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一章 第七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一章 第七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研究

   第七节大圆满法的果位研究

  一、总述

  大圆满法虽不执、不立一切果,自性自解,但修行过程仍出现智慧方便、光明妙用之果报,大圆满法见修行果,以瑜伽相应连接。讨论如下:

  (一)“此具缘者一般在尸林、空谷、海滨、山顶洞穴等非常寂静的地方进行修炼,则四种光明相即可逐次现前。此四种光明相是:法性现前光明相、证悟增长光明相、明体进展光明相、穷尽法性光明相。这样,最快三年,一般则五年,慢则七年,肉身化作一道光亮,再报身佛地、色究竟天、密严刹土观身证得佛果。”[1]上文中,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宗派藏》提到,大圆满法四相修炼,肉体最终化为一道光芒,在天上人间获得自在任运逍遥果位。修法时,注意地点选择,减少外境干扰,可加快消融速度。

  (二)“要门部则全离一切分别,现证实像自显的境界。较六加行尤为超胜,且此道使智身在虹身中解脱。较诸界部所修的成就要优胜,因为这不仅是先把粗重三业,在最精细微身中净光,而是达到法性究尽之边际,把一切粗细三业,均在身和智中全部消融干净。这样法性实相,即无始本有、原始清净的如来藏佛性就会自然呈露。”[2]上面经文提到,消融粗习业障,穷究法性,成就四相,达究竟果位,自在顿超任运。

  (三)“本部法的果证,即究竟果的修法。如果圆满修成了四光明道,即依随修行者的意愿而有两种成就的途径,一种成就途径是想用现身成辩广大的利生事业,三有事业存在于何时,生命又延续于何时,这个有生命的身性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样,只有显色,没有触色而住。它能饶益有情众生,这即证得了大转迁身,此时就像大阿阇黎无垢友和莲花生一样,能在一刹那中示现不可思议之神通法门。另外一种成就的途径是,即不想以现身成辩广大利他事业,而在化身光明时,就在法界本初地上任运成就三身无智,所以,在法身刹土成就普贤。在此基础上,在报身之土任运成就报身佛土,从圆满自现受用身之加持力中,在清净佛土观为五部如来饶益诸住地之菩萨,更为六趣中示现各趣大师广作益利,以殊胜变化及工巧、受生变化等。三有世界存在至何时,其事业亦延续至何时,饶益无尽。”[3]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宗派藏》提到,依四光脉修持成就,将显现虹光化身或大迁转身,在法界成就三身五佛的妙用时,圆满普贤刹土,大悲利益有情众生。生命的长久延续显化,与众生的因缘息息相关。

  (四)“这时五身五智也都刹那圆满,因为心一境性远离戏论就是法身,自显无执就是报身,呈现种种境相就是化身,遣八聚识就是菩提身,界无变迁就是金刚身;五智是:远离缘虑戏论就是法界智,明了无障就是圆镜智,住平等昧就是平等性智,所显五光无亲就是妙观察智,所能二取皆化为光明即成所作智。此五智住于五部空行之本性中,佛之意趣身及智慧无分离之义刹那具足。”[4]龙钦饶降巴尊者所提的五身五智,是大圆满法正行成就三身任运的成果,特别法报化三身之外,又提菩提身与金刚身,为童子瓶身作用进一步说明。

  二、果的特性

  (一)觉空法身

  果之本体是觉空法身。本解脱故深信无重新解脱,自解脱故断定不需其它对治,全解脱故确信于解脱上无需迁移,于觉空无迹中自然安住抉择为本来大圆满,尔后于无有改造、远离希忧中自然安住,于心乐解脱为本基实相法性中,将当下之识无有勤作无改无染中放松,从而决定为法身大本住,既是本来任运自成之果。

  总之,自心决定为正等觉后认识无希忧、无改染之本面,即断除能作所作勤作之意识自然放松安住于本解脱中,此乃大圆满本体实相,当修学无作持续之瑜伽。《六界续》云:“无取无舍心性中,显现无方自解脱,此谓大遍之意趣,普贤如来我亲说。”

  “以说犹如虚空心性义,犹如虚空本解脱此论,愿众现见无二清净义,获得佛陀无垢之法身。无勤自然解脱此文字,自性大圆满之瑜伽士,善贤龙钦饶降尊者着,一切具缘心子当欢喜。”[5]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文中提到,虚空无勤自解脱无需对治,本解脱不需再重新解脱,全解脱住于法界法性上,不需要再改变,于虚空觉性中自然安住大圆满法性,因此虚空觉性、虚空法身是大圆满法修持特别强调的重点。

  (二)童子瓶身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提到:“修持自心法性光明如来藏义故。现证本地内明童子瓶身之究竟果位,不需复转轮回,获得本来之地,即是离诸戏论之法身、具五决定之报身、随众示现之化身,如是三身无别任运而成就也。”[6]这里提到,童子瓶身的基础是光明如来藏,而最终达到三身无别而任运。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师心滴如意宝》提到:“心间觉性住于童子瓶身中,即面臂现基之相圆满安住于耀眼光芒中,其现相经光脉显现在金刚链中间。通过实修明点身相之现基的金刚链,觉性如量时,显现圣聚身相,即是所谓的觉性成熟为身。”[7]这里说明了,大圆满脱噶法透过四光脉的修炼,到达四相的觉性如量相时,将产生童子瓶身果,为三身任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殊之果

  道之障碍者,乃不知本来性相,于诸凶恶之共显现,及贪着微细道之功力,遂使入于魔障之中,若了悟其为无实,则发愿获得究竟果之身智。寂天云:“何时欲得见,欲稍许启问,惟有圣文殊,无障愿得见。”如是也。见者,指平等而住三昧之分,问者,慧观之义,以止观之道,得文殊究竟之果而成佛。为得如此,故发愿无有障碍也。[8]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面经文提到,一切魔障外形凶恶共相皆为假相,依平等而住三昧,修止观双运,最终获得文殊究竟智慧之果而成就。代表文殊菩萨智慧相应,已达解脱果位。

  (四)任运之果

  1、外喻清净虚空中,内之法性义虚空,密光明藏之虚空,当知三虚空意趣。修持无二本体支,一切等性大圆满,无作取舍弃缘执,一切执着三有行,无有所缘如虚空,亦无束缚与解脱。犹如镜中各种像,如是诸法为空性。十方虚空离基性,如是诸法本解脱,水融入水无二性,如是心心性无别。[9]

  2、方便智慧究竟后,身智事业任运成。法界性智不动摇,远离二取戏论边。大圆镜智诸智圆,即是明空之现基。平等性智诸法同,轮涅无二大圆满。妙观察智于所知,如所尽所不杂见。成所作智圆事业,于诸所知恒无碍。[10]

  3、五部决定之自性,所化痴心净除时,密严刹土大日佛,法即清净法界智。

  嗔心净故不动佛,我慢清净宝生佛,贪心净故无量光,嫉妒净故不空佛。[11]

  4、无生光明藏之性,如晦日月没法界,细微智慧莲悬空,不念一切证果时。不缘法性无迁变,自性本来清净分,称为不变金刚身,究竟基界尽法性。诸心心所阿赖耶,趋入法界寂灭时,界智无二成一味,尔时具二净离戏。法界心性虚空融为智慧一味,如三十日一般,此时灭尽一切戏论识聚,而遍知分不灭,故称为融而不昧。即内明智慧入定分作为显现外明智慧的精藏,对于境及有境虽无执着,但无分别的殊胜智慧即称为寂灭法身。[12]

  5、法界宫殿无生中,三时诸佛恒安住,互不照见法性故,称为自性深寂住,此中诸佛一意趣,如瓶空间虚空一。

  《密藏续》中云:“远离一者与多者,无有中边真如性,一切佛陀亦不见,自然智慧无住现”。基圆无变时不定,三时无时普贤时,平等圆满大法性,自性本来清净性。法性自性大圆满,不可言思法界性。[13]

  6、犹如空色不可思,三世诸佛之自现。智慧明点是指清净佛眼。《真实名经》云:“无垢唯一智慧眼。”续中所说的“显现智慧之明点”是指自现刹土虹光明相。[14]

  7、主尊之数即化身,转世化身不可思,天界之中亦如是,于各自境梵天界,自在色究竟天间,显现各自本师相。[15]

  8、若无所化融法界,自现报身融法身,如若无有水容器,水月融入虚空中,依于日期月融空,如晦日月无盈亏,若有所化如前现,此乃任运自成果。[16]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以上内容总结三身任运,提到水融入水中,没什么差别,水中之月方便示现,只是幻相,最终融入虚空,融而不昧,天空之月虽现盈亏本质不变,说明了虚空法身幻化了报身及化身,代表无分别的自然智慧,本净澄明,觉性开悟贪嗔痴慢疑,住平等法界,大圆满自性解脱,自性清净,产生五佛五智相应的妙用,空色光明赫赫,智慧明点智慧眼,虚空镜中显万相,轮涅无二,本超因果,成就大圆满三身任运之果。

  --------------------------------------------------------------------------------

  [1] 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班班多杰译),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第128页.

  [2]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智慧境界》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3] 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班班多杰译),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第128页.

  [4] 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班班多杰译),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第128页.

  [5]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271~272页.

  [6] 全知麦彭仁波切.《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决宝藏库》(晋美彭措上师注疏,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1998年,第354页.

  [7]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404、405、445页.

  [8]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15页.

  [9]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791~794页.

  [10] 同上,第797、825~826页.

  [11] 同上,第828~829页.

  [12]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804~808页.

  [13] 同上,第810、814、818页.

  [14] 同上,第820页.

  [15]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838页.

  [16] 同上,第847页.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一章 第八节 菩萨乘六度

《赵城藏》校编启示

佛典电子化问题的思考

论佛光山在台湾的信众教育

佛教与科学的相似非似性

 

后五篇文章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当前佛教慈善实践刍议(肖占军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慈云助学”的理念与实践(正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发扬观音精神 做好慈善事业(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论佛教的“精神慈善”(刘元春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宽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