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九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九
【193】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四面,我们看甲四:果地功德。 那么整个唯识学的教义,主要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所谓的“万法唯识”的道理。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也就是说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是攀缘。 那么你所接触的影像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的业力变现的。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变现很多的人、变现很多的事情,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不管你有没有修行,都没有办法控制。第八识的业力成熟的时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业力的变现这一块,是不能抗拒的。那么谁去攀缘它呢?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两个产生交互的作用,业力去牵动你的心力,然后,牵动你的心力去造业,又加强了业力,所以这两个就产生一种展转的一种循环的力量。 心力跟业力的一种交互作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伟大的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恒转如暴流”。就是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生生不息的水流,它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那么这个生命的水流,在唯识学它讲出了两个特色:一个是相续,一个是变化。那么《楞严经》在讲生命现象的时候,它也提出了变化跟相续这两个概念,不过《楞严经》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续这一块。我们一般人都会重视变化,而忽略了相续,这个是很错误的盲点。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痛苦,因为我们喜欢安稳、喜欢永恒。其实变化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楞严经》警告所有的修行者:其实在粗显的变化的波浪当中,你要更注意那种相续的力量,因为这个对你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楞严经》在修行当中,它提出了因果相续的概念,它说我们在观一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续的概念。比方说果报的相续,我们的生命当中偶尔会出现一时的病痛、一时的障碍,这个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它很快会过去,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一个长久的病,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它可能会毁掉你的青春、毁掉你的人生,因为它是怎么样呢?——它相续不止,甚至于影响到你的来生。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只是变化的这一块,其实伤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没有注意到那个相续的果报。 那么《楞严经》说,相续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相续的因地而来。我们如果说偶尔起起烦恼,这个问题不大。你看我们有时候去菜市场,看到一些可怜的众生,我们也会一时的慈悲心、感动,把它救来放生,但是一时的善心在佛法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对你人生的转变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当做你的愿望、当做你的目标、当做你人生的理想,经常的去做,那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相续的力量。所以在因地当中,所有在你心中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那种相续的力量,是你特别要注意的,因为它对你的影响既深且远。所以从唯识的角度,它认为生命不是改变你一时的情绪,我一时的起善念、一时的起恶念,这个都没有太大意义,关键是你是不是能够改变你那种相续的功能,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 【194】相续的力量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再修善。因为人性先求离苦,再求得乐。我人生没什么快乐也就罢了,但起码不要有痛苦;我不一定要荣华富贵,但至少幸福平安,所以离开痛苦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当然痛苦来自于杂染的相续。 那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当我们要断除杂染相续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病根:为什么你会相续?当我们的生命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你一个人会一错再错的错下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做了第一次的时候,你很想做第二次、很想做第三次?那个推动你去继续的往火坑推,那种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这样做,你控制不了自己,那种相续的力量是谁给你的呢? 唯识学说因为你有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这最可怕——“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当我们出现一个烦恼的时候,本来烦恼是生灭的,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嘛!但是当第七意识向内干扰第六意识,构成了因地的相续;当第七意识跟第八识结合的时候,构成果报相续,所以第七意识是罪魁祸首。 所有生命的轮回、所有因地的错误的相续,都是自我意识造成的,没有其它的问题。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就是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会一错再错,因为你想要掌控这一切的人生,一种自我主宰的概念,这个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识学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了。如果你不对治第七意识,你只是平常的持戒、布施、修善法,其实你生命的本质——这个水流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当我们考虑要把水流,从一种六道的水流转成一种往生的水流,转换成成佛的水流,你就必须要面对你的自我意识了,那就不是断恶修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你要断除你恶念的相续,就必须把自我意识挑出来,面对它、处理它。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修行,从初发心的资粮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对自我意识,因为它是病根。这个病根不断,春风吹又生,你所有的修行到了来生,前功尽弃。因为它相续的力量没有断,你只是断它的枝叶,它春天到的时候,它继续会犯错。也就是说我们轮回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为什么继续轮回呢?因为你没有断相续,所以这个唯识宗,它就把这个断除生命的相续——所谓自我意识,把它当做一个修行的重点。 【195】果位的差别——资粮位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面对这种自我意识,我们是怎么个方式? 它的整个修行的过程是什么?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那么首先分成两科:第一个果位的差别。这个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说明断除自我意识所创造的相续,它的差别的果位;第二个会通异说。那么从其它大乘的教法当中,再跟唯识的判教,来做一个会通,把它融通一下。 好,我们先看从唯识宗的角度,来谈果位差别。这个地方分成五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 好,我们先看第一科的资粮位,我们先看它的名称,再看它的内容,为什么安立做资粮位?这个名称是怎么安立的?好,请合掌:谓此位菩萨深信解唯识妙理,发深固大菩提心,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名“资粮位”。 那么所有的菩萨,当然都是从凡夫开始,这个凡位的菩萨,当然他充满了烦恼,也充满了罪业,这两个因缘,在他的生命中是相续的。但是这个菩萨在烦恼罪业的洪流当中,他成就了三种功德,第一个:“信解唯识妙理”。那么这个唯识的妙理,当然包括了两块,我们前面讲过,第一个唯识相。就是因缘果报的道理,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你造的善业强,你以后受用的影像,就比较如意、美妙;你罪业造的重,来生你接触的影像,都是让你痛苦、让你挫折的,这个叫“自作自受”。那么第一个就是唯识相,讲到缘起。第二个讲到唯识性。在整个相状当中,是我空、法空的,没有谁在主宰,完全是一种心识的活动而已,是无我、无我所。那么当然我们看后面的意思,这个菩萨他是怎么理解呢?很关键了——“信解”,这个菩萨的理解,多少带有仰信的味道。因为这个菩萨的智慧是相对浅薄的,他只有闻思的智慧,所以他并没有一种很深刻的修慧,没有一种三昧所发动的一种断惑证真的智慧,他只有一种偶尔能够调伏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多少是仰仗他的皈依,反正佛陀这样说,我就相信了,仰信佛陀的真实教诲。所以他这个理解,是带一点信心的支持,他产生的理解,这第一个,说明他的智慧的水平。 再看他第二点:发深固的大菩提心。这个菩萨最可贵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他有坚固的愿力。虽然他的智慧水平不高、他屡受挫折,但是他的重点:绝不放弃!他对于佛道的追求、对众生的悲悯,上求下化这个愿力是值得赞叹的。我们可以往后看它的偈颂就知道了,这个菩萨值得赞叹的重点,在于他的菩提心是非常坚固。就是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他一种绝不放弃的心态,在支持他的菩萨道。 第三个功德:他为了不断的进步增上,他有殊胜的资粮。这个资粮特别指的是福德资粮,他广大的修福,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所以叫做“资粮位”。所以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在整个烦恼跟罪业的冲击之下,他的心中有三道光明出来了——微弱的智慧、坚固的菩提心跟殊胜广大的资粮。当然他的特点在资粮,当然整个阶位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你没有菩提心,不管你怎么修,你就不是菩萨了,所以他这个根本是菩提心。 那么这个菩提心,是怎么样来支持着菩提心呢?就是靠资粮来支持的菩提心,不是靠智慧哦。也就是说他这个菩提心,为什么他能够一路的跌跌撞撞,受到烦恼罪业的刺激,他还可以走下去呢?因为靠他的福德力支持,所以叫做资粮位,但是他还没有产生智慧,所以他就是叫“资粮”,他的菩提心完全靠它的资粮来支持他。我们来看它的内容就很清楚了,好,我们把它念一遍: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 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名资粮位。 那么资粮位,为什么这个菩萨叫“资粮位”呢?这个菩萨他内心当中有四种功德,当然最根本就是内因力:他有坚固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的愿力!这个菩提心,有三种力量来支持他,第一个:善友力。这个凡位菩萨很重要就是依众靠众,同参道友的相互的支持,因为他的逆境太多了。资粮位菩萨是内忧外患:内有烦恼的冲击,外有业力的干扰。所以他的这个同参道友不断的鼓励他、勉励他,是很重要的;第二个:作意力。他平常也会听经闻法、如理思惟,产生一定的观照。当然作意力是薄弱的,我们待会看就知道了……;第三个是很重要的:他有广大的福德资粮。他有每天不断的功课、布施、持戒、忍辱,他靠他的善业力来支持、来保护他。那么他对于唯识的义理,虽然有很深刻的信解,但是因为他缺乏禅定的功夫,因为他的心识是散乱的。那心识散乱,他的理解往往只是一种解悟,而且带有一点信仰的成分,所以对于能空,能取的空跟所取的空,这两种空性,这种我跟我所的空性,“多住外门,修菩萨行”。这个菩萨,其实他多分理解是业果的成分多了,他对唯识相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是有很深刻理解的;但是对空性:我空、法空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他的整个生命当中,他的菩萨道是怎么修的呢?——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的心有两个门:向外的门,叫做“攀缘心”,因为你接触外相;向内的门,是观照到我空、法空的心性的本体,叫做“安住”,向外叫攀缘。那么这个菩萨,他偶尔也会去做义工了、参加法会了、参加放生了,但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心”的活动是有所得的,他对这个善业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由这个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所以他的本身的生命当中,因为空性的体会薄弱,所以他是以有所得心来修菩萨行。所以对于二取:“能取”跟“所取”所产生的随眠,这个是烦恼的种子没有伏灭的功能,而且对于烦恼的现行,也没有伏灭的功能,叫做资粮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菩萨多分来说是在业果上修学,但是可贵的在哪里呢?他是有成佛的愿力,他有度化众生的愿力。那么身为一个菩萨,他本身强大的愿力在修菩萨行的时候,“多住外门,修菩萨行”,就造成了下面的偈颂。我们看《唯识三十颂》,是怎么解释这个菩萨的,天亲菩萨是怎么形容这个资粮位的菩萨,我们把它念一遍: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那么这个菩萨,我们先谈谈这个菩萨的智慧的观照是怎么样:“乃至未起识”。这个菩萨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不能够生起这个“识”,这个识是指什么呢?古人解释:抉择的智慧——抉择识,不是一般的颠倒识。就是说他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第一念是攀缘的、是有所得的。所以这个就有问题了,因为你一旦有所得,那就带有自我,有自我意识,你就很容易创造对立,你就把一真法界切成两块。那么对立的结果只有两种情况:不是爱,就是恨,所以他这个菩萨的智慧是相对不足的。 “乃至未起识”,所以这个菩萨,他不能产生第一念的正念正知。当然我们会讲到,他这个菩萨是有深厚的惭愧心,他能够产生第二念、第三念的反省跟觉照,但是他生不起第一念的觉照智慧,这说明这个菩萨的智慧相对薄弱。但是他可贵的是下一句话:“求住唯识性”,他有坚固的愿望:追求圣道的功德。这个菩萨好就好在哪里呢?他不得少为足。他跟人天种性还不一样,人天种性是断恶修善,他把它当做正常;那么这个菩萨是有远大的理想,虽然他一时做不到,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愿望,所以他心中经常有一种作意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保持进步,所以他有广大的理想,好就好在这个“求”字,他不断的要求自己进步,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但是虽然他有这个愿望,因为他智慧不足,他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对于能取、所取的这种自我的相状,他没有调伏的能力,这个叫做资粮位。 【196】资粮位菩萨一言以蔽之:愿力坚固,观慧不足! 资粮位菩萨一言以蔽之:愿力坚固,观慧不足。举一个例子:你看苏东坡,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是吧?那么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那么有一天,苏东坡在这个禅堂里面自己打坐,当然参禅的人,他主要修空观,内观真如嘛,那么他在照见五蕴皆空的过程当中,他得到很殊胜的体悟,所以从观中、从定中三昧出来,从那个观照力出来的时候,他写了一个偈颂,他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前面的偈颂是赞叹空性、真如佛性的功德,真如佛性是天中天,是生命中最尊贵的。那么他“毫光照大千”,这个是尊贵,而且具足广大的清净的功德。前面的偈颂是赞叹真如法的殊胜;下面那句话,是赞叹自己,说自己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么他觉得他跟空性有一点相应了,他就写完以后就很满意了,就叫侍者赶紧的把这个偈颂过江去拿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而且要侍者一定要佛印禅师亲自批注了以后,再拿回来。那佛印禅师看了以后,就就着这张纸的背后,就给他写了两个字:放屁!那么写完以后,侍者就如实拿回来了,苏东坡一看不得了:我这样子尊重他,他如此羞辱我,就赶紧领着侍者就过江去,要跟佛印禅师理论了。到了佛印禅师的寮房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走了,门锁起来了,门外面贴了几个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这个就是资粮位的菩萨。我们不能怀疑苏东坡在佛堂里面那一份的相应,他的确有相应的力量,但是资粮位的菩萨问题在哪里呢?他经不起逆境的刺激,“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就是说他不是完全没有智慧,不是这样,他没有智慧他怎么能够做一个菩萨呢?菩萨是觉悟的众生嘛。就是说他的智慧,仅次于“信解”唯识妙理。他在佛堂静坐的时候,息诸外缘的时候,智慧会生起;但是外境一刺激他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自我意识就出来活动了。但是这个菩萨,好就好在他的愿力很坚强,所以在菩萨戒里面讲到资粮位的菩萨,它给他两句赞美的话,说资粮位的菩萨,因为他有强大的誓愿力,他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虽作恶业,速疾能悔”,这第一个特点;第二个“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说虽然这个菩萨,是控制不了自我意识的,也就是控制不了他的烦恼,但是他有一个很殊胜的功德,叫:增上惭愧。因为他是有理想抱负的人,跟我们一般人一天过一天的不太一样了,所以他的愿力的支持,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一旦犯了错,他回到佛堂,做功课的时候,他马上会发觉到,然后忏悔,立誓改过:我下次不能再犯错。当然他可能下次又会犯错,但是他不断的自我反省,他会从中得到很多的经验,累积很多增上的力量。 所以这个菩萨是跌跌撞撞,但是他还是不断的保持进步的,所以“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没有第一念的正念,但是他有事后反省的能力,所以这种菩萨,一旦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若堕恶趣,终不久留。”因为他的善根力太强,他的菩萨种性太强,遇到痛苦刺激的时候,他那种自我反省能量一起来,他很快从三恶道弹出来,不像我们一般凡夫没有理想抱负的人,做一只狗就要做很久,因为你没有产生反弹的能力,从痛苦中、从障碍中,反转的能力我们是薄弱的,但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他不是,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那么当然净土宗的学者,对资粮位的菩萨,他是这样看,尤其善导大师这样看资粮位菩萨,就是说整个成佛之道,最困难的地方是资粮位的菩萨,这个关过了,那就一帆风顺了。这个菩萨内有烦恼、外有业力,还有天魔死魔的干扰。在这个阶位的菩萨他这是:烦恼干扰你、外境——五蕴的魔境刺激你、你的冤亲债主也来障碍你,然后死亡也来破坏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净土宗的祖师们,是劝所有资粮位的菩萨往生净土,尤其是到了末法时代。因为你资粮位的菩萨是“多住外门,行菩萨道”,你是有所得心嘛,有所得就是有攀缘,那什么意思呢?就是外境对你影响很大了。如果他是法身菩萨,他不管正法、像法、末法、对他都是完全一样,因为他根本就不住相,干净的相、杂染相,对他是完全没有差别。但是做为一个凡夫菩萨,你来到三宝地跟来到放逸的地方,是影响很大的,因为他“多住外门”。 所以当你在正法、像法的时候,资粮位的菩萨没有往生的急迫性,因为你还遇到相对好的环境跟善知识的摄受,但是到末法时代,资粮位菩萨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就是在末法时代来临的时候,法身以上的菩萨,什么正法、像法、末法,对他是完全没有影响的。但是这个末法时代冲击最大的是谁呢?就是资粮位的菩萨,他是禁不起末法时代的冲击,因为魔强法弱时代来临的时候,对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伤害最大。所以如果我们在资粮位菩萨,在这么一个问题严重的情况,赶快到净土去,其实是很好的选择了。 【197】果位的差别——加行位 好,我们来看看下一个。那么这个菩萨,经历过这么最难的一个问题的点以后,他慢慢的用功,就来到了第二个阶位——加行位。那么这个“加行”这两个字怎么说呢?我们先看它的名称的解释: 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为趣“见道”住“唯识性”故,复“加功用行”伏除二取,故名“加行位”。 那么前面的资粮位的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其实他的观行薄弱。观行薄弱,但是这个菩萨,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的菩提心很坚固,而且他积集广大的资粮。所以他按照他的愿力,跟他断恶修善的这种持戒修善的力量,他跌跌撞撞、进进退退,经过多久呢?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很长了!当然他很多时间都是退转的,因为资粮位菩萨很慢的话,他可能会修修修……修得不错,突然间有一世,得大福报的时候放逸了,然后打回原点,他经常是这样子。当然他是一个有愿力的人,他会自我反省,所以时间久了,他在错误的累积当中,他会摸索出一条道路,所以他总有一天,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时间的时候,经过他长时间的修福修慧,而且再加上他的愿力,他一直希望能够安住唯识的空性,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进入了加功用行的阶位。 这个“加功用行”我们说一下。资粮位的菩萨,或多或少会接触人群,因为他是静不住的,他在佛堂待不下去,待不会太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顶多了。所以他多少会涉猎六度的法门,虽然他做得不够好,但是他是有理想的。但是到了加行位,他有两个特点,一定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息诸缘务;第二个他加修止观。加行位的菩萨,他知道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他人生的成败关键到来了!所有加行位的菩萨,他绝对不会住在人群,不可能!他一定住在深山,要么就喜马拉雅山,要么就哪一个山上。所以加行位的菩萨,他知道他的生命,他的关键时刻:他转凡成圣的时候到来了!因为加行位是资粮位的凡位菩萨跟通达位——圣位菩萨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所以所有加行位的菩萨,一定会息诸缘务,没有例外。 所以加行就是说:他必须要放弃跟人群接触一段时间,来干什么呢?加功用行来伏除二取的烦恼,他开始在对治我法二执了。当然这个时候,修习我空观、法空观叫“加行位”。这说明这个菩萨他从前面的发了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从一种动态的修学而转成一种静态的修学,这叫“加功用行”,是这个意思,安立名称。 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在加功用行做了些什么事,我们看下一段:菩萨为趣入“见道”,体会“唯识实性”故,加功用行,修“四寻伺”、“四如实智”,历“暖”“顶”“忍”“世第一”、、、,逐渐伏除二取之相,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 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名“加行位”。 这个是《成唯识论》的一个解释。说这个菩萨他从前面的一种资粮位,一种动态的修学而转到加行位的时候,他慢慢的开始内观,从外求变成内观。内观什么呢?内观唯识的二空的真实体性。就是说他整个一大阿僧祇劫,都在思惟业果的道理:怎么样断恶修善这一块。那么他这个时候在观察:这个业力到底是谁造的?果报又是谁去受用?来观察这个因果的根本当中,到底是“谁”去造业,又是“谁”去得果报,他去观察这个道理。 所以他加功用行,从向外攀缘转成回光返照。那他是怎么观呢?他修“四寻伺”跟“四如实智”。四寻伺,这个“寻伺”就是一种观照,在唯识的专有名词叫寻伺,就是一种观察、观照的意思。那么它把一切法,把它切成四个元素,叫做名:名称的“名”;义:义理的“义”;自性:它有它自身的体性;第四个:差别。 也就是说,这一切法就是四个东西构成,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名言安立;那么名言安立以后,你一定要有一些你的思考:这个花是很漂亮的,这是名言吧?一个赞美的名言。那么你说它很漂亮,他就出现一种概念了——意象:喔,它是美貌而不是丑陋,那么这个美貌有它的自性,当然也有它的时空的差别:它的美貌也仅是限于现在,可能一个月以后它就凋零了,它的美貌就失掉了,它有它很多差别的时空相。 比方说中国人常常说沉默是金,“沉默是金”这个法,它有它的名、义、自性、差别,这是一个名言,它本身也没有自性嘛,沉默是金。但是这个沉默是金这句话,也得看场合,有些场合,沉默就不是金了,因为你要跟他讨论,你都不发表意见,人家以为说你没有兴趣了,没有参与感。 所以沉默是金,它有差别因缘: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是沉默是金;有些场合、有些时间,沉默就不是金了。所以他如实观察以后,他得到结论:一切法没有自性! 他把每一件事都把它切成四块:名、义、自性、差别以后,名也没有自性、义也没有自性、它的自性也没有自性、它的差别也没有自性,所以一切法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它的好坏、得失、成败,完全是你自己安立出来的。所以其实业力只做了一件事情,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业障重,不是!因为你打妄想,应该是这样讲。 因为业力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你的痛苦为什么会相续呢?因为你不断的去想它,而且你做负面的思考,展转相续,这最可怕了。其实业力给你的刺激只是一刹那而已,就像佛陀说的:它射出第一支箭,是业力这一块给你的,但是后面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是你的妄想,你的名言安立很多的想法,然后你自己让你自己痛苦。 所以一个人会痛苦,业力的比例不高,一个人会痛苦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很会打妄想!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不幸的是你堕入的都是负面的思考,所以你很痛苦。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痛苦都归咎于业力,它只占一部分,它只是占前半段而已,后面的相续,都是你的打妄想,安立出来。 所以这个加行位的菩萨,他静下心来以后,他观察这个一切法:其实都是你的遍计执。所以他把业力以外的依他起保留下来,他把业力以外的东西,遍计执,观空——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他只保持业力的假相这一块,保留下来,因为它还有用处,后面还有用,但是他把自己妄想分别,所安立的这一切法都破坏了。 那么刚开始叫四寻伺,就是观察,等到他得到坚固的理解了以后,叫做“四如实智”。其实这四个是完全一样的,他也是观察名、义、自性、差别,只是他得到了明确的理解,叫做“四如实智”。那么他经过这样子的观察以后,他经过了什么阶位呢?——暖、顶、忍、世第一,然后慢慢的伏除能取所取的相状。我们解释一下,“暖”位,那么这个暖位,是取什么呢?取它的钻木取火。它举一个譬喻:说我们拿一个木头,拿一个那个木头管子,在木头上不断的钻钻钻……旋转,欸,火还没有出来,但是它先出现烟,有暖相出现。这譬喻说呢:这个菩萨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虽然没有现起,但是他有那么一点相应了,因为他的禅定增加了,他的心静下来,他的菩提心除了善业的资粮以外,多了禅定的智慧。所以他这个暖相已现,虽然他心中的光明没有出来,但是已经见到烟了,叫“暖”。 再看“顶”。那么顶就是说,他这个智慧的光明慢慢的增长,他从下品的寻伺,转成上品的寻伺,慢慢调伏外境的执取。就好像一个人登上了高山的山顶,一望无际,对外境的真相,看得更加的清楚明白。所以顶位,调伏了所取相,他把外境给他的冲击,自己妄想打出的这块,整个调下来了,他只允许来自于业力给他的冲击,这一块是不能改变的。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能断灭因果,你该受的因果还是该受,但是你的妄想这一块捏造出来给你痛苦,这一块妄想,把它拿掉,这是不必要的。所以他对于所取相的执取,调伏了,这叫“顶”位。 再看“忍”位。这个忍,就是随顺忍可,前面断的是所取相,所取相就是我所,那么现在他断那个能取的自我概念,对于能取的自我,他在颠倒妄想当中,他观察自己的这个自我意识,也是名、义、自性、差别,也是毕竟空的。所以他对于我空的真理,也开始随顺忍可,他也慢慢的往这个方向走了,叫“忍”。 到了“世第一”,他的三昧力增长了,空性的智慧也增长了,经过十六刹那,进入圣道。为什么叫世第一呢?就是他在整个生命当中,他的有漏位是最后一个阶位了。他是六道轮回当中,诸天都比不上他了,这个人即将告别有漏的凡夫,即将进入圣位了,叫“世第一”。 那么这个人经过了暖、顶、忍、世第一,这个四加行的阶位以后,逐渐的伏除所取相跟能取相。也就是说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虽然不能够调伏相缚跟粗重缚,这个“相缚”指的是俱生的这种能取、所取的这种烦恼的现行;“粗重缚”是俱生的烦恼的种子,但是他对于粗显的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经可以调伏了。“违见道故”,事实上他还没有见道,他只是随顺、忍可,就好像这个火还没有生起,只是见到了烟而已,所以他还是“违见道”,还没有证得真实的我空、法空的道。所以他对于这个俱生的烦恼的活动,跟它的种子,他有漏观心,“有漏观心”我们待会再解释,因为他带相观心,他心中还带有一种教法的名言相。所以有漏观心,就是说他带相观心,心中还有稍微的有所得,还有种种的微细的分别,所以“未全伏灭”。他对于分别的我法二执,还不能全盘的消灭,因为他还留有一点点的法的这种执取。那么对于俱生的烦恼是怎么样呢?——全未能灭。这个很微细了,就是第七意识相应的俱生的烦恼是不能断,但他对于第六意识分别起的这一块,已经伏除了绝大部分了,这叫“加行位”。 【198】加行位观空的时候是带相观空! 来,我们来看看天亲菩萨对加行位,是怎么个说法: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那么这个菩提心的菩萨,他从前面的资粮位,完全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一种外相的修学而转成内在的观照。那么经过长时间的暖、顶、忍、世第一的加行以后,他最后是:“现前立少物”。这菩萨把他自己的妄想,慢慢都洗干净了,洗干净以后呢,但是他还有少物,这个“少物”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知道菩萨观一切法空,空性是一个真理,但是一个没有入圣位的菩萨,他的心,他不能直接去接触空性,不可以,因为没办法,因为空性是离一切相的,那怎么办呢?他必须要夹带名言,他必须要带相观空,就是说:哦,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必须要从名言里面去思考,然后他的第六意识,才能够慢慢的随顺于空性,“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也就是说假设他没有佛法的引导来做一个桥梁,他第六意识是没办法进入空性的。因为能诠的道路没有的时候,他第六意识是不能活动。第六意识的想象力,在凡夫的阶位,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活动,他到达不了空性的真理。 所以他在观空的时候是带相观空,它有两种相,第一个:显教,就是文字相;藏系:他画很多的唐卡,你不要讲太多,你就观想那个唐卡:喔,为什么它这个坛城里面,中间是空性的?是空出来的?就是说它可能是现出一个眼根能够攀缘的相状,或者耳根听的相状,总之他一定要有一个圣人流出来的法,来引导他,他才可以随顺于空性。所以他虽然调伏了所有外在的执著,但是他那个最后那个法执还是在的,当然他即将要转入圣位了。但是他将入圣位还没有进去之前,他的心中还是“现前立少物”,这个“少物”就是那些法义。 那么“谓是唯识性”,他之所以能够悟入二空的真如理,他就是靠这个少物,就是这个船,从此岸快要到达彼岸。当然一到了彼岸,他把最后的船,也要舍掉了,但是他即将到达彼岸。这个船不是彼岸,但是他没有船,他到不了彼岸。所以他靠这个法义的支撑,他慢慢的、慢慢的带他趋向于二空的真如,但是“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因为他心中还是带相观空,还有法义的执取,所以他只能叫加行位,他还没有到达通达位,就是在这里,就是关键在于:现前立少物。 举一个加行位的例子:蕅益大师。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当然坐禅他是要息诸缘务了,内观真如,当然前提是你要学过教理,你不能自己创造一个方法。佛法的修学在前面的阶位,都一定要传承——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那么蕅益大师他当初是学过天台教观的,他依止天台的教观参禅以后,他在自传里面写到说:他曾经达到一个境界——“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一念心本来是很干净的——清净本然,但是我们因为第七意识的执取,而执著很多相,执著什么相呢?根尘!执著我们的根身,这个身体是我的;“尘”就是外在的这些人事的影像,所以弄得我们压力很大。因为你本来没有一物,那我们自己多事,就自己去惹尘埃。 那么这个蕅益大师他这个时候,把这个根尘的尘埃,当下“啪”!放下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按照《楞严经》的说法:“如鸟出笼”。就像这个鸟它本来在虚空是中飞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笼子里面去了——被根尘的相所障,那么加行位的菩萨他慢慢的修我空观、法空观,把相给调伏了,就是如鸟出笼,这个鸟它开始回到虚空了,当然他只是一时的相应,但是蕅益大师说从那次以后,他对于身体的执著完全轻薄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从他这句话的判断,合理的推论:他是顶位。因为他“根尘”是所取相,脱落了;但是灵光独耀,这个“能取”的自我概念,有没有消掉我们不知道,但是起码是顶位。一个人一达到顶位,在唯识的判教:资粮位的菩萨是“若堕恶趣,终不久留”,换句话说资粮位的菩萨,还有可能堕三恶道。顶位的菩萨是永远不堕三恶道了,虽然他有三恶道的业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报了,因为他空性的力量太强了,他可以让他三恶道的业力永远不动,从今以迄到成佛为止。他如果没有到净土去,他的生命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做人,要么做天,他永绝三恶道。这个不是他的业力强,因为他的心态不一样了,他对于粗的所取相、能取相,这种灰尘都脱落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去刺激到三恶道的业力了。 那么当然这个菩萨,其实四加行的时间是不多的,不长的,可能是三生、也可能是七生、也可能是几十年的时间,他不像资粮位要耗一大阿僧祇劫,因为他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他该有的资粮都准备好了。所以到加行位的时候,他一进去就是暖、顶、忍、世第一了,所以他这个时间其实不多了。那么当然他即将进入圣位,但是他的心中还是现前立少物。好,我们休息一下再来看看,他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