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与文学 二、僧人佛教文学作品 三 僧人佛理文 |
 
佛教与文学 二、僧人佛教文学作品 三 僧人佛理文
佛理文始于对外来佛经文学的翻译弘传和演绎,之后汉地本土僧人依据自己对佛经义理的理解和彻悟,逐渐著文作通俗的说解,形成了僧人的佛理之文。 晋代僧人僧肇生于晋孝武帝宁康九年,早年研习老庄,后到凉州拜鸠摩罗什为师,并随罗什至长安。他对我国魏晋以来玄学和佛教的主要各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哲学体系。他著有《般若无知论》,他把《般若》、《维摩》诸经,在文字上作了重大的改革,把过去翻译佛经中的印度名相、事数进行不重译,把佛学予以汉化,真文笔优美安徐,是我国最好的哲理文。兹从《般若无知论》摘录一点: 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日“一切知”,故经曰:“至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勒,不可为无。 这段话的大意是:人虽然对事物有所了解,但也有其不了解的地方,古代先贤不去穷究看来似是无知,其实却是无所不知,唯有那种不知的“知”才是真的知道一切。所以佛说:“圣人是无知的,但是他无所不知。”这话是可信的。而先贤的心思其实很微妙,一般人是不懂的,也看不到的,因此不能说“有”;但先贤又常运用这些心思,因此出不能说“没有”。 南朝僧人僧祐,受业于沙门法颖,为当代律学名家,故僧祐特精律学。著述甚富,对佛学影响最大也最为后世重视的有三种,一为撰集经吴编制成《出三藏集记》为中国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简称《祐录》;第二是他编纂了一部《弘明集》这部书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文献,把佛教和儒道思想的论战,以及围绕“神灭论”的沦争双方对立的文字,搜集在一起,为研究东汉末至梁代止三百多年的道佛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三是《释迦谱》为现存中国人所撰佛传最古的一种。 现摘录一段《弘明集后序》: 余所集《弘明》,为法御侮,通人雅论,胜士妙说,摧邪破惑之冲,弘道护法之堑,亦已备矣。然智者不迷,迷者乖智,若导以深法,终于莫领,故复撮举事典,指事取微,言非荣华,理归质实,庶迷途之人,不远而复,总举众疑,故日“弘明”。 大意是:我所集的《弘明集》,是专门为捍卫佛教,抵制外道对它的攻击的,所有高人雅士的高论义解,一切摄伏外道邪见和迷惑和专门弘扬护卫佛教的文章,我全都收集了。虽然境界高的人信佛没有迷惑,但是有些迷惑的人却是正信不足,这两种人如果给予再深奥一点的佛理,便都没法理解了。因此这些传世的典籍,应加以撮要编辑。这本书语言朴实,理论实在,必能让迷途之人及早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总的来说我的目的就是为了为大家“释疑”,所以本书叫做“弘明”。 僧人的文章除了写佛理之外,也有很多形式各异的文章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契入,且文笔通俗易懂,很爱大家的喜爱。现也择其若干与读者共赏。 相传梁武帝请傅大士为其说法,傅大士往说法台上一站,然后一拍案便下台而去,其法也算讲完了。这个故事虽是传说,但是这个人称傅大士的善慧大师,其人还是有的,而且他还著有一首《十劝》文: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劝君二:夫人出世莫求利,纵然求得暂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劝君四:努力经营修善事,莫言少壮好光容,未委前程是何处?劝君五:寻思地狱真成苦,眼前富贵逞容仪,须臾不久还归土。 劝君六:第一莫吃众生肉,若非菩萨化身来,便是前生亲眷属。 劝君七:万事无过须的实,朝三暮四不为人,此理安身终不吉。 劝君八:吃肉之人真罗刹,今身若也杀他身,来生还被他身杀。 劝君九:天堂地狱分明有,莫将酒肉劝僧人,五百生中无脚手。 劝君十:相劝修行须在急,一朝命尽入黄泉,父孃妻子徒劳泣。 善慧大师,以十种简明易懂的七言诗体劝导世人常念佛法僧三宝,去除世俗对名利的追求,并把握现有难得的人生,一心勤求菩提,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 本文的十种劝说,启迪人心,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深富人生哲理。 现在我们来说说《信心铭》。 《信心铭》为禅宗三祖僧璨所作,全文以四言韵诗构成,共一百四十六句,五百八十四字。内容主要强调超越一切对立、差别、是非、得失的妄念,而住于平等一味的自在境界。系歌颂信心不二的禅门思想。全文上承达摩禅法,下启六祖顿门,融汇楞伽、般若、三论、华严诸宗精要,并受到老庄及僧肇思想的一定影响。自唐代起一直受到重视,广为流布,对初期禅宗思想的形成,影响甚巨。 是一篇以中国化的解脱思想来解说禅法真髓的重要著作。现节选其文前十句内容如下: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唐代的僧人玄奘,这是无人不知的圣僧,俗姓陈,名伟。贞观三年开始西行求法,于贞观七年到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前后在彼五年,通晓了梵语与多种语言及各种学派理论,沟通了当时大乘“瑜珈”、“中观”的争论,著《会宗论》三千颂,备受戒贤三藏和寺院里知名学者的赞许。经过了干辛万苦,于贞观十九年回长安。他一生译经论七十三部,总数为一千三百三十卷。又于贞观二十三年(649)撰成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记》。由此可见其文才卓越。现摘录其《报印度智光法师书》: 玄奘昔因闻道得预参承,并荷指诲,虽曰庸愚,颇亦蓬依麻直。及辞还本邑,嘱累尤深。殷勤之言,今犹在耳。方冀保安眉寿,式赞玄风,岂谓一朝奄归万古,追惟永往,弥不可任,伏惟法师凤承雅训,早升堂室,攀恋之情,当难可处,奈何!奈何!有为法尔,当可奈何!愿自裁抑,昔大觉潜晖,迦叶绍宣洪业,商那迁化,毱多阐其嘉猷。今法将归其,法师次任其事。唯愿清词妙辩,共四海而恒流,福智庄严,与五山而永久。 此文是他得知承正法师死讯之后所写,主要是追忆以前在天竺学习时的情景,写得十分沉痛,哀婉动人。 说到佛理文,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岭南人惠能,他受业于五祖弘忍,并受其衣钵成为禅宗六祖。他著有《坛经》一书,这是佛教传入中土以来第一部由本土僧人所著堪称“经”的著作,而且经文妙理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现录其《坛经·般若品第二》部分内容如下: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大师在这段话里,以非常简单易懂的言语阐述了“般若”的涵义,告诉修佛之人,智慧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的,如果心里明白的话,就有了解脱的智慧,但是如果心里迷惑,找不到光明,那么智慧就无从发生了。所以我们修持最终所的目的,就是能够调伏自己那颗心,调伏了心就等于找到了自性,而自性就是一切佛性所在。 唐代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禅师写有《辞北堂书》一文,是禅师在出家辞别母亲的家书,文中禅师引经据典,阐明佛门大孝是:“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并以坚决的态度表明禅师志舍身命,誓不还家的修道决心。充分表露古代高僧大德割爱辞亲,为求圣道,而化俗情,行大孝,舍小爱,成大道的难行之行!洞山良价禅师在《辞北堂书》中云: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沈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 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 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莫相寄忆!…… 与此相似的还有藕益大师的《寄母书》。藕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憨山、紫柏、莲池、藕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寄母书》共有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俗世生活之痛苦和出家修道的利益,并由此劝告母亲能舍世间之亲情,听其出家,希望以自己出家之功德,救拔历代宗亲离苦得乐,永超轮回。兹录如下: 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燃臂香刺舌血,向母亲大人膝下。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鼻酸,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倘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 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 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脱之为孝也!”(儿)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燃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真可大师,字达观,号紫柏老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一生以弘法利生为家务,四处兴修古刹,却未曾受请担任住持,唯重视佛教文化流传,致力藏经刊行。 大师曾著有的《示厨》一文,即勉励典座修行者,需以办道之心备办饮食供众,若无道心,不仅徒劳无益,且因果昭然;反之,若能惜福爱物,注重洁净,如法调配,资益大众,即是“慈悲大菩萨”。 《示厨》全文如下: 佛言:凡三宝之地,办造饮食供养佛、法、僧之所,谓之香积厨。故办造饮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净,则办食之所不名香积厨,谓之秽积厨矣。 何谓三德?清净、柔软、如法是。何谓六味?淡、咸、辛、酸、甘、苦是。盖奉佛供僧之食,若不精洁,荤秽不拣,便失清净德;若不精细甘和,稍有粗涩,便失柔软德;若不随时措办,制造得宜,忽略纵情,兼未供流涎,便失如法德。又三德若无六味调和,亦不成就。 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汝等即三德六味谛审观察,了知德之所以然,与味之所以然之说,加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勤勇善巧,办造饮食,奉佛供僧,此人功德,假使以满虚空七宝布施,无量劫不生疲厌悭吝之心,与相较量,其功德亦万不及一。 何以故?三德无阙,六味无失,此等饮食,若触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饮甘露,五内调和,百毛畅悦,身适心安,显资色力,冥资心力。色力得资,则身康健;心力得资,则神无扰。身康健,则进道有资;神无扰,则观智易成。凡饮食不如法,则身多病,心多扰。 身心既病且扰,而能精进开悟者,无有是处。 即此观之,修行人之性命,实系于厨中人之手,故厨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谓之牛头阿旁,杀人无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如法办造饮食,奉佛供僧者,谓之大慈悲菩萨,故曰:“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 又为常住悭吝,不尊贤敬贵,当来得饿鬼报;为常住破费,不察来处艰难,当来得贫乏报。又办造饮食,六根不谨,九窍放肆,四肢不净,当来得粪蛆臭虫报。 如上所述,皆如来所言,若闻若见,当生惭媿。遵而行之,愚痴必破,般若必开,众罪必消,万福必集,现在身心安隐,当来得无上道,登菩萨位,佛言无诳,厨中佛子,当体佛心,出苦有分在。 明代的妙叶大师著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宝王三昧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敞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布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鸯崛魔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我佛悉与记别,化令成佛。岂非彼逆乃吾之顺也,彼坏乃我之成也?而今时世俗学道之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在该论中,妙叶大师开宗明义,说一个身体健康,无诸病苦缠绕的人,他也许永远体会不到一个疾病缠身之人的痛苦。对于那些将不久于人世的人而言,他们对于生的渴望、留恋是一般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因此人不贪求无病会使减少许多欲望和垢病。大师在文中教育我们面对困难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因为困难会让你挫折感,会减少许多骄奢的思想。并且我们在反省自己之时不要过分苛求完美,唯有发现缺点才会使我们不断进步。明叶大师还论及我们在行为、谋事、交友、人际关系等方面应遵循的准则,令我们在遇到不顺利或者失败或者吃亏的时候有了指路明灯,不会迷失方向。 这篇文章明叶大师分别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们为人处世以及修行学道时不应追求顺境,而应当常存逆缘之想。因为过分地顺利的境遇容易使人骄傲自满,消磨意志。而经历过逆缘之后取得的成就,人才会倍加珍惜。 从我们教内而言,教主释加牟尼从出家修道到成道度众生也经历了六年苦行;六祖惠能大师从五祖处接受衣钵之后,辗转南行,在猎人的队伍中隐藏了十六年,才出世弘法。可见明叶大师所提倡的为人处世常作逆缘想,能够使人生起克服逆缘的精进向上之心,从而使我们在战胜逆缘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