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8《优婆塞戒经》辑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8《优婆塞戒经》辑要

   《优婆塞戒经》辑要—一      海涛  辑

  1.施主有三,谓下、中、上。

  一、不信业果,深着悭悋,恐财有尽;见来求者,生瞋碍想。是名为下。

  二、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

  三、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悋,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质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复有下者,见来求者,睥面不看,恶骂毁辱;复有中者,虽复施与,轻贱不敬;复有上者,未求便施,敬心而与。

  2.复有下者,为现报施;复有中者,为后报施;复有上者,怜愍故施。

  3.复有下者,为报恩施;复有中者,为业故施;复有上者,为法藏施。

  4.复有下者,畏胜故施;复有中者,等己故施;复有上者,不择怨亲。

  5.又复下者,有财言无;又复中者,多财言少;又复上者,少索多与。

  6.施者无财亦复三种:最下之人,见来求者,恶心瞋责;中品之人,见来求者,直言无物;上品之人,见来求者,自鄙无物,心生愁恼。

  7.又复下者,常为圣贤之所呵责;又复中者,常为贤圣之所怜愍;又复上者,贤圣见已,心生欢喜。

  8.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

  9.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善友,谘受正教。见来求者,心生欢喜。如失火家,得出财物。欢喜赞叹,说财多过。施已生喜,如寄善人。

  《优婆塞戒经》辑要—二      海涛  辑

  1.菩萨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远离悭贪之心,皆由于汝来乞因缘!」即于求者生亲爱心。既施与已,复教乞者如法守护,勤修供养佛、法、僧宝。

  2.菩萨如是乐行施已,则得远离一切放逸。虽以身分施于乞者,终不生于一念恶心。因是更增慈、悲、喜、舍,不轻受者,亦不自高。自庆有财,称求者意;增长信心,不疑业果。

  3.若能观财是无常想,观诸众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于乞者。善男子!是人不为悭结所动,如须弥山,风不能动。如是之人,能为众生而作归依,是人能具檀波罗蜜。

  4.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

  5.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

  6.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

  7.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

  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

  四者、悭悋;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

  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

  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

  8.智者施已,不求受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免于怖畏;不求善人,来见亲附;亦不求望人、天果报。观于二事: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二者、终不随顺悭悋之心。何以故?如是财物,我若终没,不随我去,是故应当自手施与。我今不应随失生恼,应当随施生于欢喜。

  9.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调已,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脱。

  10.如人远行,身荷重担,疲苦劳极,舍之则乐。行施之人见来求者,舍财与之,心生喜乐亦复如是。

  《优婆塞戒经》辑要—三      海涛  辑

  1.修行施已,其心无悔。是人若以客尘烦恼故,堕于地狱,虽处恶处,不饥不渴。以是因缘,离二种苦:一、铁丸苦,二、铁浆苦。

  一、若畜生身,所须易得,无所匮乏。

  二、若饿鬼身,不受饥渴,常得饱满。

  三、若得人身,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及信、戒、施、多闻、智慧胜于一切。虽处恶世,不为恶事;恶法生时,终不随受。于怖畏处不生恐怖。

  四、若受天身,十事殊胜。

  2.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随逐我身至后世者,莫先于施。」复当深观贫穷之苦、豪贵快乐,是故系心,常乐行施。

  3.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懅,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

  4.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麨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麨也!谁有一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

  5.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綖施人系疮,一指许财作灯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谁有贫穷当无身者?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欢喜无厌,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时有分,或有与等,或有胜者。以是因缘,我受波斯匿王食时亦咒愿:「王及贫穷人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6.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

  7.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秏减,不得利益。虽是无常,而能施作无量利益。云何悭惜,不布施也?

  《优婆塞戒经》辑要—四      海涛  辑

  1.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

  2.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

  3.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

  4.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脱。若持戒人虽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璎珞。若人欲求世间之乐及无上乐,应当乐施。

  5.智者当观生死无边,受乐亦尔。是故应为断生死施,不求受乐。复作是观:「虽复富有四天下地,受无量乐,犹不知足。是故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不为人、天。何以故?无常故,有边故。」

  6.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悋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

  7.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

  8.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

  《优婆塞戒经》辑要—五      海涛  辑

  1.菩萨布施,远离四恶:

  一者、破戒;二者、疑网;

  三者、邪见;四者、悭悋。

  2.复离五法:

  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

  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

  五者、施时不恶口骂。

  3.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

  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

  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

  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4.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

  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

  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

  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

  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则不能得亲近诸佛、贤圣之人。

  5.云何为净施?

  一、若以具足色、香、味、触施于彼者,是名净施。

  二、若能如法得财施者,是名净施。

  三、观财无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净施。

  四、为破烦恼故,行布施,是名净施。

  五、为净自心因缘故施,是名净施。

  6.若观谁施?谁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缘故施?是施因缘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缘、果报皆十二入。能如是观,行于施者,是名净施。

  7.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于妻、子、眷属、仆使,生怜愍心;施于贫穷,为坏苦恼。

  《优婆塞戒经》辑要—六      海涛  辑

  1.施时不求世间果报。破憍慢施、柔软心施、离诸有施、为求无上解脱故施、深观生死多过罪施、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

  2.若求果施,市易无异。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辩,施主亦得如是五报。

  3.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

  4.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言百倍者,如以寿、命、色、力、安、辩施于彼者,施主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各各百倍,乃至无量,亦复如是。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

  5.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钟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

  6.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7.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8.施主若以净物施已,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设失财物,不生愁恼;无量世中,身心安乐。云何说言受恶果报?

  《优婆塞戒经》辑要—七      海涛  辑

  1.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施已安乐,求时、守时、用时不苦。

  2.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施主乃得如是善报,云何说言得恶果也?

  3.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施主施时,自破悭悋;受者用时,破他悭悋。是故说言:从用生福。

  4.又复从用,人能转用,僧能增长。施已,不求世之果报,不以能起烦恼因施,是故能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

  5.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后自食。若违此要,誓输佛物,犯则生愧。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者,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

  6.若能随顺求者意施,是人于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若有净心,财物、福田悉清净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怜愍、欢喜心与,未来则得无量福德。

  7.复观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复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福无量。

  8.若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钏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已欢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来得如意树。

  9.若有说言:「离于布施得善果者,无有是处。」离财得施、离受有施、不离悭惜成布施者,亦无是处。

  10.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秏不集。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优婆塞戒经》辑要—八      海涛  辑

  1.若不求施,若乏时施,少求多施,求恶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多获宝藏。非宝之物,悉变成宝。

  2.为戏笑施、非福田施、不信因果施,如是布施,不名为施。若人偏为良福田施,不乐常施,是人未来得果报时,不乐惠施。

  3.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为下,法施为上。

  4.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若有不以如法财施,是人未来虽得果报,恒赖他得;他若丧没,寻便贫穷。

  5.有智之人深观人、天、转轮王乐,虽复微妙,皆是无常。是故施时不为人、天。

  6.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

  7.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

  8.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

  9.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

  10.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

  11.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

  12.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

  13.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

  14.戒、施、闻、慧,亦复如是。是故法施胜于财施。

  15.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是人福德随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形。

  16.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7万法唯识所现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6慈心功德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5修行随笔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4修行三胜妙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3持戒的重要

 

后五篇文章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9布施波罗蜜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30因果业报

刘嘉诚:折翮叹罗什―缅怀印顺导师

刘嘉诚:观有情的缘起缘灭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80大悲无量波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