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济群法师:与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的一席谈 |
 
济群法师:与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的一席谈
——2004年9月讲于般若堂 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办学方针,和一般佛学院有所不同。我觉得,佛学教育首先应明确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培养什么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又是什么?若是对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办学又如何能取得实效?另一方面,今天的佛学教育受学界影响过多,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部分法师对学位及学术成果的高度重视,一是大量学者参与佛学院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中,佛学院的学生多热衷于读文凭、搞研究、写论文。事实上,佛学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发心的根本教育、正见的核心教育、僧格的素质教育,遗憾的是,这些却是目前教界最缺乏的。 目前,整个汉传佛教地区的信仰素质偏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输送到各佛学院校的学僧素质也不容乐观。这就更有必要加强佛学教育的力度,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僧才,早日荷担起化世导俗的重任。如何才能快出人才?传统的宗派教学固然有显而易见的长处,但多少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先天不足。 面对这样的现实,戒幢佛学研究所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自身的指导思想。我们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佛法的本质,更知道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年初发表的《汉传佛教的反思》一文中,我提出了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素,这将是研究所未来的教学方向。同时,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戒幢佛学论丛》,同样会遵循这一原则确定选题,以此为汉传佛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引导和借鉴。 一门深入 树立正见 我所提出的五大要素,吸收了南传和藏传佛教的一些思想,也是任何一个宗派必须具备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所有三个研究生专业,分别是菩提心、阿含和唯识。尽管专业不同,但都应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学习。 唯识专业的学习,重点在于唯识见的获得,这就必须对《辩中边论》、《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等经论进行深入研究。阿含专业的学习,也应具备相应的正见,如苦、空、无常、无我。菩提心专业的学习,则以中观见的获得为主,学习重点为《菩提道次第》、《入菩萨行论》、《般若经》、《中论》、《入中论》。在学习过程中,每读一部论典,都要明确关于“见”的问题有哪些。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期四年,每学期应精读相关经论并完成作业,第五年撰写论文。希望大家能在此期间扎扎实实地将几部重要典籍读懂、读透,对日后的修学和弘法必将大有裨益。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是深有感触。十几年来,我在佛学院主要讲唯识学,就老老实实地下功夫研读唯识典籍。当年讲《解深密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圆测疏》啃下来;讲《摄大乘论》,就下功夫读《摄大乘论》;讲《辩中边论》,也是以一年多的功夫来读。这样几年下来,不仅对我个人的学修很有帮助,近十年的弘法,同样得益于唯识的基础。 佛法浩如烟海,作为修学者,必须一种见为基础,以此作为个人修学的落脚点。如宗喀巴大师持中观见,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便立足于中观见建构佛法修学体系。现在的佛学院教学,虽然学了很多重要经论,从三大语系到八大宗派均有涉猎。但多流于浮光掠影式的泛读,未能一门深入。这既和老师的水平有关,也和学生的基础有关,更和课程的设置有关。再加上学习方法等问题,往往几年学下来,只是掌握了些支离破碎的佛学知识。 这样的学习,等于是在应付各种课程,真正能够落实于心行的知见却几乎没有。所以,希望同学们能用心读透并领会一两部经论。若以一年时间学《道次第》,再以一年时间学《入菩萨行论》,将这两部论学下来,关于菩提心的见、修和发心就基本具备了。因为其中既含摄了菩提心,也阐述了菩萨行。然后,进一步学习中观思想体系的《入中论》、《十二门论》,加强对空性见的认识,就更完整了。 学以致用 历境炼心 事实上,学多学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多,但落实于心行的少,反不如学得少而能落实于心行。不要因为学得多,就有优越感。专心学习的人不会面对很多人事,即使有不少缺点和习气,也不容易暴露出来。 而做事过程中,有因缘引发各种习气,调动各种凡夫心。佛陀在戒律中规定:在家做过什么,出家就不能再做,确实是用心良苦。因为佛陀深知人性的弱点,深知凡夫心的危害。但我们要知道,声闻是少事少业的修行,而菩萨是多事多业的修行。发心做事的同学,如能在面对各种境界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就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正是禅宗所说的“历境炼心”。以此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自我,纠正自身的问题和习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事有做事的优越性。 认识自身问题的过程,也是调心的过程。比如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心的觉照力能否用得起来?这就是考验修行工夫的时刻。另外,在做事过程中,往往会依循固有习惯,有自己喜欢或讨厌的对象,有看得惯或看不惯的事情。面对种种人和事,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原有的心行状态,这更是需要特别加以警惕的。有一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社会上的员工在面对不同顾客时,始终能保持职业性的微笑。尤其是那些训练有素的员工,一旦顾客出现,立刻能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当然,他们是带着有所得的心在服务,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为了从客户那里得到利益,从而使心时常处于警觉状态。人们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尚能对自己的心行进行有效训练。我们为摆脱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品质,更应当发勇猛心,积极改造自我。如果总是纠缠于情绪中,那是很失败的人生。 有些同学对接触信众存在畏难情绪,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障碍。通常,我们会因此而采取回避方式。尤其是出家人,更能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不接触人有利修行,所谓不攀缘。理由固然正确,但更多原因却是在给自己的心理障碍找借口。所以说,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接触信众,关键是检讨自己是否存有心结,清楚自己的发心是什么,自然也就明确目前更需要做的事。 希望大家经常坐在一起谈一谈:我们的想法离佛法的正见有多远?这需要彼此互相观察并纠正。六和敬中有见和同解,不是要大家将不同意见保留起来,而是通过相互探讨使想法统一于佛法中。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