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为天地立心--叶曼赈灾义讲“中华三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国学名师、高龄95岁叶曼女士5月22日应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邀请,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款暨讲座“中华三宝”。叶曼以儒释道三家精神阐释天地人之间关系,希望大家在极端的悲哀中处变不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叶曼大师精神矍铄

讲座一开始,叶曼以凝重的声音介绍缘起:“我每天看有关地震的报道,死亡四万多人,受伤者达几十万人,常常让我泪流满面,但是自己又没有什么力量,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伤心得不知如何尽我微薄的力量。也看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同胞尽他们的力量捐款捐物,或者组成救援团,非常感动。正好主办方王莹先生来找我,说想组织赈灾会,希望我能讲讲,把大家的精神提起来,在极端的悲哀中不失对国家、民族的信心,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所以我就来讲讲中华三宝。”

叶曼讲座内容摘要如下:

为万世开太平

三宝成为佛教的“佛法僧”乃由唐玄宗发起,虽然老子最先提出“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的三宝,但更早出于《礼记礼运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与佛教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极为吻合。而大学篇之理想社会,与社会主义之理想大同社会,又完全吻合。

中国古代将读书人列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读书人责任重大。京师大学堂是今天北大前身,父亲与我都是北大出身,清朝革新先从教育开始,考试制度是全球最特别、最公平的方式。朱熹出考题不出于《四书》,其中《大学》订定对社会、国家、天下与全人类之目标。《大学》一书为孔子与弟子们之问答,亦为儒家之政治理念,是孔子与学生们一辈子想达到的目标。儒家或读书人最高目标是治天下、天下平。

“大学之道”主要在明明德。天下最光明者为日月,故最高明之德性,有如日月。古人认为最大公无私如日与月。日月普照天下、四方,无私心偏照某处、某人。而且不仅使自己明,还使所有人民革新,方能到达至高至大之善。故佛法一进入中国就是“大乘佛法”,而非“小乘”之自私了悟,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与学生讨论《礼记》,将个人修为达到理想社会的具体顺序讲出来,最终目的为平天下(太平、平等、平和)。在此之先,先使国家治好;其先,必须先齐其家;其先,先将自身修好;其先,先正其心,先诚其意,先格其物(研究)。先正其心致知识,此为最合科学之顺序。而重在学习,绝不可能自己未正而能正人。

如此“格、致、正、诚、修、齐、治、平”,而达到理想社会,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例如设立养老院),壮有所用(人尽其材、其能),幼幼所长(设立孤儿院)。

人在其中 仰不愧天、俯不怍地

现代灾难发生惨剧,伤亡动辄成千上万。对于大地母亲,我们实在对她不够好,我们不断地压榨它,盖几百层的高楼大厦压在它上面,开采矿藏榨取它的精华,早晚会出问题的。大地母亲不知不觉会生气,就好比闹地震,这也如同母亲打我们、骂我们一样。

我们把天当作父亲,地当作母亲。地,让我们踩在它上面,生长万物,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从小到老都关心我们,当我们长大了,应该奉养、孝敬父母。如果我们能把对儿女一半的好来对待父母,已经是大孝了。我们没有把母亲真正来爱护,对于居住的环境我们把它糟蹋了,我们不能压榨天和地。天地之间不要破坏它的平衡,要爱护所有的天地万物。

读书人的社会责任

我自己作为中国人,已经90多岁了,读书后,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很仰望宋代理学家张载先生的那种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 “为天地立心”,怎样使天地之间平安、太平、快乐?天地升起,就是使中间的人过太平的日子。“为万民立命”,不但自觉、还要觉他,自己与万物是一体的,伤害别人,就是间接地伤自己。“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地被挖得太厉害了,就生气了,闹地震了,这些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警诫。不但为现在的人类,而且也为子孙后代。

在我的曾孙,也就是诸位的孙子的时代,南北极冰川都没有了,洪水的灾难就来了。不要伤天、破地得太厉害。天地这么无私地照顾我们,如同父母,对人类慈爱、普遍,公平、和平的心的体现。从现在起,“为天地立心”。慈悲、善良,和平相处。“为往圣继绝学”能把古人对我们的教训,他们的话、他们的书,都是他们一生的经验,遗产,把智慧继承下来,目的就是“为万世开太平”。

“中华三宝”这伟大的思想如何继承,如何真正实现社会的大同世界?天地再过多少年,都是值得珍惜的。我们有这样古老的文明,老祖宗的智慧,不但在当时了不起,现在也值得我们好好体味。我不敢说像张载那样,但要尽一生的力量尽量做到。在座的读书人,责任重大。要超越一般人的生活,千万莫负自己的责任,要效仿张载“为天地立心”的胸怀。

讲座结束后,一位学佛多年的居士表示:“这场讲座表面上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冲击力的观点,但其实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正像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看似柔弱,却蕴含着滴水穿石的能量。尤为殊胜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要真正做到却绝非易事。而叶曼老师所讲均是发自内心的生命体验,这种源于自心相续的的经验分享,是一种真实的生命境界,而非简单的说教,所以自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另一位年轻大学生说:“听完叶曼先生的演讲,我一直在想:我们如何拥有最高明的德性?就在平日里做好每一件事,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如在赈灾的时候尽力做好一件事情,那么这个力量就会增大增强了。每个人出一份爱心就会增加社会的温暖。成为有最高明之德性的人就先需要从小事情慢慢积累。”

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全世界都为之动容。在感到伤痛同时,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显现出了空前的团结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开始复苏。在今天演讲开始前,韩国籍教师如山法师现场演奏古琴曲《普安咒》,一开始现场秩序未立刻安静下来,法师的禅定功夫颇佳,完全不受影响,沉浸在浑然忘我的禅乐境界中。琴声如泣如诉,很快摄住听众的心。音乐有种语言难以企及的力量,可以直达人的内心,打开紧闭的心扉,让心安静、柔软,是启发内在善良的使者。活动结束后,叶曼将其著作《叶曼谈净土三经》签名义卖;多家机构也积极捐款捐物参与义卖,包括字画、名茶、书籍、素食自助餐等。据介绍,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灾区少年儿童的教育,灾后学校的重建。参与今天讲座者来自社会各界约一百多人。

 
 
 
前五篇文章

有缘千里来家访

和合学:应对当今人类冲突和危机

为“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乐园介辞

不能忽略传统文化

治疗忧郁症的新方:无为而治

 

后五篇文章

龙泉寺小记

最大的麦穗

【原创】打开心扉

中国古代的公共医疗慈善机构

中国当如何面对文化逆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