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法鼓全集导读---课后报告(颜美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法鼓全集导读---课后报告(颜美惠)

   指导者:果毅法师

  报告者:颜美惠

  日期: 2010.03.22

  书名:禅钥

  一、 主要宗旨

  「给人一把钥匙,教人自寻门户、自投锁孔、自开悟门」[1]

  二、 成书因缘

  「将正统禅修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透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给有缘的现代大众。」[2]

  三、 结构、章节

  自序--------------说明全书大纲、宗旨

  续佛慧命----------------- 学佛的源头与延续的重要

  「五停心观」修行法-------介绍教理中修定的方式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佛教基本观念三法印与禅宗重要文献「二入四行」内涵

  禅修的要领(一)--------详述禅修的观念及方法(一)

  禅修的要领(二)--------详述禅修的观念及方法(二)

  明心见性------引介禅宗祖师对于明心见性的说明

  开悟成佛--佛教典籍中,对开悟的层次与成佛观念的说法

  觉后空空无大千------------------说明什么是「禅」?

  梅子熟了------------------介绍「禅悟」悟的是什么?

  放松身心--------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禅」的方式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以生活中有到无的「不二」,来介绍禅的观念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禅心等于佛心,禅在我们平常日用中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将禅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观念与方法

  禅修和信仰----信仰对禅修的重要性

  我们的身˙心˙世界------从禅的立场看身心世界

  四、 每个章节的重点

  1. 自序

  I. 「禅修的观念: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

  以『有』为入手方便,以『无』为禅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过程为永久的目标」[3]

  II. 「禅修的方法:放松身心,集中、统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于有无的两边」[4]

  III. 「禅宗的极致,以无门为门,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着力点,还是要用方法。…所收的具体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禅七开示、平常生活、调身安心等。」[5]

  2. 续佛慧命

  I. 「诸佛均有法、报、化的三身,佛的慧命是指法身的延续」[6]

  II. 「佛说:『佛不领众,佛住僧中,以法化众,以律安僧』…只要『正法律』住世,即等于佛陀住世。」[7]

  III. 「佛陀慧命继续住世,涵义有深有浅…从凡夫学佛闻法并实践佛法的角度而言,也可称为续佛慧命」[8]

  IV. 「学佛的初阶,当以听闻正确的佛法为要务」[9]

  V. 「为了将佛法的利益,普遍的推广…所以我们要有法鼓山的教育计画:建设一个『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的世界性佛教园区,培养各级佛教人才,来延续诸佛的法身慧命」[10]

  3. 「五停心观」修行法

  I. 「佛教一向重视禅定的修习,不论在原始佛教、大乘显教、金刚乘密教,都有他们各自的禅修方法。其中共通而基本的修行法门,即为五停心和四念处…简单地说,修五停心,是为了平息、净化心的骚乱和混浊的状态,使心念集中,以达正定由五停心得定,进而观四念处开发智慧,此即解脱生死轮回之要道。」

  II. 五停心观表(汉文佛典中,亦有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者):

  对治[11]

  层次

  积极功能[12]

  附注

  1.数息观

  散乱

  i. 数呼吸---数

  ii. 跟随呼吸---随

  iii. 定或集中---止(观丹田)

  iv. 识别---观

  v. 还

  vi. 净[13]

  从安定散乱心而进入如来禅的初门

  梵语为「安那般那」。

  大小乘皆视为初学者最好的入门训练[14]

  2.不净观

  贪欲

  (特别是YIN欲心)

  即「观身不净」

  i. 观他身不净(白骨观)

  ii. 观自身不净[15]

  从舍欲离YIN而进入梵行乃至六根清净位的初门

  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16]

  初可离贪欲,终则成实像无相的观法[17]

  3.慈悲观

  瞋恨

  i. 最初修行,当教观想,慈及亲爱

  ii. 其次当修,慈及中人

  iii. 终当修习,慈及怨憎[18]

  从慈心不瞋而进入平等大慈悲之大菩萨行的初门

  主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所善缘,得善念反应,便当修习﹔但也可在修行三学六度之时,凡是善境,随处随时,均可修行。[19]

  4.因缘观

  愚痴烦恼(无明)

  i. 初习行者,当教其观想,过去未来世的四目「生缘老死,无明缘行」

  ii. 已习行者,初阶段观成后,当教其观想,现在世的八目「行缘识,世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iii. 久习行者,当教观想,三世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世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20]

  从明察生死来去的因果关系而进入大解脱慧的初门

  佛说所谓痴人有两种类型:一如牛羊无知,二外道邪见。因缘观能对治如此的两类痴病。[21]

  5.界分别观

  我见

  观想人生的存在,不过是身、心、环境暂时的组合[22]:

  i. 身: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为身的存在

  ii. 环境: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为环境的世界。

  iii. 心:以觉受领知六根和六尘相接相对时所起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为心的活动。

  从分析人生现象而进入无我、无相、无着之大般若海的初门

  界的意思是差别界线,类别分际。一切现象,及至观念,都有名相体用,每一种名相体用,均有其界线的范围,名之为界。[23]

  人的自我也不过是十八借的个别零件的暂时组合,其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叫做自我。[24]

  6.念佛观

  罪重及障深者

  观像及观想的念佛,共有八种次第[25]。

  从观像观想的有相念佛而进入空、无相、无愿(又云无作)之三解脱门的初门

  此与宋明以后,中国佛教徒熟悉的持名念佛,有所不同,然其念佛的功能,都可获得念佛三昧的境界。[26]

  4.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I. 三法印[27]:佛教的基本观念就是无我。无我的观念有三个原则,叫做三法印。

  诸行无常

  一切的现象,经常在变化,所以是无常。

  诸法无我

  凡是任何现象的存在,我们称它为「法」,法也是无我的﹔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在里面,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都不存在。

  涅槃寂静

  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境…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II. 二入四行:

  菩提达摩对中国禅宗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献『二入四行』[28]

  说明、意思

  层次

  理入

  理:存于所有的一切现象

  理入:离文字、离名相、离思考

  这是说,除了自我中心、自我执着是不存在的之外,一切都是现成的。离开一切执着,你就可以亲自见理、见性,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29]。

  理入是不假事修的,理即真理,便是真如佛性,它不离现象,亦不即现象,遍于时空而不落实空的无相法门[30]。

  行入

  行:是修心之行,即是禅宗讲的炼心[31]。

  i. 报怨行

  明因果因缘,是初机的有相行[32]

  ii. 随缘行

  iii. 无所求行

  进入无相行,

  明与理入分开,实与理入相应[33]

  iv. 称法行

  5. 禅修的要领(一)

  6. 禅修的要领(二)

  佛法的修行,特别重视正确的观念和安全的方法。观念是指导修行的原则;方法是指导修行的技巧。两者如鸟之二翼...两者相较,正确的观念尤其重要[34]。

  I. 正确的禅修观念:

  i. 修行佛法重要而又是最基本观念(因果、因缘):苦、空、无常、无我[35]

  苦

  苦不是痛…苦是心里的折磨…是人生的过程…就是生、老、病、死的四种苦。…苦是由于造业而来,造业是因,苦报是结果。

  修行佛法的目的,便是用佛的智慧,化解愚痴的执着,同时用禅修的方法,完成离苦的功能。

  空

  空就是因为「无常」,因为我们所拥有的身心世界,都只是因缘生因缘灭,都只是暂有、假有、幻有…所以一切现象的真相即是空,若能知空证空,便得解脱。

  无常

  无常是指心理现象、生理现象、社会现象及物理现象的生灭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从负面看是坏灭,从正面看是新生。

  无我

  无我就是没有不变的我。从因到果是在变,有因有缘也会变。「我」的存在,无不出于因果的持续关系即因缘的聚散关系。…「我」也是暂时的、假的。既没有个真正的我,便是以无我为我了。若能实证无我,便得解脱自由,便是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ii. 禅的修行…以禅修的过程为目标,才是最妥贴的[36]。

  iii. 为了重视修行的过程,就得珍惜现在当下的时间,及时用心及时使用修行的方法;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心与方法合一,心与身体合一[37]。

  II. 正确的禅修方法:

  从讲解规矩到生活的运作、起居的方式,随息、数息、念佛、礼佛,一直到参话头或只管打坐;这里面也包括了作运动、吃饭、走路、睡觉等[38]。

  i. 身心放松---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

  关闭六根---向内用功的第一步[39]

  ii. 禅修的五个基本项目[40](彼此有连带关系):

  调睡眠、调饮食、调身、调呼吸、调心(后三项为同时进行)

  iii. 禅修的四个方法[41]:正合用的就是最好的。不可经常改用方法。[42]

  随息、数息

  随息:有随鼻息及随腹息。不能两者并用,只能专注其中一种。

  随息法有深浅,深时便是入定,浅时则不能察觉妄念,同时容易陷于昏沉,但是可以使浮动的心安定下来。

  数息:数鼻孔呼吸的出入…通常是数出息…因为忙着数数,妄念自然减少。

  念佛、数佛号

  有些人,不习惯用数息法,数呼吸变成控制呼吸。因此造成头胀、胸闷、身疲、肌肉紧张…就教自己用念佛的方法。

  参话头[43]、参公案

  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种使禅修者开悟的方法。

  人人可用…有四个层次:念话头、数话头、问话头、参话头。

  首先要参出疑情…当疑团爆炸…此时便悟真性。

  只管打坐[44]、默照禅

  心中不作任何妄想杂念,只晓得是在端坐。

  「默」是心绪不动,「照」是非常清楚…清楚心中没有杂念、没有妄想。

  III. 禅修的四项基本条件[45]:

  大信心[46]

  信心有三等:仰信、解信、证信。以证信最踏实。

  如何建立证信:听闻佛法、如法修行、如实证悟。

  大愿心[47]

  愿意永无休息地帮助自己也帮助众生,就叫发大愿心。

  大惭愧心

  对自己的言行,非常地清楚、负责。

  承认错误、没有怨恨。

  唯有惭愧心,才能不骄慢,也能不悔恨。

  大决心

  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大疑情

  若是参话头者,应加上此项。因为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IV. 额外增加的两个基本条件---感恩与回向[48]:

  感恩心

  在修行之后,有了谦虚的心,就能体会到期他的人也在奉献…能有这种感恩心时,就会感觉到自己实在是太有福气、太幸运了。

  回向心

  有了回向的心,就是慈悲心出现…心量自然广大,人品自然提升,菩萨道就是这样修成的

  V. 禅悟的修证[49]:

  禅悟的修证,有顿有渐;顿悟法门亦不离渐修;见修可分为悟前与悟后…悟前的基本方法是集中散乱的心…达到心的统一。

  悟前

  (加行)

  身心的统一:

  禅定的基本经验…已没有感觉身新的对立,也不会有身心的负担。

  内外的统一:

  i. 已经是神我合一而消失了任何现象对立的心念。

  ii. 有人把它当作是「空」,其实是「有」,有个全体的神、全体的我在那。

  前念与后念的统一:

  i. 粗浅的…是一个念头又一个念头地前后交接;

  ii. 深细的…则是念头定于一点。这已是融入时空无限的禅定境界,

  但是尚有我在,尚未开悟,也未见到佛性。

  悟后

  (保任)

  超越空有:

  i. 不执着以上三种层次的经验。

  ii. 远离《圆觉经》所示「作任止灭」的四种禅病。

  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妄动;面对现实环境时,不起执妄;

  待人接物时,常起慈心;处理事务时,条理分明。

  iii. 「悟后保任」就是:「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事;无事可做的人,必须帮助有事尚未完成的人。」

  VI. 共通的禅修问题解答[50]:

  i. 身体上的痛

  ii. 胸部闷塞时,当放松小腹

  iii. 当头胀、头热、头晕时,可能有两个原因:因为用头脑在想或因为气往上涌

  iv. 背部:气动或胀的感觉出现时,有四个处理方法

  v. 昏沉

  vi. 散乱

  vii. 处理好坏两种情况[51]

  7. 明心见性

  I.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中心思想[52]:

  i. 中国的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开始,一直到六祖惠能时才算成熟。

  祖师著作或语录有关明心见性的记载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明心:「此心生时,与理相应」、「心无增减」、「安心无为」

  见性:「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傅大士〈心王铭〉

  「了本识心,识心见佛」、「心明识佛」

  僧灿〈信心铭〉

  「一心不生」、「任性合道」

  道信〈入道安心〉

  明心:「念佛即是念心」、「即是安心」、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见性:「亦名佛性」、「亦名涅槃界、般若等」

  牛头法融〈心铭〉

  「心性不生」、「心生本齐」

  五祖弘忍

  明心:〈修心要论〉「自心本来清净」

  见性:〈修心要论〉「一切众生清净之性」

  《十地经》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众生佛性本来清净」、

  「守本真心,妄念云盖,慧日即现」、「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

  永嘉〈证道歌〉

  「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

  光宅寺的慧忠

  「善恶不作,自见佛性」

  六祖惠能《六祖坛经》

  即以明心见性为宗旨[53]

  〈行由品〉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机缘品〉「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般若品〉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世人)不识自性般若」、「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疑问品〉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定慧品〉

  「迷人渐修,误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于念念中,不思前境」、「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ii. 明心见性是相信一切诸法,同一真性,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当你的心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分别、执着时,自然而然就跟菩提道相应。

  II. 明心见性的说明与方法

  说明[54]

  方法---出自六祖坛经[55]

  明心

  明的是清净的心

  〈忏悔品〉修五分法身:

  i. 修戒(无非):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ii. 修定(无乱):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iii. 修慧(无痴):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修众善法,自心无碍,心不执着。

  iv. 修解脱: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v. 修解脱知见:自心亦不沈守空寂,并须广学多闻,识字本心,达诸佛理,

  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忏悔品〉修无相忏悔:

  从前所有愚迷、憍狂、嫉妒等罪,悉皆忏悔。

  见性

  见的是不动的性

  〈坐禅品〉

  「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于念念中,自见清净本性。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

  「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令得见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智惠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III. 排除明心见性的障碍---文献出自六祖坛经〈忏悔品〉[56]:

  「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开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以忏悔、观心、求开示,反复地交替进行,便能排除明心见性的障碍了。

  8. 开悟成佛

  I.何谓开悟[57]?

  梵文

  说明

  开悟

  「觉」

  (佛为「大觉」)

  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一切都是幻起幻灭的,并且已经从烦恼中觉醒,那就是开悟的人。

  实际上,开悟就是成佛,成佛即是开悟。

  II.顿悟与开悟[58]:开悟有渐悟及顿悟两种

  「渐」:是经过声闻、缘觉的小乘阶段,由小乘而大乘,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修行,

  最后是以大乘的菩萨身份成佛。

  「顿」:「大乘根机的人开悟,必定是顿悟,但在禅宗有大悟、小悟[59]」。

  说明

  宗门通说出处

  顿悟

  i.不经过小乘的阶段而直接来修大乘的菩萨

  《大般涅槃经》「若约直往顿机,大部由小,所设唯是菩萨乘教,故名为顿;回小向大,是为渐悟。」

  ii.突然间妄念断除,而悟入心无所得的禅宗祖师

  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顿除妄念,永绝人我,毕竟空寂」

  iii.不舍渐修的顿悟法门,也可说是综合顿渐大小而汇入顿较大乘的顿悟法门

  《缘觉经》「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渐摄修一切群品。」

  III.开悟一词的出典[60]

  开悟一词涵义

  经文之内文

  早期圣典

  叙述释迦尊者的成道(究竟佛)

  《修行本起经》卷下及《普曜经》卷六「廓然大悟,得无上正真道。」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得智慧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

  《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即生智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后期大小乘经律

  表达使人证悟及自己证悟的意思

  几乎是彼此相呼应的

  《圆觉经》

  ---虽名为顿教大乘,也不拒绝渐修根机的众生[61]。

  i.以佛的教法来向众生作说明的开示,使众生因此觉悟到一切现象的实相无相。

  ii.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如法修行,心得清净,便是开悟。

  「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楞严经》

  ---说到「开悟」二字的至少有十多处。

  有好多层面的意思。主要是指经验到时空的超越,烦恼的解脱。…但唯有大悟彻底,才是顿悟顿超,否则开悟只是悟的理性空寂,至于事相的障碍,尚须逐渐的修行,次第的断除[62]。

  i.听到理解和明了从未听说的佛法道理。

  ii.已见佛性,已伏烦恼,但是尚未断除烦恼爱习。

  iii.已断烦恼,已证无漏无学果位。

  iv.已见佛性真净妙常。

  v.已证诸法非空非有,非即非离。

  卷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卷四「如阿难辈,虽则开悟,漏习未除。」、「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新开悟,得成无漏。」、「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寻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

  卷五「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悟心无际」、「心开漏尽」

  卷七「(若有人)心灭贪YIN,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佛)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

  卷九「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卷十「理则顿悟,成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八十卷《华严经》

  当作动词用

  卷四「开悟一切愚暗众生」

  《法华经˙序品》

  「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出曜经》

  当作形容词或名词用

  卷二「欲化彼人,令得开悟。」

  《付法藏因缘传》

  卷五「尔时马鸣…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

  IV.成佛的观念[63]

  i. 累劫成佛与随时成佛

  累劫成佛

  (早期圣典,指成佛需要三阿僧祇劫)

  《增一阿含经》卷十六「我(佛)于三阿僧祇劫,勤苦所成,成无上道。」

  《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

  「第三阿僧祇劫满已,时修妙相业,亦决定知,我当作佛。」

  随时成佛

  (不论悟否,只要能信受佛法…都已种下必定成佛的福慧因缘)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壹、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贰、 「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参、 「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肆、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伍、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相,雕刻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陆、 「若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柒、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捌、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玖、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拾、 「若有闻法者,无一步成佛,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

  亦同得此道。」

  ii.悉有佛性与见性成佛

  悉有佛性

  《华严经》「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大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见性成佛《六祖坛经》---由六祖坛经所见资料,「见性成佛」和「」开悟成佛是相同的意思。见性即是亲见佛性,佛性是众生本具的自性,…本来真空,无一法可得,…此便如《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了[64]。

  〈行由品〉第一

  壹、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贰、 「惠能一闻(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参、 「惠能启(五祖)和尚:弟子自心,长生智慧,不离自性。」

  肆、 五祖云:「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伍、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胜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陆、 「(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明丈夫、天人师、佛。」

  柒、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般若品〉第二

  壹、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

  贰、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参、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则剎那间」

  肆、 「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悟则剎那间」」ㄢ」,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忏悔品〉第六「依此修行,言下见性。」、「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机缘品〉第七

  「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示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佛)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

  iii.成六即佛与三因佛性

  成六即佛

  天台宗《观行疏》

  壹、 理即佛:理体本性,一切众生平等,都有佛性,乃至三恶道的众生,

  虽未具备修善的佛,却已本具性善的佛。

  贰、 名字即佛:有福德人,仅闻佛名,自号为佛或被誉为佛者。

  参、 观行即佛:在观行位的修行人。

  肆、 相似即佛:十信位的菩萨,仿佛已证佛的理性者。

  伍、 分证即佛:由初住至等觉位的菩萨,一分一分的渐破无明而分证

  中道实相理者。

  陆、 究竟即佛:究竟妙觉位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

  (附注: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浅者属于相似即佛,深者也不能超过分证即佛[65])

  三因佛性---众生皆能成佛

  《大涅槃经》卷二十八

  壹、 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不论有修无修,乃至十恶五逆,

  罪堕三恶道中,佛性不失。如金在矿,如土藏金。

  贰、 缘因佛性:修行六度的菩萨行者,依性起修,

  缘此正因佛性而修行者,所具佛性称为缘因。

  参、 了因佛性:缘因即是了因,佛性本在烦恼暗室,故众生不见,

  今用慧灯照明,了了可见,名为了因佛性。

  9. 觉后空空无大千

  I. 禅是什么?

  禅[66]

  II.「禅是什么?正确的回答:禅,不是什么。因为,…任何可以用语言、文字、符号去表达、说明的,都仅是一种幻相,而不是禅。仅可勉为其难地说禅是一种心法。」

  III.「禅,起源于印度,原系一种次第禅定的修行。传到中国,演化成为一个能活用于生活中的智慧,是一种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称它为「无」,亦可名其为「空」。」

  中国禅[67]

  「中国禅之目的及其功能,在于使人于修行之后「开悟见性」。

  佛性[68]

  空相(相,包括身心即身心以外世间所包涵的一切物理现象)、空性(性,是本质、根本),即是佛性。…佛性不是有形质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现象,故以空为相,以空为性。」

  II. 为免沦于空谈,…得借助于层次的说明:修行的层次[69](分析由「有」至「空」三个阶段)

  修行的层次

  说明

  境界

  由「有」到「无」层次

  第一个层次

  尚未修行禅法的人,包括没有接触过禅法,或已知禅法而尚未开始修行的人。

  i.『人都是以「我」为基础的…「我」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自私」。…一般人…对此自私的我欠缺了解,以致时时发生矛盾,跟仁义常常发生冲突,烦恼不息,麻烦也不少,常感「身不由己」、「心不由己」。』[70]

  ii.见山是山,见水是水[71]

  个人自私而不害人的「我」,是正常的生存条件[72]。

  有一个自私的「小我」。

  第二个层次

  正在修行禅法,但尚未开悟见性的人。

  i.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ii.修行非常得力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73]

  i.已用禅的观念与方法来了解、认识这个自私的小我是什么了[74]

  ii.有「小我」,或者小我已经消失,但仍有统一心的「大我」境界。

  iii.「这还不是禅,因为还有我的存在。」[75]

  第三个层次

  已经修行禅法而且已经开悟见性的人。

  i.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ii.开悟见性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76]

  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77]

  众生需要什么东西,便给他什么东西,而不是自己准备好什么东西以后,一定要他人来接受。消融自己的主观,变成超越于主观的存在,这就是「无我」,这就是「证道歌」说的「觉后空空无大千」[78]

  10. 梅子熟了

  公案,机锋不在字面

  (依禅法来讲,「即心即佛」错,而「非心非佛」对)[79]

  悟后「信心十足」[80],不受外境所动。

  即心即佛

  「佛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心和众生心,是同一个心,佛心就是众生心。为什么说『三无差别』?因为佛心是智慧心,智慧是由众生的烦恼心转澄清境的佛心;不清境的众生心是烦恼心,清净的佛心是智慧心。此心与彼心,心心相印相同,只是在众生未悟时,此心是睡着的,一旦醒悟过来,则知众生心就是佛心。」[81] [82]

  非心非佛

  「佛心无相;众生有相,但众生不是真的;有相的佛不是真的佛。佛是无心、无相的,却有其悲智的功德作用,所以说『非心非佛』。」[83]

  11. 放松身心[84] :日常生活的禅修方式

  放松身心

  观---运用方法

  照---知道正在用方法

  提---发觉到离开方法,立即轻松地回到方法上

  再运用三个原则

  12.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不要认为…什么都不管就是无我,那不是禅。禅是既超越又踏实」[85]

  I. 什么是「不二」?

  「应无所住」

  「是不住于一,也不住于二;不住整体的、统一的,也不住对立的、分离的---两种皆不住。…那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没有自我中心,超越一和二,超越于不二,故称无住。」[86]

  「而生其心」

  「生的是什么心?统一的心要有,对立的心也要有,…面对我们的环境里的需要时,应该用什么心来处理,就用什么心来处理。」[87]

  一、二、不二「这三个观念一个是统一的,一个是对立的,一个是超越的、不二的、无住的。有相对之心,才有众生可度,才能用智慧来处理;有统一之心才能断烦恼;有超越之心才能既不执空也不落有。」[88]

  II. 「不二」如何落实在生活中?

  观念

  「有烦恼时,用一;处理事情,用二;完成一样事情、功德之后,不是为他人做,也不是为自己做,这就是不二」

  方法

  「至大无外(包容、慈悲),至小无内(消融自我˙放下执着)」[89]

  「听讲观念固然重要,修行的体验也很重要。有了禅的观念总比没观念好,可是只有观念的纾解仍是不够的,更应该有实修的体验。」[90]

  13.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I. 「学佛应该是学佛的心理行为、言语行为、身体的行为,经常学习佛的这三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学佛。否则只是学佛打坐,那是学坐,不是学佛,都跟佛法不相应。」[91]

  II. 「成就众生、成就道厂、成就菩提道业,将这三点加起来,就是佛在我们『平常日用中』,这是禅宗常用的一具成语。因为佛在平常生活中,虽然你还没有见性明心,还没有开悟成佛,但已经听到佛法,就应该应用佛法,并且将佛法作为我们身口意三业行为的依准。…如果身口意的行为,跟佛法不相应时,必须起大惭愧,挚诚忏悔。」[92]

  III. 「禅宗的禅与佛的意义,应该是相同的。禅既是让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观念即方法,也正是修行的目标,因此禅心等于佛心;『佛在口中、佛在心中、佛在平常行为中』,就是禅在我们平常日用中。古代禅师们所指的『达摩西来义』,就是平常生活里的佛心、佛言、佛行;一举一动、起心动念都是表露着佛的悲智,便是真正的修行。」[93]

  14.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I. 佛教与禅:

  佛教的总纲[94]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禅与佛教的关系

  「『佛门虽然浩瀚,方便有多门,若从一门入,即见其全貌。』所以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门,不仅是佛教的一部分。」[95]

  禅与净都是整体佛教,彼此相辅相成

  「念佛的方法也是修行法门之一,禅修基础的重要,被列为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一支,故与念佛法门不相违背,而且能够相辅相成。」[96]

  II. 禅的内容与理论:

  禅的内容[97]

  i. 有善有恶

  「即是在人间社会,各有各的善恶标准,只要是宗教、种族、政治、经济等的立场不同,善恶的标准往往就会相反。…故从自私自利的角度看世间的伦理,虽然有善有恶,其实是善恶不明。」

  ii. 知善知恶

  「知善知恶必有其客观标准,可有两个原则:一是以社会共同的立场为标准,所谓公是公非;二是以自我的良心为标准,所谓设身处地。…地域性及阶段性的「公是公非」,并不就是正确的判断…至于「设身处地」的良心准则,可能对也可能错,那要看此人的宗教信仰是否有偏差,学识见闻是否够深广,人格的成长是否够健康,否则所谓良心,可能根本是他私人的偏见。」

  iii. 为善止恶

  「在知善知恶之后,从认知心发展成为语言行为及身体行为。既然能依客观的标准,知道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便当尽可能去做益人利己的事,约束自己的心行及言行,不仅止于不伤害他人,而且要更积极地修福修慧。此在佛法中,有所谓「四正勤」的德目:「已生之恶当断除,未生之恶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以此四德能断懈怠,故又名为「四正断」。这是在修道过程中,必须时时提起,念兹在兹的工作。」

  iv. 不思善恶

  「即是修行到了心无罣碍得失的解脱层次,必定会从善恶相对的「有」,而至超越于善恶执着的「空」,才能算是究竟。故对于一位得大自在的菩萨而言,他虽为了众生得度而说有善有恶,而说知善知恶,而教人为善止恶,但在他们的智慧之中,乃是无善无恶的。」

  「《六祖坛经》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不须想到善与恶的问题,超越了善恶相对的执着心,主观的我便不存在。把自己的妄想、执着、烦恼,全都放下之际,就是本来面目显现了。所谓本来面目是什么?即是无所罣碍的清净智慧心,又称为平常心。平常心是什么?就是无得失的心、非善非恶的心。」

  禅的理论[98]

  i. 似有似空

  「禅所谓的有,是指有形的财产和无形的功德。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于有形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从有钱财而变为有功德,已是一大进步。…如果更进一步,对于功德,也不该执为实有,否则就是有为有漏和有限的功德。」

  「故当以『似有似空」来做一切功德,是最好的。」

  ii. 知有知空

  「以『似有似空」来做一切功德,…同时也要以「知有知空」的层次,来指导自己,配合他人。因果的定则,必定是有,因缘的聚散,所以是空;不为福报而做功德,为求佛道,当勤修行。」

  iii. 悟有即空

  「《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所成的人生是有的,若以甚深的智慧加以观照,即知五蕴无常,五蕴本空,便是悟有即空。…若能「悟有即空」,则在得意时不会忘形,在失意时不会绝望,成功没有止境,失败不会持续。能做当做的便要不断地做去。」

  iv. 非有非空

  「无所谓「有」,也无所谓「空」,《金刚经》说:「非法非非法」也即是这层道理。执「有」会烦恼,执「空」则消极,不执两端就会左右逢源。」

  15. 禅修和信仰 :禅修为何需要信仰?

  I. 「禅宗主张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佛,相信自己本来就跟诸佛相同,不缺少任何一点东西。禅宗鼓励只要把自我中心摆下,马上就能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人都能成佛。本来面目就是自性的佛,也就是说那是天然的、不是修行之后才有的,因此有许多人误会禅宗,忽略了信仰心的重要。」[99]

  II. 「信仰的意思,就是虽然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知,可是相信有那种事实的存在,…如果信仰心不足,就不可能相信佛法所说,我们所不知道的事,修行便不会得力。」[100]

  III. 「修行禅法的人必须要相信,除了用功打坐之外,也需要积功、累德;如果仅仅是自己打坐,就想得解脱或大彻大悟,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障碍,不能使我们真得解脱。因为自私鬼怎么可能开悟呢?所以禅宗也讲修布施行、修忏悔行;如果没有为众生利益设想的心,没有真正为他人奉献的心,没有奉献的供养、布施行为,修行要想成功,是相当困难的。」[101]

  IV. 「禅的修行,不仅仅是打坐而已,襌的修行不是唱高调,只求开悟,要跟三世诸佛论平等。弘扬襌法,同时也要提倡信仰,则个人的修行更容易得力,人格会更完美。而襌法一定要去「我执」,去「我执」一定是从起信、布施、持戒开始;要以惭愧、谦虚、感恩、忏悔心来消除我执,要相信三宝,要信诸佛菩萨,要信护法龙天,要信历代袓师,要信指导你修行老师。否则的话,刚进襌的法门,就不拜佛、不尊法、不敬僧、不信护法诸天,如此的慢心十足,就根本不要想能开悟见性了。」[102]

  16. 我们的身˙心˙世界

  I. 由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103]:

  看法

  唯心论

  「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出于心理活动,也就是由于心理活动而知有世界的存在,所以会说『我思故我在』。」

  唯物论

  「我们的身心在环境中的活动,都是物质能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如果人死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佛教观点

  「佛教「是从『缘起论』的观点来说明,《心经》开头即说『五蕴皆空』,意谓「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就是组成身心世界的五大项目,其中包括了精神与物质的两部分。身、心、世界,是互为因缘的起灭现象,是五蕴的假合,是暂时的存在。…这从空间上看是五蕴的假合而暂时的存在,从时间上看,也是因五蕴的变化延续而形成生命的三世流转。…因此,由五蕴构成的这个自我、这个身心世界,是经常不断地变换其存在的内容,所以称之为「因缘假合」,即是「假名我」。也就是说,绝对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

  从整体的立场来看:

  「由于众生心动而造业,由种种业力而感种种果报,影响了宇宙现象的幻起幻灭。众生的身心世界本为一体而不可分割,由于各有各的因缘果报,故在整体之中有了差别。」

  从凡人的立场来看:

  「心是身体的主人,而身、心的自我又是世界环境的主人。反过来说,世界环境是我们的身体所依靠的,而身体又是心理活动所依赖的。所以身、心、世界的依存关系,是互为因缘,是分不开的。」

  从个人的心理经验来看:

  「世界的环境是因我们身体的存在而有需要,而我们的身体也是为了我们有心的活动,而有存在的必要,由于心的认识与心的执着才需要身体。…只要身、心、世界的三者之中有一样不存在,其他的两样也就等于不存在了。」

  II. 从佛教观点(三世因果的观点)来看「自我」(身心世界的总和[104])

  三世因果

  「以我们这一生来看,从生到死,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每个生命的阶段,都有他得到这生命的原因,这原因佛教给它一个名字叫「业」,从无始生死过程中,众生造了种种的善恶行为,在每一生之中,在不同的环境里,接受种种的业报,…所谓业报,就是指的我们现世生命之中的肉体、心灵和环境世界。…我们的世界,都是由自己带着来,又由自己带着走。即使出生在共同的世界里,各人的感受和境遇都不相同。…每个人在一定时间,每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其果报是有一定的,在他受完之后就会离开。但在这一定时间、一定阶段里,他却可以在努力、懒惰、作善、作恶……等等身心的行为下,乃至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把现在的状况给予改变掉。」[105]

  三世因果中的自我

  「若从不断变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环境现象在变、身体机能在变、心理活动也在变,所以这个自我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真实的。…前面提到的五蕴,它构成了我们的身心与环境世界,其中的「识蕴」,…经常维系着自我中心,虽常在变,但却未断,所以不论今生或是来世,自作仍由自受。直到解脱之时,才能转识成智。」、「唯有经验到开悟的人才能从自我得到解脱,才能从身心世界得到自由,才能从三世因果得到自在。到了此时,可以称之为身心脱落,世界粉碎。」[106]

  身心世界是唯心所造

  「《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说宇宙整体的所有现象,皆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心」的力量,..由于众生的心,受到环境世界的诱惑及刺激,动了贪瞋痴等的烦恼,造了杀盗YIN妄的恶业而感得果报,这就是『唯心造』。...由于『心』的力量,而发生了造业的结果,造业又成为受报的因,结果便感受到了身、心、世界的事实。这是由凡夫的立场来看身心世界的出现。」、「有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身心世界的现象,都是从此「法界」流出,也都回归到此「法界」中去。…众生之所以生存于烦恼世界,是因众生自己蒙蔽了智慧心与慈悲心,如果能放下自我的自私心,就会有与佛相同的智慧与慈悲。有了智慧心,就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而使自己生烦恼;有了慈悲心,就不会看到任何众生来跟自己对立了。」[107]

  从身心世界获得解脱自在

  「禅宗的《六祖坛经》说:『悟人倾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圆觉经》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可见开悟别无手段,只要放下自我的追求执着;对于禅修者,也就是要不犯『作』、『任』、『止』、『灭』的四种禅病,即可开悟。…他已悟到这身心世界是虚妄的,在这当下,他便从对身心世界的迷恋执着得到解脱自在,也就是『觉性』的出现了。所以我们的身心世界,本身虽是虚妄,但当我们理解到它是虚妄的时候,这虚妄也就即是真实的觉性,遍于时空而又超越了时空。」

  由佛教立场来看身心世界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就是说我们的身心与世界,不仅从佛眼看是没有差别的,即使用凡夫的心眼来体验,也可意会到是分割不开的…尽虚空遍法界,无一点不是十方诸佛落脚说法之点,正如《楞严经》说:「十方诸佛于一毫端转大*轮。」…唯有真正体验到心净国土净、一念一尘劫,才可理解到佛是无所不在的。也唯有当你放下自我中心的身心世界,再来看这世界时,才会处处自由自在,时时会晤如来…在佛教的立场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它不仅是统一的,更是超越而且自在的。」

  五、 特殊之处

  全书将禅与佛教教义牢牢扣紧,在说明方法、观念的同时,不断由各各角度切入,以期对所有根器的读者都受用、实用。同时以悟境的层次鼓励后学,亲自体验禅在日常生活中自自然然呈现,并谆谆善诱禅修行者需要细水长流地实修、体悟。

  六、 印象最深刻之处

  书中每个观念与方法,圣严师父都不厌其烦地反复提示,在禅的观念与方法的陈述上,大量引用佛典及祖师著作,来将教义与方法作多种层次的结合,既不流于只有技巧的传达;亦不落只谈教理的严肃,充分呈现出禅宗在教义与法门上的活泼与丰富内涵。读后,可深刻感受到师父在「信、解、行、证」各各层面上,对后学悲心提护的心情。

  七、 影响

  修学上,因为对教理的理解而对修禅增加了信心,并且也因为跟着由不同解释的角度,来破除之前因认知不清楚而产生的诸多疑惑(如学佛与禅修的关联,禅不在坐的原因等)。

  八、 延伸阅读

  禅门以及法鼓全集中禅修指导中的其他多本著作。

  [1]禅钥 自序 p.4

  [2]禅钥 自序 p.4

  [3]禅钥 自序 p.4

  [4]禅钥 自序 p.4~5

  [5]禅钥 自序 p.5

  [6]禅钥 续佛慧命 p.9

  [7]禅钥 续佛慧命 依律住˙依法住 p.10

  [8]禅钥 续佛慧命 依律住˙依法住 p.11

  [9]禅钥 续佛慧命 听闻正法为首务 p.12

  [10]禅钥 续佛慧命 法鼓山的续佛慧命p.13

  [11]禅钥 前言p.14

  [12]禅钥 后记p.45~46

  [13]禅钥 五停心观 数息观p.15

  [14]禅钥 五停心观 数息观p.15

  [15]禅钥 五停心观 不净观p.25

  [16]禅钥 五停心观 不净观p.24

  [17]禅钥 五停心观 不净观p.29~30

  [18]禅钥 五停心观 慈悲观p.30~34

  [19]禅钥 五停心观 慈悲观p.31

  [20]禅钥 五停心观 因缘观p.34~37

  [21]禅钥 五停心观 因缘观p.37

  [22]禅钥 五停心观 界分别观p.38

  [23]禅钥 五停心观 界分别观p.37

  [24]禅钥 五停心观 界分别观p.39

  [25]禅钥 五停心观 念佛观p.41~44

  [26]禅钥 五停心观 念佛观p.44

  [27]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p.48~49

  [28]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p.49

  [29]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p.49

  [30]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p.51

  [31]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p.51

  [32]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身心安定是第一步p.55

  [33]禅钥 禅与悟---无常无我˙理入行入 身心安定是第一步p.55

  [34]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十四.苦、空、无常、无我p.81

  [35]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十四.苦、空、无常、无我p.81~82 ; 七.正确的禅修方法及其观念p.70

  [36]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七.正确的禅修方法及其观念p.70 ; 二.接受禅修训练p.57~59

  [37]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七.正确的禅修方法及其观念p.71; 三.珍惜禅七因缘p.59~60; 四.现在最重要 p.60~62;

  八.一种方法用到熟透 p.72~73; 十二.最后一天的一念万年 p.78~79;

  禅修的要领(二) 四.念念是新的 p.92~93; 八.松紧得宜 p.98~99; 九.细水长流˙全力投入 p.99~100

  十.一念万年˙心无罣碍p.100~102;

  [38]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七.正确的禅修方法及其观念p.70

  [39]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一.身心放松p.84~85; 二.关闭六根 p.85~86

  [40]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一.禅修基本方法p.56

  [41]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三.四种方法p.86~92

  [42]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三.四种方法p.91

  [43]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六.参话头、只管打坐p.67

  [44]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六.参话头、只管打坐p.68~70

  [45]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五.共通的禅修问题解答p.63~66

  [46]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五.禅修必有用p.93~94

  [47]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七.发菩提心p.97

  [48]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十三.感安与回向p.79~81

  [49]禅钥 禅修的要领(二) 六.禅悟的修证p.94~97; 禅修的要领(一)九.身心合一、内外成片 p.73~74;

  [50]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十.禅修的四项基本条件p.75~77

  [51]禅钥 禅修的要领(一) 十一.处理好坏两种情况p.77~78

  [52]禅钥 明心见性 二.明心见性是禅宗的中心思想p.104

  [53]禅钥 明心见性 三.《六祖坛经》即以明心见性为宗旨p.107~112

  [54]禅钥 明心见性 一.释迦牟尼佛夜观明星,顿悟成佛p.103

  [55]禅钥 明心见性 四.如何明心?如何见性?p.112~114

  [56]禅钥 明心见性 五.如何排除明心见性的障碍?p.115~116

  [57]禅钥 开悟成佛 一.什么是开悟? p.117

  [58]禅钥 开悟成佛 二.顿悟与开悟 p.117~120

  [59]禅钥 开悟成佛 二.顿悟与开悟 p.119

  [60]禅钥 开悟成佛 四.《圆觉经》与《楞严经》中的开悟说p.121~124; 五.开悟众生与开悟的人 p.124~125

  [61]禅钥 开悟成佛 四.《圆觉经》与《楞严经》中的开悟说p.122

  [62]禅钥 开悟成佛 四.《圆觉经》与《楞严经》中的开悟说p.124

  [63]禅钥 开悟成佛 六.累劫成佛与随时成佛p.125~127; 七.悉有佛性与见性成佛 p.127~131;

  八.成六即佛与三因佛性 p.131~133

  [64]禅钥 开悟成佛 七.悉有佛性与见性成佛 p.130

  [65]禅钥 开悟成佛 八.成六即佛与三因佛性 p.132

  [66]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p.135;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5

  [67]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6

  [68]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6

  [69]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二.进阶修行达到空无境地p.136~138;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p.138~140;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p.140~141; 五.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142

  [70]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p.138~139

  [71]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p.140

  [72]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p.138

  [73]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p.140

  [74][74]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p.139

  [75]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念头的起灭即是我 p.138~140;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p.140~141;

  五.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

  [76]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四.前念后念统一,见山不是山 p.140

  [77]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 五.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142

  [78]禅钥 觉后空空无大千五.彻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2

  [79]禅钥 梅子熟了 一.梅子熟了怎么熟的 p.145~147; .二.机锋不在字面 p.147~150

  [80]禅钥 梅子熟了 五.信心十足 p.153~155

  [81]禅钥 梅子熟了 三.即心即佛 p.150~152

  [82](「觉」是从生死的梦中醒来,不在追求任何东西。因此,我们的心如果不为烦恼所困扰,就是觉。不但自己觉悟还要帮助他人觉悟,就是自觉、觉他;自己已经彻底觉悟,则是觉满;所以自觉、觉他、觉满,便叫做佛,称作大觉世尊。)---禅钥 梅子熟了 三.即心即佛 p.151

  [83]禅钥 梅子熟了 四.非心非佛 p.153

  [84]禅钥 放松身心 p.156~159

  [85]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6]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7]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8]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p.163

  [89]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四.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p.164~166; 五.消融自我˙放下执着 p.166

  [90]禅钥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五.消融自我˙放下执着 p.167

  [91]禅钥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p.170

  [92]禅钥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p.174~175

  [93]禅钥 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p.175

  [94]禅钥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三.如何是佛教? p.178

  [95]禅钥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禅与净都是整体佛教 p.176

  [96]禅钥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禅与净都是整体佛教 p.177

  [97]禅钥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四.禅的内容是什么? p.180~183

  [98]禅钥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四.禅的理论是什么? p.183~185

  [99]禅钥 禅修与信仰 p.189~190

  [100]禅钥 禅修与信仰 p.189

  [101]禅钥 禅修与信仰 p.188

  [102]禅钥 禅修与信仰 p.192

  [103]禅钥 我们的身˙心˙世界 p.193~196

  [104]禅钥 我们的身˙心˙世界 六.三世因果中的自我 p.198

  [105]禅钥 我们的身˙心˙世界 五.从佛教来看整体的宇宙和人生 p.196~197

  [106]禅钥 我们的身˙心˙世界 六.三世因果中的自我 p.198~199

  [107]禅钥 我们的身˙心˙世界 七.身心世界是唯心所造 p.200~201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白圣长老对全球汉系佛教汇聚与拓展的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皈依的意义——惠空法师在河北佛协讲堂

试析原始佛教的哲学思想(王路平)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 也论明心见性——楞严精要(一鹤)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钱的启迪(韩琨)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大乘不共法(了中法师)

印顺导师之部派佛教思想论——三世有与现在有(释惠敏)

试析根本二部分裂之原因(通贤)

阿毗达磨的起源及成立经过(张化蒙)

《异部宗轮论》初探(定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