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8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释普门品)(明,智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8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释普门品)(明,智旭)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古吴后学 蕅益智旭 述

  观者,能观之智,即一心三智也。世音者,所观之境,即十法界机也。境智双举,感应合标,故名为观世音。菩萨义如前释。普者,遍也。门者,能通义也。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阂,故称普门。
  释此为二,初通次别。通释又四:初列名,二次第,三解释,四料简。
  初列名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也。
  二次第者,又有两意:一约观明次第,二约教明次第。
  约观者,欲明观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故最居初。
  次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了知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愿拔苦,与乐也。
  次福慧者,初人法相成,此据其信。次慈悲与拔,此明其愿。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资导,以行顺愿,事理圆足,则能与拔也。
  次真应者,福慧具足,契于法性,法性即实相,名为法身。法身既显,从真起应也。
  次药珠者,证得真应,俱能益物,破三惑病,如药树王;雨三谛宝,如如意珠王也。
  次冥显者,众生机感,二身应之,或冥或显,得益不同也。
  次权实者,得益不同,皆由二智之力,不失其宜也。
  次本迹者,虽巧用二智,利益一切而优降不同,良由本迹。或本迹俱高,或本高迹下,则二智必优。若本下迹高,或本迹俱下,则二智必降也。
  次缘了者,上明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浅不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从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皆是顺论,未是却讨根本。今原其性德种子,若是观智之人,悲心誓愿,智慧庄严,显出真身,皆是了因为种子。若是普门之法,慈心誓愿,福德庄严,显出应身,皆是缘因为种子也。
  次智断者,既却讨其根源,乃顺论其究竟。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始则超自缘因,终则涅槃断德也。
  二约教明次第者,又有通别。通者,五时四教,各可论十,随法义立,不可深穷。且如三藏十双揽五阴名为人,谛缘度名为法;声闻法缘菩萨生缘名为慈悲;声闻三学菩萨六度名为福慧;五分法身为真,作意神通为应;治四住病为药,雨三乘宝为珠;见闻获益为显,不见不闻为冥;称真为实,随情为权;自证为本,示现为迹;一句一偈为了,三业微善为缘;尽无生智为智,有余无余为断;声闻渐证,菩萨顿成;三藏尚备,通别可知,不暇广述也。
  别者,历五味以明多少不同,如乳味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是法,佛即是人。此人秉法,必具慈悲。因华即是福慧二严,严于果德,即是真应。既能利物,必辨药珠。物得其益,必有冥显。而权实、本迹、缘了、智断,通论则有,别论则无。何以故?佛一期化物,明于顿渐,今华严顿说,渐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小隔于大,如聋如哑,覆于此权,未显其实,故无权实。未发王宫生身之迹,未发寂场法身之迹,未显久远,久远久成之本,故无本迹。不言小乘,本有性德缘了之因,当克智断本具之果,故无后二意也。
  次酪味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无真应等七义。何以故?灰身灭智,那得从真起应?既无真应,将何益物?又纵约真谛,通论有十,而菩萨三,只伏惑亦不得论真应等也。
  次生酥方等教,对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乃至冥显两益,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也。
  次熟酥般若教,虽已会小乘之法,皆摩诃衍犹未会。小乘之人,亦带方便,故亦止有六义,未明权实等四意也。
  今醍醐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汝实我子,我实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了义决定不相疑难,得明中道。人法乃至本迹八意,三世诸佛,调熟众生,大事因缘,究竟圆满,备在此经。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即便息化。迦叶如来,亦复如是。若涅槃教,则为钝根弟子,于法华经,未能悟入。所以却讨源由,广说缘了,明三佛性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三般若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即成三解脱断德。涅槃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修得成就,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十义具足,既历五味,以论十法次第,约四教则可解也。
  又华严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乳。三藏三意,于利人密去亦成醍醐,于钝人成酪。方等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生酥。般若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熟酥。若法华八意,于钝人亦成醍醐也。
  二次第竟。
  三解释者,初释人法。人即假名众生,法即五阴实法。法是能成,人是所成。此之人法,通于凡圣。若色、受、想、行、识,是世间法,揽此成生死凡人。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成出世圣人。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然虽通凡圣,不无差别。上中下恶,即成三涂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阶差。若更细论,百千万品出世人法,亦复不同。
  若三藏有门,观众生我人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但有五阴之法,乃是人空法不空。谛观此法,无常生灭,能伏见爱,发生暖顶等位善有漏五阴,即揽此方便之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无漏戒定慧等,即揽此无漏之法成四果圣人。若不闻法华实教,任运余依灭己,灰身泯智,自谓入于无余涅槃,人法都寂,其实生在界外方便有余土中,揽彼法性色受想行识之法,成彼土假名之人。
  空门观五阴和合,假名为人,三假浮虚,曾入空平,发生暖顶等,例如前说。
  余二门亦如是。若摩诃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揽实法体成假人,用但观阴界入法及假名,人性本自空,非灭故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从初心,终于后心,常观人法俱空,此后为三:
  一者但观二空,发生似解,即揽如幻善有漏法,成性地如幻之人。次发真解,断见思惑,即揽佛幻无漏戒等,成见地等如幻之人。而根钝故,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还与三藏,同其灰断。不觉生在方便有余土中,揽彼土法,成彼土人。若根利者,既发真已,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了知人法二性,不可断灭,则接入别圆也。
  二者了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名为二边。而实相法性,非人非法,非世出世,其体常住。为欲证此实相体,故先观生死人法本空,断见思惑,即揽方便五阴,成十住假名之人。次观出世人法本空,不住出世,无漏道中,断尘沙惑,即揽方便五阴成十行假名之人。次观二边,人法皆空,不住二边。伏无明惑,即揽方便五阴成十回向假名之人。次发中道,真明破无明惑,即揽赏报土常住五阴之法,成十地菩萨常住假名之人也。
  三者了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一一无非真如实相。故《大论》云:「菩萨常观涅槃。」行道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故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者即觉,觉是智慧,既觉人空,亦觉法空,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也。以观法空,即是缘因种子。故论云:「法无上者涅槃是。」是以生死阴断,涅槃阴兴。如水成冰,冰还成水。《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得无等等受想行识。」当知涅槃是无上法,揽此法,成无上众生,号之为佛。故知观法空是缘因种也。以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故《大经》云:「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不即者,明正因佛性,非阴非我。非阴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法故非缘,故言不即六法也。不离六法者,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五阴空,而有缘因;故言不离六法也。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观世音普门,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证之人法。前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后一番问答,是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当知人法因缘,故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
  二释慈悲。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然但起慈悲,心不牢固。须发弘誓,加持使坚。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誓愿如胶,要心不退,悲心愍伤,拔于世间,苦果集因,兴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慈心爱念,欲与出世,道因灭果之乐,兴两誓愿,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前明人法,凡圣不同。今辨慈悲,大小亦异。
  若三藏事六度行人观分段生死八苦,誓度无边众生,观见思颠倒结业,誓断无尽烦恼。观此因果,无常生灭,念念流动,而修对治,誓学无量法门。观于真谛无为之理,誓成无上佛道。如此慈悲,即缘有作,四谛所起也。
  若通教行人观生死八苦,如幻如化,众生颠倒,谓为真实,即起誓愿,度如幻众。贪恚痴等,如幻如化,众生颠倒,为之受恼,即起誓愿,断如幻惑。观即色是空,以如幻故,乃至即识是空,即贪嗔痴等是空。以如幻故,非灭故空,性本自空,空亦不可得,而众生不能了知,即空即起,誓愿学如幻法门。又观涅槃,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而众生谓有佛道可求,计著佛想,即起誓愿,成如幻觉,觉如幻众,如此慈悲,是缘无生四谛所起也。
  若别教行人观于因缘生法,假名无量,十界森罗,应须分别导利众生,那得沉空取证,观此苦果,非止一种,分段变易,皆名为苦,即起誓愿,度九界生无量之苦;由无量集,所谓二惑五住,浩若尘沙,即起誓愿,度九界集;集既无量,治亦无量,所谓三止三观法门,即起誓愿,遍学遍行;治既无量,灭亦无量,所谓四种涅槃,六种无为,即起誓愿,令他同证。如此慈悲,是缘无量四谛所起也。
  若圆教行人观一切法实相,真如圆融法界,非违非顺,非明非闇。而无明闇故则违,违之则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则顺,顺之则有道灭因果。缘此违顺因果,而起弘誓,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运吸铁,慈悲亦尔,不作众生及以法想,任运拔苦与乐,故名无缘大慈大悲。菩萨从初发心,修此无缘慈悲,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一番问答,明大悲拔苦,一心称名,即得解脱。后一番问答,明大慈与乐,现身说法,皆令得度。当知以大慈大悲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三释福慧,亦名定慧。寂照妙智,无幽不朗,如明镜高堂。福德禅定,纯厚资发,如明灯净油。亦称目足,目足两备,入清凉池。池即涅槃,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释此定慧,亦有多种。
  三藏以无常观理为慧,以观练熏修种种事禅为福,以定资慧,发真无漏,所证天然真理,名为法身。
  通教但以体法异于析法,余悉同于三藏。
  别教则以缘修智慧,与诸禅定,助开中道法身。
  圆教则以实相观智为慧,实相寂定为福,共显非定,非慧之理,名为实相法身。菩萨从初发心,修此不二定慧,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问答,智光照闇,应机拔苦,是从慧庄严以得名。后问答,首楞严定,普现色身,是从福庄严以得名。当知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四释真应。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适缘而应。譬如揽镜,形对影呈,此之真应,不得相离。若外道修有漏通,虽能变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现,不可名应。未破四住,未显偏真,那有中道圆真?若二乘作意,神通亦不名应。譬如图画,作意乃成,了不相似,但证偏真。出于三界,不达中道不动之理,故非圆真,从何起应?大乘不尔,得实相真。譬得明镜,不须作意,法界色像,随对随应,如镜写像,与真不殊,尔乃名为真寂身应。菩萨从初发心,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问答,明真寂不动,法界获益,是从真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是从应身得名。当知以真应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五释药珠。药树王疗治苦患,出柰女经。如意珠王能雨聚宝,广出诸经。三藏通别,亦各得明。治病雨宝,而所治不遍,所雨不普。今约圆教明之,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见闻嗅触,无不得益。」菩萨亦尔,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王,能雨大千珍宝随意。无尽菩萨亦尔,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身。此亦约六即判位,今前问答,遍救种种幽厄苦难,从药王身得名。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大法雨,皆令得度,从如意珠王身得名。当知以二身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六释冥显两益。冥是冥密,显是显露。大圣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众生及与下地,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乃至同是一位,而下品不知,上品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为冥益。又圣人之益,虽不可知,若圣欲使知,虽[虫+昆]虫等亦能知之。以使知故,名为显益。此亦约六即判位,今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祐,即是冥益。后问答,睹所现身,闻所说法,即是显益。当知以冥显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七释权实。权是暂用,实非暂用,略言权实。共有三种:一自行权实,中观为实,二观为权。二化他权实,他人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或说实为权,不可定判,但约他意以明权实耳。三自行化他合明权实,自行有权有实,皆束为实,化他亦有权有实,总束为权。用此三意,广历四教,复就自行权实,以判六即。如《玄义》及方便品所明,可以意得。今前问答,从自他合明之实智益物。后问答,从自他合明之权智益物。当知以权实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八释本迹。本名实得,迹名应现。自有本高迹下,本下迹高等四句,事非一概。亦约六即判位,今前问答,不可见闻,但获冥祐,是从本地得名。后问答,应现殊形,说法度脱,是从迹地得名。当知以本迹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九释缘了。了是显发,缘是资助。资助于了,显发法身。了者即是般若,亦名慧行,亦名正道,亦名智慧庄严。缘者即是解脱,亦名行行,亦名助道,亦名福德庄严。《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譬缘因,耘譬了因。」通论四教,皆具缘了二义。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佛具二种庄严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此之性德,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大经》云:「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亦由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此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又云:「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思益》云:「一切众生,即灭尽定。」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依此法,尔本有缘了种子,方便修习,渐渐增长,从于毫末,得成合抱大树。所谓摩诃般若,首楞严定,此一科不论六即,但论根本性德。今前问答,从了种受名。后问答,从缘种受名。当知以了因缘因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十释智断。通途为语,则智即有为功德满,亦名菩提。断即无为功德满,亦名涅槃。言有为功德者,即是因时智慧,有照用修成之义,故称有为。因虽无常,而果是常,将因名果,故言有为功德满也。言无为功德者,若小乘,但取烦恼灭无以为断德,则是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乃无体之断德也。大乘是有体之断,不取灭无以为断德,但取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名为断德。指此名无为功德。故《净名》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脱。」又云:「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爱见为侍者,亦名如来种,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相。」无所染碍,名为一切解脱,即是断德无为也。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灭智,既无其身,将何入生死而论调伏?无碍无染,既无其智,何所照寂?大乘智断圆极,故法身显著,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法身满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满足,故曰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虽非是因而名为正因,虽非是果而名为法身。《大经》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即是此正因佛性也。又云:「是因非果,名为佛性。」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也。又云:「是果非因,名为佛性。」此据修得缘了皆满,了满转名般若,亦名大菩提果。缘满转名解脱,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称为果也。佛性通于因果,不纵不横,性德时三因;不纵不横,果满时名三德,亦不纵不横。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智德既满,湛然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断德既满,处处调伏,现形说法,皆令得度。今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当知以智断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三解释竟。
  四料简者。一料简人法:
  问:若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则方等有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此义云何?
  答:此有二义:一者人非法,法非人。二者人即法,法即人。若约华严,自有二意:一者不次第意,人即实相,实相即人,人法不二也。二者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也。若约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有实法,此法非人。空门明揽,实法以成假人,亦人法两异。纵令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俗有真无,亦界内二谛意耳,非中道之人法也。若约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小同三藏,大同华严。般若、涅槃亦尔。今方等中明普门法王子,即大乘意,与此经同。此经普门是法,何得有法无人?方等普门是人,何得有人无法?但人法互举耳。
  二料简慈悲。
  问: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若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何意两分?
  答:通论如此,别则不然。譬如拔罪于狱,未施五尘,身虽免痛,根情未娱,不名与乐。又如施五尘于狱中,五情虽悦,不名拔苦。为从别义,各显一边,故别说之。
  复次,外道修四无量,自证禅定,作想虚运,彼无实益,不能令他拔苦得乐,虽自获定,虚妄世法,报尽还堕不免于苦,自他俱无利益。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分段苦,未免变易,非究竟乐,亦不益他。菩萨不尔,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非贤圣者,不同自拔于苦。不同自受乐故,即与他乐;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亦是即拔苦即与乐,即与乐即拔苦,但分别说之。前明拔苦,后明与乐耳。
  又,但论慈悲不说喜舍者,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义但有三。《大经》云:「忧毕叉。」忧毕叉名舍,即是两舍,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喜者,从乐生喜,初愿与乐,众生苦重,不能得乐,则无可喜。既拔苦竟,即能得乐,遂其初愿,是故喜也。
  三料简福慧。
  问:何故观音对慧称之而拔苦,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
  答:慧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恼,欲洽闇惑之苦,岂不用智慧之光?故称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门,门名能通,通至涅槃安乐之处。初习此法是得乐因,后证此法是得乐果,故对普门法而明与乐也。
  然自有智慧是福德,福德是智慧;自有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大小乘皆备四句。
  小乘四句者:如六度菩萨修般若分,阎浮提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断惑,犹属福德所摄,是第一句。即名此福是智,以息诤故,是第二句。如饿阿罗汉以能断惑,名为智慧,而非福德,即第三句。如白象王有大受用,名为福德,非出世智,亦非世智,不名智慧,即第四句也。
  大乘四句者: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无明,还属福德所摄,即第一句。此福亦能治取相惑,亦可名为智慧,即第二句。若地上皆名智慧,不名福德,即第三句。若地前皆名福德,不名智慧,即第四句也。
  今圆教所明,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又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此定那得无慧。不二而二,故分别说之耳。
  四料简真应。
  亦有四句: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
  一、非真非应:就理可解。又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
  二、应而非真者:外道修得五通,同他施化,亦得名应。而不见谛,不得名真。
  三、真而非应者:二乘断结见谛,亦得名真。灰身灭智,不能起应。
  四、亦真亦应者:此则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论用为应。真应不二,不二而二,故依文互举。一往言之。
  前番问答,明真身恒益。后番问答,明应身间益。然恒间亦不相离,如二鸟双游,故尽理而言,则真身亦恒亦不恒。应身亦间亦不间也。
  五、料简药珠。
  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除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之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今亦别据一边说耳。
  六、料简冥显两益。
  共有三十六句,如《玄义》。
  七、料简权实。
  亦具四句:或因实智解脱于权,七难销除,二求愿满是也。或因实智解脱于实,三毒皆离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实,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权,怖畏急难之中能得无畏是也。或二俱度脱,或二俱不度不脱,今依文互出一边。前文脱权,后文度实耳。
  八、料简本迹。
  通论本迹,俱能与拔。故《寿量品》云:「闻佛寿无量,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即是从本得乐。《请观音经》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即是从迹拔苦。但众生不达本源,所以流转苦恼,若识本理,即于苦得解脱。不见迹化,不能三业种福。若遇形声,即为致乐之因,故亦一往说之。然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则是二而不二。
  问:本迹与真应何异?
  答:真应就一世横辨本迹,就三世竖论也。
  九料简缘了。
  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答:具。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亦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善法门断尽?假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断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
  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既不断性恶,亦还令修恶起耶?
  答:阐提既不达性善,由不达故,还为善所染,所以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永无修恶,复能自在。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设使阐提能达此善恶者,则不复名一阐提也。
  十、料简智断。
  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如人被缚,运力得脱,运力名智,释然系外名断。运力属心,故名智慧庄严;释然系外属身,故名福德庄严。今经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
  若深得此十义意者,解一千从,广释观世音普门义则不可尽也。
  初通释竟。
  次别释为二:先释观世音,次释普门。
  先释观世音者,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通释如前。别则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也。境智有二:一、思议境智,二、不思议境智。一、思议境智又二:一、约理外,二、约理内。
  理外境智共有四句:一、天然境智,二、相待境智,三、因缘境智,四、绝待境智。
  天然境智者,境自是境,其性常尔;智自是智,性亦常尔。非佛天人所作,故名天然。即诸法自生句也。
  相待境智者,境不自境,待智故境;智不自智,待境故智;故名相待。即诸法他生句也。
  因缘境智者,非但由境故境,亦非但由智故境,以境因智缘故,而有其境;非但由智故智,亦非但由境故智,以智因境缘故,而有其智;故名因缘。即诸法共生句也。
  绝待境智者,非由境故境,非由智故境,非由境智因缘和合,故境名绝待境;非由智故智,非由境故智,非由智境因缘和合,故智名绝待智。即诸法无因生句也。
  今当次第破之。若境自是境者,不应为智所照;若智自是智者,不应得照于境。今既境为智照,则境不自境;智能照境,则智不自智。云何妄计为天然耶?若待智故境者,境从智生,境应名智,何得名境?如人秖应生人,不应生木石等。又若境从智生,则无智时亦应无境;又若境从智生,则智复从何生?待境故智亦如是破。云何妄计为相待耶?若境因智缘故境者,为境中有境,故藉智缘;为境中无境,而藉智缘;为智中有境,而藉境因,为智中无境,而藉境因;若境中有境,则不须藉智方有;若智中有境,则不须藉境方有。又设各有而仍相藉,则一时应有二境。若境中无境,则虽藉智亦不应有;若智中无境,则虽藉境亦不应有。譬如一沙无油,虽合多沙,亦不出油;一盲不见,虽合多盲,亦不能见也。智因境缘故,智亦如是破,云何妄计为因缘耶?若非由境,故境等者,从因缘尚不可得,况无因缘而可名境?智亦如是。一往谓绝理而穷之,不成绝待,以其谓有无因缘之境故,以其谓有无因缘之智故,云何妄计为绝待耶?此等并是心行理外,妄想推计,戏论分别,终无实义。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那得如前四种计执,随执一种,自谓是实,谓余是妄!见爱生著,迷于四谛八十八使,浩然无涯,方招苦果,流转不息;虽傍经论,引证文言,如虫蚀木,偶尔成字,实不能解,是字非字,以不解故。从于境智,而起见执,如服甘露,伤命早夭。故名理外境智,为龙树之所破,今不取此证境智,以释观世音也。
  理内思议境智者,亦复作上四门。然名字虽同,而观智淳熟,不生执见,毕故不造。新成方便道,发生暖顶,乃至一十六心,眼智明觉,豁然得悟,破诸见惑,与理相应。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谬。此之真观,名之为智;所照之理,名之为境。以发无漏,故称理内境智。虽见此理,终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议境智。今明观世音,亦不从此境智因缘得名也。
  二、不思议境智者。境智虽非自他共无因等,而以四悉檀赴缘假名字说。或说境自是境,智自是智,令他欢喜,生善灭恶入理。或说由智故境,由境故智。或说因缘境智。或说绝待境智,令得四益,亦复如是。若无四悉檀,益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作四说,无四性执,无执故无见爱,众生闻者,如良马见鞭影,即能破惑入道,故名为智。此智所照,名之为境。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证,成真谛理。内思议境智,如前所说。若不以空为证,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为境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间,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虽作四句明境智,实不分别四句境智;虽作四句闻境智,实不得四句境智;虽体达四句境智,实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四句思惟图度,故名不思议境智。《金光明》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境。」此如《玄义》「境妙智妙」中广说。
  今言观者,即是不思议智;言世音者,即是不思议境。若从文便,宜先释智,次释境;若从义便,须先明世音境,次论观智。
  世者有三: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既有实法,即有假人,假实正成,即有依报,故名三种世间也。世是隔别之义,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十种假名,十种依报,隔别不同,故名为世。
  间是间差之义,三十种世,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言十法界者,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即有千法。如是千法,皆是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法,四圣是解因缘法,故《大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则得炽然。」三菩提灯是诸因缘生法,当体即是三谛。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明十种法界,三十种世闻,即是所观境也。此境复为二:所谓自、他。他者,谓众生及佛;自者,即心而具。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诸世间,莫不由心造。」又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故随举一念心,即具三十世间、三千性相;随举一佛法,亦即具三十世间、三千性相;随举一众生法,亦即具三十世间、三千性相。当知若自若他,一一无非三谛不思议妙境也。
  音者,即十法界口业之机,界既不同,音亦有异,发音成声,即备三业。以此三业,而为机感也。结此世音之境,即应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结为四谛境。三结为三谛境。四结为二谛境。五结为一实谛境。六结为无谛境。具如《玄义》广明。
  次明观智者,傍境明智,则有五番论观。若就因缘论四种观;若就四谛亦四种观;若就三谛有二种观;若就二谛有七种观;若就一实谛唯一种观;若无谛则无观。此亦具如《玄义》广明。
  今且约十界以明二种三谛:一通,二别。通论者,十界皆是因缘生法,一一无不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真谛,假是俗谛,中是中道第一义谛。别论者,六凡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
  境谛既有通别二意,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观。」此之三观,即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二、道种智,三、一切种智。通论则观智但是一法异名;别论则因时名观,果时名智也。大经明十二因缘有四种观:谓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析空为下,即藏教。体空为中,即通教。从空入假为上,即别教。中道正观为上上,即圆教。当知析体二观,皆是一切智摄。若以三智四观对五眼者:肉眼、天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慧眼对空观一切智。法眼对假观道种智。佛眼对中观一切种智也。中论偈「因缘所生法」句,为观智之本。后三句如次对三智。若对四教,则初一句即对藏教,后三句如次对通、别、圆。所以对四教者,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须明教也。教必有主,主即是佛,或可一佛说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既四教有四佛,即应有四补处菩萨,辅佛弘此四教。若言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则生生尚不可说,何况生不生等。若言有因缘故亦可得说,非但生生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可得说。以佛教门出生死苦,不得一向执无说也。三藏教补处者,百劫种相好因,伏惑未断,仅可对声闻忍位。但以六度行成,誓愿将满,慈悲熏于众生,亦能拔苦与乐,即是约因缘生法世智,观于六道世间之音,名观世音也。通教补处者,观真断结,不住于空,从空出假,道观双流,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即是用体空一切智,观于六道世间之音,名观世音也。别教补处者,十住断见思惑成一切智,十行四教四门观假断尘沙惑,成道种智。十回向习中观,伏无明初地,断一分无明,分成一切种智,十地后心,无明将尽,灌顶受职,大慈大悲,普熏法界,随有机感,皆能与拔,即是用次第三智,观于十法界世间之音,名观世音也。圆教补处者,从初发心,正观中道,了知十界众生三千性相,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不在内、不在外,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毕竟非实,而三谛之理,宛然具足。无前无后,在一心中,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观智既尔,谛理亦然,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即于初心具观三谛一切佛法,无缘慈悲,于一心中具修万行诸波罗蜜,入十信位,已能长别三界苦轮,四住先落,六根清净,名为似解。进入十住,初心即破无明,开发实相,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湛然应一切。圆具三智从胜受名,但名一切种智,圆具五眼从胜受名,但名佛眼。故云:「开佛知见,初住功德已不可尽,况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况等觉耶?」若能如是解者,名为圆教。人法约无作四谛,起无缘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应二身。真遍法界,药珠普应一切,横竖逗机,冥显两益,以无缺宝藏,金刚般若,拔二种生死微细诸苦,以首楞严法界健相与三点涅槃大自在乐,是名不思议一心三智,观于不思议十法界,一境三谛之音,名为观世音也。
  问:既观众生非有非无,云何行于慈悲?
  答:若不明中道,则不识非权非实;若不识非权非实,则亦无权无实;若无权实,则无四番因果。若明中道,则权实双照;若双照权实,则有三种权。四谛世出世因果,亦有一实;无作四谛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于一念心中。所以者何?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即是法宝。即此觉慧,与理事和合,名为僧宝。事和即有前三教贤圣僧,理和即有圆教四十二贤圣僧。故大经以月光增减,喻智断二德。前十五日喻智光渐增,即是智德;后十五日喻邪光渐减,即是断德。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体无偏圆以喻实相,光有盈昃以喻智断。智光增者,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断光减者,即诸法不灭而烦恼灭。如是增减,日日有之;如是智断,地地皆具。若十五日体圆光足,则月不更圆,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极,菩提智满,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体尽光灭,究竟无余,此喻无明已遣,邪倒永除,无惑可断,故云不灭,不灭名大涅槃。如此明僧宝智断,皆约中道一实相法,一切因果无所破失也。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计断常等,即破生灭四谛世出世因果,破三藏教三宝。若但说无常生灭,即破无生四谛通教三宝。若但说体法不生不灭真谛,即破无量四谛别教三宝。若但说次第,显于非空非有,亦破圆教无作四谛一体三宝。传传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后所破失者少。若得今圆教意,即一切无所破失也。
  问:若圆修实相,则一法三谛,一心三观,具足诸法,亦应一教四诠。但明圆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别耶?
  答:若一教圆诠一切诸法,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别,逗钝根人。苟不假渐次分别,则圆顿何由可解?用别显圆,所以先明四教。例如欲显一心三观,先明次第三观也。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法即前三教。既入佛慧,方便自息。故云「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知但一圆顿之教,一切种智中道正观,唯此证实观世音,余皆方便说也。
  本迹者,《千手眼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于过去无量劫前,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悲华经》云:「过去宝藏佛时,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涂等一切苦恼,若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无上菩提。』宝藏佛言:『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我念往昔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得成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德。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观世音得大势二菩萨受记经》云:「次阿弥陀后,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如此本迹,难可测知也。
  观心释者,观心因缘所生,是三藏观世音观。心即空是通教观世音。观心即假是别教观世音观。心即中是圆教观世音。又秖此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纵令昏迷倒惑,而能缘之见分,当体无非一心三观,所缘之相分,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虽复当体,全是妙智妙境,境智不二,而众生日用不知,枉受轮回。虽复轮回,性德无减,是理即圆观世音。若闻而能解,不于心外别问佛法及众生法,是名字即观世音。若如所解,而修止观,圆伏五住,是观行即观世音。若止观力强,粗垢先落,净于六根,是相似即观世音。若发中道真无漏解,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分证即观世音。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三千实相,究尽明了,是究竟即观世音也。
  次释普门者,复有二:一、通途明门,二、约十义解释。
  一、通途中,复有四意:一、略列门名。二、示门相。三、明权实。四、明普不普。
  一、列门名者,佛世间门,通至贵贱居室之处。凡鄙以十恶五逆为门,通至三涂。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禅四定为门,通至人天。外道以断常为门,通至惑苦。爱以四倒为门,见以四句为门,善恶踓殊,束而为言,俱是有漏世间之门,通至生死也。若就佛*轮门,亦复众多:三藏四门,通有余无余涅槃。通教四门,近通化城,远通常住。别教四门,渐通常住。圆教四门,顿通常住。此则四四十六教门。又有十六观门,合有三十二门,皆是能通之义,具如《玄义》所明。
  二、示门相者,三藏四门,谓阿毗昙是有门,成实论是空门,昆勒是亦有亦空门,车匿是非空非有门,一一广明行法判贤圣位,由门通理也。通教四门,谓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一一作行相制贤圣位,由门通理也。别教四门,谓观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是有门;观佛性如空,迦毗罗城空,即是无门;观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宝,罪人见石,是亦有亦无门;观佛性离二边,即中道非有非无门。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门通理也。圆教四门,名不异别,但一门即三门,三门即一门,不一不四,无历别之殊,圆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议行位之相,亦由门通理也。
  三明权实者,藏通二教,若教若观,共十六门。能通所通,并皆是权。别教教观,八门能通是权,所通是实。圆教教观,八门能通所通皆实也。
  四明普不普者,凡夫外道见爱等门,尚不能通出三界,何况普耶?藏通二教,但通化城,亦复非普。别教渐通,亦非普义。唯圆教教观,实相法门,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谛一时圆通,圆通中道,双照二谛,故称为普门也。
  一、通途明门竟。
  二、约十义解释者,至理非数,赴缘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无量,广略宜然,今且处中,略明十义: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上通涂普门,已约法竟。此十普门,皆约修行福德庄严,前五是自行,次三是化他,后二是结前两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第五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愿,三四是行。
  总生起者,菩萨见一切苦恼众生,起大慈悲,此心虽不即是菩提心,能发生菩提心。譬如地水,虽非种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复如是。
  次誓愿者,若但慈悲,每多退堕,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须起誓愿,要期制持此心,令菩提坚固。
  次修行者,若但发愿,于他未益,如无财力,权谋不能拔难,菩萨亦尔,须福德财神通力智慧谋,乃可化导,故须修行以填愿,即方便道也。
  次断惑者,无碍道也。
  次入法门者,解脱道也。此自行次第也。
  次神通等者,若欲化他,须示三轮神通,是身轮方便。是意轮说法,是口轮。先以定动,后以慧拔,此化他次第也。
  次供养诸佛,是结自行随顺修行,是名真法供养,诸供养中为最。故《大经》云:「汝随我语,即供养佛。」禀教而行,是结自行也。成就众生,是结化他。菩萨入诸法门,净佛国土,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也。
  解释者,始从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语乃通,不出众生缘法缘无缘。若约次第三慈,则缘众生时,众生差别,假名不同,因果苦乐有异,尚不得入法缘慈,何得称普?若法缘慈,则无人无我无众生,从假以入空,尚不得诸假名,何况是普?若无缘慈者,不缘二十五有假名,不缘二乘涅槃之法,虽无所缘,而能双照空假,约此起慈,名无缘慈,心通三谛,称之为普也。若约一心圆妙三慈则不然,且如众生缘慈悲,若观一法界众生假名,可不名普;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法界各有十法界相性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界千如,宛然具足,在一念心。譬如人面,备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师善识。众生一心具足百界千如,性相亦复,如是凡夫,颠倒理具情迷,圣人觉识,如彼相师,知此千种性相,皆是因缘生法。若恶因缘生法,即是苦相性,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脱,故观此苦,而起大悲;若善因缘生法,即有乐相性,乃至乐本末,既未证得,故观此而起大慈;具如《玄义》广释十界相性等也。菩萨深观十法界众生千种性相,具在一心,远讨根源,照其性德之恶,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况不照修得善恶耶?如五雪山,亦有药王,亦有毒草,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悯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观性德善乐,爱念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乐。此十法界,收一切众生,罄无不尽,缘此众生假名,而修慈悲,岂非众生缘慈悲普耶!
  问:地狱界重苦未拔,云何与乐?
  答:众生入地狱时,多起三念,菩萨乘机即与乐因,故言与乐也。又菩萨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余九苦轻,与乐义可解。
  次明法缘慈悲普者,观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恶,悉皆虚空;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皆空;十法界处所,处所皆空;无我、无我所皆不可得,如幻如化,无有真实,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众生云何强计为实?不觉不知,为苦为恼,不得无为寂灭之乐,今欲拔此苦而起大悲,欲与此乐而起大慈,故《净名》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若缘一法界法起慈悲者,可不名普,今缘十法界法,岂非普耶?
  三无缘慈悲普者,若缘十法界性相等差别假名,此假则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则非空;非假故不缘十法界相性,非空故不缘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边,无住无著,名为中道,亦无中可缘,毕竟清净。佛是观时,虽不缘于空假,任运双照二边,起无缘慈悲,拔二死苦,与中道乐,如磁石吸铁,无有教者,自然相应,无缘慈悲,吸三谛机,更无差忒,不须作念也。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五品观行无缘慈悲,进入十信相似无缘慈悲,次入十住,方是分证无缘慈悲,乃至等觉邻极慈悲,普熏众生,不动而应,如明镜现像,如磁石吸铁,三谛具足,故名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也。
  弘誓者,弘名为广,誓名为制,愿名要求,制御其心,广求胜法,故名四弘誓愿。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若见苦谛,逼迫楚毒酸辛,缘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若见集谛,颠倒迷惑系缚,缘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行清净道,能出生死至安乐地,众生不识,欲示众生,立于此道,故言未安令安。烦恼灭处,子果缚断,名为涅槃,众生未证,缘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生死因难识,苦果易知,故先果后因;涅槃理妙,须方便善,故先因后果;如此四谛不出一心,迷心起业,业即感果,欲识果源,果但由集;制心息业,则生死轮坏,烦恼调伏,名之为道;修行不懈,则苦忍明发,子果俱断,名之为灭;虽有四别,终是一念,更非异法。四谛既尔,弘誓亦然。但凡夫厌下攀上,约此立誓,未达四谛,是不名普。藏通二教,惟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圆教菩萨,于一心中遍知一切苦集灭道,遍知集者。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无作之集,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奢未尽,华则著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大经》云:「汝诸比丘,于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有作集招分段苦,无作集招变易苦,故界内道谛,即是界外集谛。界内灭谛,即是界外苦谛也。遍知对治苦集之道灭者,人天五戒十善四禅四定不动,不出藏通。四谛十二因缘,通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别教历别通至常住,不能于一道,有无量道,不名普道。圆教中道即是实相。《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者为圆因,故称普道。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譬如劫火,无有遗烬。」《普贤观》云:「大乘果者,诸法实相证,如此灭名为圆果,故称普灭。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云弘誓普也。」
  修行者,次第五行非普,一心五行乃名为普,具如《玄义》行妙中说。断惑者,若从假入空,止断四住,华犹著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但离虚妄,未得一切解脱,故不名普。若从空入假,止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若空假不二,正观中道,根本既倾,枝条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断惑普也。
  入法门者,若二乘入,一法门不能入二,何况众多?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亦不名普。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王三昧亦如是,一谛三昧即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各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门普也。
  神通者,罗汉见大千,初地见百界,二地见千界等,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缘境既狭,发通亦小。今圆教菩萨遍缘十法界境,发通遍见十法界而无限极,三乘尚不知其名,何况见其境界!眼见既尔,余例可知。
  方便者,有进行方便,是道前自行方便。有起用方便,是道后化他方便。今正明道后方便也。若二乘及权位菩萨自行方便,止能入一法门,故起用化他,但能齐其所得,道前道后俱非是普。今圆教菩萨以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双照二谛,二谛神变遍十法界,而于中道无所损减,道前道后,皆名为普也。
  说法者,二乘及权位菩萨,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今圆教人,一时演法,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如修罗琴,随人意出声,故名说法普也。
  供养诸佛者有二:一事,二理。事供养者,如《华严》云:「不为但供养一佛故,乃至不为但供养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故,为欲遍供养尽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合掌,赞诸法王,以身命财一切供具,周至十方如普贤愿王所说也。」理供养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之为觉。觉即是佛,万行功德熏修此智,即供养佛也,故云供养诸佛普也。
  成就众生者,譬如萤火、灯烛、星、月为益盖微,若日光照世,则一切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成就。外道如萤,二乘如灯烛,小菩萨如星,别教如月,今圆教菩萨犹如日轮。又如大云,一时等澍,四方俱下,三草二木,各得生长,故云成就众生普也。
  普门之义,何可穷尽!略举十义,以示其端耳。但观现前一念心性法尔,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正是无作四谛妙境;缘此妙境而起慈悲;慈悲则普立弘誓愿;弘誓则普依此修行,一行一切行,故修行普;依此断惑,一断一切断,故断惑普;依此入法门,一法门一切法门,故入法门普;依此而起神通,即是无记化,化故神通普;依此而起方便,遍逗十界权实顿渐种种机缘,故方便普;依此说法,一音遍报众声,故说法普;依此供养诸佛,三世诸佛悉受其供,故供养普。依此成就众生,法界群机皆得四益,故成就普;一切众生心性无减,是理即普门;闻而生解,是名字即普门;圆伏五住,是观行即普门;清净六根,是相似即普门;开示悟入,是分证即普门;法界洞彻,穷源尽性,是究竟即普门也。
  释品名竟。
  此品因昙摩罗谶法师,教河西王沮渠蒙逊诵之除病,所以流通别行。良由观音大士与此方尤有缘,故智者大师亦别说《玄义》及《义疏》各有二卷。《玄义》亦作五重,谓人法等为名,已如前说。灵智合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慈悲利物为用,流通醍醐味为教相也。

○普门品入文为二:初问答,二闻品功德。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长文有两番问答:初番为二:初问,二答。今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尔时者,说东方菩萨竟,次应说西方菩萨时也(世界)。说东方生善竟,次应说西方生善时(为人)。说东方断疑竟,次应说西方断疑时(对治)。说东方得道竟,次应说西方得道时(第一义)。
  无尽者,境也。《大品》明空则无尽(真),《大集》明八十无尽门,《华严》明十种不可尽(俗),《净名》云:「夫无尽者,非尽非无尽,故名无尽。」(中)
  意者,智也,即一心三智也。智契于境,境随智空,名无尽意(空)。又意者世出世之本也。智随于境,境多智多,名无尽意(假)。又意即法界,一切皆是法界,故言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中)。
  而作是言者,具二庄严,故能问也。
  以何因缘者,若就众生,则以善恶两机为因,圣人灵智,慈悲为缘。若就菩萨,则以观智慈悲为因,众生机感为缘也。

○二答三:初总答,二别答,三劝持名。答即《大佛顶经》所明十四无畏也。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标十法界种种机也。受诸苦恼,明别业所感,果报各不同也。自有一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多人受一苦,多人受多苦,今显人多苦多,并为菩萨与拔之境也。遭苦由于二世之恶,闻名即是二世之善。一心称名,有事有理,如此善恶,合为机感也。
  即时观其音声者,应之速也。
  皆得解脱者,应之普也。
  闻有四义,谓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随达一种,即是四教闻慧。一心称名,即四教思修二慧。
  事一心者,谓念念相续,不起杂想。理一心者,谓了知此心,非自他共,亦非无因,能称所称,体是法界也。事一心解脱事难,理一心解脱理难,随感必应,如啐啄同时。若夫称唱累年不蒙寸效者,秖由未臻事一心故,然亦能作未来得度因缘。故虽散心,一称名号,功无虚弃,但效有迟速耳。

○二别答三:初约口业机明应,二约意业机明应,三约身业机明应。初中二:初明七难,二结叹。初又七:初火难至七怨贼难。今初: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持名是善,入火是恶,善恶合为机感,威神力故。火不能烧,即是应也。果报火下,从地狱上至初禅,皆论机应。恶业火下,从地狱上至非想,皆论机应。烦恼火下,从地狱上至等觉。皆论机应也。

○二水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水漂是恶,称名是善,以此为机,得浅是应也。果报水下,从地狱上至二禅,恶业水通三界,烦恼水通九界,并论机感。

○三罗刹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此罗刹难,亦是风难。果报罗刹在欲界,恶业罗刹遍三界,烦恼罗刹通九界。又果报风至三禅,恶业风遍三界,烦恼风通九界,各论机应,并可例解。

○四刀杖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果报刀杖,局在地居。恶业刀杖遍三界,烦恼刀杖通九界也。

○五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鬼难例前罗刹可解。言大千满中者,假使之辞,意显烦恼恶鬼弥满,唯称名能降伏之。

○六枷锁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有罪是现世恶,无罪是过去恶。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头曰枷,连身曰锁,封名为检,缚名为系。果报枷锁在欲界,恶业枷锁遍三界,烦恼枷锁通九界也。

○七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大千满中,亦假设之辞。夺命名冤,劫财名贼。果报冤贼在欲界,恶业冤贼遍三界,烦恼冤贼通九界。观心释者,大千满中,冤贼无始,烦恼种子集在第八藏识中也。有一商主,第六识也。诸商人遍行别境,及诸善心所也。重宝出世,三乘法也。经过险路,诸对治法。与诸烦恼,相遇也。其中一人,或是胜解,或是善慧,或是信也。一心称名,四教闻思修慧也。俱发声者,心王与诸善心所决相应也。即得解脱者,证于四教所诠理也。
  又此七难,即表众生身有六大。火即火大,水即水大,风即风大,刀杖枷锁皆即地大,三千大千以表空大,罗刹冤贼以表识大。观音菩萨观此六大,皆如来藏,一一即空假中。自既解脱,故能令他解脱。众生迷此六大之性,枉受果报恶业烦恼诸难,然正迷时,性德无改,原与菩萨体同,故闻名称念,随其解有偏圆,行有浅深,所得四教四益,亦有差别,究竟终得一切种智,则无别也。
  初明七难竟。

○二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者,高显也。功超九界故高,名彰三土故显。初约口业机明应竟。

○二约意业机明应二:初明三毒,二结叹。今初: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多欲恚痴是恶,常念恭敬是善,此二为机,得离即是应也。事欲事恚,局在欲界,事痴即通三界。
  理三毒者,二乘以耽真为欲,畏俗为嗔。不了生死涅槃如幻为痴出假。菩萨以游戏神通为欲,诃厌二乘为嗔,不达中道为痴。地前菩萨以中道似爱为欲,双舍二边为嗔,无明未破为痴。乃至等觉后心,犹有微细无明未破,即有微细欲恚未除。今由大悲菩萨从初发心,观此贪嗔痴等烦恼,皆是因缘生法,一一即空假中即空,故离凡夫;三毒即假,故离二乘;三毒即中,故离菩萨。三毒成就不可思议三种善根,亦是成就不可思议大贪大嗔大痴法门,故令常念恭敬之者。随解偏圆,随行浅深,得离亦有种种差别,究竟归于无差别也。

○二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二约意业机明应竟。

○三约身业机明应二:初明二求,二结叹。今初: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求男求女,独标女人者,女人以无子为苦,夫主所弃,并妇所轻,旁人所笑故也。礼拜供养是机感,便生男女是普应也。
  法门解者,四教未证实理,皆名女人。四教各论慧男定女,良由大士先证权实男女,故能为增上缘,令诸行人,各得成就诸定慧也。又欲界有慧无定是狂男,无色有定无慧是痴女,四禅定慧均平如福德男端正女也。然男无破惑之功,女无出生无漏之力,此亦无用男女。藏通两教二乘,慧能断见思惑,是干事之男,定能发生无漏,是育嗣之女。然慧不能破无明见佛性,则男而不男,定不能怀中道子,则女犹石女。故《大经》云:「一乘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慧多定少,亦不见佛性也;唯别教初地,真明慧发,无缘慈成,乃名真正男女。」圆教初住见中道时,定慧具足,男女相满,故男名福德是有定之慧,女名端正是有慧之定也。

○二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唐捐而虚弃,此句兼释疑也。亦有礼拜不得男女者,唯由机浅,故所求未遂。而礼拜之福,终必不失也。
  二别答竟。

○三劝持名答三:初劝持,二格量,三结叹。今初: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上说观音得名因缘,其力广大,既不辨形质,但是述名论德。若欲归崇,宜受持名号,故结劝持名也。良由万德洪名,称实所召,只此一名一字法尔,具足三千性相,三谛妙理法尔。圆收顿渐偏圆权实,妙智法尔。理智本自不二,不二而二,理智宛然,举一假名,则一切假名、一切实法、一切国土无不归趣此假名中。是故闻名功德,已自不可思议;受持功德,尤不可思议也。持名既尔,想彼正报、依报亦复如是,故知《阿弥陀经》、《观无量经》与此妙经,同一圆顿甚深希有法门,无有优劣。

○二格量。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文有四意:一格量本,二问,三答,四正格量也。格量本中共举四多:六十二亿恒沙是福田多,受持是持名多,尽形是时节多,饮食等四事供养是种子多。以此四多,为格量本也,问答可知。正格量中还举四少以格四多,但一观世音则福田少,持名亦少,乃至一时则时少,礼拜供养不言四事则种子少,而功德正等无异,良由真如实际,一多无性本自平等故也。观音证此实际,故一则非一,与多正等。六十二亿证此实际,故多则非多,与一正等。一中解无量,故说六十二亿无量中解一,故说观世音耳。《占察经》云:「能闻我名者,即为闻十方佛名。」亦是此意。

○三结叹。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初番问答,明众生三业显机为境,法身灵智冥应境智因缘名观世音竟。

○次番亦二:初问,二答。今初: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问有三意:一云何游,是问身业。二云何说,是问口业。三方便云何,是问意业。即是三轮不思议化,亦名三不护三无失也。不思议化者,化作佛身,亦即化作佛口、佛心,乃至化作执金刚神,亦即化作金刚心、口。虽屈曲利物,而于法身智慧无所损减。故《净名》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而动,名不思议化也。
  问:意业云何可化?
  答:圣意无能测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虫亦令得知,故《唯识》云:「无上觉者,神力难思,化无量类,皆令有心也。」
  不护者,住不思议圆普法门,实不作意,计校筹量,次第经营,譬如明镜,随对即现,无有分别,亦无前后也。
  无失者,众生根机不同,浅深有异,观音虽不作念逗机,而逗机无失,契当前人冥会事理也。

○二答三:初别答,二总答,三劝供养。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应以之言,答意业。方便能知机宜现身,答身业。说法,答口业。三业本不相离也。此中别明三十三身,若并人及非人,则是三十五身。《大佛顶经》明三十二应,开出独觉,别为一。合四妇女,但为一。略不言迦楼罗,文有开合,义无增减。总而言之,止是十法界身耳。不言菩萨身者,正就菩萨,法界广明,现余九法界像,以显十界互具,重重无尽之意也。不言地狱界者,摄在非人中也。若有国土众生者,实报、方便、同居三种国土,十法界机也。实报土中,纯以菩萨而为众生,唯有一佛界机。方便土中,有九种众生,谓藏教二乘无学,通教三乘断通惑人别三。十心,圆教十信也。有二种机:一是佛界机,二是菩萨界机也。同居土中,具足九界众生及十界机,对机设应具须十界佛身。又有四教相别辟支,又有缘独不同声闻,又有析法、体法、四向、四果及示随五味,展转调伏不同。既现梵王,理应亦现光音、遍净二王。既现帝释,理应亦现夜摩、兜率、化乐三王。自在即欲界,主大自在,即四禅主。既云毗沙门,亦必现余三天,故彿顶直云四天王也。既云小王,亦必应现四种轮王。既云人非人等,言人则老少贵贱,何所不收;言非人则地狱鬼畜,何所不收;故下文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但可意知,岂可言尽!为说法者,随其所堪,或权或实,或顿或渐,或显或密,令得权实四益,究竟终归一实益耳。

○二总答。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别答三十五身,文广而意狭;此总答如是功德,文狭而义广。以种种形,则不止三十五身;游诸国土,则不局娑婆世界明矣!

○三劝供养二:初劝,二受旨。今初: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既名观世音,亦名施无畏者,从德受名,德既无尽,名亦无尽也。

○二受旨六:初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劝,五受已转奉,六叹结。今初: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众宝珠璎珞者,众宝间珠,共为严饰也。无尽意位高,璎珞何止直百千两?如云百姓万民,不止一百一万也。又颈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尽法门,庄严实相,如璎珞在颈。
  解者,表菩萨为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无依无倚,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罗尼以为璎珞,庄严法身。」百千是十万,表十地各有万德也。
  法施者,财即是法财,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财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也。

○二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约事则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故不肯受,礼应逊让也。约表法则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

○三重奉。

【无尽意菩萨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或请上愍下,或地位相齐,亦可相愍。或我为四众故施仁,愍四众而受,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也。

○四佛劝。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正以菩萨为物故施,亦应为物故受也。

○五受已转奉。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秖一法施,璎珞分作二分,表一实相举体作事理二因也。奉二佛者,表以二因趣二果也。理圆即法佛,事圆即报佛,还以二佛,表二果也。

○六叹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初长文竟。

○二偈颂什公不译,故旧本皆无。《文句》《义疏》亦皆不释。《续高僧传》云:「偈是阇那掘多所译。」今流通本既并增入,故《科注》中依慈云师所分之科,而消释之。大科为三:初双颂两问,二双颂两答,三双颂两劝。今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初句叹佛德,次句双含二问。后二句别颂,初问也。

○二双颂两答二:初加颂总叹行愿,二别颂两答。今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初二句经家叙辞,次六句佛正答也。「汝听」者,诫令生三慧也。「观音行」者,一心三智,观十界音,令无量苦一时解脱,即已成利他行也。「善应诸方所」者,不动真心,垂形三土,三十二应,处处现往,即普门神通力也。此二句总叹,所克真应二身也。「弘誓深如海」者,明其初发心时,缘于无作四谛,故横该十界,竖彻三谛,广且深也。「历劫等」者,明其中间,以行填愿,所经时久,所侍佛多,所发愿大,故得成今真应二身,譬如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也。

○二别颂两答二:初颂前答,二颂后答。初中二:初颂总答,二颂别答。今初: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略说」者,举要而言也。闻名故称,口业机也。见身故礼,身业机也。心念,意业机也。「诸有」,二十五有也。

○二颂别答二:初颂七难,二颂三毒二求。初中十二。初颂第一火难至十二加颂雷雨难。今初: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念彼观音」者,若就佛说,观音为彼,即约师弟,假分彼此。若就众生,念彼观音,即约感应,暂分彼此,师弟感应,无非法界,能所宛然,能所斯绝,众生念自心中之彼观音,观音应自心中之彼众生,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二颂第二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三加颂堕须弥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约事即是假设之辞,设使从须弥堕,尚不损伤,况余山耶?约观解者,本在中道实相性德须弥山王,无明恶人推堕二死海中,念彼观音三智三德,便同诸佛住无所住。

○四加颂堕金刚山难,例须弥难可解。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五超颂第七冤贼难。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追颂第四刀杖难。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七追颂第六枷锁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八加颂咒咀毒药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咒使鬼神,往杀前人。若前人有种种福德所护,不可杀者,法须还著本人,密部明之甚详。须知还著本人,亦复具有四悉檀益。苏轼改云「两家俱没事」者,见识单浅,未知折摄之妙也。

○九追颂第五鬼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十加颂恶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十一加颂蛇蝎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十二加颂雷雨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正颂七难,加颂有五,共为十二。皆须具约果报、恶业、烦恼、六道、四教,一一释之。若约所表,不出六大:须弥金刚亦是地大,雷电火大,雹雨水大,兽蛇咒诅皆表识大,菩萨因中观此六大,即空假中,今住六种如实之际,故遍法界救诸苦恼。以要言之,一切依正皆是观音妙色妙心,一切众生于圣色心而自为难,如闇中触宝,自伤其身,三业求救,亦即观音。是故机成,即时而应,当以此义,念念观之,何患不同观音利物。
  初颂七难竟。

○二颂三毒二求。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界内界外,皆有三毒之苦,皆有无男无女之苦,故无量也。
  初颂前答竟。

○二颂后答二:初正颂示现,二加颂显机显应。初正颂示现,长文有别有总,别明三十二应,总明身多境多。今不分总别,但通明三轮不思议化,即分为三:初明身业普应,二明意业普观,三明口业普说。今初: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具足神通力」者,百界千如,全体之妙用也。「广修智方便」者,权实二智,照性以发通也。上文但以「非人」二字含三恶趣,今具出之,故知具十法界身也。分段变易,各有四相之苦,以渐悉令灭,归于常寂光。或权或实,循循善诱,合宜而用药,不执方明矣!

○二明意业普观。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初一偈,明所证体。次一偈,明所起用也。「真观」者,证不思议空也。「清净观」者,证不思议假也。「广大智慧观」者,证不思议中也。「悲观」者,以不思议三观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也。「慈观」者,以不思议三观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也。同慈力故云常愿,同悲仰故常瞻仰,由深证此一心三观,故发无垢清净光明,名为慧日,能破十界三惑闇之集谛,能伏十界二死灾风火之苦谛,能与十界道灭而普明照世间也。

○三明口业普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欲说大法,必依身意,以为授法之本。为度众生,现身说法,故所现身名为大慈悲体,与下慈意互举,一字相影略耳。先甪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无不肃,故云「悲体戒雷震」也。拔苦与乐,名为大慈悲意,无缘而被名之为妙物,无不覆譬如大云,故云「慈意妙大云」也。诸天甘露,服之不死,所澍法雨,亦复如是,闻者悟道,证常住命,三惑烦恼,苦焰灭除,与拔同时,十界皆得度也。
  初正颂示现竟。

○二加颂显机显应。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长文三十二应,应虽属显机,则或冥或显,不可定判。今颂既云「念彼观音」,则灼然是显机也。诤讼怖畏亦须果报、恶业、烦恼三释,或此亦是加颂七难,偶错简耳。但云众冤退散,或仍是冥应也。
  二双颂两答竟。

○三双颂两劝二:初颂前番劝持名,二颂后番劝供养。初中二:初明境智深妙以劝常念,二明感应难测以劝勿疑。今初: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此明菩萨有种种德具种种名,一一名字,并诠法界圆融不思议德,故须念也。即权而实,名为妙音。即实而权,名观世音。契本净性,名为梵音。契十界机,名海潮音。权实不二,自他不二,故胜彼十法界世间音也。权即实故,他即自故,胜于别教所诠九界,迷理起惑,实即权故,自即他故,胜于别教所诠佛界。缘理断九也,所以观音一名,即与六十二亿名号功德正等。

○二明感应难测以劝勿疑。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疑去则念成,念成则二死可脱,故劝勿疑。
  初颂前番劝持名竟。

○二颂后番劝供养。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顶礼即是三业供养也。
  初问答竟。

○二闻品功德二:初持地叹证,二经家述益。今初: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自在之业,谓于七难三毒二求,皆得大自在也。普门示现,谓现十法界身,方便说法也。闻者功德已自不少,况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者乎!然非通别释题,安令闻者获大功德,故须持地菩萨而叹证之。《大佛顶经》云:「毗舍浮佛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悟无生忍,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证上首。」盖既悟地大本如来藏,即悟七大皆如来藏;既悟七大皆如来藏,即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既悟阴入处界皆如来藏,即悟七难三毒乃至十法界身皆如来藏;故能证此闻品功德也。

○二经家述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等等者,无上菩提,无与等者,得此理已,等一切法,皆成无上,如世仙丹,无与等者,能点他物亦成仙丹,此约开显之圆,横收一切皆归一实也。又究竟佛果,无与等者,初发心时,即便等之。如转轮王无与等者,太子初生即便等之。此约实相之体,竖谈因果,初后宛然也。又心即理,理即心,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心之与理,但有名字,名字性空,俱不可说,将何物等何物,而云无等等耶?不可说而说,说此心等此理,是故言无等等。此约双遮双照,非横非竖,而横而竖也。发心有三:一观行发心,二相似发心,三分证发心,今必是分证也。
  约化他劝流通中二勖受法弟子竟。

○释普门品竟。次释陀罗尼品。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133

 
 
 
前五篇文章

观世音菩萨·疏论 030 法华经演义(释普门品)(清,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9 法华经大成(释普门品)(清,

观世音菩萨·疏论 031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清,灵

观世音菩萨·疏论 032 高王观音经注释(清,悟静)

观世音菩萨·疏论 033 妙法莲华经指掌疏观音普门品别

 

后五篇文章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7 妙法莲华经要解(释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6 释普门品重颂(宋,遵式)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5 法华义疏(释普门品)(隋,吉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4 法华玄论(论观音)(隋,吉藏

观世音菩萨·疏论 023 妙法莲华经文句(释普门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