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泳的奇人奇事 |
 
水师——古代战争中重要的兵种中国是一个多江河湖泊的国家,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水网密布,历来有江南泽国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一些国家看到水路运输具有比陆路运输快捷、安全的特点,便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军事力量——水师。水师对士兵的游泳训练极为重视。据《管子·轻重甲》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算进攻孤竹离枝,又害怕南边的越国水师前来进攻,便向相国管仲问计。管仲回答说,越国的优势在于它有强大的水师,如果我们下令用重金奖赏能游泳的人,从而使会游泳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用不着怕越国了。后来,齐国果然培养出了大批擅长游泳的人。书中称:“令曰:能游者赐千金。未能用千金,齐民之游水,不避吴越。” 西藏布达拉宫中描绘游泳场景的清代壁画 “善没者”——擅长潜泳的人潜泳即潜入水中游泳。潜泳作为游泳运动的一个分支,是与游泳同时产生的。它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技能,这种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捞取水中的物品,二是用于军事目的。在《列子·说符》中记录了这样一则对话“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这里的“善没者”,就是指擅长潜泳的人。孔子说吴国的擅长潜泳的人能把投入水中的石头捞出来,说明潜泳者具有捞取水下之物的能力。水中有丰富的物产,如鱼类、珠蚌、海参等等,那些擅长潜泳的人就能把这些东西捞上岸来,以换取财物。据史书记载,在广西合浦有珠池,在海下很深的地方,因合浦之珠很贵重,有不少擅长潜泳的人便不顾生命危险潜入深海捞珠。在中国沿海,还有一种被称为“海碰子”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趁落潮时潜入海中采集海参、海贝等物。 《天工开物》中的潜水采珠图 至于把潜泳用于军事目的的例子,数不胜数。据《资治通鉴》记载,五代时,后周将领张永德率兵与南唐水军交战。一天晚上,张永德派擅长潜泳的兵卒偷偷潜游到南唐水军的船下,用铁索把这些船只系在一起。第二天,张永德派兵攻打南唐水军,南唐水军因船只无法移动,大败亏输。 类似的情节在小说中也屡有出现,如《水浒传》中描写;朝廷屡次征讨水泊梁山,均以失败告终。太尉高俅为了彻底荡平梁山,建造了数艘庞大的战船,驶入水泊。结果,打鱼出身的阮氏兄弟等梁山好汉发挥他们出色的潜泳技能,把朝廷的战船凿沉,高俅也束手被擒。 《水浒传》中描绘梁山好汉凿沉高俅所坐战船的插图 《水浒传》中的张顺水擒敌图 中国历史上的游泳高手们中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培养出了大批泳技出神入化的游泳高手,对他们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在《庄子·达生》中记载了一位吕梁丈夫,能在连鱼鳖都无法生存的巨大瀑布中自如游泳:“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耐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据战国时的《晏子春秋》,有一位名叫古治子的勇士,能在水中长距离潜行,并杀死水中的蛟龙:“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行鼋而杀之。”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周处的青年,为了杀死为祸人间的恶蛟,与它在水中连续搏斗三日三夜:“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杀蛟而返。” 绘于民国时期的周处长桥搏蛟图 马骀绘 隋代敦煌壁画中的游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