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功夫相应出现圣境,千万不要跟别人宣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功夫相应出现圣境,千万不要跟别人宣说!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这里头有一段很重要的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这个妄语戒的时候,他特别提到这个增上慢,我们把它念一遍再解释: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谓证果等,本无欺诳之心名增上慢,不失戒体,然须请教师长,先达抉择是非,殷勤悔过,舍其有所得心,精求真正出要,方免沉坠耳。

  假设你是修行很用功,而且有某种的相应,但是你不知道这个整个修行的次第,这种果证的法相,你说啊,我证得念佛三昧,我开悟了,但是你的内心这样讲的时候,你的心是以正直的心讲,你没有欺诳他人之心,这叫增上慢,你不学无知的增上慢,因为你真的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失戒体。

  但是你也要小心,就是赶紧,这个过失你要赶紧处理,怎么处理呢,请教师长前辈,来判断你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出方法,一方面忏悔,一方面,舍其有所得心,执着境界相的心要舍掉,那么好好的依法,真正的出要,才不会堕落,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如果你在用功要注意,这个智者大师在《小止观》说,如果你用功一天超过两个小时,这句话对你就很重要,你可能念佛也可能持咒,心跟法,心持法、法持心,慢慢这个心跟法会打成一片。

  我们刚开始念佛的时候会觉得,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佛号,好像两个东西很生疏,没关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刚开始是带有强迫的,一种信仰、皈依,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但是慢慢的心跟法会互相摄入,心摄入法中、法摄入心中,到时候就功夫相应。这个功夫相应可能是一刹那瞬间,也可能会有一段相续的时间,你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出现。

  比方说你看到光明,比方说你看到佛陀,甚至于你看到很多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这个时候你要记着,千万不要跟别人宣说。智者大师提出,向别人宣说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你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因为你这个境界相,你怎么说都不可能说得刚好,你讲太多也不可以,讲太少也不可以。所以你怎么说都没办法,去正确的诠释那个所缘境,所以有引导众生误入错误的理解的嫌疑,这第一个。

  第二个,功德丧失,你试试看,你只要修行的境界你讲出来,你再去打坐,那个境界就没了,消失掉了。

  第三个是最可怕的,误入歧途,你讲的时候别人一定会赞美你,然后你对这个相就更执着了。

  修行的过程,在《楞严经》只有两个原则,离一切相,修一切法,你的相要越少越好,即便是佛菩萨的清净的相都要舍。

  你说佛菩萨的相要舍,那我念佛也是佛法的相状,那只是借,我借佛陀的相状,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相状只能够借,不能执着。你讲这个感应神通,讲久了以后,你的心就注意这个相了,就开始忽略那个念佛,忆佛念佛那个法,那个方法。

  这个时候如果你刚好有怨亲债主在鬼神道,他已经等你很久了,你刚好出现这个隙缝,就糟了,他就出现你喜欢的相状,然后你就跟鬼神感应道交,误入歧途了,堕入魔道,那这个时候佛陀出世,都没有办法救,因为你这个时候,你这个善根完全破坏了。

  所以说功夫相应,你只能够请教善知识说,这个是怎么回事,他说喔这个是好现象,你只是知道,喔这是好现象,增长信心如此就好,继续往前走,后面有更好的摩尼宝珠,不要留恋旁边的小花,你知道这个相状是好的,是功德相就够了。

  《楞严经》上说,知道就好,知,但是不能着,知道会启发我们的信心,喔,我的业障消除了,我看到这个相状,我消除了,知道就好,继续再往内修,里面有更殊胜的清净功德等着你。

  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有有所得心,这个是会自己障碍自己的。

佛法修学概要——161

------------------------------------------------------------------------------------------------------

 
 
 
前五篇文章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一 义犬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二 报恩猪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三 王中丞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四 李晓林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五 伪书保

 

后五篇文章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四十 杨协戎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三十九 照例办二则

大安法师:我业障深重该咋办?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三十八 颜太夫人

慕印居士:《坐花志果》译白 之三十七 白云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