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4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4课

 

  下面继续学习《入行论》。

  子三、修承受痛苦之安忍。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

  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前面分析过,无始以来,我们因为欲妙曾无数次地堕入地狱,感受无意义的痛苦,却没有成办任何自他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够修持安忍,不仅痛苦不剧烈,而且还能成就更大的利益。对于这种能够遣除众生伤害的痛苦应该欣然接受。

  地狱痛苦是很强烈和非常难以忍受的,与堕地狱的痛苦相比,修安忍的痛苦并不剧烈,并不严重也不广大,因此,应该修持安忍的善行和苦行。前面颂词中的“千返”,就是指无数次地堕入地狱。倘若我们能够一次、两次成功地修持安忍,就可以免除堕地狱的痛苦,如果能够真正地把安忍修到位,就可以完全终止堕地狱的痛苦。

  前面颂词讲到于自他利益没有成办,此处说安忍“复能成大利”,除了能够消减痛苦,还能够成就广大的利益。修安忍可以清净罪障,免除众多痛苦,成就很大的功德。《入行论》中讲“难行莫胜忍”,在所有的难行当中没有超过安忍的。面对越难修持的苦行、越难忍受的对境,倘若能够修持安忍,所带来的福德也会越大。安忍功德非常超胜,所以它能够成就大利。

  对自己而言,如果能够修安忍,现世不会受到嗔恨或众多痛苦的折磨,后世也能够成就殊胜的人天福报。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以菩提心摄持而修安忍,能够累积成佛的善根,从而获得最为究竟的利益——佛果。因此,修安忍从现世、后世、世出世间等方面分析,都能够成就大利。那么对他人有什么大利呢?表面看,修安忍好像对对方并没有很大的利益,实际上,不嗔恨就消除了对对方的伤害,而且因为安忍的缘故,解除了以怨报怨的缘起链,对对方也是一种利益。所以,修安忍不仅自利还能利他。

  另外,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说道:以菩提心带动的善行,如布施、持戒、安忍、智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以布施、安忍等修法利益有情之外,菩萨还会为了对方的究竟利益而发愿:愿我成就时,以此善根将众生安置在三解脱的种姓中,从轮回中获得究竟解脱。依靠修安忍的善根为缘,对对方发愿,随着菩萨修行善法功德的增长,这种因缘会逐渐加深、最后成熟而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持善法时的对境,不管是布施、持戒还是安忍,最后在佛陀成佛时,都无一例外获得了相应的解脱和功德。对方首先是狭义的“他”,即我们安忍的怨敌,这个“小他”随着菩萨修行功德的增长,可以逐渐地获得大利。而“大他”即一切众生,菩萨不仅仅为一个众生发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发心。菩萨在修安忍的时候,菩提心的心量所及是一切众生,是为一切众生谋福利的修法,因此已经让一切众生获得了这个善根。他通过修持安忍,不断的累积善根,当他获得解脱、成佛的时候,这个功德也成了一切众生——“大他”获得究竟利益的直接因、根本因。佛陀成佛之后,利益众生的事业是无勤的、周遍的、恒常的、源源不断的,的确对自他都能够成就“大利”。

  “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知道这个道理之后,为了遣除一切众生的伤害,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对于能够给众生带来众多利益的苦行,理应欣然承受。我们通过闻思,观念上有所转变,再通过观修从内心生起感受,以这样的方式修心,菩提心会逐渐趋于成熟。所以,在闻思和修行的过程当中要先了知道理,再逐渐观修、串习。

  前面是对亲友作四害,接下来是讲对怨敌作四善。谁对我和我的亲友做四种加害我就会生嗔,谁伤害我的怨敌我就高兴。相反,谁给予我的怨敌安乐、赞叹、很高的荣誉,对他作四善等等,我就会嗔恨。接下来就要破除这种嗔恨。

  壬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分三。

  一、破嗔赞誉怨敌者;二、破嗔令怨敌安乐者;三、破嗔成办怨敌利养者。

  一、谁赞叹怨敌,我要嗔恨他,对这种嗔恨予以破斥;二、谁令怨敌安乐,我就嗔恨他,对此进行破斥。三、谁帮助怨敌成办了利养,我就嗔恨他,应当破除这种嗔恨。

  葵一(破嗔赞誉怨敌者)分三:一、堪为自乐之因故当取受;二、是他乐之因故不应舍弃;三、宣说颠倒取舍之理。

  第一个科判的意思就是讲,其实赞叹怨敌是自己快乐之因,所以应该取受;第二是其他众生获得安乐之因,他乐之因就是自乐之因,不应该舍弃;第三,宣说颠倒取舍,对于赞叹自己的人取,对赞叹怨敌的人舍,这是颠倒的取舍,是不如理如法的,必须要断掉。

  子一,堪为自乐之因故当取受。

  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

  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

  如果有人赞叹怨敌有功德而获得欢喜快乐,那么愚痴的意识你呀,为什么你不跟随去赞叹怨敌,让自己获得欢喜呢?

  科判“堪为自乐之因”是指赞叹怨敌是自己获得快乐的因。如果我们对别人的功德、优点、处事方法等比较认同、欢喜,就会愿意赞叹他。一般来讲是这样:我们在内心中有一种认同,然后通过口来赞叹,在赞叹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能收获欢喜,所以赞叹别人自己也能获得快乐。颂词引用了这个规律,让我们止息因为他人赞叹怨敌带来的不悦和嗔恨。

  “人赞敌有德”,比如张三赞叹我的怨敌,是因为他看到了对方的功德心生欢喜,才愿意对他发自内心地赞叹。当然,此处的赞叹都是指发自内心的,不是表面上的虚伪赞叹。他能够赞叹我的怨敌,说明他认同、喜欢我的怨敌,所以赞叹之后,他也能获得欢喜、快乐。我们赞叹自己的上师、团队、亲友,乃至于世间的追星族赞叹偶像,都是因为喜欢对方,认同对方的功德,对他赞叹,然后内心也是充满欢喜的。

  我们也愿意获得快乐,不愿意受苦。“意汝何不赞”,“意”就是意识。因为我们嗔恨别人,主要是意识在作怪,对方不一定有什么真正的过患,只是我们的心看不惯他、讨厌他、嗔恨他。因此教诫我们的意识:既然赞叹别人的功德能够获得欢喜,而且你也是希求欢喜和功德,那么你也应该去赞叹怨敌,这样能够让你获得欢喜。这是一种调伏自心,让我们息灭嗔恨、嫉妒的好方法。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不可获缺的要意:如果我们内心对怨敌的功德不认同的话,既便让我们去赞叹我们也不愿意。在你真正认同对方的功德,愿意赞叹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快乐。假如说现在我按寂天菩萨的要求去做,本来我对怨敌张三看不惯,但是我也赞叹对方,被动赞叹之后,虽然嘴里赞叹了,其实内心还是很不舒服,不赞叹可能还好一点,赞叹了更不舒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一个环节:我没有真正认同对方的功德。

  这就要求我们公正地去看待怨敌。众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容易发现其优点并强化和夸大,对其缺点很容易忽略和弱化。相反,对不喜欢的人,则很容易弱化、忽略其优点,夸大强化其缺点。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很难发现对方的优点,即使发现了也不愿意承认。所以我们要调整内心,让心处于比较公正的状态,不要被偏执的心所欺骗,否则,就不愿意去看对方的功德,即使看到了,也会认为对方只是装模作样而已。要让我们的心平复下来,公正地去看待任何事情,不要带有色眼镜,不要以偏袒的心去观察。如果我们愿意以公正的心态去看待事情,调心就成功了第一步。通过这个调整,我们的心能处于平等公正的状态中,然后再去发现对方的功德,他的功德一直存在,只是以前被我的偏执之心覆盖了,我根本不愿意承认。现在用公正平等的心态看待,从因果的侧面,从缘起的法则去看待对方,发现对方的确有很多功德,应该赞叹随喜。因此自己就愿意认同对方,我们去发现、认同、赞叹对方,同时自己就获得了欢喜。因此,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欢喜。深层次的意思,是让我们打破对怨敌不好的看法,处在公平的心态中,再作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让我们调心的目的。

  科判讲“自乐之因故当取受”,我们认同和赞叹对方的功德,不仅今生自己能够获得欢喜,因为这个善行的缘故,来世也能够获得安乐,这是今生获得欢喜、来世获得安乐的殊胜方法。其中也包含了让我们调伏内心,打破对怨敌偏执的殊胜方便。

  如果我们能够平复对怨敌的偏执心,也就能够对我们贪执的人(包括自己),恢复正常的心态。自己是我们严重偏袒的对境,对自己的功德很愿意表现,对过失则千方百计地隐藏,总是在人们面前展示自己坚强有力、光辉美好的一面,隐藏自己不好的地方。如果能够有一个公正的心态,冷静地观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过失。把这些过失和佛经论典当中的修法进行对照,会发现其实我们离修行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去解决它。

  我们以前也分析过,修道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对亲友不偏袒,对怨敌也不偏执,用平常的心去观察,功德是功德,过失是过失,在平常的心态之下,我们才能够真正发现道之所在,否则没办法真正修道。

  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

  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

  前面的颂词“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以及科判“堪为自乐之因”,都讲到了“乐”,这个乐到底怎样呢?这个颂词进行了解释。通过随喜他人的功德,尤其是随喜怨敌的功德所获得的乐有四种特点:第一“唯乐”,第二“无性罪”,第三“诸佛皆称许”,第四“复是摄他法”。

  第一,“唯乐”。这种乐是一种纯粹的、绝对的快乐,或者说是快乐的源泉,它是由善因引发的快乐。

  第二,“无性罪”。在佛法当中,罪分为两种:即自性罪和佛制罪。无性罪就是讲本性不是罪业,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无性。当然,乐本身是无记法,苦乐是以前善恶业的果,《俱舍论》中讲,它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本体。

  此处分析的是哪三方面呢?第一,分析乐的起因。有些快乐的起因可能是罪业,比如说,通过诈骗的手段得到了钱财,这种快乐的起因就是罪业。第二,有些快乐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它的果是和罪业相联系的。第三,乐的本性可能和罪业相应。比如说,吸毒人在吸毒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和吸食毒品的罪业相应的,所以它的本性和罪业相应。因此,可以从起因、结果和本性三种情况来分析。

  那么我们随喜他人的快乐,是不是属于这三种情况?第一,它的起因是通过随喜他人功德,因是清净的。第二,分析它的结果,随喜是善法,所以并不会引发不好的结果。比如说,吸食毒品或饮酒的快乐与罪业相应,会引发很不好的结果。而我们随喜他人功德的这种乐,不会引发罪业和痛苦。所以,从果的角度来讲,也是清净的。最后,其快乐本身是和善法相应的,所以本身也没有性罪。无性罪的含义需要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第三,“诸佛皆称许”,因为它的起因善,本体善,结果善,初中后都是贤善的,这样的快乐当然是佛陀所称许、赞叹的,说明得到了佛陀的认可。佛陀是修行圆满、功德圆满的大圣者,所以佛陀称许赞叹,就说明它一定和正道相应。

  第四,“复是摄他法”,这是摄受他人的善巧方便。很多众生都想摄受他人,都愿意很多人赞叹自己,认同自己,那么如何才能让别人认同自己呢?有些人不懂得善巧方便,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拼命地诋毁他人、揭人短处、抨击他人、说别人的过失,他觉得如果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打垮别人,自己就脱颖而出了。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会发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贬低、伤害别人,具有很大的过患,说明这个人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如果经常赞叹怨敌,赞叹他人,别人就会发现这个人没有嫉妒心,很公正,心量很大,具有功德,然后会对他产生信心。这就是摄受他众的殊胜善巧方便。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或者自己主动去发现敌人的功德,并且加以赞叹,其实也能获得具有这四种特点的安乐。当然,真正去做的时候,可能不太容易。比如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张三和李四是敌人。我可以对李四说:“你应该赞叹张三,这样你可以获得利益,有很多功德,而且赞叹他也不困难。”我劝他会觉得很容易,觉得李四也容易去做。但是,如果落到自己的头上,对我的怨敌,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可能就看不开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李四来开导我。所以,这些事情说起来是容易的,但真正去做可能不太容易。但是,不管容易与否,我们要认同这个理念,并加以实践。为什么叫做难行苦行呢?就是因为不好做,如果容易做就不会称为难行苦行了。所以,虽然知道很困难,但还是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和正道相应。

  子二、是他乐之因故不应舍弃。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

  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世。

  赞叹别人其实也是他人快乐之因,所以不应该舍弃。一个真正修菩萨道的人关心的就是他乐,所以此时对于他乐之因,他可以直接接受,并且这样去做。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可能还需要花费一些周折才能做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就是不愿意让别人获得快乐,其实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快乐,那为什么他乐之因不应舍弃呢?需要转变一下思维,其实他乐之因也就是自己的快乐之因,和自己的快乐是挂钩的。我们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愿意正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不愿意正视对自己没有利益的。所以,如果单说:这是他乐之因的缘故,你不要舍弃。我们就会想:他人的快乐与我无关,虽然我已修菩萨道,但是我现在管不了他人。但是,如果说:他乐之因就是自己快乐之因。我们就会想,为什么呢?从发心贤善与否的缘起规律来看,如果我们在发心的过程当中,处于善心的状态,就会有好的回报;如果我们的心处在不好的状态,就会带来痛苦。所以,通过这种缘起规律来劝告我们:应该正视他人的快乐,不应该让别人不快乐。如果我们放弃了别人的快乐,其实就是舍弃自己的快乐。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

  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世。

  前面讲“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这种快乐我当然愿意获得。但是赞叹他人是他人获得快乐,张三赞叹的是我的怨敌,我是不愿意他获得这种快乐的。这里面包括两个问题:第一、受赞者是怨敌,他受到了赞叹很高兴;第二、张三在赞叹的时候也获得快乐。但是,这恰恰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对赞者和受赞者两方面都有点意见。怨敌受赞我不愿意看到,张三赞叹我的怨敌,我对张三也没有好感,也不愿意他获得快乐。

  “谓他获乐故”可以从两方面讲:怨敌获得了受赞叹的快乐,张三获得了赞叹他人的快乐,而我作为和怨敌的对立面,不愿意他们获得快乐。如果以此为根据的话,“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如果不愿意别人获得快乐,就不应该给予别人酬劳。但是“此坏现后世”,如果不给别人酬劳的话,第一,毁坏了现世的快乐;第二,毁坏了后世的快乐。

  此处的重点是:虽然我自己愿意获得快乐,但不愿意他人获得快乐,尤其是不愿意怨敌和赞叹怨敌的人获得快乐。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他人获得快乐,自己也没办法获得快乐。此处讲“则应不予酬”:比如你雇佣了工人为你做事情,应该给他报酬。但如果只是愿意自己获得快乐,不愿意他人获得快乐,那就不能给他报酬,这样他就没办法获得快乐。但是如果他不能获得快乐,自己也没办法获得快乐。今生当中因为你不给他工钱,他就会和你争吵,甚至殴打你、起诉你等等,这样一来你今生就不会快乐。另外,如果他帮你做了事你不给钱,就相当于偷盗,触犯了因果规律。本来应该给别人的钱不给,相当于不予取,这样严重的因果,导致后世你也没办法获得快乐,所以“此坏现后世”。而且作为一个菩萨,不愿意别人快乐的话,根本上已经失坏了菩萨应有的心态和行为。

  如果我不愿意对方快乐,我自己的快乐也会失坏,这就是因果规律。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我不愿意对方快乐就是恶心,它会带来恶果,这种心态会直接让自己的快乐失坏;如果我天天发愿盼着对方受苦,这样的恶心也将导致自己受苦。如果愿意对方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这是善心,它会带来自己的快乐,在善心的状态中会给我们带来安乐;如果我不愿意对方乃至一切众生受苦,那么这种善心就会让自己斩断一切痛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要观修慈悲心、观修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个大善法。为什么要断掉我们自私自利的作意,要断掉我们的恶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有时候我们没有了知这样的规律,觉得如果天天去诅咒某个人,内心盼着他受苦,好像自己就很快乐了。其实这反而是会让自己不快乐,感受痛苦的直接因。

  如果我们要真正为自己负责,就应该开放我们的心胸,做应该做的事情,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愿一切众生斩断痛苦;愿一切众生的痛苦由我来承受,愿一切我的安乐让众生去享受,如果经常性这样去观修,把这个修法修得很纯熟、真实、自然、坚固,我们的快乐就垂手可得,痛苦就会消失无踪,永远断除。佛菩萨就是成功的事例,他们修这个修法已经成功了,我们如果这样去修也会逐渐成功。所以说“是他乐之因故不应舍弃”,他乐之因就是自乐之因,如果舍弃了他乐之因,自己就没办法获得快乐,这就是颂词“此坏现后世”含义。

  子三:宣说颠倒取舍之理。

  他赞吾德时,我亦欲他乐,

  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

  颂词的字面意思是,张三赞叹我的功德,我也愿他获得快乐,那么他赞叹我的怨敌的时候,为什么我不愿他获得快乐呢?我也应该愿他获得快乐。就像我愿赞叹我的人获得快乐一样,我也应该希望赞叹怨敌的张三同样获得快乐。如果在这两者之间做取舍,只愿赞叹我的人快乐,不愿赞叹怨敌的人快乐,这就是颠倒取舍,从道理上也是说不过去的。

  前一科判已经讲到“是他乐之因故不应舍弃”,如果我不愿对方快乐我就不会有快乐,而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差别,我并不是一味地不愿张三快乐,如果张三赞叹我的时候,我当然是愿他快乐的。但是如果张三赞叹怨敌,我就不愿他快乐了。所以,我并不是一味地不愿对方快乐,如果和我有利、有关系的人,我愿他快乐,和我无关的人我就不愿他快乐。

  前面讲到,如果你不愿别人快乐,就相当于不给你的仆人酬劳,剥夺他的权力,这样是不对的。这里和前面的差别在于,赞叹我的人我愿他快乐,而赞叹怨敌的人我不愿他快乐,是这样承接下来的。

  “他赞吾德时”,张三赞叹我的时候,我心里很舒服,觉得张三这人不错,所以我对他就有好感,也愿他一切顺利、健康快乐,我们大家都有这种心态。同样是张三作为赞叹者,他赞叹我的时候,我愿他快乐,但他赞叹怨敌的功德时,我就不高兴了,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何故我不乐”,同样是张三在赞叹,赞叹我的时候我就快乐,赞叹怨敌的时候我就不快乐,这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他赞叹我,我愿意他获得快乐;他赞叹怨敌,是因为他认同怨敌的功德而欢喜赞叹,既然如此,我应该衷心地愿赞叹者张三,也能够因为赞叹怨敌的功德而获得快乐。

  如果真正生起这样的心态,遇到张三赞叹怨敌的时候,就可以止息嗔心。因为看不惯张三赞叹怨敌,不高兴而生嗔,如果能够打破颠倒取舍,张三赞叹怨敌,我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生嗔,所以这是止息嗔心的一种方便。

  葵二、破嗔令怨敌安乐者。

  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

  有情今获乐,何故反嗔彼?

  有时候我们会对令怨敌安乐的人生嗔心,但是我们要破除这样一种嗔恨。如果谁令我们的怨敌快乐,给他提供顺缘、对他赞叹等,在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反观一下我们的发心。“初欲有情乐”,我们最初发心是愿一切有情快乐,包括怨敌在内。现在这个众生之一的怨敌获得快乐了,为什么不但不高兴反而嗔恨对方呢?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忆念最初的发心状态,我们进入菩萨道是真心诚意地发愿: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愿一切众生获得菩提果!我们发了这样的菩提心。如果有一个众生获得快乐,我就应该高兴,但反观内心的时候,我们很多初学者做得远远不够。我们愿意看到有些人快乐,比如说亲友、自己喜欢的人,他们快乐了我就高兴;如果是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国家、不喜欢的民族,他们获得快乐、成功,心里就非常难受。

  反观我们的菩提心,问题出在没有平等之心。修菩提心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修法就是舍无量心,就是平衡这个关系。如果过于贪执亲方,可以通过某种修法把过度的贪执压下来;如果过于不喜欢怨敌,就通过某种修法把他的地位抬上去,在这样一压一抬之间就做到“舍”,即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我们对于亲友过份地喜欢,不分青红皂白地贪执,这时必须要观他的过失,让我们过度的贪心降温。我们对怨敌过度地不喜欢,打压他的一切功德,这时我们要观他的功德,把他的地位抬起来。经过这样的观修之后,我们才能做到“平等舍”,平等地对他们发慈心、悲心和喜心。虽然发心的时候愿一切有情快乐,做的时候却难以做到,究其原因就是偏袒心太重,所以必须要先修舍无量心。舍无量心修到一定程度,就能平等地去发慈心,悲心、喜心。

  四无量心的宣讲次第是慈悲喜舍,而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当中讲的修行次第是:首先要修舍心,把舍心修好,才能够做到平等慈、平等悲、平等喜。如果舍心不修好去修慈心,就会有偏袒。因为内心对亲友、怨敌本身就有偏袒,如果以偏袒的心态去修慈心,所有的力量会全部转移到亲友方面去;悲是拔苦,拔出的痛苦全是亲友的苦;喜,也全是亲友的安乐等等。如果最初不通过舍心来平衡,我们修的一切的慈、悲、喜都会有问题。如果把舍心修好了,修悲心拔苦的时候、修喜心的时候都能做到亲怨平等,这样修下来的菩提心就是平等心:愿一切众生快乐,愿一切众生离苦,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的佛果。

  颂词中讲,要忆念我们最初的发心,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有许多具体的修法。未修的应该去修,没有了解的需要去了解。修好之后,我们发起的菩提心就能够做到平等,就能够破除对令怨敌安乐者的嗔恨,破除不平等心。

  今天的课就学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5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6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7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8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净觉)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83课

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首愚法师

如何面对无常和投生:慈诚罗珠堪布

净界法师:什么是清净的缘起?什么是杂染的缘起?

大安法师:微教言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