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论弥勒净土与人间佛教的逻辑关联(李光华) |
 
论弥勒净土与人间佛教的逻辑关联(李光华)
[内容摘要]肇始于东晋道安时期的弥勒信仰,与发轫于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本属于中土佛教两个不同的修行派系。本文旨在从哲学的层面揭示二者修行理论的特质,并将二者统一到体现大乘菩萨道的一致逻辑上来。 [关键词]弥勒菩萨 兜率净土 太虚 人间佛教 大乘菩萨精神 引 言 弥勒净土与人间佛教属中土佛教两种不同的修行体系。前者以持弥勒菩萨名号、往生兜率净土为鹄的,后者以注重现实人生、建立人间净土为目标。本文试图从哲学的层面,考察二者修行思想的特质以及修行方法的异与非异,进而揭示二者在体现大乘佛教精神方面所取得的内在一致性。由于本人根钝学浅,舛谬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德、方家不吝教正。 一、天王殿中的未来佛及其表法含义 普天之下的佛寺,凡稍具规模者,在山门殿之后便是天王殿,大殿内供奉的即是“弥勒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称,弥勒原生于婆罗门人家,从佛授记,为佛弟子,后先佛人灭,上生兜率天宫,在兜率内院,广接信众,为众说法。因是之故,人们又称弥勒菩萨为“天王”。又据《弥勒菩萨下生经》云,弥勒在兜率内院,经四千岁(即阎浮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将迻离天宫,下生阎浮提成佛,宣演法音,广度众生。因是之故,人们又称其“弥勒佛”或“未来佛”。 这里,值得我们推问的是:天王殿中的弥勒菩萨有无特别含义? 从佛教自身的表法手段来看,作为佛教建筑的天王殿,自然也具备相应的表法功能。佛教的以物表法,可追溯到释迦世尊最后一次在灵山法会上的讲法。世尊随手拈起一束花,举示大众,前来听法的人都不得其解,唯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释迦佛当众宣布:“吾有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传为禅宗以心传心法门之发端。中土禅宗自五祖分灯以后,很多祖师皆以此表法手段开示学人:有拈拂尘者,有竖拇指者,有举如意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禅师们所举之物可以百般,但所表之法并无二致,目的都是令学人于当下承当,识得自性。同样道理,天王殿中的未来佛塑像,旨在暗示信众:你就是未来佛。佛教认为:人皆具如来智慧,皆堪作佛。据称,释迦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六祖惠能则直截了当地说:“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因此,当你向弥勒佛作礼恭敬时,你其实恭敬的是你自性弥勒。从佛教思维看,人信仰弥勒,也就是信仰人自己。人都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而作为未来佛的弥勒,所关注的正是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二、弥勒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有关弥勒净土的思想,形成比较久远。早在西晋时期,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一卷,弥勒净土的信仰便开始在中土传播。据《高僧传》记载,东晋名僧道安常与弟子昙戒等八人,同在弥勒像前发愿,祈求往生兜率,由此开创弥勒信仰之风,后世遂奉道安为弥勒净土思想的创始人。 与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世界相比,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世界,其美丽、豪华程度并不亚于斯。《弥勒上生经》云:当弥勒上生兜率天宫时,有五百亿天子以“天福力”为其化造宫殿,各各以梅檀摩尼宝冠化作五百亿宝宫: 一一宝宫有七重垣……诸垣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华,水出华中,如宝华流。 这一段文字是描述弥勒净土的国土庄严。弥勒世界不但环境美,人的长相也美。经上说,兜率天的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不管是谁,只要能“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举凡往生兜率的人是“一生补处菩萨”,也就是说,再回到人间来,过一生才能成佛。可能有很多人会想,往生兜率,一可预人佛流,二可行五欲之乐,如此这般的居住环境,何人不向往之?你若作恁么想,也就不得往生了,因为若汝心不净,则不能与佛、菩萨相应,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净是因众等心净。我们地球人现在都谈环保,但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难以有妥善彻底的解决措施。但看佛国环保的下手处,就是心灵环保。 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从净土信仰的流传和发展情况看,弥勒信仰显然不及弥陀信仰,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 对此,赖永海先生在其专著《中国佛性论》一书中,作过精辟概括。赖先生认为:“此中之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两种信仰自身的特点应该说是最主要的原因。例如,虽然两者的修行方法都十分简便易行,但往生之具体条件却不尽相同。弥陀信仰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乘佛愿力’,谓阿弥陀佛在因位时发了誓愿,若不尽度国中天人为佛者,不取正觉。此愿使那些信徒们觉得进西方净土比较保险,亦即‘生极乐可万修万成’;其次,弥陀信仰的另一个特点,是弥陀曾发愿凡是称念其佛号者,临终前他定前来接引(阿弥陀佛也因此而有‘接引佛’之称号)。这样,往生极乐世界便可主要依靠佛之愿力了。而弥勒却没有此种誓愿,往生兜率主要得靠自力,这就使弥勒信徒们因怀疑自力而丧失信心。弥陀信仰比弥勒信仰流行更广,时间更长,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上面所说二点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上述分析是从弥陀和弥勒方面进行的,我觉得还可以从普通信徒这一面展开讨论。 今天信仰净土宗念佛法门的人,大都以《大集经》上的一句话鞭策自己和劝诫他人。《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生死。”近代印光大师曾有“竖出”与“横超”之喻,所以,绝大多数学佛者在选择行法门时皆以净土为可靠,此其一。其二,净土宗称本宗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末法时代众生又“根钝障重”,谁敢说自己是上根利器?其三,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则横超三界,预人佛位,永不退转。其四,兜率净土属欲界天宫,尚未出三界,用僧肇批评老子的话说:“美则美矣,然期棲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就是说,弥勒信仰者还得下世接着修。而僧肇所言之于老子可与不可姑且不论,但如果我们用以指弥勒信仰,则实在是对弥勒精神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下文再详说,此不赘。以上四点可以看成是弥陀信仰比弥勒信仰流传更广的另一个原因。 时下有一些佛教徒,站在各自宗门的立场上,或谓此宗为优,彼宗为劣;或谓彼宗为优,此宗为劣。这种争论本属教内之事,学界自无权干涉。但这种争论涉及学理问题,又不得不稍费笔墨。若以分别心看待,诸法则有优劣之见;若以平等智观察,诸法则无有高下。佛陀教给人们的智慧即是现量而比量,比量而现量;平等,平等,再平等。 弥勒菩萨为什么选择上生兜率天而不去极乐世界或别的佛国世界呢?更有甚者,地藏王菩萨又为什么选择地狱呢?这在佛教中叫“不舍轮回而住清静”。若没有大乘菩萨的道行和愿力,就不可能做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位大乘菩萨会选择离开众生,离开人间的。 由此可见,弥勒信仰,究其竟,是大乘菩萨的信仰选择;弥勒信仰在本质上是关注现实人生的,代表着不舍众生、宏愿普度的大乘精神。 三、人间佛教理论的发现 中土佛教自明以降日趋衰败,可谓进入其发展的最黑暗时期,降至清朝,庶几一页空白。这其中的原因异常复杂,此非本文重点,故不赘。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盛极而衰,佛教也不能例外。这虽说是符合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却引起教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近代的太虚大师即是其中之一。而人间佛教,也正是在佛教陷入最低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人间佛教为太虚大师所倡导,为后来的赵朴初、星云、印顺等大德所继承,这一点在学界已成共识。早在1913年,年仅25岁的太虚在上海静安寺的演讲中就提出:“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组织革命,二财产革命,三学理革命。”“组织革命”即“教制革命”,“财产革命”即“教产革命”,“学理革命”即“教理革命”。这表明太虚对当时经忏鬼神、偏离正道的僧团佛教,已下定了拨乱反正的决心。1928年,太虚应邀为上海俭德储蓄会作题为《人生佛学》的演讲。这次演讲可视为太虚“人生佛教思想形成的标志,并且囊括了人生佛教要义”。当然,我们这里需要厘清的主要问题是:人间佛教的特质是什么?它是否有异于或有违于释迦佛开创的佛教? 人间佛教,顾名思义,强调佛教的人间品质和人间属性。在《近代人生观的评判》一文中,太虚大师列举了思想界发展至近代已形成的四种人生观:人本的人生观、物本的人生观、神本的人生观、我本的人生观。太虚对此逐一条分缕析,认为皆未达到佛家的究竟圆满;不过,太虚又认为,佛教对此四种人生观又是“皆有所是,亦皆有所非”。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太虚所持的人生观既统摄世俗、外道,又高于世俗、外道。再从太虚判教来看。在“人生佛教”中,太虚将佛教判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佛乘。太虚认为,人只要依佛教修行,就可以从人乘而直达佛乘,因为佛是“最高人格的实现”,“人类得到最高觉悟的就是佛”。可见,“佛”并不玄虚,“佛”不过由人来做,因为“佛”本来的意义就是“觉悟了的人”。 综合上述观点,人间佛教思想不啻关注人生,而且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以人为重”的理论特质。人间佛教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在修行上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世”性,这些与释迦佛的应世情怀其实是遥契相应的,与中土佛教的大乘精神也是不二的。从佛教史看,“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在人间,这些都是说明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当然,弥勒信仰也同样是人间的佛教。 四、弥勒信仰的人间佛教特质 我们在认识人间佛教的人本特征之后,也就不难领会弥勒信仰的人本特质了。 从佛经记载看,弥勒亦是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菩萨在人间。弥勒学佛不是为了“自了”式的解脱,而是宏愿广大,甘居兜率,不出三界,不舍人间。太虚大师讲《弥勒上生经》时,曾着重阐明弥勒菩萨本是凡人中的一员,“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而是从广修利他、广度众生的因行中成佛。弥勒菩萨这种胸怀全人类、利益全人类、造福全人类的“人本”思想,首先是每一个弥勒信仰者都必须具备的,这恰恰又可视为是对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所作的注脚。 弥勒信仰的人本性,,也就决定其修行方式的人世性和世俗性。弥勒信仰者可以过正常的世俗生活,从事正常的社会工作。在这一点上,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是一致的。宋代以后之所以居士佛教兴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净土信仰的盛行有关,因为净土修行方法最简便,几乎无需什么修行条件,只要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或是“南无弥勒菩萨”圣号,或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即可。只要“信、愿、行”三资粮真实具备,就可以“万人修”、“万人得”。当然,无论什么法门,只要切机、相应、得力,其修行成果也是不二的,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不二法门”。 在修行方法上,人间佛教以禅定或生活禅为手段;弥勒净土以持弥勒菩萨名号为手段。而持名号至一心不乱境界,其实也是禅定。从这个意义讲,二者的修行方法也是合二而一的。 弥勒信仰的另外一个特质,就是体现了大乘菩萨精神。我们在上文提到菩萨“不舍轮回而住清静”。从一定意义上讲,菩萨就代表大乘。众生有多少,菩萨这个乘就有多大。从理论上讲,弥勒菩萨如此,信仰弥勒菩萨者亦是如此。菩萨欲创建清净国土,所依据者不是个人别业,而是人与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共业,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个人不能成社会业。多个自顾自之个人,虽聚处,亦不能成社会业。凡社会果,必须化成共同心理、共同生活、共同行动而有大众相和合之关系,乃能成社会业以创建清净之国土。大乘发心与诸众生同甘共苦,悲救世间众生之苦,而慈济以究竟安乐,故无不以创造庄严净妙佛国为修行之目标。”菩萨利益人生、利益社会的这种精神,用时下的话来讲,就是倡导共同富裕、共同提高。弥勒菩萨即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弥勒菩萨也正是以大众的成佛目标为自己的成佛目标的。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弥勒信仰融“人本性”、“人世性”和“大乘性”于一炉,体现出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主要品质,也体现出释迦牟尼佛应世度人的本怀。我们还可以说,弥勒信仰不完全是他信,更不是迷信,而是代表大乘菩萨道人世、救世的自信和正信。我们还可以说,信仰弥勒就是信仰人间正道。我们甚至还可以说,社会上多一个弥勒信仰者,就是多一个弥勒菩萨,就是多一个新时代的雷锋。 弥勒菩萨与我们的娑婆世界相距很近,他甚至就生活在我们当中。活跃在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据说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最后,让我们共同称念一声“南无弥勒菩萨”,自觉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