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心净与涅槃——浅谈众生心灵归趣(释文勤)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心净与涅槃——浅谈众生心灵归趣(释文勤)

 

  编辑:释文勤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重在净心,认为众生欲离苦得乐,欲得理想家园,先当自净其心。当众生无贪无执无我时,涅?的自在乐才能在众生身心乃至身外世界无限展现。本文认为心净或涅?才是众生心灵真正的归趣,故先对二法的内在含义作了说明,从而得出“心净即涅?”的结论,并指出了人们认为涅?法是死后事情的误解,点明了佛法的现前利益,指出众生唯有使心灵达到最高层次——心净或涅?,人世间才能减少诸多苦难,才能得到净化。又通过举禅净二宗不离修心来证明修心的重要性,从而启发人们根据自己的根机选择一种适应自己的法门来净心,以期自己达到清净解脱。

  关 键 词:清净心   涅槃

  作者简介:闽南佛学院,2003届本科毕业生。

  众所周知,佛法之所以历久不衰,是因为它本身对人类具有重大的现实利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昌明,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但精神生活却趋向贫瘠,精神病成为侵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敌之一。也许正是有感于此,人们对世外桃园或香格里拉寻找的脚步才变得日益炽烈。这也许是众生寻找解脱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呢?从佛法的角度看,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佛法认为,只要众生心一日不净,则不会有一个和谐的世界出现;若众生心清净,当下即是净土。如《大乘本生经·厌?品》中曰:“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染故世界杂染。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它告诉我们,人类的精神减压不在于别处寻求净土,而是在于如何使心转染成净,当心清净时,净土已在眼前。这也可说是涅?境界的显现,它是一种远离烦恼的解脱境界。因此,众生唯有通过修心,才能解决精神压力上的痛苦;众生只有自净其意,才能拥有一个清净的世界。此世界即是心净或涅?的境界,是众生心灵真正的归趣。但我们如何通过修心才能达到这种殊胜的归趣呢?这就要看个人的根机了。我们知道,佛教八大宗派的修行法门最终都是导众生归向于涅?的妙乐,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一种法门。当发心修行时,我们的心灵也就已经向涅?的境界迈进一步了。

  一、 心净的涵义

  佛陀示现在世间,怀着一颗慈母般仁慈的胸怀,谆谆诱导沉溺于生死苦海中的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以期芸芸众生依此摆脱身心上的痛苦,安住于法乐之中。因此,佛法自从流传于世后,就导以众生心灵归趣;佛教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做众生心灵净化的工作。我们知道,净心不离自心,然又有几个人真的认识此“心”?心净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

  (一)何谓“心”

  所谓心者,无人不具,无人不晓,然而大多数众生所知晓的,仅仅是我们的肉团心而已。而博大精深的佛典,却能把“心”总括为六种,即:

  1、肉团心:即人的心脏,梵语旧译为“干栗驮”。《宗镜录》说:“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身中五藏心也。”《大日经义释》曰:“梵音云纥哩驮耶,此云心,状如莲花合而未敷之象。”

  2、集起心: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生诸现行法故也。梵语为“质多”。《宗镜录》曰:“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种聚种子生起现行。”

  3、思量心:梵语“末那”,汉译为“意”,第七识之别名。《唯识论》中曰:“是识(第七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4、缘虑心:又名虑知心、了别心,梵语“集起心”,此为通于八识之能缘作用。

  5、坚实心:坚固真实之不生不灭心,即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真如之异名。《楞伽经》云:“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宗镜录》曰:“乾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贞实心,此是真心也。”

  6、积聚精要心:积聚诸经中一切之要义者。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积聚了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1。

  由上六种心可知,心不仅仅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有形的心脏关系到人一生生命之存亡,而无形的心识却涉及到众生无数劫来生命体的轮转;有形之心脏无法决定人将来的命运,而无形的心识却能决定人们将来上升下堕的问题。因此,要想摆脱精神上的痛苦,超出六趣轮回,就要时刻观照此无形之心,观照它的起心动念,从而断恶兴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心灵处在清净、自在、欢喜的空间。唯有使心灵获得清净,才能获得现前的安乐。再者,我们亦可从中得知,众生皆具足自性清净心,只是暂时为尘俗烦恼尘封了,就如同一面闪着光泽的明亮镜子,被灰尘覆盖而失去其照物的功能一样,必须洗去污垢方可;同样,为了使自性恢复清净,我们必须洗心,洗去心中的烦恼污垢,这样,自性清净心才能显现。

  (二)何谓“心净”

  “心净”指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指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佛般泥洹经》中云:“净心即尸大,即不YIN、不怒、不贪。”2“不YIN、不怒、不贪”即指“不痴、不?、不贪”。它说明,如果想让自己的心灵跃向清净,使心灵呈现出一种清明纯净、自在安详、光明解脱的境界,就得人人自除内心的贪、嗔、痴三毒。何谓贪、嗔、痴?即:

  1、贪:梵语“罗鵨”指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即染著五欲之境而不离也。《唯识论》卷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曰:“有利益我者生贪欲。”《俱舍论》卷十六云:“于他财物恶欲为贪。”可见,有贪的心态不仅能危害到自己色身慧命的成长,亦会危及到他人的财物身命。它是一种匮乏的心态,能使人变得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3。

  2、嗔:恚忿之心名为?,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即对违逆自心的人事生起?恨恼怒的心理。《大智度论》曰:“违逆我者而生?恚。”人类社会的虐待、斗争、暴力、倾轧等现象的发生,都是由嗔恚心所引发的。嗔恚心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易于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更多的矛盾与冲突4。

  3、痴:梵语“慕何”,指心性暗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大智度论》曰:“此结使(嗔、贪毒)不从智生,故名为痴。”《佛说决定义经》说有三无明,即痴无明,指人愚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师邪教,妄执倒见,是为痴无明;二迷无明,指人昏迷不已,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三颠倒无明,指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5。

  由上可见,此三毒是众生不幸、心理失常及各种灾难发生的根本,是造成众生痛苦的主要原因,因此唯有明了此三种根本烦恼法,才能明白地提醒自己觉醒之,有了觉醒力,我们才能对治自己的贪?痴。此三毒就如同人们内心中潜伏着的“恶狼”,时刻伺机行事,欲置众生于愚痴、暴戾、贪婪之中,从而给人与人之间带来诸多冲突、困扰及灾难。打开电视、网络或报纸,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刑事案件触目皆是,追究当事人犯错的根源,无不是放出了伏在心中的“恶狼”。《大乘义章》中说:“此三毒通摄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6不论是毒蛇、毒龙还是恶狼,对人们的生命都是一种威胁。佛经把三毒比喻为毒蛇等,就说明了其危害性。此三毒不仅染污人心,亦染污众生之身外世界,同时也是行者色身慧命得以延续的劲敌。故《涅槃经》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7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来断除它。若我们心中的三毒能够彻底断除,那么,被蒙蔽已久的清明洁净的心灵则能自现。

  二、 涅槃的涵义

  “涅槃”原是印度语,具称“涅槃那”,《大乘义章》卷十八曰:“涅?,此名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8又被译为“泥洹”或“窲缚南”,有灭、寂灭、寂静、灭度、圆寂等义。在印度的应用语上,是指“火焰的熄灭”或“风的吹散”。《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9《华严经》曰:“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胜蔓经》中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槃。《大毗婆沙论》说,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10

  涅槃别名众多,除了上面所知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外,还有般若、佛性、真谛、真如、无为、彼岸、解脱等。如《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般若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11。涅槃在《大般若经》中就举有二十五种别名,《四谛论》中举有六十六种。鸠摩罗什大师将涅槃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而玄奘大师则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寂灭。即圆满一切功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意思。所以,涅槃是众生内心灭除贪欲、嗔恚、愚痴、邪见、是非等烦恼后所呈现的一种清明无染、人我双泯、圆满光明、寂静自在的境界,它超越时空、超越生死,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众生最高层次的精神食粮。

  许多人都认为涅槃代表着死亡,这种错误的见解是要不得的。因为,若说涅槃就代表死亡,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证诸法实相(涅槃)的那一刻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死亡之日了。若真如此,又怎么会有释迦牟尼佛后来四十九年于世间的弘化工作呢?可见这种讲法并不正确。如大乘法相宗的四种涅槃就是一种明证:

  1、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诸法虽然被客尘烦恼所覆障,但法性真如湛然澄明有如虚空,为一切有情万物所平等共有,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证得清净的真如自性,即为自性清净涅槃。《六祖坛经》云:“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故当知,此清净法人人具足无缺,非临终后才能证得。

  2、有余涅槃:三界烦恼已断,不再起惑造业,但还遗留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肉身存在,为有余涅槃。如佛陀证涅槃后于世间四十九年的弘化事迹。

  3、无余涅槃:不但断除所有烦恼,而且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色身也灭亡,无有遗留。一切微苦皆已离尽,是名无余涅槃。如佛陀的入灭。但值得一提的是,佛陀的法身是不灭的。

  4、无住处涅槃: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证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厌离生死,不动本际;不住涅槃,利乐有情,称为无住处涅槃。如维摩诘示化世间,度化有情,虽示有妻室而不染著即是。

  由上四种可知,涅槃境界并非死后的事情,涅槃的至上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它就在我们日常修行的实践之中。当我们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等障碍时,这种超越生死的自在境界就能当下充满我们的心田,它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里面充满了法乐、光明与解脱。

  三、 心净即涅槃

  “心净”与“涅槃”二法虽名相不同,然皆是一种清净圆满的境界,因此,从这一方面讲,心净即涅槃。

  在现实修行中,能否亲身体证到涅槃的妙乐,就要看个人的心灵在每一个当下是否都能够保持清净。通愿法师说:“正常的人每天都有可能在分秒的涅?中生活,甚至较用功者,亦有可能在半个或一个钟头不等的时间内证得涅?。"12又说:“若是把涅?定义为清凉,那就是没有热恼、痛苦。”13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远离是非时,其心灵充满了清净、愉快的因素,那么这个人就处在涅?的境界之中了。佛使比丘也说:“当心灵达到最终的目标时,它便感受到涅?的宁静。”14此即心灵的独立超然而显的涅槃境界。《大乘止观法门》曰:“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15所谓“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地狱由此造,成佛亦由它”是也。心净即圣人,心染即众生,此无疑也。又《心经》云:“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明亦是此理。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心如虚空。”16我人之所以无法体会涅槃之法味,正说明我们自心被种种痛苦、烦恼染法充塞着,因而心灵无法达到湛然如虚空;若想体会涅?的寂静,必须清除内心的烦恼染法,去除执著,息灭贪嗔痴,如是,心灵方能清净如虚空。因此,可以说,涅槃境界的湛然无染就是心灵清净时的空明,心灵清净时的自在就是涅槃境界的大寂灭乐。佛陀一生弘法,无非导众生之心灵归趣于此。

  四、心灵之归趣

  《阿毗昙婆娑论》说:“若归趣法,彼何归趣?答曰:若归趣法则归趣涅槃 。”17可见,佛陀引导众生归趣之法,即是涅槃法。但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反而越来越贫乏、空虚,无所归投,因而导致自杀、飙车、吸毒等不良行为加剧,直接影响了家庭和社会治安。故如何拯救人们精神上的荒芜,将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杂阿含经》说:“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18因此,众生之心灵归趣就在于如何使自心达到清净涅槃。如何才能使心达到清净涅槃呢?《心地经》曰:“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19所以只有观照心、了知心的起心动念,使心安住于善法上,才能获得解脱。反之,若天天于妄想中,不能观照心的生灭,则永远沉沦,永远无法趣于涅槃法。

  (一)心净时的世界才是心灵真正的归趣

  “心是总持都院万法之源,亦是大智慧藏无住涅槃,百千名号,皆是心之异名 。”20“心”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是我们必须观注的对象,然而芸芸众生中,对心之重视者又有几何?反之,却无人不对此色身呵护有加,故阿姜中国查尊者发出此感叹及呼吁说:“我们现在都认为这身体很美,很快乐,很强壮;我们认为我们永远不会衰老、生病或死亡。其实我们被身体所迷惑,所愚弄,对存在于我们内在真正的归宿反而一无所知,这真正的归宿就是“心’啊!”21

  看看忙碌的众生,被财色名食睡五欲主宰而整天繁忙劳累的身影,我们不得不认同尊者的话。人们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容光焕发、西装革履之下或许藏的是一颗庸俗卑鄙的心,这正是佛菩萨及诸大德所悲悯的。他们虽然有丰厚的物质生活,但由于被种种欲望所控制,因而宁静的心灵对他们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正如佛使比丘所说:“当心灵愚痴的主人沉溺于物质的享受,使心灵深受毒害时,心也就失去了平静。因为心灵的主人忽略了要以它所需要的特别食物来滋养它,所以人也不可能拥有真正平静的心。”22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尊者要求我们清心寡欲的用意。尊者希望人们淡薄对物质的要求,从而使心远离欲望,使心处于一种宁静的氛围之中。

  这一份宁静的心情,正是佛使比丘所谓的“特别食物”,当人们的精神生活趋向于贫瘠时,它就显得特别重要。《金刚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23其中“而生其心”指的是清净心,即当一个人对色等六尘境界不再起贪执等染污心时,其清净心则能恒常生起,菩萨摩诃萨都是不执六尘境界而心常清净的。因此菩萨们能“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凡夫众生就没有这般自在了,他们对一切都有执著心,心系于尘法,心随境转,因而产生诸多烦恼,精神生活因为没有“精神食粮”的滋润而日益枯萎。佛陀知众生弊端之所在,因而教众生都摄六根,把众生“放眼世界”的注意力拉回到心灵的世界中来,让众生自净其意,使心灵恢复那份本属的清净心。因此,只有心净时的世界,才是我们心灵真正的究竟处。

  (二)涅?后的境界才是心灵真正的归趣

  对我及我所的执著不仅是众生根深蒂固的习气,也是众生无始以来轮回不息的根本原因。众生一日不去除此执,则一日不得安享法乐;终日执著,则终日受束缚而不得自在。星云大师说:“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执,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 。”24郑石岩教授也说:“人类痛苦的来源是自我中心和执著所形成的,我贪、我嗔、我痴、我执是现代社会人类痛苦的根源。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松开我执的绳结,生活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就会带来诸多无奈的痛苦。”25

  众生由于不了解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常住的法存在,因而对四大五蕴所组成的一切产生深深的眷恋与执著,也因而便有了自私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贡高我慢、蔑视一切的心理,这无形中已给自己框上了痛苦的精神枷锁。在佛教生活中,最讲究的是愉快平衡的心态,以及这种心态下的自我觉醒。若一个人成天生活在执著之中,活在痛苦的阴影之下,这样的人生在佛教看来是可怜悯的。然而,普天之下,这样的可怜悯者比比皆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佛菩萨不得不以种种法门来教导众生破除愚执。佛陀是如何教弟子破执的呢?佛陀有一次教导弟子婆希亚说:“婆希亚,每当你看到色尘的时候,只看就好了;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就好了;每当你闻到气味的时候,只闻就好了;每当你经验到触觉的时候,只触就好了;每当你思想产生的时候,就把它当作心中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吧!如果真的能够办到这一点,就没有‘我’了,没有‘我’的时候,心也就不会移到这里或那里,不会停留在任何地方。这就是一切苦的息灭,又称为涅?。”26此外,禅宗的破执方法也很绝妙,如以“我是谁”作为话头来参,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禅和子因此而开悟,证得涅槃妙道呢!

  我想,若众生能认识真我,当然不会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处处为众生快乐而谋福利。佛陀就是这样,佛陀证得涅槃后,并不是默默独自享受涅槃的法乐,而是积极地从事弘化工作,深入众生之中,为人生的幸福,为众生的出离苦海而不辞劳苦,使众生也能沿着其足迹证得涅槃。因此只有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只有涅槃后的境界才是众生心灵深处真正的归趣。

  五、心  径

  佛陀一生弘法,无非导众生出离火宅,契证涅?妙果;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导众生去除染心,恢复自性清净心。因此,“法门虽无量,而归元无二路”。

  佛法于印度时,有中观和瑜珈两个派别,传到中国后,诸大德通过各自对佛法的实践和研究,把各自一生的体证过程独成一个门派,结果便有了八宗林立的局面。虽然有八个派别,但其宗旨皆不出“自净其意”的范畴,无不是为众生“体证涅槃”的发挥。于八宗中,禅宗一直深入人心,深受欢迎;而净土宗“三根普被”,老幼皆知。故于此中独举,使众生了知修心的重要性。

  (—)净土宗的唯心净土

  西方极乐净土是信仰净土者锁定的最高精神归趣,他们以持念阿弥陀佛圣号、礼拜阿弥陀佛圣像或观想阿弥陀佛庄严法相以求得一心不乱,只要他们精进行持,达到一心不乱,即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是所有信教者坚定不移的思想理念。故彻悟大师认为“一心不乱”为净土归宿。太虚大师对“一心不乱”解释说:“心者,平时之心散乱浮泛,不能专一,见闻嗅觉,于色等五尘境上,流转不息。若专归向极乐世界,将一切散乱心洗涤净尽,即是一心;专念者,无论定心散心,皆是刹那生灭,不过在定心中,虽有生灭,以缘一境相续而自不觉其生灭,散乱刹那生灭,有时间断。如一刹那眼识缘色境生,一刹那耳识缘声境生,使眼识间断,若能一心,则刹那无间,名为专念。一心专念是奢摩他行,由奢摩他止息散乱杂心,即得寂静。”27即由一心专念杜绝外缘而能获得西方极乐净土的寂静妙乐。《无量寿经》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彼佛国土,清净安乐,微妙快乐,可说等次于无为泥洹之道。”28此中,《无量寿经》认为,极乐世界中的清净微妙境界就是涅?的清净微妙境界,二者无异无别。众生若能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已将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亦即已证清净涅?妙道。故有“心净则十万非遥,心垢则目睹犹远”之说。若众生自心清净,则所见一切无不清净,故距离我们有十万亿国土之远的西方净土就在眼前,不待临终后的从此土往彼土;若众生心性染污,即使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显现在众生之心性中,由于众生被无明烦恼覆缠,也会使净土无法显现。这就是净土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说法,这种说法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如《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29《华严经》中解脱长者也对善财说:“善男子,我若欲见安乐世界无量寿佛,随意即见。”30

  虽然,在经典中“唯心净土”的说法随处可见,但人们都认为西方极乐净土是人的色身死亡之后才能睹见的地方,因此在信佛念佛或礼佛时,都祈能往生西方,却不知自己在念佛礼佛时,阿弥陀佛净土的清净庄严相已在自心中具足无缺了。正如清凉澄观大师所说:“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31若我们的每一念心都系念着佛,佛就在自心中,此心就是佛心;若以此自在的佛心看世界,那么此污秽的恶世也会变成佛国净土。因此,印光大师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不离当处,冥契寂光,唯此一处,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处。”32由此可见,众生若欲获得清净心,若欲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还须从心行处下功夫。唯如此,才能使心灵达到终极归趣。

  (二)禅宗的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禅宗修行的目的。“明心”即指无烦恼无忧愁空明灵照的清净心,是脱离了对我的执著所显露的一种心境;“见性”指见佛性。慧能大师的《坛经》中云:“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拾,即是见性成佛道。”故见性就是见佛性,也指证涅槃。

  对心的历炼是禅宗特别重视的问题,在禅修的过程中,禅者必须要把散乱的心集中起来,专注于某个疑情上,夜以继日地参这个疑情,六根全然与外诸境界绝缘,念念唯与疑情有关。行者如是辛勤地磨练心灵,使心住色不起心动念,住声香味触法不起心动念,这时,豁达无碍、不著点尘、晴空万里的悟境方能于心呈现;这时,行者才能感觉到解脱的自在。

  禅宗虽然在修行上亦不离心,不过,禅宗的心是身心脱落的心,如道信禅师对法融禅师开示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证,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一缺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这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33由此可见,禅宗认为心含染净诸法,而染净诸法本来空寂,不论是河沙妙德,还是烦恼业障,无不是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行者若能参破此理,当下身心脱落,直下承担此心即是佛心,因此单刀直入,即能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明了成佛。

  我人都以求证涅槃作为修行奋斗的目标,然而这在禅宗中亦认为是生死之业。大珠慧海禅师说:“求大涅槃是生死业,?垢取净是生死业。”34本来,证涅槃以获得清净是佛弟子梦寐以求、以一生作赌注而想求取的,而诸烦恼法与生死轮回是佛弟子所应断除和超越的,但大珠慧海禅师却作如是说,其道理何在呢?其实这不难理解,既然禅宗强调“心是身心脱落的虚空心”,那就应该是无我无念无执无取的了。若我们对证涅?犹有追求的执著心,对生死和烦恼犹有厌舍心,那么此心则尚有束缚在,也就无法获得自在。因为我们已经把生死和涅槃、垢与净相对立起来了。因此要发心成就佛道,就不可因此而生执取求证涅槃的心,若有此执取心,则心犹未净,犹为妄情也。

  总之,释迦牟尼佛所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法宝,虽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的法门,然而每一法门,无非是教人观照自心,教人自净其意,以期众生因此而超脱轮回的痛苦,跳出三界之火宅,使众生趣证涅槃。因此,无论是持名念佛的净土法门,还是顿悟成佛的禅宗,无不重视心地法门的修习,无不以护心来作为证悟佛道的基石。此二宗如此,余宗亦然,无不以此方寸之心来通达佛道。所以,五祖弘忍说:“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35故众生唯有使心清净无著,心灵才能达到涅槃解脱。

  六、结  语

  达到心净的境地、涅槃的境界,是每位佛弟子一生所致力的归趣,也是世尊出世的本怀,佛陀一生弘法,无不在为众生的离苦得乐作导航,无不在为众生的心灵解脱辛勤引渡。作为佛弟子,应该继承如来家业,承担起拯救现代人精神失落及挽救社会伦理快速滑坡的重任。放眼近百年来人间世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竟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相应地越来越快,神经越崩越紧,生活压力感越来越大。然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是:人欲的放纵,伦理的颓丧和精神生活的贫瘠……看着深受精神折磨的人们,我们怎能独自享受法乐而不顾他们呢?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人们自己深受精神压力之苦,还得自己来卸下这种精神压力,这就是需要如何观心、修心、净心的问题。

  从上面种种说明得知,唯有从心地上下功夫,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可以在众多的法门中选择一种适应自己的法门来修,以期达到心灵的净化,从而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同时也引导众生同趣此途,使芸芸众生在佛法的体验中,能时刻拥有一颗清净无染的心,如是,涅槃彼岸的“无限风光”才能在众生心中乃至身外世界无限展现。

  〔1〕《闽南佛学院学报》总第20期,第51页。

  〔2〕《佛般泥洹经》卷一,第166页。

  〔3〕《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939页上。

  〔4〕 同上,第2617页上。

  〔5〕 同上,第2330页下、第2158页上。

  〔6〕《大正藏》第44册,第1851页。

  〔7〕《大正藏》第12册,第365页。

  〔8〕《大正藏》第44册,第1851页。

  〔9〕《大正藏》第4册、第12册。

  〔10〕《大正藏》第27册,第1545页。

  〔11〕《大正藏》第45册,第1853页。

  〔12〕 大愿法师:《回归大自然》,第91 页。

  〔13〕 同上,第91页。

  〔14〕 佛使比丘:《解脱自在园十年》,第124 页。

  〔15〕《大正藏》第46册,第662页上。

  〔16〕《大正藏》第25册,第283页下。

  〔17〕《阿毗昙婆沙论》第18册,第134页。

  〔18〕《大正藏》第2册,第215页中。

  〔19〕《大正藏》第3册,第159页。

  〔20〕《大正藏》第40册。

  〔21〕 阿姜·查:《森林里的一棵树》,第142页。

  〔22〕 同〔14〕,第113 页。

  〔23〕《大正藏》第8册,第15页。

  〔24〕《星云大师演讲集》,台湾佛光出版社。

  〔25〕《普门学报》第二期。

  〔26〕 大愿法师:《回归大自然》,第5页。

  〔27〕 张漫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4册,太虚大师:《往生净土论讲要》。陶静〔28〕《大正藏》第12册, 第275页下。

  〔29〕《大正藏》第12册,第343页上。

  〔30〕《大正藏》第9册,第278页。

  〔31〕《大正藏》第51册,第2076页。

  〔32〕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文钞全集》(正篇), 第599页。

  〔33〕《大正藏》第49册,第2036页。

  〔34〕《大正藏》第51册,第255页中。

  〔35〕《大正藏》第48册,第2011页。

 
 
 
前五篇文章

试析《大般涅盘经》的核心思想(弘慧法师)

南传佛教涅槃思想之研究(毗耶达西)

涅槃思想研究 简序

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后五篇文章

道元禅师的佛性思想(释恒清)

浅论竺道生“佛性”说的人学意蕴(白雪春)

菩提心修持的重要性(王龙)

从道生“佛性论”到惠能“见性成佛”沦之探析(纯晓)

《楞严经》见性思想探微(释常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