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二章 离因离缘离言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二章 离因离缘离言说

 

  第二章 离因离缘离言说

  本章有五节 一 外缘和内缘 二 六种因 三 种种因缘非渐次生非俱时生 四 言说四种妄想相 五 言说与所说都非第一义

  第一节 外缘和内缘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诸法缘因之相,以觉缘因相故,我及诸菩萨离一切性有无妄见、无妄想见渐次俱生。

  白话解

  大慧菩萨请佛开示:世尊!请为我们说一切种种法的因缘相,使我和众位菩萨了解因缘相,离一切性,离有无二边妄想,离渐次生和俱生的邪见。

  经文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生起法相有两种缘:外缘和内缘。

  经文

  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迭、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白话解

  先说外缘,譬如泥坯造成泥瓶,有赖于泥坯以外的的柱、轮、绳、木、水、人工等等条件,才能造成泥瓶。毛织成毡,草编成席,种子发芽,酪熟成酥,都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一个识相的生成和转变,也有赖于外尘的作用,缘外尘前灭后生,展转相生。这些外部条件,称为“外缘”。

  经文

  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白话解

  什么是内缘?心内的无明爱业也会引发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生起种种法相,这无明爱业也是妄识所缘的条件,称为内缘。其实,缘和所缘,都是妄想缘起的条件,内和外亦无绝对的界线,为顺愚夫的妄想心,便起一个名字,称为“内缘”。

  第二节 六种因

  经文

  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

  白话解

  一个法相的生成和变化,也有其内在因果关系。一般说有六种因: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

  经文

  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

  白话解

  一、当有因。当起了一个念,必定因这个念生成某种法(包括内法和外法),而且这某种法也必定因这个念生,这个念就是这某种法的当有因。

  经文

  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

  白话解

  二、相续因。生起了一个法,遇上内缘或外缘,转生一个新的法相,而成了五阴的种子,这个内缘或外缘就是新法相的相续因。

  经文

  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

  白话解

  三、相因。缘名相、事相无间生起妄识,这被缘的名相事相就是妄识的相因。

  经文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

  白话解

  四、作因。依增上缘作意而生,像转轮一样,展转相生,这增上缘就是作因。

  经文

  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

  白话解

  五、显示因。像点亮了一盏灯把色相照亮一样,把识相显示分明的因缘就是显示因。

  经文

  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白话解

  六、待因。前识已灭,有待于新的内外缘转生后识,这种情况称为待因而生。愚夫以为这时断了因缘,妄想不生。其实识流注刹那不住,未到圣智境界的愚夫妄想不断。

  第三节 种种因缘非渐次生非俱时生

  经文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

  白话解

  说内外缘,说六种因,都不应执着因缘相。愚夫执着因缘相,还在这些因缘是渐次生或一时俱生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不能说渐次生,也不能说一时俱生。

  经文

  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

  白话解

  如果说一时俱生,则不分哪个是作者,哪个是所作,说不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经文

  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

  白话解

  如果说依多种因缘渐次生成一种识相,那么这过程中间某一个缘起的条件刹那间生成了什么呢?譬如未生出儿子的人不能叫做父亲,同样,未生出果的条件不能叫做因。

  经文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

  白话解

  说渐次生、相续生、方便生,都说不通,都是自心妄想而已。因为都是攀缘渐次增上缘而生,生了即灭,灭了又生,生灭不已。

  经文

  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着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

  自相共相外性非性。

  白话解

  如果了知自己心中显现的法离性非性,得无生忍,就不存在渐次生或俱生的问题了。菩萨作方便施设,不要管渐次不渐次、俱不俱,都是自己心中受用 才有生所生。

  自相、共相,内缘、外缘,都无实性。

  经文

  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

  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白话解

  说渐次、说俱不俱,除了自心显现的、自己觉察不到的妄想外,都无真实。所以,依因缘成所作事,不要考虑是不是渐次生、是不是俱生。应当远离渐次俱不俱等妄见。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

  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

  白话解

  世尊把依因缘起的生灭相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善观一切都无生,无因无缘亦无灭,

  愚夫妄想生灭中,生起因缘妄分别。

  经文

  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

  唯为断凡愚,疑惑妄想缘。

  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

  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

  白话解

  没有止息灭复生,因缘相续不断绝,

  为断凡愚痴惑见,妄想缘起方便说。

  有无缘起诸般法,无始习气所迷转,

  其实并无有所生,习气流注三有现。

  经文

  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

  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

  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

  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

  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

  白话解

  究竟真实无生缘,无生也就无灭缘,

  观察一切有为法,犹如空花与闪电。

  身心摄受及所摄,智者舍离惑乱见,

  并无已生或当生,亦复无有诸因缘。

  了知一切皆不实,离言说相是圣贤。

  第四节 言说四种妄想相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白话解

  大慧菩萨再请佛开示:世尊!请为我们开示言说妄想相心经。我和所有菩萨如果明白了言说妄想相心经,便能通达言说和所说的真实义,能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道),施设言说和所说的二种方便,以净化一切众生。

  经文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白话解

  世尊告诉大慧:好好听着,认真思考随时忆念。我现在详细给你说。

  大慧说:好啊。世尊!我用心听着。

  经文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无始妄想言说。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通常有四种妄想言说: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无始妄想言说。

  经文

  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着生。

  白话解

  计着妄想色相生起的言说是相言说。

  经文

  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

  白话解

  跟做梦时显现以前见过的影像一样,从忆念不实妄想生起的言说是梦言说。

  经文

  过妄想计着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着过,自种习气生。

  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白话解

  忆念过去心中怨恨的恶业生起的言说是过妄想计着言说。计着无始虚伪习气生起的言说是无始妄想言说。

  这就是我说的四种言说妄想相。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惟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

  白话解

  大慧以这个问题再向世尊请教:请为我们再说清楚发生言说妄想的具体情况。言说是从什么地方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言说?又是怎样生起言说妄想的?为什么言说跟妄想有关?

  经文

  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龈、齿,和合出音声。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言说是用声音表达的。头、胸、喉、鼻、唇、舌、龈、齿互相配合,发出种种声音。

  大慧问佛:言说与妄想,两者是异还是不异?

  经文

  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言说与妄想非异非不异。言说是表达心意意识的工具,言说表达了自心妄想,因为心中有妄想,才用言说表达出来。

  经文

  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

  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

  是故非异非不异。

  白话解

  如果言说与妄想异,妄想不应是言说的因。

  如果言说与妄想不异,但言说不能显示其真实义,只能通过言说的显示才能悟出其所说的真实义。

  所以言说与妄想非异熟非不异。

  白云按:

  如果言说与妄想异,妄想不应是言说的因。

  如果言说与妄想不异,虽然言说不能显示真实义,却要通过言说的显示才能悟出其所说的真实义。

  可惜有不少人都喜欢用偏见看问题。

  当听说第一义离文字时,就以为可以不要三藏十二部经了。

  当学了一些经文时,就以为经文所说就是第一义,就是宇宙的绝对真理了。

  这两种都是非常有害的偏见。

  第五节 言说与所说都非第一义

  经文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

  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

  白话解

  大慧又问佛:言说是第一义,抑或所说的是第一义?

  佛告诉大慧:言说不是第一义,所说的内容也不是第一义。

  经文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

  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

  白话解

  为什么?只有自觉圣智境界才能悟入第一义,而言说不可能显示第一义。

  第一义,由修入圣智境界的菩萨正确觉知所得,不是执着言说妄想相的人所能觉知。所以言说妄想不可能显示第一义。

  经文

  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

  白话解

  再说,言说随自己心中影象和意念而生,这些形象和意念依种种动摇不定的因缘展转生灭,所以它不能显示第一义。

  经文

  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复次,

  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白话解

  言说本身的自相和依他缘起的他相(所缘的条件)都无确定的自性,所以言说相不可能显示第一义。

  随内外因缘变化的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一切现象都离性非性,所以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你们应当远离言说妄想相。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

  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

  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

  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白话解

  尊把言说妄想相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诸法自性无实性,言说难以说得清,

  至深至奥空空义,凡愚之人不能明。

  一切诸法性自性,言说妄想影随形,

  自觉圣智第一义,如实观察是最胜。

  白云按

  楞伽经所阐述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问。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释迦牟尼是这个观点,当代高明的哲学家还是这个观点。

 
 
 
前五篇文章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三章 如来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三章 如来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三章 如来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

 

后五篇文章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一章 菩萨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十章 自觉

观辉: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九章 避免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什么是时间?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眼见真的为实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