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

 

  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

  ─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则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念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着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里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利益交换,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感谢—顺境、逆境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以慈悲智慧感化自己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声闻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从自己做起,以学佛所得悲智感动他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等别人都变好了,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愿。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学习地藏菩萨的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萨精神。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福:增进福祉的主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六伦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六伦 伦理须有道德的配合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六伦 从「心」出发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六伦「心六伦」的观念与实践

 

后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它:解决困境的主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四安:提升人品的主张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心」五四运动的时代意义

圣严法师:法鼓法音 心五四运动 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