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从罗汉拳说起(马明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从罗汉拳说起(马明达)

 

  民间武间名目繁多而流派纷呈,而罗汉拳则是比较常见的。在我的记忆里,早些年此拳在西北就多有传播,而且演练者多是回族拳师。只是因为动作很吃功夫,虽然会练的人不少,而真正练得好的并不多见。

  西北罗汉拳的来路我不大清楚,我所见过的,主要是十八个罗汉的造型动作串连起来的套子,动作速率比较低,大致有起有落,有立有卧,多半是单腿支撑的平衡性动作,光是一个开势的“序头”,就有单腿支撑起起落落的十几个势子,犹如戏剧武功里常见的“三起三落”,不下相当的功夫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其动作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属于戚继光所谓“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的基本功,是故西北拳家将它归之于“软拳”,这是有道理的。

  据我所知,甘肃练罗汉拳的,以清末民初人称“金背蛤蟆”的某人最有名,此人姓氏身世都已经太清楚了,有人说姓闵,叫闵世杰,也有说姓海,他身躯魁梧,力大如牛,饭量也极大,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金背蛤蟆”以后,永登县有老拳师马凤山最善此拳,马传给武威的张景福,张的罗汉拳最见功夫,也最为有名。张曾代表甘肃参加了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与比赛大会,表演的正是罗汉拳,颇获好评,据说还曾专门为中央首长表演。我曾看到张的演练,动作稳健,造型很美,气势也很好,只是动作缓慢而套子又太长,一般观众往往嫌其冗长。所以后来的表演者大都删繁取精,只练几个代表性的势子。因为罗汉拳造型美,有益于柔韧与平衡的训练,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兰州艺术学院的舞蹈专业曾邀请张景福教授罗汉拳,当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还记得1953年的春夏之交,甘肃省为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与比赛大会而举行的选拔赛上,兰州市以擅长“软拳”而驰名老拳师马进忠(人称“三爷”)表演的也是罗汉拳。这是一位我十分熟悉的“老把势”,他的家就在我读书的清华小学附近,时常能见到他依墙坐在家门口,摆弄着不长的花白胡须,若有所思的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他为人很谦和,话不多,据说练拳非常用心,早晚各一功,从来风雨无阻。马进忠的罗汉拳来路不很清楚,我打听了很久而不得其详,有人说也是“金背蛤蟆”传的。张景福、马进忠的罗汉拳似乎都没有传下人来,即使教过人,后来也都不练了,以至罗汉拳在甘肃基本上绝迹了。在“竞技武术”一花独放了多半个世纪以后,民间武术凋谢失传者不一而足,虽然有过大张其旗鼓的“控掘整理”,然而热闹了一阵子,接着便是人去楼空,依然如故。后来,有主事者甚至连专为民间武术设立的“观摩交流”运动会也一刀砍掉,民间武术更是无人问津,只能自生自灭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老拳师马振武以“少林十八罗汉拳”名噪一时,1979年以后,多次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会上获得优秀奖。当时,有些文章说马振武在武威松涛寺当杂役时,曾“向该寺落脚的嵩山少林寺和尚习武”,马也每每自称罗汉拳得自少林寺和尚。其实熟悉武威武术掌故的人都知道,马振武的少年时代确在武威度过,曾从松涛寺的和尚释彦云习武,但释彦云并不练罗汉拳,马的罗汉拳理应出自张景福一系。我多次看到马的罗汉拳,基本功的确不错,只是没有见到完整的套子。

  说起罗汉拳,我们不能不联系到佛教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佛教是外来文化,它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给中国文化增加了新的因素,也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佛教对中国武术同样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天我们所讲的少林功夫或少林文化,就明显具有佛教文化的特质,应该说它打有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记。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梵文Arhat的音译,原本是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成就,即四种“果位”中的第四位,称“阿罗汉果位”。凡达到这个果位的,就可以称阿罗汉,简称罗汉。根据佛教经典,在家的居士也可以修练阿罗汉,但最终得正果时必须立即出家,否则必死。因此,佛典中成阿罗汉果的都是和尚,是斩断红尘、一心向佛的出家人。众所周知,佛教的罗汉传到中国后,魏晋时,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四大罗汉,即曾亲自聆听释迦传教而得到果位的四大比丘。到了唐代,四大罗汉增加为十六罗汉,最先见于玄奘法师翻译的《法住经》。十六罗汉曾经是唐代画家们所喜欢的题材,大画家张僧繇画过十六罗汉图;吴道子的大弟子卢楞迦的所画的《十六罗汉图》一直传存到今天,成为国宝级的艺术胜迹。到五代和北宋,十六罗汉又增加成了十八罗汉,大文学家苏轼(东坡)首先记载下十八罗汉的名号。苏东坡影响甚大,许多人都为之附和,后来便有了吴则礼、葛胜仲等人所写的《十八罗汉赞》等,实际是在原来的十六罗汉上又增加了“庆在尊者”和“宾头卢尊者”两位。苏东坡的崇高声望对十八罗汉的确立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清代,乾隆皇帝对唐宋以来从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的变化非常注意,曾多次在题跋唐贯休、宋李公麟和明人的罗汉图卷中谈到这个问题。后来经过他与章嘉活佛的确定,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弥勒尊者。原本的十六罗汉,加上降龙、伏虎两罗汉,总体形像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了。自此以后,十八罗汉的名位出自乾隆“钦定”,也就没有人再有异议。一些依托古人的罗汉图像,如假冒宋、元、明画家的“十八罗汉图”之类,往往画上降龙、伏虎二罗汉,殊不知宋、元、明的十八罗汉中没有降龙、伏虎,这有足够多的宋代文字资料可供对证,画上有这两位罗汉,反倒露出了作伪的马脚。

  我一直怀疑,十八般武艺的出现与十八罗汉有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现象。

  80年代初,我写过一组题目为《读水浒随笔》的文章,其中之一是《关于“十八般武艺”》。当时我提出“十八般武艺”的提法“在元代就已十分流行,……但我相信它在宋代就有了。”但并未举出证据。后来读到南宋华岳的《翠微北征录》卷七:“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由此得知“武艺十八”之说至少在南宋就已出现,证明我当初的推想不错。但″武艺″为什么必须是“十八”呢?这是一个不能不引人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以“十八”为一个特定的计数,最有影响的是东汉末年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但我觉得其影响远远不及“十八罗汉”深广,特别是在宋代。十八罗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们都有很高的法力和武功,其中有多位罗汉都手执兵刃,是故在世俗的目光里,十八罗汉是法力强大的象征,是一个降妖服魔的群体。所以过去常将他们塑在大雄宝殿如来佛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的周围,有环卫如来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西游记》和戏曲中,有了“十八罗汉斗悟空”、“十八罗汉斗大鹏”等故事。我推想,正是有了十八罗汉形象的最终形成,也就由此引出了“武艺十八”和“十八般武艺”的提法,而这一提法很可能产自民间,从一开始就不具有严格的内容界定,不过是举其大数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十八”这个成数不仅用在武艺上,还被用在其他方面。如宋修医籍《普济方》卷226提到“妇人产前十八般冷病”。宋人依托古代神仙家书《月波洞中记》卷二的相面法,专讲人脑后的枕骨,也有“凡一十八般,皆公侯富贵之相”的说法。诸如此类,例子甚多。在我看来,这都与当时风行一时的“十八罗汉”说有关。显然,佛教的影响不止在信徒群体中,还会通过多种渠道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民间的各种活动中,其中,也包括民间习武活动。

  少林寺武术工作室释延统,出身三代习武之家,又笃信佛教,勤思禅理,精心研习罗汉拳法。为弘扬少林文化,发愿著《少林罗汉拳》一书以广传播。去年相见于少林寺,即向我索序。我没有练过罗汉拳,对之所知甚少,对“少林罗汉拳”更是一无所知,实不能有所评介,是故虽然应承下来,却一再拖延而迟迟不能下笔。今《少林罗汉拳》出版在即,只好拉拉杂杂写些有关的话语,并借题将我所知道的甘肃几位罗汉拳家介绍给大家,也算是尽一点“存史”的责任。所言如有不当,尚乞见谅。

  (2004年5月15日于广州)

  (来源:《禅露》2004年秋之卷)
 

 
 
 
前五篇文章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北少林武术考(高文山 高绵辉 韩凤芝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论少林功夫文化的当代价值(王岗 高晓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少林功夫的功能

净界法师:以前买的蚕丝织品该怎么处理?

索达吉堪布:问佛陀情为何物

 

后五篇文章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初探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田学建)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少林功夫源于佛教信仰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少林武术研究漫谈(释永信)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谈谈少林武术戒约(蔡宝忠)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谈武论道说当今(赵唐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