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净界法师
 
    期中座谈-6
 
  诸位法师慈悲 陈会长慈悲
 
  诸位学员 阿弥陀佛
 
  这一堂课是我们佛法概要,最后一次的研讨课,我们研讨的重点,主要是把大乘的止观,跟净土的念佛做一个圆满的结合。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觉,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大乘佛教这一块,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不管是在一个义理上的观照,比方说天台的一心三观,比方说华严宗的法界观,在整个对真理的观照这一块,可以说是非常的完备。乃至于在整个事修这一块,这种种的忏法,种种的修行的方便法门,都非常的详细。
 
  为什么大乘佛教会在中国发扬光大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从内因来看,因为众生善根成熟,中国佛教能够兴盛,跟中国的文化是有关系,因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它本身就有相似于大乘的法门,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长时间在这种儒家的熏陶之下,已经养成一种自利利他的思考模式。相对于很多东南亚国家来说,大乘佛教一进入到中国,很快就能够接受,它能够把儒家的思想,更加的深入更加的广大,所以本身的内因已经成熟了。
 
  第二个,它的外缘的殊胜,什么叫外缘殊胜呢,就是中国佛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宗派的建立。我们没有看到印度的佛教,传到哪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宗派,中国例外。比方说华严宗,中国人创立的,比方说天台宗,比方说禅宗,都是中国人创立出来。
 
  历代的祖师把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根据不同的经典,天台根据法华,华严宗根据《华严经》,创立了一套修行的道次第。宗派的建立,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功不可没,因为你很快上路。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毕竟不同,它是一个成佛之道,它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不是只有自己的了脱生死。所以你会觉得,大乘佛教是深广无涯,太深广。
 
  所以它宗派的建立,会让一个人很快的上路,他能够在这么多的深广的大海当中找到一条线索,你很快就能够进入状况。当然宗派也带来一点过失,尤其是末流,我们一般讲佛教的末流,是什么时候算,明朝以后,尤其是明末以后叫做末流,宗派让大乘佛教这个修行更加的条理化、系统化,但是也让中国的佛教,更加的保守跟局限。
 
  因为到了末流的时候,大家对自己的宗派过度的执取,对这个门庭的施设,过度的执取产生了排外的效果。唯识宗的不看天台的东西,天台宗的不看华严的东西。蕅益大师说的分河引水,本来是一条法味的东西,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这是我的水,这是你的水,这个水本来是法性一味的,各有特色可以互相增长。
 
  我们简单的说,从末流来看,我们不要讲太复杂,就从圣道门跟净土门这两块来看,净土宗的到末流不看圣道的止观,甚至于不屑修圣道的止观,圣道修止观的不屑念佛,他念一句佛号都要去刷牙,这样子就产生了一个弊端,彼此看不起对方。
 
  你看修那个净土的人,看不起修止观的,你们修止观的人不知道怕,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你以为你修几个止观,就冲得过生死关吗?不仰仗佛力,低估了业力的可怕。所以净土宗的人看不起修止观的,说你们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修止观的也看不起净土,你们这些人盲修瞎练,只有事修没有理观。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说,到底大乘的止观跟念佛,是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吗?是不是说有他就没有你,有这么严重吗?宗派真的不能够融通吗,还是可以做巧妙融通,还是这是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
 
  当然诸位我们都学过一佛乘,佛陀临命终的时候,晚年的时候讲了一部《法华经》。如果你深入的去探讨,你会得到很多答案跟启示,佛在《法华经》里面,做了一个很完整的,把一生所修的法做一个整理。但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为什么佛陀说佛陀的法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它没有两条路的。
 
  所以如果你说净土宗的念佛,就一定不能够容下止观,止观就一定容不下念佛。那你这样讲违背一佛乘的精神,那佛陀佛法是两条路,它不是一条高速公路,它是两条路,那你这样子,就严重违背《法华经》的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你就推翻佛陀的思想。
 
  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从《法华经》的思想,一佛乘的思想来看,各种宗派的对立是没有必要,既然它是一个一佛乘的思想,只是佛陀运用不同的根机,而施设不同的法门,从这种不同的根机,佛陀施设不同的法门,我们可以知道最后的会归,一定是一个方向的。
 
  所以我们从一佛乘的思想,来谈一谈念佛跟止观的相互关系,这个是我们这次讨论的重点。
 
概要期中座谈——55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斋僧的功德和意义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明贤法师:心经与金刚经——般若法藏的精髓

净界法师:一心归命怎么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圣一长老:《地藏经》之地藏菩萨略说地狱名号

 

后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楞严经》的缘起

圆瑛法师: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初学佛法过程中的几个误区:宽见法师

净界法师:在烦恼中把你的善根种起来!

索达吉堪布:2014金刚萨埵法会开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