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走一步抹一步,坦然面对佛法里的矛盾(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走一步抹一步,坦然面对佛法里的矛盾(上)

   大家读《六祖坛经》,知道经典中提出的主张是众生皆有自性,也可以说人人都有佛性。可是我们讲《华严经》的时候,里面提出来:众生无自性,《华严经》里有很多地方都说众生没有自性,但也有一部分说有自性。也就是说这部经典里面,有的地方说有,有的地方说没有。我们先就《华严经》里说的「众生无自性」,来对照《六祖坛经》里说的「众生皆有自性」,这两部经典所说的竟然相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想,很多人会以《金刚经》来解,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就是呈现了《金刚经》。也可能有人会认为你能体会到自性,那就有自性;你没办法体会的话,那就没有,这也是一种说法。另外,也可以解释为对站在不同修行阶段、不同修行基础的修行者所提出来的不同见解。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另外的看法。在我们佛教界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有人认为那些讲无自性的经典,不是释迦佛当时在印度传的,是伪造的,那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的。当然,也有另外的看法认为,应该就是无自性的呀!这个有自性的说法根本不是佛法!我们在佛教界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观点。

  再举一个例子,禅宗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有一位禅师,常有人来向这位禅师请教问题。第一个来请教禅师问题的人说:众生皆有佛性。老和尚回答:对。这个人就很满意的回去了。第二个人又来说:众生皆无佛性。结果老和尚还是回答:对。第二个来问的人也很满意的回去了。站在禅师后面的小徒弟不满意的说:师父啊!他们问的问题是相反的,你怎么都说对?老和尚就对小徒弟说:你也对。这是禅宗很有名的一个公案。现在我们看!有人说《华严经》是伪造的,也对;说《六祖坛经》这样的说法是错的,也对;结果,用《金刚经》两个都对。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对呀?大家真的愈学愈糊涂了。

  在佛教、在佛法里面真是充满矛盾的。所以,如果有人因为这样子就说《华严经》是错的,他是在冒很大的风险。什么风险?就是谤佛经,这个风险很大。如果在佛法里,听到一个跟你所认知不同的说法,你就要去否定它,这个非常危险。事实上,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或者这样的模式,你在佛教这个圈子里面应该是要离开的。在佛法这个领域里,你要有化解矛盾的能力,也可以说,你要学会《金刚经》,你学会《金刚经》就有化解矛盾的能力。你如果没有化解矛盾的能力,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学佛的,在佛法的领域里根本就不能存活。

  如果有人说:你现在的讲法跟佛经的讲法有冲突,所以你错了!如果有这种逻辑推理的习惯,那么在佛法这个领域应该是存活不下去的,因为这种情形在佛法里面到处都是。如果自认为读了很多经典,修行修了很久,但表现出来还是这样,那根本是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这一点,在中国佛教的历史里面,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道生和尚公案。

  道生和尚刚开始读到的那些经典,上面都写着:「一阐提不得成佛」。当时,大家都接受这种说法。所谓一阐提是什么?就是没有佛种,没有佛性。这个人没有佛性,没有佛种,那他就不能成佛,当时他读到的经典是这样。可是,道生和尚不相信。他说:一阐提亦得成佛,也可以成佛。他提出和当时佛经相反的说法,但没有人理他。不过,他非常坚持,认为这才是对的。讲到后来,没有人要听他讲经了,他就对着石头讲,结果,石头都在点头。后来啊,又翻译出更新的佛经来了,上面写着:一阐提亦得成佛。哇!他就得到平反了。大家说:啊!他好厉害哦!佛经还没有传来之前,他竟然就有这个正确的看法。他便因此声名大噪,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仰,说他有先见之明。

  可是,一前一后的佛经怎么完全相反?到底哪一个才对?到底该相信哪一个?这个佛经啊,就是这么矛盾!一前一后翻译出来的就是相反。如果我们也来指摘前面的佛经是错的,后来这个佛经才对,那就辩论辩不完了!其实这个地方根本不需要辩论的,只要用《金刚经》一化,在是名状态,就全部解决了。所以,学佛你要学会化解矛盾。(本文摘选自20101107连线法会)(忆玫整理)

 
 
 
前五篇文章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你在累积什么?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真心的奉献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善护念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

 

后五篇文章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悲心的回应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生命的灵性与价值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学与科学的交会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我愿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