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心底无私天地宽——兰州商学院演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心底无私天地宽——兰州商学院演讲

 

  『 2012年07月03日下午』

  主持人致辞: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讲座。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为我们兰州商学院的师生做演讲。堪布的演讲题目为“心底无私天地宽”。

  天地无私,造就了万物的生命;父母无私,成就了我们的生命;那我们的无私会成就什么呢?我们的无私,会成就自他生命的快乐和美满。

  《易经》有卦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大地厚实和顺,君子的品行也应如此。而古来大德都是慈悲与智慧并行,胸怀也如大地般宽厚,没有不能承载的东西。

  有人说:“人生,是我们在娑婆世界的一场旅行。”那生命中各种悲欢离合的经历,是否是旅行中每一次巧妙的起承转合呢?而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和自己的心灵沟通了?是否我们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人生的出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论语》中所言“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如何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为我们揭开人生的迷雾。

  下面请全体起立,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慈悲的索达吉堪布上台。

  请大家就坐!首先,有请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副教授张老师致欢迎词——

  张老师: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下午到我校参加这次殊胜的活动,我特别代表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国学研究所,欢迎索达吉堪布以及在座的各位,谢谢大家的光临!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外部世界是我们存在的空间,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对待它,如何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谐,乃至完美的境界。因此,我们需要一只眼睛向外,一只眼睛向内,在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法则中寻求途径。

  藏传佛教神秘、精深,我相信,今天我们有缘、有幸聆听堪布智慧的声音,一定会得到启示!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老师!下面,有请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为大家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作为一个既平凡又普通的出家人,一个藏传佛教的信仰者,我的信心和虔诚,让我在近三十年里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佛法的研究上了。我在研究中有个体会:佛法虽然高深莫测,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去修学、去挖掘,一定会受益匪浅!

  你们是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同样需要佛法,有了佛法慈悲与智慧的滋润,相信你的人生会更有意义。所以,希望诸位在有生之年里,多多少少了解一下佛法的甚深和广大;如果有了些体验,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有缘人。

  今天的这个话题,用世间的理念解释也可以,但从佛教的意义上入手,可能对你们更有启发。

  一、“我执”是一切痛苦的因

  佛教中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人的痛苦——从大的痛苦到微细的内心不平衡,都是源于“我执”。“我执”就是私心,就是对“我”和“我所”[1]的执著,梵语称作“萨迦耶见”[2]。

  印度伟大的佛学家寂天论师曾说:“执我唯增苦。”只要你执著“我”,就唯有增加痛苦。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你们也可以观察一下: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也不管是感情上的,还是工作上的,一切痛苦、焦虑和忧愁的源头是什么呢?真的是外面的人或物让我们痛苦了吗?不是,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执著,这也就是“我执”。

  其实这个“我执”,不仅是人类痛苦的因,也是动物乃至六道一切众生痛苦的因,所以《入行论》中说:一切世间的痛苦,都是从寻求自利中产生的[3]。再进一步来说,“我执”还是轮回的推动者,如印度中观学者月称论师所说:众生因为有“我”、“我所”的执著,从而在六道中流转不息,就像水车上下转动一般[4]。

  所以,《修心七要》里有个窍诀:你应该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痛苦,全都归罪于“我执”,而不是他众,只要你能对治了“我执”,你就不再痛苦了。

  这个道理很深,以前我读书的时候不懂,因为书里没有这些。不过,当我痛苦时会思索:这个痛苦,它是来自于外境?还是心识?如果不是全由外境的话,心的成分就很大了……但当时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痛苦应该跟心有关,后来学了佛法才明白:其实这些都是心里的执著导致的,而且每一个心念,也都与“我执”息息相关。

  虽然我们都不愿意受苦,都愿意快乐地生活,但命运很少会按着我们的想法去,它往往充满了坎坷、不公和意想不到的痛苦。所以,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痛苦的时候,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尝试着了解痛苦,了解它的根源,以期渐渐地除掉它。

  二、“我”所执著的是假象

  刚才说了,痛苦源于“我执”,但这个“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不是真实的呢?不是真实的,只是假象而已。这一点,不仅是佛教理论,就是用世间的方法来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可能你们都读过《理想国》。在这里面,柏拉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他之间的对话,阐明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其中有这么一个“洞穴比喻”:

  在一个洞穴里,长长的通道连着外面的世界,亮光顺着通道照到里面。里面有一群人,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而且像囚犯一样,腿脚和脖子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望着前面的洞壁。

  在他们身后远处的上方有一堆火,就在火光和他们之间的这个位置上,洞外上方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些人举着各种器物,做着各种动作,而影像就投进洞里,呈现在洞壁上。

  里面的人每天看到的就是这些影像,也只有这些影像;久而久之,他们认为影像是真实的,从来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光明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人解开了束缚,沿着光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当他看清了一切以后,知道里面墙上的东西都是假的,于是赶紧跑回洞里,想唤醒那些同伴,救他们出去。然而,当他说出真相时,所有的人都开始嘲笑他,以为他疯了,把他处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一向认为真实的东西,其实最不真实。

  我们从小认为有“我”、有“我所”,认为我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从来没想过这是假的。然而,即使你一辈子这么认为,即使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假的还是假的。

  如果“我”和“我所”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呢?“无我”是真的。

  比喻里跑出来的那个人,明明见到了真实的东西,为什么里面的人不相信呢?这就是《红楼梦》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你把假的当成真的,真的就被掩盖了,说出来也成了假的;“无为有处有还无”,你把无的当成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无的了。

  所以,希望大家对“无我”做些思维。所谓“无我”,是本来就没有“我”,你认为有的话,那这个“我”是个什么样子?分析过吗?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执著有‘我’,也许是我错了,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执著有‘我’,难道都错了吗?”

  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的注释里讲过一则公案:从前有一个国王,婆罗门通过观察星相,对他说几天后要降一场毒雨,谁饮用了就会疯掉。几天以后,果然下了雨,整个国家的所有臣民喝了这个雨水以后,都疯掉了,只有国王一个人没喝,因而是清醒的。可是因为和大家不一样,大家都认为他是不正常的,说他是个疯子。这样说久了以后,国王不得已,也喝下了毒水,跟他们变成一样了。

  公案里的这种现象,我们听了以后都会觉得荒唐,但不幸的是,现在的社会已经是这样了。大家可以冷静地看一看:人人都在追求地位、财富、感情,几乎没有人谈真理了,即使有些人在谈,一碰到房子、车子这些现实的问题,真理也就顾不上了。

  当然,这可能跟舆论导向也有关。很多媒体不是要把人引向善的方面,而是想方设法让人关注那些吸引人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值不值得你关注呢?值不值得你追求呢?如果一上来不看清楚,辛辛苦苦追求了一辈子,结果得到了一些没有真实意义的东西,不是虚度此生了吗?

  所以,在人生的某些时候,还是要思索思索。你没有接触到佛教,那另当别论,但现在已经接触到了,为什么不深入地了解一下呢?像这个“无我”的道理,如果它真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为什么不仔细推敲推敲?如果“我”所执著的真的是假象,那为什么不放下呢?……

  其实,佛教对万事万物都有描述,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方方面面的学问这里面都有。只要你来学,一定会受益的,对此我很有信心。

  当然,信心有很多种,太过盲目的话,就成了迷信。但我认为,我的信心不是迷信。为什么呢?因为我经过了多年的闻思,也对比了古今中外的各类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以我公正的理解来分析,世间方方面面的学问,虽然都有其不共的特点,但是有一点很值得回味:佛陀出世已经2556年了,他的教法,我们只听说后人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奥秘,却没有听说它被谁推翻了。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我并不是在偏袒佛教,因为皈依了佛门、穿了这身衣服、学习了佛法,就维护佛教,说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不是这样。只要各位也作过同样的对比,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信心,而且会同样地相信:在21世纪,在物质文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突破和进步的今天,要让人类思想进入善的轨道,一定要到东方的佛教思想中寻求启迪!

  三、以佛教思想铸就“无私”基石

  其实从历史上看,你们兰州与佛教很有渊源。

  昨天我去了武威县[5],见到了萨迦班智达[6]的遗塔。萨迦班智达是藏传佛教的伟大上师,他在1244年应邀来这里弘法,并于1251年在此示现圆寂。他的遗塔,虽然经历了多次的地震以及毁灭运动,现在仍完好无损。后来我又去拜见了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他也曾在这里住了17年。从这些以及其他佛教圣迹来看,这片土地对佛教的传播,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当然,还有敦煌文化。听说敦煌研究院就在兰州,的确,这样的文化值得研究,也值得传承。

  那由谁来传承呢?由知识分子。虽然你们现在年轻,也喜欢财富、喜欢名牌、喜欢感情,但当你静下心来,剥开这些虚假的东西想一想:“除了这些,我还需要什么呢?”那时候你会明白,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成长。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心获得利益,也为了后人,我们应该把佛教的理念传承下去。

  如果是物质的话,它或许对我们的这一生、对下一代有一点利益,但利益不大。你们想想,历代的帝王将相算是富极一时了,宅邸、乘骑、眷属、田地……但这些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一无所有。而精神财富就不同了,古代的那些好诗词,现在人还在吟诵;儒释道的思想、大德们的教言,千百年来挽救了多少世道人心,其价值,物质财富又怎么比得了呢?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精神的传递。当然,在这样的时代里,再怎么强调精神,人们对物质的执著还是越来越大了,而这种执著,也早就波及到了校园。我去过很多大学,也知道大学生在关注什么、在做些什么……很多大学生不喜欢知识了,难怪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是在‘混’学业!”

  但不管怎么样,即使大家普遍失去了有价值的观念,我们还是要追求真理。真理有时候是显得比较神秘,像佛教,像各种古老的智慧,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的兴趣。在座的很多是硕士、博士,大家学习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寻求真理吗?既然如此,我们怎么甘心几十年吃吃喝喝地过一辈子?

  更何况,我们都还有来世!虽然有些人不关心这件事,“我不相信前世后世”“我不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真理毕竟是真理。

  还有我前面讲的,“痛苦的来源是我执”、“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假的,这也是真理。虽然这否定了我们从前的认识,虽然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有求知精神,不就是要用在这样的真理上吗?

  其实,真理也是最实用的学问。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生活中遇着痛苦了,你可以试着分析:这个痛苦,它是不是因为我对自我的执著产生的?而这个“我”,它是不是那么真实呢?佛法里说它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呢?……这样一步一步观察下来,长时间地修习下去,慢慢地你就会减少“我执”,“我执”减少了,最终就会通达“无我”空性。

  通达了空性,你才能真正铸就“无私”的基石。

  四、心底无私天地宽

  对于空性,有人很不理解:“你们佛教天天讲空性,既然是空的,那生活、事业都不用管了?”

  其实,空性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空性是说,在生活中显现的这一切,虽然它的本质是空的,但显现是存在的。所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做的时候,因为你懂得了空性,私心就少了,私心少了,天地自然就宽广了。否则,我们这个“自我”的意识本来就强,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乃至教育也不断地往这方面引导,那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

  前段时间的一个研讨会上,北大一位教授说,现在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说这种人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7]

  我很能体会他的忧虑。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当他为自己奋斗,又有点能力的时候,就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不惜破坏一切。就像希特勒,他从前的学习成绩、各方面的修养原本也不错,可是在受了某种思想影响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种族,杀的杀、害的害,而且在他看来,即使杀掉了全人类,也没什么不对的。这就是“利己主义”的危害。

  所以,作为一所学校,你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分数,更要培养他们的德行,至少让他们知道:不仅要维护自己,也要维护别人;维护别人也就是维护自己。当一个人能这样为别人考虑的时候,他的前途是不用担心的。而且,这个时候他的能力越大,越能给社会带来利益。

  所以,在做学生的这个阶段,教育上能引导他们去除“私心”,应该是很有必要的课程。

  《吕氏春秋》云:“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意思是说:天无私,所以它才能覆盖整个世界,如果它有私,就只能覆盖部分地域了;地无私,所以它能承载世间的万物,否则也只能承载少数的器物;日月无私,所以能普照世间,否则也只能偏照一方;春夏秋冬四时无私,所以它们总是自在运行,否则,如果某一个季节,比如春天或者夏天的时间过长,四季就颠倒了。因此,人要想放宽心量,就应该效法天地,去除私心。

  当然,去除私心也需要一些方法。拜伦·凯迪有一本书叫《一念之转》,很受欢迎。我大概看了一下,里面教人以反躬自问的方式,去除自我的想法,以及对他人的怨恨。

  比如,当一个你喜欢的人背叛了你,做了对不起你的事,那你就要反问自己:“那是真的吗?”“你肯定他不喜欢你吗?”如果你肯定的话,就再问:“当你持有‘他不喜欢你’的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这样反复思考以后,你会了解:其实你的痛苦,多数是源于对“自我”的想法太执著了,而这些只是你的误解或错觉,并不真实。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并接纳对方了。

  所以,“我”始终是问题的关键。不论小事大事,小到家庭内部的争吵,大到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全都是在对“我”以及“我所”的认同之上,为了维护这个“我”而导致的。有这么一种既有趣也有理的说法:在“我”这个字形中藏着一把兵器——“戈”,有了这把“戈”,既“戈”了别人,又“戈”了自己。因此,只要太过分地执著于“我”,家庭不会快乐融洽,社会不会安宁和谐,乃至整个世界也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然而,如果你想去除这个“我”,那么最好从“让”字开始,因为你要知道,别人对“我”的认同,和我们是一样的。

  古人说:“君子量大,小人气大。”量大不大、气大不大,问题还是在“我”上面。有了“我”,一点点小的触犯就接受不了,反唇相讥,甚至大发脾气。现在有些人一发脾气就摔盘子——这个我们藏地没有,是不是电视上学来的,反正一吵架就摔东西。但这有什么用呢?根本没有用!这时候你要调的是心,你能试着理解对方,让一让,也就没气了,痛苦也就消失了。

  其实,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可能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大,只不过我们的心太窄了,容不下。日本的梦窗禅师说:“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如果你的眼里有了一点点尘埃,三界也会变得狭窄;而如果你的心里没什么挂碍,睡在一张小床上,世界也是无比的宽广。

  当然,这是一种境界,不过境界也是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经常观察这个“我”的虚假性,经常思维空性的道理,你会慢慢体会到,我们的确是很渺小的,和广阔的宇宙相比,我们还不如一棵小草。这么微不足道,你发再大的脾气,能伤到谁呢?只能伤到我们自己。

  所以,还是要接受佛法的教育。有了佛法的教育以后,特别是有了些修养功夫,当你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即使心里有点不舒服,脸色也有点变化,但你只要把平时学的窍诀用上,冷静地反观一下,事情也就不大了。

  何必在一些小事上过不去呢?宋朝无门禅师[8]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对一个了无挂碍的人来说,人间处处充满了美好景致。不是吗?

  当然,即使你看不到这些,还是有属于你自己的路,何必要钻牛角尖呢?又有什么必要走上绝路呢?

  一落榜就自杀,太不明智了!人生的路有很多啊,不是就这么一条。如果就这么一条,走不过去,也只有一死了。但实际上,这比十字路口要多得多,你这边走不通,可以走那边;那边走不通,换个方向再试试。走不通,其实也不说明别的,只是你的因缘还不具足而已,但出路总归是有的,何必去死呢?

  感情上的事也是一样的。我去过一些大学,也了解很多大学生在这件事上苦恼。苦恼归苦恼,但你要为了一个人自杀,就不值得了!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的世界变暗了,这个我理解。但黑暗终归会过去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像你眼里所看到的,只有他一个人——他不喜欢你,其他的人也都死了,不是这样的。

  世间上的人很多,世间上的路也很多,不管是谁,也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如果心能稍稍放宽一点,稍稍放下一点我执,烦恼和痛苦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而在放下我执的修法上,除了上面讲的这些,要了解“我”的虚假性、要明白执著“我”唯有痛苦、要想得开放得下之外,我认为最好不过的,就是学习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注重的是自我解脱,通过证得无我,从而远离一切烦恼和痛苦,这种理念和修行,在如今的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是非常兴盛的。大乘佛教虽然也要求对治这个“我”,要求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但它首先要求一个修行人的是:你应该把其他生命作为关注的重点,然后在利他心的推动下,进行你的一切修行。

  当这一利他的理念被再再强化以后,自利的心就淡化了;而自利心越淡,利他的心及行为也会越来越明显……就这样,在增上利他与弱化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自身的烦恼和痛苦就日趋减少了。

  这是真正的秘诀!你把自己放下了,唯一想着别人,可能起初稍微难一点,但串习久了以后,你会感觉到,这种恒时为别人着想的状态,实在是最快乐、最放松的心境。你们也试试看,当你在生活中感觉苦恼的时候,把视线从自己的那点儿事上移开,尽心尽力、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做点什么,这个时候你再看看,“我”的感觉是不是变小了?痛苦、烦恼是不是减少了?

  李连杰在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家过亿了,那时他一直在追求怎么享受、怎么更成功,想的也都是自己。但后来他学了佛,开始作起了慈善,当他诚心诚意用大乘理念利益他人、回馈社会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前为自我而努力的一切,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而利他却可以。

  王菲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唇疾,她为此非常苦恼,不知道该如何在世人面前展现她的孩子,并为此纠结了很长时间。后来她受了佛教的启发,推己及人地想到:我自己孩子的痛苦,去国外做个手术就去除了;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有着同样的痛苦,很多母亲在为自己的孩子难过,得不到治疗的话,一生就只有伴随着这种命运了。

  于是她创立了嫣然天使基金,饶益世人。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也让她明白了:执著“我”是徒然的,越执著越痛苦;而一心利他,天地却比以前宽广多了。

  五、用教育成就无私心地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开阔的人生,就一定要培养无私的心地,培养德行。

  而要培养德行,学生时代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若不培养慈悲和智慧,不树立信仰,只是学着如何赚钱、找工作,这样的人,对社会有利无利,很难说;对家庭有利无利,很难说;甚至对自己有利无利,也很难说。

  而且,一个人能有多少财富,主要看福报。有的人再怎么精勤,如果没有前世的福报,也拥有不了很多;而有的人,即使他不太勤勉于这些,也会富足。因此,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德行。其实人活着的意义,不是看你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他人;再开阔一点说,就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一切的众生,而且是生生世世。

  关注生命的生生世世,这才是佛教的理念。佛教认为,你在学习中所积累的智慧,不仅是这一辈子可以享用,下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都可以。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漫长的生命进行培养,在世间的教育中有吗?肯定没有,这一点各位是清楚的。

  而佛教利他的范围,也不仅仅是人类,还涉及到天下所有的生命,对这一切的生命,都要用慈悲心来爱护。怎么爱护呢?没有快乐的生命,给他快乐;感受痛苦的生命,遣除他的痛苦。

  可能有人认为:“对人类我可以爱护、帮助,但对动物何必要爱护呢?应该享用它们。”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持这种观念的人,应该从生命的意义、权益等侧面,作些反省和观察。我们每个人都受过教育,但在你所受的教育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人一旦接受了错误观念,就很难改了,虽然是从正规教育中得来的,但这样的教育对自他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即使是习以为常的认识,也有反省的必要,用更高的理念来反省!

  对一个学生而言,在学校里的时候,很多学生的思想还算纯洁,可一进入社会,就难免不受到染污了。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状况,不正是这样吗?

  以前有很多大学生跟我说:“我毕业以后,一定要帮助别人,除了养家糊口的工作以外,我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回馈社会……”但事实证明,多数人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毕业不到一两年,就被世间的浊水染浑了。就像黄河源头的水本来是清的,可是一路流淌下来,渐渐被两边的黄土染黄,当初的“清澈”再也看不到了。

  因此,我常跟大学生们说:“你先不着急这么说,工作上几年、十几年以后,再看看还有没有这颗纯洁的心?”那时候,也许很多人已经学会了贪污,学会了弄虚作假,学会了杀盗淫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你都学会了;甚至,你周围的人都认为,老老实实、清净本分是无能,而你也觉得干坏事才有面子……就这样,很自然地,你也成了一个坏人。

  当然,如果一分为二地看,社会中向善的引导还是有的,只不过太少了。你们以后也可以看,让你在思想、行为上学好,让你孝顺父母,让你对社会负责,让你关爱生命,关爱一切人以及动物的教育,有多少?寥寥无几。

  结语

  总的来说,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以后,还需要接受社会教育。人一旦离开教育,就像树离开水分一样,一定会干枯的。因此,佛教徒认为:活到老,就学到老、修到老。其实大学生也一样,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知识已经学尽,不用再学了,远远不是这样。

  当你离开校园,也就进入了社会,这时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学问要学,比如佛教或其他宗教乃至世间各种有益的学问。这些一定要学,因为它对你的生命有意义,而且能让你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不学,思想就停滞了,没有新的思想,单凭学校的知识展开不了什么事业;即使能展开一点,没有厚实的积淀,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因此,一定要多学。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既然人人都有一个广阔的胸怀,为什么不广泛接受一些学问呢?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利他的学问,应该是有益于社会的学问。只要你不断地学、不断地实践这些,你的人生一定会灿烂,一定会发出有利于自他的光芒。

  否则,一离开学校就停止学习,忙家庭、忙工作,与有益的知识完全脱离,不知不觉中,言行举止也不如法了,又虚伪又狡诈,这对一个知识分子而言,是很悲哀的。

  因此,在离开世间之前,都应该不断学习。藏传佛教有一位伟大的学者——顶果钦哲法王,我去印度时曾经拜见过他。他对知识的渴求让人佩服,传记中说:法王七十多岁时,依然每天翻阅几页《大圆满前行》,直至圆寂为止。这样的精神,谁不景仰呢?

  我们知道,学校是知识分子的群体。是知识分子,就应该重视知识,一旦知识分子谈论的全是金钱,全是世间无聊的话题,那这个学校、这个群体,就只剩下形象了。就像我在寺院里常讲的:寺院是佛教知识分子的群体,如果这一群体不重视佛教的研究和修学,即使寺院的建筑再金碧辉煌,也只是个外壳而已,因为在它的里面,不存在佛法这一核心。

  因此,一个老师的心里应该装着知识,不应该全是金钱、地位和竞争;一个学生的心里也应该装着知识,不应该全是乱七八糟、无意义的事,而且,这些知识也应该为利他心所摄持。如果老师没有利他心,学生也没有利他心,人类的方向又在哪里呢?是不是很悲哀、很可怕?

  可见,有知识的人,在有知识的同时,还一定要有利他心。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都会有自我的维护和执著,不可能没有,但这种执著不能太大了。白天想着自己,梦里也维护自己,从来不为别人着想,不为社会着想,这样的人,他的生存空间不会广阔;而对他人而言,他的存在,也不一定有价值。

  什么样的人有价值呢?利他的人有价值。利他的精神让人感动,而我最感动的,就是大乘佛教中的无私利他——没有任何条件地利益一切生命,这才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一般人利他是有条件的,我帮助你,同时也希望你回馈,相互之间像是一种交易。可大乘佛教不是这样,它的利他不谈任何条件,只要众生有苦有难,就全力以赴地去帮助、去给予。这才是纯粹的无私和高尚!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也许这有些望尘莫及,但的确是让人景仰。

  如果这种理念能在学校、社会团体中推广,利益是可以想见的。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在具有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利他的精神,要有对社会、对人类负责的意识。

  总之,“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你心底无私,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为你的心清净,周围的一切也显得格外美丽;因为你满怀慈悲,也就会为身边乃至世间所有的人带来光明!

  [1] 我所:是指为我所有、我所属的观念。

  [2] 萨迦耶见:执著五蕴假和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我所见。

  [3]《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4]《入中论》云:“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5] 史称凉州。

  [6] 萨迦派五祖之第四祖。

  [7]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讲:“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8] 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禅师。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禅与财富管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演讲

索达吉堪布:扎根于内心的财富——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

索达吉堪布:自他快乐的八个秘诀——上海交通大学演讲

宗萨钦哲仁波切: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宗萨钦哲仁波切:基本的不安全感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发起菩提心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索达吉堪布:面向未来 走向光明

索达吉堪布:莫舍己道勿扰他心

阿秋喇嘛:甚深窍诀

看得空寿若松(延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