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产褥体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分娩后,身体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时间称为产褥期。其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需6~8周。
  
产褥体操是消除妊娠、分娩的疲劳,帮助产妇恢复体型的运动。它不仅有利于锻炼产妇松弛 的肌肉,缓解疲劳,调节恶露,利于子宫复原,增进食欲,促进母乳分泌,而且对产后体型重塑也有很好的效果。
  
请于产后第一天开始行动,活动幅度要适宜,不能硬来。如果拉痛了会阴缝合处的伤口,则要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运动时可坐在床边,仰卧也可以 。产后第一天进行放松肌肉、解除疲劳的运动,从第二天开始进行促进身体恢复的运动。
  
产后第一天
  
手指屈伸运动 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握起,再从小拇指依次展开。两手展开、握起,展开, 握起,反复进行。
深呼吸 用鼻子缓缓地深吸一口气,再从口慢慢地吐出来。
转肩运动 臂屈,手指触肩,肘部向外侧翻转。返回后,再向相反方向转动。
背、腕伸展运动 ①两手在前,握住,向前水平伸展。②手仍向前伸展,背部用力后拽 。两肘紧贴耳朵,两手掌压紧。坚持5秒,放松。③两手在前相握,手掌相外,同样向前伸展,握掌。坚持5秒,放松。
脚部运动①脚掌相对,脚尖向内侧弯曲,再向外翻。②两脚并拢,脚尖前伸。紧绷大 腿肌肉,向后弯脚踝。呼吸2次后,撤回用在脚上的力。③两脚并拢,右脚尖前伸,左脚踝 后弯,左右交替。
颈部运动 仰卧,两手放于脑后,肩着地,只是颈部向前弯曲。复原,颈部向右转(肩着地) ,尤如向旁边看,然后向左转。
  
产后第二天
  
胸肌运动
抱腕姿势:坐直,伸展背肌,两腕抬至肩高,并用力向前推肘。此时,肩部不用力。
  合掌姿势:姿势相同,双手合掌,一边吐气,一边挺胸互推手掌。坚持5秒,放松。
  紧肛运动 用力绷紧臀部肌肉和肛门,数到10,松力。稍作休息后再反复。
  骨盆运动 仰卧,两膝紧贴弯曲并立,缓缓倒向左右,尽量着地。两膝如同在有节奏地 画半圆形,注意两肩最好不要离地。
  紧腹运动 仰卧,曲膝,两手放于腰下,背与手之间留有空隙。一边注意不要屏住呼吸,一边慢慢用力绷紧腹部肌肉,逐渐缩小背后的空隙。然后慢慢放松腹肌。
  盆底肌与腿的拉伸运动 仰卧,两腿交叉,用上面的腿拍打下面的腿2~3次。接着,一 边拉紧腰部肌肉,一边缘紧大腿,伸直脚尖,用力将两腿内收。坚持数秒,缓缓收回用力,复原。上下腿交替进行。
  授乳准备运动 ①两手轻轻握拳,放于肩头,两臂紧压肘部。②两肘在乳房前接触,如同画 圆似的,将肘部抬高。③再转动两肘,回到最初的姿势。
  抬腿运动 ①仰卧,曲膝,脚掌紧贴地板。②右腿笔直抬起,尽量与地板垂直,坚持一 会儿缓缓将腿放下。换腿,左右交错进行。
  
产后第四周开始
  
辅助住院时的运动,做做健美体操
矫正身姿 两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部。左手边向前伸,右肩边向后拧转。左右交替反复进行。
复原骨盆倾斜 两脚分开,幅度稍宽,挺直背部,将左手放于耳朵上方,用手推头,身体向 右侧弯曲,右手向地板方向伸展。慢慢恢复原姿势,呼吸1次,再左右交替进行。
矫正后仰姿势 站在离墙壁20厘米的地方,两脚分开,靠在墙上。腰贴着墙壁,放松膝部,上体向前弯曲。腹肌和臀肌将脊椎依次胎起,最后头恢复原位。
腰部塑形 仰卧,膝稍弯,两手托后脑,将头胎起。左肘与右膝接触后恢复原来的姿势(抬着 头感到吃力时,可将头靠在地板上)。左右交替,反复进行。
侧腹伸展运动 两脚比腰稍宽分开,脚尖朝外站立。右手放于膝上支撑上半身,左手仿 佛要推天花板似的向上伸展。颈与右膝弯曲,边吐气边缓缓拉伸侧腹,左右交替进行。
脚尖踏步运动 端正姿势,收腹,脚后根不着地进行踏步。
腿部拉伸运动 右脚在前,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左膝弯曲,右脚尖上翘,边呼气边用双手按 住右膝,拉伸右腿后侧。左右交替进行。
腰部运动 两脚分开,与腰同宽,两手放于腰部,保持腹部向前,头肩不动,自右向左 扭转腰部2~3回。注意腰向前突出时提臀,向后转时收腹。再逆向扭转。
腕内侧伸展运动 跪坐(正坐),肘内侧向外,指尖向内,以伸展手腕。双臂与肩同宽分开, 手掌撑在地板上。边吐气边拉伸肘部。手的位置稍向前错,以便增加拉伸强度。

 
 
 
前五篇文章

产后第三、四天妈咪如何做运动

“坐月子”防饮食误区

产妇别与收腹带形影不离

产妇何种情况下不宜哺乳

产妇能刷牙、洗脚、洗澡吗

 

后五篇文章

产后一周内不宜做剧烈运动

产后运动益处多

产妇运动须知

新妈咪的万能“按摩”方法

产后何时开始做保健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