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修行之道 |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修行之道 菩萨修行之道—一 海涛 辑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圆满之诸佛——安乐和究竟寂静之源——因成就殊胜佛法而存在,然而,成就佛法要仰赖修行的方法;因此,我现在来解释菩萨的修行。 1.现在我拥有这艘大船,如此难得的殊胜人身,我必须载着自己和其它众生渡过轮回之汪洋。为了渡至彼岸,日日夜夜心无散漫地闻思修,乃是菩萨的修行。 2.在故乡,对亲友的执着如浪奔腾汹涌,对仇敌的瞋恨如大火般燃烧,不在乎何是何非的愚痴黑暗战胜一切。舍弃故乡,即是菩萨的修行。 3.离弃恶逆的处所时,烦恼逐渐消失;心无散漫时,善行自然增长;明觉变得更清晰时,对佛法的信心随之增长,依止僻静处,乃是菩萨的修行。 4.多年的密友将分离,努力挣取的财物将被留在身,心识这个过客将离开身体这个旅店,放弃对今生的关注,乃是菩萨的修行。 5.结交损友,三毒更强盛,闻、思、修则退减,慈与悲则消失,避免不适合的朋友,乃是菩萨的修行。 6.仰赖善知识,一个人过失将逐渐消失,良善的品质将如一弯新月般渐盈满,视善知识比自己的身体更珍贵,乃是菩萨的修行。 7.自身囚于轮回的世间,神祇还能够保护谁?皈依永不离弃之怙主——三宝,乃是菩萨的修行。 8.佛陀教导,下三道无可忍耐之痛苦,乃是不善业之果。因此,即使失去生命也绝不从事恶行,乃是菩萨的修行。 9.三界之喜乐如草上之露珠,瞬间即逝是其本质。求取不变之无上解脱,乃是菩萨之修行。 10.如果自无始以来,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乃是菩萨的修行。 菩萨修行之道—二 海涛 辑 1.所有痛苦无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圆满成佛来自利益他人的念头。因此,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乃是菩萨的修行。 2.如果一个人受到巨大贪欲驱使,夺取了我所有的财富,或怂恿他人这么做,那么将我的身体、财物,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功德回向给他,乃是菩萨的修行。 3.如果有人即将斩下我的头,即使我没有丝毫过错,透过悲心的力量,担负他所有的恶业,乃是菩萨的修行。 4.即使有人用各种难听的话贬损我,并且在千万个世界中到处张扬,出于慈悲,我赞美这个人的功德,乃是菩萨的修行。 5.在大型集会之中,某人用侮辱的语言揭露我隐藏的缺陷,恭敬地向他行礼,视其为法友,乃是菩萨的修行。 6.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待我为仇敌,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乃是菩萨的修行。 7.即使同侪或部属出于骄慢而竭尽所能地贬损我,恭敬地视他们为头顶上的上师,乃是菩萨的修行。 8.即使遭受他人的舍弃和诽谤,身染重病,受到邪魔的侵害,仍然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不灰心丧志,乃是菩萨的修行。 9.虽然我具有名望,受人敬重,如财神般富有,但去了解世间的财富和荣耀缺乏本质,并且离于骄慢,乃是菩萨的修行。 10.如果没有克服自己的瞋恨,愈去和外在的敌人交战,敌人的数量就愈多,因此,用慈悲的军队来调伏自心,乃是菩萨的修行。 11.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认清心之本质,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不造作,不持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乃是菩萨的修行。 菩萨修行之道—三 海涛 辑 1.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尝得愈多,口愈渴,立即舍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乃是菩萨的修行。 2.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视它们如夏日彩虹,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舍弃贪恋和执着,乃是菩萨的修行。 3.各种痛苦如梦中生子又丧子,执着妄见为真实,令我们精疲力竭,因此遭遇逆缘时,视它们为虚幻,乃是菩萨的修行。 4.希望获致证悟的人,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更何况身外之物。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乃是菩萨的修行。 5.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乃是菩萨的修行。 6.对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乃是菩萨的修行。 7.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如同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鉴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殊胜品质的根源,乃是菩萨的修行。 8.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的禅定,乃是菩萨的修行。 9.只透过其它五种波罗蜜而缺乏智慧,无法获致圆满证悟,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离于三种概念,乃是菩萨的修行。 10.若不检视自己的过失,虽然表面上是修行者,但行为可能违背佛法,因此,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失,加以弃绝,乃是菩萨的修行。 11.当情绪变成串习,很难用对治来戒除,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紧握着对治的武器,在执着及其它负面情绪生起的剎那加以摧毁,乃是菩萨的修行。 12.如果我受到负面情绪的驱使,而论说其它菩萨的过失,我将堕落沉沦,因此,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失,乃是菩萨的修行。 菩萨修行之道—四 海涛 辑 1.供养和敬重可能会带来争执,使闻、思、修衰微,因此,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乃是菩萨的修行。 2.尖刻的话语扰动他人的心,毁坏自己的菩萨修行,因此,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词,乃是菩萨的修行。 3.简而言之,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所做所为,时时保持观照和警觉,自问:「我的心的状态是什么?」并去利益他人,乃是菩萨的修行。 4.为了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透过离于三种概念的智慧,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使其远离痛苦,愿其获致证悟,乃是菩萨的修行。 5.菩萨——那些修持大乘之道的修行者——的见地,是放下、「自我真实存在」的概念。一旦「我执」不再存在,就不会有贪、瞋、痴、慢或疑(忌妒)。 6.大乘佛教包含了无数甚深的教法,但它们精髓全都在于修心——去除心的执着与瞋恨,去除障蔽它、使其无法清晰感知的一切,以及回向所有善业之果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7.求取证悟之心,也就是菩提心,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之故——不论是做一个大礼拜、念诵一遍咒语,或生起一个善念,都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这就是菩萨的修行。 8.菩提心是指为了利益他人而求取证悟的决心。生起萻提心,乃是慈悲的核心、生命的核心,以及佛教修道的核心。 9.菩提心即是为了能够让其它人从痛苦中解脱,而想要获得证悟的利他愿望。这种为了利益他人而成佛,乃是最殊胜、珍贵的愿望。 10.一个良善、利他的心,乃是健康、长寿和财富等短暂快乐的根源,以及从轮回中解脱、获致究竟大乐的根源。 11.为了持守三皈依戒,放弃所有执着,以及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信念,用你的身、语、意来利益他人,乃是真正殊胜的修行。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