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养身首先修心(沈维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养身首先修心(沈维德)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疾病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着许多疑难之事,这些坎坷只要靠我们自己的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产生自然生命力去与之配合协调。

  我出生于一个工人之家,自幼生活在贫穷与动荡之中,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仅有的一点文化伞靠自学,所以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倍感困难重重,而且还要承受生活、职称、住房以及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压力,致使身心受到创伤,常生自卑感,恐惧、烦恼、紧张、忧虑、内疚等情绪始终困扰着我,病魔也接连不断地侵入我的肌体,曾接连五次因胃出血住院。后来又在普查身体时诊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动脉已二级硬化等病症,后又诊断出胆结石,又因在厂校讲课患上慢性咽炎、鼻炎,经各种治疗均无效,一次上电车,大腿突然不听使唤,肌肉麻木,深感这样下去必定要中风,一旦病倒躺下将不堪没想。从此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上班前先到公园打太极拳和长跑,但收效不很明显。

  退休是我人生新的起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通过接触佛法“禅定”,特别是260字的心经,解开了我心灵—亡的迷茫,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又偶然从朋友处获得一本《瑜伽大全》,从此与佛法和瑜伽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拜九华山二位大德苦行僧为师,通过特定的如坐“禅”等方法的修持,摆脱了消极的精神状态,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由于常处于愉快和谐的状态,身心日渐健康,生活质量也得到厂改善。平时对事物也能看得开,放得下。看开就是明白,心平气和;放下就是精神解脱,解脱了就自在,,万病从心生,也可从心灭,心态改变,心胸开阔,身心常处于平衡状态,是改变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初步懂得这些人生哲理以后,我就下决心去行动。又有缘与瑜伽功法结识,虽无师指导,但凭自学苦练和体悟,只修炼了四年就达到了祛病健身的效果,1992年开始练瑜伽,1996年《今日中国》杂志就向世界报道了我的事迹。

  通过亲身体验,我感觉到瑜伽书上所说的不论男女老少、有病无病都能练瑜伽的论述以及他的神速功效确是事实。

  瑜伽姿势是古印度圣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修持而得出的有关人体科学的智慧结晶,它是通过对人体各关节、肌肉、韧带、经络,特别是对人体脊柱的修持,使人体内最重要的三脉七轮,即左中右三脉以及人体七个重要穴位(会阴穴,生殖穴、脐穴、胸穴、颈穴、印堂穴和顶轮穴)全部打通,使全身气血畅通,并将体内病气,浊气,废气全部排出体外,身心就自然健康了。修炼瑜伽有几条基本原则:

  1.练任何功法首先要明理,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弄清楚是正法还是邪道,不要轻信,要问几个为什么?

  2.首先要从精神压力中解脱出来,要清心寡欲,不要整天妄想,这是根本问题。

  3.静坐要克服腿痛、腰酸,腿痛、腰酸就是有功了。要谦虚不自满,万法建立在自性上是功,离开妄念、邪念是德。

  4.要克制脾气。有脾气的人就痛苦,没有脾气的人就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常常欢喜。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5.要驱除病魔。

  我练瑜伽短短几年能收到如此功效,与我基本上掌握上述几条原则有着密切关系。我开始练瑜伽时也和大家一样,全身非常僵硬,也是从一窍不通,经过修持逐步开窍得到一些智慧的。当有智慧后,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和妄想。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去想它,过去的事情已过去,也不要去想它,未来之事也不要去想它,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诸行无常,不断地在变化。有了这些思想基础后,练起功来就能专心一致,不怕吃苦,吃苦又算得了什么,这些苦能换来甜。六年如一日的不断修炼,使我脱胎换骨,将疾病一扫而光。75岁的老人,全身关节、肌肉、韧带柔软,气血畅通,达到返老还童的境地,如要问我为什么会变得这样?道理很简单,柔软畅通就有生命力,僵硬阻塞就是死亡。

  修炼应从思想意识开始,只有在精神控制下我们才能将担忧转变为宁静,妒忌转变为仁慈,紧张变为松弛,敌意变为友好,焦虑变为安静,自私变为无私,焦躁变为平静,悲痛变为欢乐,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解除疾病的痛苦,要使病人恢复健康,还在于内在意识和生命力的密切配合。

  摘自《甘露》2005第2期

 
 
 
前五篇文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罗伟国)

平和是养生的起点(王继卫)

信仰使人长寿(李德才)

浅论佛教养生(霍钦瑞)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当你在怒气上就想一想佛(梦参)

 

后五篇文章

现代“烦恼”对健康的影响(严钟诺)

佛教养生观 七、比丘尼的修行与养生

佛教养生观 六、饮茶与佛教养生

佛教养生观 五、素食与佛教养生

佛教养生观 四、止观与养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