精进?谓诸菩萨发起精进,勤修而住诸有情界。未涅槃者,令证涅槃;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安隐者,令得安隐;未现等觉者,令现等觉。菩萨如是勤修而住。

  (1)尔时天魔伺求其短,将欲破坏,至菩萨所,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勿作此勤苦精进。何以故?我曾如是发起精进,勤修而住诸有情界。未涅槃者,令证涅槃;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安隐者,令得安隐;未现等觉者,令现等觉。如此精进,诳惑愚夫,皆为虚妄,非真实法。

  (2)善男子!如是勤修起精进者,我未曾见一有情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现等觉。善男子!我知无量俱胝有情,皆能证入二乘涅槃。善男子!汝徒精进求虚妄法,速舍是心,离诸苦恼!』

  (3)尔时菩萨作是思惟:『决定是魔恼坏于我!』菩萨悟已,知是魔说,而告之言:『汝恶思惟欲破坏我,汝但自忧,勿忧我事。世尊已说:「魔罗波旬!一切世间各随逐业,若自、若共而感生处。」魔罗!汝今亦随逐业,亦自、亦共而感生处。汝应如是随业而往,莫恼乱我,无义利故,又于长夜自受苦恼!』

  (4)尔时魔罗情智狭劣,自生惭耻,即舍恶自,隐没不现。由是菩萨!若一切魔王及诸魔众来恼乱时,欲求其短,故相破坏,而菩萨心终不倾动,无下勇捍,坚固不退,是名菩萨如金刚精进。

  2.善男子!云何菩萨得无逮精进?谓诸菩萨发起如是种种精进,诸余菩萨虽复久远积集净业,安住真性,终不及此发起种种精进菩萨,数分不及,迦罗等分乃至计喻及邬波尼杀昙分亦不能及,何况一切声闻、缘觉!是中菩萨发心精进力,能摄取一切佛法,复能舍离一切罪业诸不善法,是名菩萨得无逮精进。

  3.云何菩萨离二边精进?谓诸菩萨常起精进不增、不减。何以故?以极增上生倨傲故,以极下劣生懈怠故,是故精进常不增、减,是名菩萨离二边精进。

  4.云何菩萨广大精进?谓诸菩萨发起精进:『愿我如是当得如来妙色端严!诸佛所有无见顶相,圆光随好,微妙具足!』又复发起如是精进:『愿我当得无量无碍诸佛大智,及大威德胜义性等!』是名菩萨广大精进。

  5.善男子!云何菩萨炽盛精进?谓诸菩萨发起精进,永离一切尘垢过患,如末尼珠及紫金等,远离一切尘垢过患,光明炫曜,殊妙赫奕。菩萨精进如是炽盛,永离一切尘垢过患。

  (1)何者名为精进尘垢?何者名为精进过患?所谓惰怠、懒惰、不节饮食、不自知量、非理作意、起恶思惟,如是说名精进尘垢,亦名过患。

  (2)菩萨精进永能舍离,是故精进清净无垢、鲜白炽盛、无复过患。是名菩萨炽盛精进。

  6.云何菩萨性恒精进?谓诸菩萨于诸威仪能常发起种种精进,性恒勤勇,无休废时,若身、若心曾无懈倦,是名菩萨性恒精进。

  7.云何菩萨清净精进?谓诸菩萨发起如是恒常精进,所有众罪、诸不善法、无利益事障碍于道,乃至微细极小不善、一念恶心亦不发起,况复广大诸不善法!是故菩萨皆悉除断,顺涅槃理,圣道资粮,趣菩提分。如是善法菩萨修习令增长广大,圆满菩提。是名菩萨清净精进。

  8.云何菩萨不共精进?谓诸菩萨如是思惟:『设使十方殑伽沙界火聚遍满,如阿鼻狱。过彼世界,有一众生受诸苦恼,无归、无依及无怙恃。菩萨哀愍彼一有情,度猛火聚,往彼教化,尚不辞劳,况多有恼而不救济!』菩萨如是大悲精进,外道、二乘所不能及,是名菩萨不共精进。

  9.云何菩萨不轻贱精进?谓诸菩萨终不起心:『以我精进微弱、下劣及懈怠故,修习菩提自谓难得。』又复不作如是思惟:『我亦不能荷担如是于无量劫及千万劫积集苦行,如救头然,方证菩提。』不作如是退屈之心。

  (1)由是菩萨发如是心:『所有过去如来.应.正等觉、现在如来.应.正等觉、未来如来.应.正等觉,彼诸如来于无量劫精进修行皆现等觉,由是诸佛非不多时修行精进,得有如是现正等觉。我亦如是理应多劫修种种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三世如来同行精进已成佛故。

  (2)又我宁为一切有情精勤修习而处地狱,终不为己修行精进而证涅槃。』是名菩萨不轻贱精进。

  10.云何菩萨不倨傲精进?谓此菩萨起精进时终不味着,自倨轻他。谁有智者希他恩念而行精进!是名菩萨不倨傲精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成就此十种法故得精进圆满。

  伍、圆满禅定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静虑圆满。何等为十?

  一者、积集福德;二者、能多厌离;

  三者、勤修精进;四者、具足多闻;

  五者、得不颠倒勤修领受;六者、法随法行;

  七者、成利根性;八者、得心善巧;

  九者、得奢摩他、毘钵舍那善巧;十者、得不执着。

  1.云何菩萨积集福德?谓诸菩萨爱乐大乘,复能积集一切善根,所生之处摄善知识,而能修习种种妙行。

  (1)又常愿生大婆罗门家、剎帝利家、大居士家,所生之处恒得正信。

  (2)由是因缘增长无量广大善根,为常不离善知识故。

  (3)善知识者,所谓诸佛、一切菩萨。由是菩萨串习善根,增长炽盛,观察世间苦恼逼迫、众病所集、愚暗所蔽、无所安住。何以故?以欲因缘故。

  2.云何菩萨能多厌离?谓诸菩萨由前因缘,我今不应于此世间行于贪欲,以彼贪欲但由妄情分别生故。诸佛广说一切贪欲种种过患,所谓欲如尖摽、如[金*窜]、如剑亦如利刀,又如毒蛇、如水聚沫、如肉腐败臭秽可恶。由是菩萨起厌离心,剃除须发而披法服,出家正信,趣于非家。

  3.云何菩萨勤修精进?谓此菩萨既出家已,发大精进,未得令得,未解令解,未证令证。

  4.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谓此菩萨由前因缘多闻领受,于世俗谛及胜义谛深妙理中,善能宣说。

  5.云何菩萨得不颠倒勤修领受?谓此菩萨于诸谛理领纳于心,精勤修习无倒善巧。

  6.云何菩萨法随法行?谓此菩萨得善巧已,法随法行,所谓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为菩萨修习道支。

  7.云何菩萨而得利根?谓此菩萨习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萨由此安住寂静,远离执着、一切愦闹,不乐多言。复能舍离欲寻、恚寻、害寻及不死寻,远离眷属、名称、利养。

  8.云何菩萨得心善巧?谓此菩萨由前因缘得心善巧,身常寂静,观察其心于善、不善及与无记,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胜善清净,心生信乐欢喜。

  (1)云何胜善?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若住不善,应当厌离,发起精进,便能永断诸不善法。

  (2)云何名为诸不善法?谓贪、瞋、痴。贪有三种,谓上、中、下。

  (3)云何上贪?谓此贪欲遍满身心,随顺下劣,心常染着,于一切时无有惭、愧。

  (4)云何无惭?谓贪欲者恒起思惟寻求欲境,心生爱重,耽着赞美,是名无惭;

  (5)云何无愧?谓贪欲者为欲因缘,能于父母及余尊者起于诤论,轻欺损害,重彼贪欲,是名无愧。

  (6)谓贪欲者由是因缘生于恶处,是故说名增上贪欲。云何中贪?谓贪欲者行贪欲已,即生厌离,起变悔心,不复随顺,是名中贪。云何下贪?谓贪欲者起贪欲时,或摩触身、纔共语言、或时见已,欲心便息,是名下贪。所有一切活命资具心若执着总说名贪。

  (7)云何名瞋?是瞋应知亦有三种,谓上、中、下。

  云何上瞋?谓瞋恚者起种种瞋,于五无间随造一业,或谤正法。谤正法者,其罪过彼五无间业,数分不及,迦罗分不及,乃至计喻邬波尼杀昙分亦所不及,由是因缘生捺洛迦。若生人中,形貌惨黑,眼目恒赤,为人暴恶,常行损害,由是因缘生捺洛迦。是名上瞋。

  云何中瞋?谓瞋恚者造罪业已,速能改悔即起对除,是名中瞋。

  云何下瞋?谓瞋恚者由起瞋故出麤恶言,轻调讥嫌,集不善业,经一剎那及一腊缚、一牟呼栗多即能改悔,修习对除,是名下瞋。

  (8)是痴应知亦有三种,谓上、中、下。

  云何上痴?谓愚痴者恒住贪、瞋,曾无忧悔,是名上痴。

  云何中痴?谓愚痴者起少不善,即能于彼梵行者前发露忏悔,不见恶业可受重故,是名中痴。

  云何下痴?谓愚痴者于佛所制非性戒中少有毁犯,或一、二、三,便能舍离,是名下痴。

  (9)菩萨于彼贪、瞋、痴法皆能遮止,由心善巧。得善巧已,终无喜乐于彼染着。何以故?得心善巧故,若住无记即勤观察,惟起正念。

  (10)云何无记?谓起心时,心不在内,亦不在外;非住于善,非住不善;不住毘钵舍那,亦复不住于奢摩他,而心下劣引起睡眠,令心昧略,犹如士夫极重睡眠,初觉之时,根识惛昧,不能明了。住无记心亦复如是。以无记心不明了故,菩萨于中心精勇锐,安住欢喜。是名菩萨得心善巧。

  9.云何菩萨得奢摩他、毘钵舍那善巧?

  (1)谓此菩萨心善巧已,观察诸法如幻如梦,思惟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离法,此不出离法。

  (2)谓诸菩萨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

  (3)既善调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缘便能修习奢摩他法——如是系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菩萨住心一境性已,入定观察,得离生喜乐。心得喜已,远离欲界恶、不善法及有寻有伺,是名修行住初静虑。

  (4)又离寻伺,不味喜乐,观无常已,出初静虑,住内等净,得定生喜乐,是名菩萨入第二静虑。

  (5)次厌离喜及观苦已,住舍正念、正知及乐心安正受。佛说:『成就住舍念乐,入第三静虑,修行而住。』作空解已,入第四静虑,便舍我执。

  (6)舍我执故,苦乐亦断,忧喜灭故,住不苦乐,舍念清净,是名修习第四静虑。

  (7)又菩萨观身与虚空等。既信解已,舍诸色想,灭有对想,离种种想。

  (8)舍色想故,灭有对想;离异想故,入无边空,是谓修习空无边处。

  (9)超过一切空无边已,有识等生,入无边识,是谓修住识无边处。

  (10)超过一切识无边已,入无所有,是谓修住无所有处。

  (11)超无所有,修习而住非想非非想处。又诸菩萨远离能缘想受心故,名住灭定。

  (12)虽入彼定,终不乐着。出彼定已,与慈心俱,舍怨憎心,远损害想,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遍满,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

  (13)与悲心俱,舍怨憎心,离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无边世界意解遍满,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

  (14)菩萨与喜心俱,舍怨憎心,离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

  (15)菩萨与舍心俱,离怨憎心,舍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

  10.云何菩萨得不执着?谓此菩萨得五神通亦不执着,常能希求菩提资粮、诸法圆满。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法故,得静虑圆满。

  陆、圆满般若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般若圆满。何等为十?

  一者、无我善巧;二者、业果善巧;

  三者、有为善巧;四者、生死流转善巧;

  五者、舍离生死善巧;六者、得二乘善巧;

  七者、大乘善巧;八者、舍离魔业善巧;

  九者、得不颠倒般若;十者、得无等般若。

  1.善男子!云何菩萨得无我善巧?

  (1)谓诸菩萨学般若故,能正观色、受、想、行、识。观察色时生不可得、集不可得、灭不可得,如是观察受、想、行、识,生、集、灭法俱不可得。

  (2)以胜义中不可得故,非于世俗。胜义、世俗诸法自性,但有言说,实无可得。

  (3)由是因缘菩萨长时不舍精进,为欲利益诸有情故,如救头然。由是菩萨得无我善巧。

  2.云何菩萨得业果善巧?谓诸菩萨如是思惟:『一切世间自性皆空,如戏场处、健达缚城。一切有情虽非实有,然执着我,由是不能通达圣道。』是诸有情如是思惟:『若无有我及无有情、命者、生者、意生士夫、若补特伽罗、摩纳缚迦、若养育者,即无善恶业、异熟果体性可得!』以正般若如实了知,是名菩萨得业果善巧。

  3.云何菩萨得有为善巧?谓诸菩萨以正般若了知一切诸有为法,如是思惟:『诸有为法念念迁谢,无久住相,犹如危露,譬若瀑流。云何如是法中而生贪着,即怀忧恼!若起执着易坏诸法,何名智者!』由是因缘于灭坏法不乐执着,起厌离心,是名菩萨得有为善巧。

  4.云何菩萨得生死流转善巧?谓诸菩萨如是思惟:『一切世间无明所覆,常处生死,为爱[罩-卓+绢]缚。由爱为因,而生于取;由取为因,生善恶业;由生业故,令有相续;由有为因,而起于生;由生为因,故有老死、忧悲、苦恼,众苦集故。如是展转相续不断,如汲灌轮上下回转,生死相续亦复如是。』由此菩萨以正般若如实了知,是名菩萨得生死流转善巧。

  5.云何菩萨得舍离生死善巧?谓诸菩萨如是思惟:『离无明故,不着诸行;舍诸行故,则无有爱;远离爱故,则无有取;能离取故,有不相续;舍彼有故,则无有生;能离生故,永断老死、忧悲、苦恼。』由是菩萨以正般若如实了知,是名菩萨得舍离生死善巧。

  6.云何菩萨得二乘善巧?谓诸菩萨如是思惟:『此法得能预流、一来及不还果、阿罗汉故,永尽诸漏,断诸结习,无复相续生死流转,游履涅槃。思惟此法得辟支佛,如犀角喻,独一而行。一切菩萨以正般若了知此法,终不取证!』何以故?若诸菩萨如是思惟:『我为利益诸有情界作师子吼,我当拔济住于生死诸有情类,发大誓愿,终不独一出离生死!』是名菩萨得二乘善巧。

  7.云何菩萨得大乘善巧?谓诸菩萨于学戒中,观学者不可得,所学亦不可得,戒所得果亦不可得,然不执空,堕于断见,是名菩萨大乘善巧。

  8.云何菩萨而得舍离魔业善巧?谓诸菩萨远离一切不善丈夫,亦不住彼恶国之中。又能远离随世俗见、修习咒术,而求利养及尊重供养。复能远离障菩提法诸烦恼等,而能修习诸对除道。是名舍离魔业善巧。

  9.云何菩萨得不颠倒般若?谓诸菩萨修习般若,于诸世间经书、咒术、工巧处中,常为教化诸有情故,终不为已求知解故,亦不为身得名闻故,又复不为得利养故,为开演圣教大威德故,终不欲为显己德故。专起思惟殊胜正教,于如来制毘奈耶中,示现功德,终不堕于异道诸见。是名菩萨得不颠倒善巧。

  10.云何菩萨得无等般若?谓诸菩萨所学般若超过二乘、一切世间天、魔、梵、世及诸外道婆罗门等八部诸众一切有情,而无等于菩萨般若,惟除如来.应.正等觉。是名菩萨无等般若。

  ◎善男子!菩萨能成就此十种法,得般若圆满。

  以上讲义内容编辑自《宝雨经》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21心灵导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20心灵甘露--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19《菩萨所行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18除去心灵毒素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17佛教是和平的

 

后五篇文章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23《菩萨道法辑

安祥而逝的道聪法师

会禅归净含笑化去的念性法师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06-056大乘菩萨修行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06-057上师相应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