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身与心的关系(严耀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身与心的关系(严耀中)

   身与心的关系

  严耀中

  印度与中国瑜伽禅的一个主要一致的地方,是强调肉体和意识、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协调,正确的体姿和正确的意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也可以把前者说成是“定”或“止”,把后者说成是“慧”或“观”。可以说“止”是一种肉体努力。“观”是一种心理活动。

  禅与身心之间的联系有关吗?经验上我们完全可以感知身与心的关系,而要将参禅和这种关系相连,首先要从佛家的“五蕴”理论说来表明。佛家以为,以人为首的一切有情,都是作为“五蕴”之身心结合的产物,因为“色”构成肉身,而“受、想、行、识”或多或少都与“心”有关。既然不可互缺,当然彼此要相互影响。

  禅作为修佛的一种主要途径,衍生出很多观念与修法。这诸多禅法既是教义的发展所导致,也可以说是佛教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影响所成。这可以用所谓瑜伽禅和生活禅之比较说明之。禅定是印度诸教的一种通行修法,通过对由肉身而滋生的欲望之抑制来走向解脱。因其关联着肉体和意念、生理与心理,所以也就有了瑜伽禅和无念禅之间不同程度的关系。

  印度与中国瑜伽禅的一个主要一致的地方,是强调肉体和意识、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协调,正确的体姿和正确的意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也可以把前者说成是“定”或“止”,把后者说成是“慧”或“观”,可以说“止”是一种肉体努力,“观”是一种心理活动。最早传人中国的禅经——安世高所译《安般守意经》中所述禅之数息观正是佛教行禅的基本功,而调息的过程正是意念控制肉体的过程,反之,正确的体姿不仅有利于身体本身的协调,而且有助于神志的清新、思维的敏捷和观想的正确。所以佛教如此之行禅便是一种瑜伽禅,而此禅也是最先传人中国的禅法。

  强调身心结合的禅功必定会导致对肉体的神异表现之重视,尤其是鉴于强化的意志能激发出肉身潜在的超常机能。密教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念发展起来的,三密加持其实也是身心合一的过程。瑜伽禅的这种发展与印度的多神崇拜,神通崇拜的宗教文化氛围是一致的,当然也和婆罗门教之习俗相接近。公元一世纪后瑜伽禅渐渐成为印度佛教禅学之主流与此密切相关。

  不过瑜伽禅既然是意念与肉体的高度结合,促成其结合之身心两方面长期修炼的趋向虽然是回归本体,却与众生有别,而非与众生无别,故多有禅窟禅房以为隔离专修之境。不过如此就与中国大乘佛教的主流教义发生了脱节,因为中国佛教在佛性论的基础上,关于众生是佛,佛是众生的论断很容易产生佛似众生,众生似佛的想法。如果着意于肉身成佛,岂不拉开此肉身与一般肉身之间的差距?

  为解决这样的矛盾,于是中国佛教萌生出强调“心王”作用,以慧为主的禅法。任何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之背后,至少蕴含着一个被缺乏节制的欲望所支配的意念。这种意念不符常理而导致扭曲的心理。治理如此心病的良药就是通过新的禅法把这种意念化解掉,进而把产生意念的欲望也化解掉。

  由此则有出家之人心不依物之无念禅的产生,无念作为消解欲望的概念,成了一种以否定之否定的关系体现意念的禅,一种以无所追求为追求的禅,即所谓无念禅。慧能大师所提倡的这种无念禅已经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溯源于庄子的“坐忘”,无念之心无所不包即是心王。无念禅与身体活动无关,即心理与生理脱节。因此以心中的慧来作为中国禅学也是和中国传统观念相符合的,从而形成中印两地禅学之重大差别。

  摘自《觉群》2012年第3期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出家 出世(刘先和)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思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读《智者大师别传》有感(惟严)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 一张白纸(果净)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容人与结缘(常静)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真正自由的人(南怀谨)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大德语录,点化人心(清凉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西游记禅意趣解(孙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验证功夫的三个标准(元音)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破迷释惑解真诠(常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