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噶举派(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又讲道:
  “彼离戏自证,是现空空现,
  故现空无别,譬如水中月。”
  如此所讲,只是于心中现起明了的体验。对此,现今作为“体验”之词,虽见取名呌“明”,但是,彼如此者由于有分别,由于不完全净妙的空,由于不是一切的遍主,所以不是真实明。即如《时轮广释》中所讲:“若尔,明谓何?答:所谓明,是无分别内明,即具一切行相的空性。又无变异亦是明,即是无所得、无漏安乐的本体。明是因果的本体,是因果合为一体者,如火光与火合成一体。“和如《真实名经》中所讲:”遍知遍明土,超越识法性。“又如”是一切自证悟他。“等。所以,止贡巴大师讲了”名为大手印,唯是此自证。”等。说成所修的一切明亦当如是了知。由此观之,瑜伽师的心境中不论现起什么,那根本不堪为各个自证和自性光明之义,因为注释中所讲的“各个自证是无相行境。”和《秘密不可思议续》中所讲的
  “常断生灭等诸边,断除之心是自证,
  彼乃本来无戏论,此义定为不思议。”
  是将各个自证的事境讲成了无相和不可思议,因为自性光明之义也是加上所讲的。第三,心的性相。这个自性清净的如是心的体性,是由被客尘所障,自己不明自身的实相,而凭依染污的缘起显现为六道众生随带苦乐来轮回的行相和是由远离客尘并明了自身的实相,凭依清净的缘起而现前为法尔胜义身,于他人的印象中色身庄严现为如幻的。即如《那若巴正见略摄》中所讲:        
  “喔唷,心性有污垢,其误六趣等,
  至无边虚空,若幻轮超思。”
  又讲道:
  “喔唷,心性无污垢,其变显现为,色身摄净土,
  种种坛变化,一切奇异变,现至无边空。”
  又如大婆罗门所讲:
  “万有种子惟心性,放出有寂于一切。”
  和如《三补止》中所讲:
  “沾染贪等污之心,金刚持说为轮回,自性光明离分别,
  远离贪等之污垢,无所能取胜菩萨,佛说此为胜涅槃。”
  那么,心若本来是自性光明的话,被客尘染污就不合理;设若合理,污垢已除,又成沾染是怎样的呢?上污垢是就终能远离而安立了“客”的名言,而不是如一种前所未有,击心产生的突然,所以是结合譬喻讲了实际上所除的污垢也本来与心性并存的道理。这在《一乘宝性论》中讲道:
  “佛在劣莲蜜在蜂,糖秕质低内含精,
  地生矿苗等小果,破衣内住佛陀身,
  丑妇腹内孕人主,土内藏有质黄金,
  临时烦恼污所障,有情如是住此世。”
  所以,心虽然是自性清净,但当染有客尘时佛的功德便不明了;当远离心污垢时佛的功能便显现。此道理亦如《欢喜金刚二品经》中所远离污垢时佛的功能便显现。此道理亦如《欢喜金刚二品经》中所讲:
  “有情即是佛,然为客尘障,除彼便是佛。”
  和如龙树所讲:
  “如宝吠琉璃,一切时发光,然若石内住,其光不明显,
  法界虽无污,如是为惑障,有中光不明,涅槃则光明。”
  由此观之,是讲了“性相显现为种种生死涅槃”的名言。在现今瑜伽师的体验中也是心的行相任何也不定,并于何处也无阻止而现为种种。这是由种种习气势力将非外境现如外境,而且此又由于业与习气的缘故,如何分别和变动,就如是显现,就像氇氇被颜料所变,本体虽然未变,但种类却变成了各种,即如《楞伽经》中所讲:“心者自性清净有光明。彼如何如何分别,便如是显现,就像素氇氇被子颜料改变了颜色。”如果详细抉择自心实有的事理和现象,当从阿赖耶等八识①和诸心所的论述中了知之。这里只是略述了大概的本题。
  2.解说俱生的择定。此中分三:(1)俱生的体性与词义:(2)区分与各自的辨认;(3)正说“俱和玫合”之义。
  (1)俱生的体性与词义。俱生的体性是成为一切静动世间和生死涅槃的遍主如虚空一样的自性光明。这在《欢喜金刚二品经》中多处讲道:
  “此即大智性,遍住一切身,
  二与无二理,实与无实体,静动悉遍住。”
  而这个的体验亦超越言诠思议,是各个自证的所行处。这就是《般若颂扬》中所讲的:
  “远离言思智慧度,无生无灭虚空性,
  各个自证智行境,三时佛母我教礼。”
  和底洛巴所讲的“猗欤,此即自证智,非心行境超语路。”以及《欢喜金刚二品经》中所讲的“非余所诠是俱生。”等的意思。词义,既然有法静动世间总摄的一切事物和各自法性真如这二者无有前后,本来同时存在,所以名为俱生。即如《欢喜金刚二品经》中所讲:
  “同生故凡生,诠彼名俱生。”
  注释:
  ①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身识、染污末那识、阿赖耶识。
  和如卓毗瓦的《俱生成就论》中所讲:
  “为因一同所生故,说成离言诠俱生。”
  以及如因陀罗菩提的《俱生成就论释》中所讲:“为因所说的‘与何相应生,故诠为俱生’的这个俱生唯与任何动与不动的诸事物并存,故作如是说。”
  (2)区分与各自的辨认。总之,若区分俱生,则有基、道、果的三种俱生。此亦是将成为一切生死涅槃之本或体性的心自性光明说成了基位俱生,是将凭依闻思修,通达一切法自性为空中的见解说成了道位俱生,是将由于串习了此见,这个基位俱生变成了具有二净的俱生说成了果位俱生。这又在《欢喜金刚二品经》等中分成了自性俱生和溶乐俱生两种。《七部修法》和《三种心要》的法类中则在此上再加以乐空俱生而分成了三种。如此便将实相大手印总的胜义光明①说成了自性俱生,将由世俗菩提心溶化所生的譬喻光明②说成了溶乐俱生,将双运次第的胜义光明说成了乐空俱生。塔布大师将此按照过程,分成了心性俱生和境相俱生两类后,将心所的种种分别全都归入了境相的范畴。而贡琼大师则在前者之上将“妄念俱生”分成了分别心和境相。这大概似乎是考虑到了共同业相所现的外境相和分别心的感觉境相有少许差别吧。由此观之,是将上述那种明显而无分别、远离一切戏论之心的体性或自性能承许为心性俱生,将其本能或性相效用不灭地显现为种种生死涅槃承许为境相俱生,将三时的种种寻思旁鹜承许为分别心俱生。实际上,后两种就是境相俱生。
  注释:
  ①胜义光明:圆次修法之一。睡眠错乱所起见修所断二障种子,亦被道位强力光明永远断除,顿然离垢之基位光明。
  ②譬喻光明:圆满次第修法之一。收摄心风入于胸间,由此之力,睡眠、错乱所起二障不复现行。
  对此安立“俱生”一词的原因,即如上面所讲。这样的有法或彼法和其法或空性这二者就像甘蔗和甜味,火和热一样,既然本来就并存,所以称做俱生。而且心性俱生和境相俱生二者亦如太阳和阳光或如栴檀和香味一样,是说成了分不开的。龙树讲道:
  “犹如甘蔗甜,火性是炽热,
  如是一切法,自性说为空。”
  又讲道:
  “世俗说为空,空性为世俗,
  若无定不得,如造作、无常。”
  岗布瓦大师讲道:“心性俱生是法身,境相俱生法身光。此复,心性俱生就是那个心的体性或假相,境相俱生就是那个彼境相现为种种念头。此亦是如太阳和阳光,栴檀和檀香。”贡琼大师讲道:
  “心性俱生正法身,境相俱生法身光,
  忘念俱生法身波,无别俱生法身义。”
  那么,因为凡人也有心性与境相显现,因此,此亦现为俱生么?是说,修道者有了达不了达此为俱生的,而不论了达与否,唯此是俱生且无变迁和间断,就像灯火与阳光虽无偏向,但盲人则见为黑暗一样。这就是大婆罗门所讲的:
  “室内燃多烛,盲者如住闇,
  俱生遍一切,虽近离愚远。”
  和夏哇日所讲的:
  “呜呼,无云阳光虽周遍,盲人常见为黑暗,
  俱生虽遍于一切,于诸愚者彼极远。”
  的意思。
  (3)正说“俱生和合”之义。那么,对“大手印”的教授称做“俱生和合”的意思是怎样的呢?塔布大师虽然大略地将分别心说成能和合到四身,但是,如是,如上所述,有法——心性和由此现起的分别心与此等的法性——空法二者虽然本来俱生又分不开,但是,先前并不了达此理,却惟执彼等为好坏和各异。既然以心要的教授和指点将彼等认识为本来俱生存后”。即合帕莫竹巴大师所讲:
  “心与分别法身三,本来最初俱生起,
  为由师教合心故,遂有俱生和合称。
  此外,因为将凡常的心境和合到俱生智或将生为性相的心境本身与同标本身俱生的空和合等,总之就是堪将明空、现空、了空和乐空等一切现为二法者皆说成能和合到双运俱生之义也是无戏论的。其一,当在自心远离掉举之过又不杂善恶的分别而住于安适又自然姿态之时,由心本身观察此心的实相或事理时妄念的一切粗细思绪虽未破除,但是,达到自醒、自净和自静后,于全无辨别的状态中出现一种明晃晃或光灿灿,这既然是自心内住于心的状况,所以是称做寂止。同时,在此状态中神智不清醒而不散为迷乱或无念的无记或平等,那个心的体性明显又效用不灭、自证又自明、如所有的证法和明法皆不可言说和有了行相如明朗朗的少许体验或定解,这既然是在彻底思择所现的法,所以是称做胜观。《经庄严论》中所讲的
  “凭依正安住,心内住于心,
  及遍思择法,故是止与观。”
  就是正文和释文之义。这止观二者又除了从反体上仅表现为各异而外,实际并非不同,因为,既然此寂止住于那种自证自明的胜观状态,而彼胜观也遍住于那个心自性,而且对于本相——那种未杂妄分别相的寂止行相,自己能自证明了,所以是止观分不开且双运转的心一境性。这如《经庄严论释》中的讲:“由何程度寂止与胜观二者成为混合而一同双运转?如佛所讲‘是何时意于心一境性’。”对于这种如是止观二者于心性上合一,主张称做“心性俱生为法身。”此外,不同的名称也很多,下面当讲。对于如是了知心的实相称做认识自己和瑜伽(修观行)。而对保持此则称做修和三摩托车地。《智印经》中讲道:
  “以心印诸法,以无实印心,
  诸凡识心者,彼是瑜伽行。”
  《三摩地王经》中讲道:
  “无寻无妄念,无取不可言,
  心变不可得,故名三摩地。”
  《虚空喻三摩地经》中讲道:
  “以师语甘露,知心如虚空,于彼义不散,此名三摩地。”
  对于如是修习无分别智,诸经是最极赞许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讲道:
  “凡欲入此佛行境,彼当净心如虚空,
  断寻思、分别、想、取,以如虚空心入此。”
  又讲道:
  “分别大无明,使堕轮回海,无分别住定,如虚空清净。”
  等等显密的经教虽多,但是,对于此义,显密经典及其要门显然是完全一致的,故不疑多述经教道理。这如《大手印极无所住续》中所讲:
  “此即大手印,上不杂染,此无破与立,非以道治得,
  此乃诸佛身,此是诸德本,此是任运成。”
  其二,在上述心性俱生的那种根本定的状态中使如快乐或如贪瞋的一种明显而有力不从心挪思现起。此若出现,便凝视即彼的现象,于是就像前面抉择分别时一样,在此寻思的现起之情的那个行相不灭而明显中对于同散于庸常且迷误的寻常分别心稍有不同的差不生发错乱分别之所作——愚味的实执而寻思的这个体性或自性就是全无辨别的空性。如是寻思的行相明显和无辨别的空二者分不开,体验为空闪或闪空,这就是明见了寻思俱生的本面。就像水波超不出水,而水本身起为波浪,虽然现起也除了水而外,非是余者一样,寻思也是体性超不出空性,并由于空性之门不灭,所以由因缘的缘起唯显现为寻思的行相,而且虽然显现,但其体性也远离辨认,所以除了空性而外,非是余者。在此分位时寻思的感觉不灭而贪著自行清净就是寂止。自已认识即此亦为无生法身或空性本性的定解就是胜观。闪动就是空的本性,空就是闪动的行相。总之,空闪或闪空不分开就是止观双运。这就是分别会现为法身。就是依据此,塔布噶举派承认了分别心起为法身和迷悟能现为智慧的证法和其名言的。如是亦有大婆罗门讲道:
  “以如日光清净智,能明无明此胜智,如点金剂变诸法。”
  龙树讲道:
  “轮回于涅槃,差别无少许;涅槃较轮回,亦无少差别。”
  玛尔巴大师讲道:
  “意动即二取,离戏入法身。”
  大尊者阿底峡讲道:
  “内闪此意识,未悟是无明,是诸业惑本,悟是自证智,圆生白净德。”
  岗布瓦大师讲道:
  “此生为相分别心,乃是法身专心取。”
  随顺此义理,诸噶举派大师的金刚语极多,但不拟广述。对此分际,有的人主张由于观察了分别心,故彼清净后完全成为不寻思,分别心是为法身之义。有的人主张若了悟,分别心的自性就是法身;若不了悟,就不是法身。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由于前者不了知分别心本身的自性住于法身而感到彼分别心必须清净后才成为法身.所以彼分别心不成为法身的的能立。因为,由于后者不了知寻思的自性无间住于法身而感到必须观待于补特伽罗的了悟不了悟,所以,若是如此,其自性——法身就成了有变迁者。那么,是怎样的呢?前者之义就是凭依现为分别心和其自性住于空二者聚合的体验和定解来安立分别心即法身的名言。后者之义就是补特伽罗虽有了悟不了悟,但是,不是由此来确定分别心的自性是否为法身,就像不由有无眼来安立太阳是否有光辉,而太阳乃至何时都是常有光辉一样。论据即如上面所引。又有的人在自己执持有寂无差别的宗论中,攻击分别心即法身和迷误能现了知慧的名言。这只是说法而已,因为自己的有寂无差别的所有理由,在此能立中是相同的;因为对前宗的所有所驳反转向于你自己;因为你的拖词是说:于彼分际除了唯轮回的行相而外,实际上不轮回唯是涅槃,而若不给轮回行相确立轮回的名言,就不得轮回的名言施设处;因为若是如此,就没有寂二者无差别的轮回的名言安立处;因为若是如此,那种轮回涅槃双运就成了单独的涅槃;因为由此相同的理由,方便智慧双运等一切双运的建立就全都成了单独智慧等的分离。因此,有极多的损害。
  其三,现如外境的对境不观待于缘而唯于心中现起的境相只是凭依原先的习气于寻思前相色现起,所以,它与分别心俱生而无差别。这里是将共同的业相①即共许为寻常能依的色声等的境相于根识显现开示为俱生的。此亦不是由在上述那个心性俱生的根本定的状态中向外凝视如山或如房舍或如瓶等任何一种色相,故而此现分就息灭或不明显而唯将心性体验为明空,而是如先前抉择境相时一样,行相不论现为任何也全是在其性相中明显现显,是其体性或自性全无辨别的空性。总之,不论什么境相显现,若能体验成其行相明显和无辨别的空性二者分不开犹如现空或空现的话,显现和显现者便无差别、赤裸裸起为现空,这便是明见了境相俱生的本面。就像梦中虽然出现了如情器世界的种种境相,但是,除了唯由显现本身而起的梦境之识而外,非是余者一样,现在的境相无论现起怎样一种,自心空性效用法灭的能力用至共通的业未净前唯现为那样的行相,而且从刚一显现起除了自心空性之性外,非是余者。这如经中所讲:
  注释:
  ①业相:业行现分,业力引发的生死轮回不净现分。
  “昨晚做彼梦,示相为心者,可知是一师。”
  以色相之理,对声相等六聚的其他境相亦能类推。龙树讲道:
  “凡见一事真如者,彼见一切事真如。”
  然而心境二者能彻底混合,说是在修行在一味时能形成,所以,这里只讲了本题的心境不分开。在此分际境相无论现为什么,于显现中坦然住于不睬不取就是寂止。在真实性现空无别中断除了增益的证悟或定解就是胜观。将显现——空的自性和空——显现的行相二者体验为分不开就是止观双运。凭依如是验证,塔布噶举派承许了任何显现皆是法身和万有即法身的证法和名言。这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讲道:“色,空也;空性色也。离色非是余空性;离空性亦非余色。”《三摩地王经》中讲道:“谓色亦是余色之性相亦是余。不应如是观察。谓色之性相亦是余如来亦是余。不应如是观察。”《欢喜金刚二品经》中讲道:
  “一切静动事,草藤细枝等,由我所事性,
  定修正真实,彼等无一正,自证大乐性。”
  《俱生不可思议续》中讲道:
  “心性俱生为法身,境相俱生法身光,心境无别是俱生。”
  大婆罗门讲道:
  “地水风火与虚空,离俱生味非有余,不分别有寂为二,说此为法界事理。”
  底洛巴讲道:
  “无余蕴界处,由大手印性,生彼触于彼。”
  那若巴讲道:
  “此诸可能存在法,离自证心无另外。” 
  玛尔巴尊者讲道:
  “当将表象此幻轮,悟为无生大手印。
  至尊米拉日巴讲道:
  “不论表象如何现,于无达时是幻象,外境耽著能束缚,
  诸通达者见为幻,境现现为心助伴。”     
  岗布瓦大师讲道:  
  “思择习气人共知,此是胜义当坚执。”
  等噶举派大师的金刚语甚多。恐太繁故,不拟广述。
  (三)讲说果位金刚乘之不共的方便解脱的教授
  正说果位金刚乘的方便解脱教授分二:1.解说方便道《六法》的教授;2.解说解脱道“大手印”的教授。
  1.解说方便道《方法》
  关于方便道《方法》,续部海主·作喜玛尔巴译师的随行者、遍布赡洲的噶举(语传)大宝的世代辈系整齐而无间出现,他们都有主要与无上瑜伽续部相关的浩若烟海的教授。此一切虽不能全都解说,但是,总摄甚深道要的当以三大金刚总纲之门来了知。此中分二:1.略述;2.广述。
  1.略述。《后分迦白》和《简明五次第》中讲道:“是实有的情形、道和生果的次第。“如此所讲,基实有的情形、道经行的次第和果证得的方法第三次第就是能摄全部无上瑜伽续部义理的殊胜金刚句,即是由吉祥那若巴师徒的噶举(语传)聚合为善说藏而讲说的。
  2.广说。此中分三:(1)基实有的情形;(2)道经行的次第;(3)果证得的方法。
  (1)基实有情形。即如前经所讲:
  “实有情形是两类,只有心与身住法。”
  就是心实有的情形和身实有的情形二者。此二者又在该经中讲道:
  “粗分细分极细分,共通无别次第知。”
  就是说成了各三种。其中心的三种,玛尔巴尊者的徒孙绕娘多吉(一味金刚)讲道:
  “宣心性为三实情,纳入三种现分①智,
  自性说为粗分性,宣为第四一切空,
  此是细分,极细者,便是现证菩提心。”
  就是从此清净心,三现分于顺数②中现起,由此变成具有十八自性的分别心,将此说成粗分心。三现分于逆数③中阻滞后,唯住于一切空,将此说成细分心。将远离验空相执的胜义——那个现证菩提心的有名光明说成了极细微心。所以,经中将心说为有污的相续,就是细分;无污的相续就是极细微分了。如是关于身的三种,此师讲道:
  “抉择身的情形为,粗分细分极细分,
  一切蕴界处亦有,所依能依之自性,
  抉择皆为粗天坛,一切风脉菩提心,
  亦抉择为细体性,所能依住同一④,宣俱生为极细分。”
  就是在修习生起次第之初现为空性的所净——那个具有蕴界处的不净身便是粗分身;
  注释:
  ①三种现分:显乘的共通三分道。即:不净现分、瑜伽景象现分和清净现分。
  ②顺数:顺次,流转。按照天然次序发生,从因生果。
  ③逆数:逆次,还灭。倒转天然次序。因灭则果灭,递则果灭,递减或趋于息灭的次序。
  ④住同一:同一位置上,同成同住,同时住,同时生、存、坏灭又同质。
  不净身便是粗分身;现为身语意之曼陀罗天的风脉明点——那个所立便是细分身;果位分际时俱生的三金刚或三身不分离的实事——那个原始身便是极细微身。此等称做净所有的基①。复次,粗分是假立的所净基,细分是分位所净基。极细分是究竟所净基。若依照其中后者之义,心实有的情形就是自性光明、万无一断、从不偏向和远离一切戏论的法界。《解脱精要论》中说成深明无二无别和经中讲成本原心与自性住佛性②的也就是这个。关于身实有的情形,经中所讲的
  “面手行相之有色,极无变化安乐色,是故众生皆俱生。”
  就是说,从以“精液”一词所开示的世俗语菩提心成就而有,极无变化的乐所依——脉风明点的精华由于超越了微尘的法性,所以就成为原始智性,即原始身。让炯杰瓦(自然佛)讲道:“脉、风、明点等是从由心的感觉所起的缘起——世俗菩提心成就而有。由于成为俱生智的所依,所以经中讲成金刚身的本性。”由于让炯大士将这个住于四身的无六聚污垢的本面——无始时者承许为随增性③所以,吉祥曲扎嘉措(法称海)将彼(金刚身的本性)讲成与此同一要义。如是心身的这二种基本情形由于如水与冰一样不能分开,所以称做基位的二身双运。而这能由修所生力唯于自证分现识④上显现,不是以别的方便。这如经中的讲:
  注释:
  ①净所有的基:所净基。生有、死有和中有;如来藏。一切有情心相续中本来自然具有的成佛之因;人身。所净基因,即未经修治的不净五蕴等。
  ②自性住佛性:一切有情可以成佛或成就自性身依住之处,即染污心的真如法性。
  ③随增性:佛性之依于造作可成佛身者。以闻、思、修习为缘,造作长养,从而增长广大之性。
  ④自证分理识:四种现识之一。离分别、不错乱的感觉,即心识之专一向内,以自体为对境者。
  “此中无所破,所立无少许,真实见真实,若见得解脱。”
  (2)道经行的次第。此中分二:①略说总义;②分说差别;
  ①略说总义。总之,道有成熟、解脱二道;解脱道有生圆二次第;圆满次第又有有相无相两种方便解脱二道。此等皆如前后所讲。这里是当讲说圆满次第的方便解脱道。更当讲说名为《那若六法》的方便道。这是根据何续部的圆满次第呢?诸先师说:此教授是依据了父续《密集》、母续《码哈摩耶》、心要《喜金刚》、精要《胜乐轮》和护法《四座》。即是说成依据了殊胜的五大怛物罗部,以及等同本注的怛特罗分支。这只是个概,实际上是所有的大瑜伽部,尤其究竟是无二续①的圆次第,因为《密集》等父续的法类中极详广地讲了风息的论述和清楚地讲了幻身以及光明的教授;因为母续《胜乐》和《欢喜》的法类中极详广地讲了脉与明点的论述和清楚地讲了猛厉火以及业及业印的瑜伽;因为《金刚空行》和《律生》等中清楚地讲了梦境和中有,《三补止》和《四座》等中清楚地讲了诸往生的教授。尤其因为无二续《时轮本续》和《时轮略续》以及《菩萨释》的法类中极详广又清楚地讲了脉、风、明点三者的论述和猛历火与业印等的瑜伽。这是大师米觉师徒们所承许的。此的根本正文《智慧空行母语旨》这个正量义理的密藏典籍是玛尔巴所造的。底洛巴和那若巴所造的典籍,即有名的《六法》和《前后分迦白》等无可争议的广略梵文典籍约有三十部,都是根本依据。出自《胜乐耳传》法类的耳传金刚句和悦耳的四纸卷等也是同样的正依据。
  注释:
  ①无二续:无上续乐空无二,以所诠为主,因名无二续。
  对此教授,诸先师们所主张的分合差别是:诸鄂氏①上师将《六法》的要旨摄合为溶迁②二法,即加《那若八句》中所讲:
  “住于生死与梦幻,以及中有三者中,
  实修归为溶迁二,由修和合能成佛,往生无修在佛便。”
  是将三种幻化归摄为“传承教授”或和合往生的二教授。玛尔巴尊者的《甘露河流》中所讲的:
  “修而成佛是猛厉火与幻身,不修亦成佛是往生与业印,
  由入梦成佛是梦幻与光明,由自性识成佛是中有与大手印。”
  是归摄为四组或八项。至尊米拉则称做“八中有的指点”。蒂普巴的《八句》中所讲的:
  “脐火业印二,梦幻中有二,光明双运二,往生入舍二。”
  是承许为四双八单。日琼巴大师主张称做“三类和合”“或九种和合往生”即贪欲与大乐和合,修猛厉火;瞋恚与无实和合,修幻身;愚痴与无分别和合,修光明;猛厉火与幻身和合,日间修;梦境与光明和合,夜间修;中有和往生和合,临终修;补特伽罗精劲者修猛励火,
  注释:
  ①鄂氏上师:指著名大泽师鄂·洛丹协绕和鄂·勒巴协绕等。 
  ②溶迁:和合往生。法界心识融合一体,即于法性光明之中任运往生。
  懈怠者修梦境,寿短者修往生与和合等共九法。止贡日巴将那若巴的法聚合为十法,即首先是成熟道灌顶;对解脱道,渐悟者修生起次第,猛励火道的正行;顿悟者修光明,特别依止自证,修入舍、往生、梦境和中有等分支。由于修习了这些,就能成就分位果五征①、八贤德②、八大成就③和四业④等共同悉地和能成就自利法身与利他色身究竟果等共计十法。色苯热巴⑤将在即生与中有中成就殊胜悉地的教授定为二类,即凭依猛励火、梦境、光明和往生等四法,精励者即生成佛的方便和懈怠者以中有的教授于中有中成佛的方便。岗布瓦大师又将由修而成佛即猛励火、由转幻化为道用而成佛即梦境、由转沉睡为道用而成佛即光明、不修而成佛即往生,将入舍往生的分支和梦境幻身汇为一体,并将中有也作为其分支后,总摄为六法或根本四法。晚近的诸随行者全都一致将苦行的原文等那若巴师徒的意趣和岗布瓦等的经典持为最胜后,这来根本四法和分支二法,即“六法”。
  ②分说差别。此中分三:子、所净能净关连;丑、四理的类别;寅、详述所修义。
  子、所净能关连。一个所依的补特伽罗能即身成佛,需要一个能净治所净四个分位的习气污垢,以转此诸四身为道用者。如是能净道⑥的殊胜教授就是这个猛励火等四法,所以安立为根本法。
  注释:
  ①五征:忆念地、火、水、风、空气。
  ②八贤德:如来八胜德。即:地德,具无欲子之力;水德,火不能毁;火德,可生灭万物,不畏水浸;风德,体轻可飞,可常住世;遍行功德,充塞身之九窍,成如意身;充塞语之四门,故得六十梵音;意分二门,可从眉间白毫处晓知一切;从意门胸口可了悟真如。
  ③八大成就:解脱、善解脱、究竟解脱、成乐、喜态、极善、喜、胜喜。
  ④四业:息业、消灭一切病魔之灾;兴业(增业),获得福、禄、寿、喜;摄业(怀业),能摄伏天、地、人三界;诛业,消灭一切敌人。
  ⑤色苯热巴:米拉日色一著名弟子。
  ⑥能净道:能净冼道。即光明、幻身、化身三者。
  这如《后分迦白》中所讲:
  “沉睡梦等至,平常时四种,此是四位修,当从师口知。”
  中有和往生在经中是说成了分支法,包括此二法在内就是名为《那若六法》的事相。此中那四个分位当以何法来修治呢?《简明五次第》中讲道:
  “沉睡梦等至,平常时四种,以四轮本身,知脉明点心。”
  接受此说的宗旨,诸鄂氏上师说:“平常时心王住于脐间,梦幻时住于喉间,沉睡时住于心间(肉心),等至时住于顶间。”如此所讲,平常时心是住于脐间,其实质就是诸多寻思的实有想。此分位是用幻身的教授来净治,以转化身为道用。此平常时和名为除去其他位的觉醒位是同一个,因为未风有其他三位。梦幻时心是住于喉间,其实质就是有由风息所生的行相等无由风息所生的行相。此分位是用交的教授来净治,以转法身为道用。沉睡时心是住于肉心,其实质就是被黑暗极蔽,如错迷的行相。此分位是和光的教授来净治,以转达法身为道用。等至时心是住于顶间,其实质就是被子难以回遮的欲污所染,二根交合的想。此分位是用猛励火的教授来净治,以转大乐身为道用。这名为除去其他位的第四位与筹至位是同一个,因为将被往生位说成了此,而且由往生的习气势力虽使欲贪升起,但也不成立此等为差别。又因为是从觉醒位数起的第四,所以称做第四位。
  丑、四理的类别。若将此“六法”与四理的类别决定相结合,首先词义的“六法”是以听闻来理解的,即有能粉碎和摧伏烦恼的智乐;一切生死涅槃的法唯见为幻身;于迷乱心前所现的一切法虽显现亦无实有,是以梦幻是来表示;一切法的实相是光明,远离一切戏论边;由于二现的错乱分别,乃至生死涅槃都漂泊不舍;由修行显密无颠倒的正法,地道能辗转升迁等六项。这每一顶亦当了知为能结合到显密经典之意趣的两种道理。总义的“六法”是以思维来领纳的,即有旃陀离结三昧耶印;观察所现圣境佛像为幻化;梦境以欲求的要领来忆持;学习整特随灭①的光明;中有以了知本面而断;临终的原智往生等六项。这每一项者有公认为共通的密宗要门和特殊耳传法要的教授两种。隐义的“六法”是由修而了达的,即有暖乐是无分别全大勇②;风心化为佛像幻化为佛像幻化;由四空起为唯风心的佛像;认识譬喻光明和胜义光明;现空双运现不报身;光团以声而转移等六顶。这一项皆因随顺的感受生起和悟入真实的区别而有两种。成为讲说究意义理的那个“六法‘是诸有学圣者的同分,证得无学双运时是成为真实成就。
  寅、详述所修义。此中分工;(子)同时解说实质和所净能净;(丑)分别讲说正所修义。
  (子)同时解说实质和所净能净。从上述的彼等六项法中现在该到要讲说的当是出自特殊耳目传法要之教授的所修义。若依次讲说此等到实质,就是猛厉火的要门修法和由此产生的乐空双运。对宣说此二者的能诠,虽然也多以”猛厉火“这个词来说,但是,诸余者全是假立,因为唯乐空俱生智才是真猛厉火,所以称做它的实质。如是的真假亦当用到诸下面要讲的上面。幻身实质是现空俱生智能,
  注释:
  ①整特随灭:是《六加行》中第四和第五阶段,主要是修在光明中化粗身为细身的幻身修法。
  ②无分别全大勇:空性智名为法身无分别。全大勇是最后道位之中,有学双运功德之力究竟完全,故名全大勇。
  同时它的双运也由于不证得胜义谛就不能通达,而那个由从光明逆起的具有智风的三现分就如幻化而起为清净的身就是真幻身。梦境的实质是了空俱生智,即将眼花缭乱中所现——那个除自心而外别无他者安立为了空。光明的实质是明空俱生智,即三识①或三空清净是一切空。它的明显非因他缘所明显,是如末尼宝珠自光的明显。因为这是《五次第论》中所讲的。中有的实质名为三时俱生智,因为《金刚鬘》中讲了”纵然思择为生灭住,也唯是细微风心身。“往生的实质是无别俱生智,因为堪能将远离的往住能往生的实质——三身同体称做三金刚不分开。将”俱生智“用到一切的边际,是将此又运非如先后出现而住于同时称做俱生的,因为《俱生成就论》中所讲的:
  “与何同时生,故名为俱生。”
  是将法与法性犹如同味说成了俱生。如是一切也是出世道②的实持,所以是名为原始智。于何所净用何能净的法?是以能净一猛厉火的要门来净治所净智蕴和智界等后,证得第六清净果金刚萨埵部的悉地和智身。以此类推,是以幻身的要门来净治色蕴和地界等后,证得佛部的悉地和化身。是以梦幻的要门来净治受蕴和火界等后,证得莲花部的悉地和圆受身。是以光明的要门来净治想蕴和水界待后,证得金刚部的悉地和自性身。是以中有的要门来净治识蕴和虚空界后,证得大宝部的悉地和大乐身。出于如是完满掌所净、能净和清净果等对于理解道要至关重要的意趣,按照玛尔巴上师在《甘露河流》中的部分讲说,
  注释:
  ①三识:离见、离闻、离疑的三种识。
  ②出世道:出世界道,出世圣道。
  吉祥让炯多吉和尊者喀居旺布①等做了详广的讲说。
  (丑)分别讲说正所修义。《最极殊胜续》中开示为“猛厉火、业印,往生、入舍、幻、光明、中有、梦。”等八道。诸师则是舍去其中的业印和入舍,归摄为“六法”而讲说的。复次,虽然也有人讲了“脐火为道的根本,幻身为道的核心,梦幻为道的把握,光明为道的精华,中有为道的断心,往生为道的女使。”但是,这里要说:猛厉火是道的骨干,幻身是道的效力,梦境是道的掌握,光明是道的精华,中有是道的断心,往生是道的护送。
  一、猛厉火。此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二)别说所修义。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由于在世出世的俱生相续中生起,所以就同双运道的骨干或基石一样,故而道的骨干就是猛盛厉火。其词义也由于是诸凡集中坚守便焚烧一切不净蕴界,并灭尽一切烦恼寻思之义,所以称做猛厉火,《金刚心要释》中讲道:“能烧故名猛厉火。”《海生喜金刚释难》中讲道:“猛厉火唯能灭尽有烦恼。”《那若巴释难》中讲道:“能做威猛业,故诠为猛厉。”因为是能疾速生起乐空俱生妙智之义,所以称做“母”。《无畏论释》中讲道:“由于讲了确知旃陀离是妙智圆满的自性,阿字是大悲,此二者能引至极无弃之位,所以是猛厉火。”分支有名为阿猛厉火、短阿和阿协②等三种。其中第一种阿猛厉火灭尽烦恼,即是功能。第二种短阿无生,即是自性。第三种阿协如擦掉阿字后留下的垂直符号“|”,即是形状。是由此三种来假立的。猛厉火的不同区分虽有很多,但是,喀居旺布做了内、外、密三种的建立。其根据就是《等同虚空续》中所讲的
  “凡欲自证妙智者,当辨旃陀离分支,第一自性旃陀离,
  第二威猛旃陀离,第三和合旃陀离。”
  注释:
  ①喀居旺布:(1350——1406)迦玛派中一位大佛学家。
  ②阿协:垂直符。乌尔都文短音阿字常写作“|”形。藏音“阿协”。
  “其中自性旃陀离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所以是外猛厉火。威猛旃陀离就是脐间的短阿字,所以是内猛厉火。和旃陀离就是一切深妙空性与极无变的大乐答案双运,所以是密猛厉火,即明确开示为三种。以第一种断除见戏论,以第二种实修所修义,以第三种能结合到极无变化的大乐位。所以,一个补特伽罗所修的程序,总的就是如此。特殊的也有由首先修练内猛厉火发挥效力后再修学外猛厉火和密猛厉火的。修练前者时由于能与最胜猛厉火和合后达到指点,所以也可能引生出后两种的体验。而不从修学密猛厉火的信念中动摇,转内外猛厉火为道的分支,就能成为殊胜的修持,所以是按照根次第来指导的。除了此等而外,定解外境称故寻思的旃陀离,是指《俱生和合》等大手印的指导次第和由此生的体验。对此,岗布瓦大师也讲了”大手印即猛厉火。“这虽然是胜义猛厉火,但作为外境并无过失,因为主要宣说了妙智空性,所以除了与中期后期二法轮的了义相同而外,还更加殊胜,而且由于又和密乘中以想象力使八十自性的心溶入一切空是一个意思,所以是显密所共通,因为此师讲过”定解外境称做寻思旃陀离。“称做密义隐匿虚空旃陀离的虚空中的外虚空就是一切法的自性空。这如《胜吉祥论》中所讲:
  一切虚空相,虚空亦无相。
  内虚空则如下文所讲,就是中脉虚空。密虚空就是金刚母后的薄伽①。真实虚空就是《时轮》中所讲的“遍空虚空金刚持。”这是包容虚空中脉的无穗法基——的有三界的光净而离障的太空。将此以不被能所二取的分别心所退散的自证智——胜义金刚无变化的乐修为瑜伽就是虚空旃陀离。这如《金刚鬘》中的讲:“秘密名为隐。”由于诸无缘者不能通达,所以是隐匿或秘密之义。对这个一切深妙的空性和不变乐无二无别何故起名叫旃陀离呢?因为此与《甚深续部》中所讲的
  “脐间咄火燃,焚烧五如米,
  亦烧佛眼等,持兔抗谪注。”
  的定义与作用是一致的。而以“脐”这个词来表示后,就是一切法的中央或中心,即中道之义远离一切边际。猛厉火就是自证智,因为它能断除一切妄念,并能给以大乐无分别智。占领燃就是以瑜伽力来现在前,因为能清除执蕴界处为实有的污垢,明白现显出本来任运成就为如来轮,所以,五佛、五佛母以及菩提心聚等就不是此,是以“焚烧分别群”这个词来开示的。还因为对于由此理所讲的菩提心——大乐妙月于一切有中变幻的无穷无尽的游戏是以“滴漏”和“放射”这个词做了开示的。其他不同的区分,《教授穗》中说成了业、瑜伽和俱生的猛厉火等三种。《等同虚空续》中将赤裸旃陀离的区分说成了十二种。《密密甘露续》中做了密严旃陀离等的区分。此外,还有业与智、平常与殊胜、有相与无相、世俗与胜义、基道果、药咒与智慧和脉风明点等的猛厉火的许多分类。
  (二)别说修义。此中分三:1.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2.如何集中坚守的方便;3.如是集中坚守的功德。
  注释:
  ①薄伽:女性生殖器的异名。
  1.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总之,此等道是凭依脉、风、明点的瑜伽来证得乐空俱生智而能成就双运金刚持之位的。所以应当精通脉、风明点的立论。这里恐文太繁,不疑多述。由上面解释听闻次第已简单地宣说过了。详广者当从诸续部大宝,尤其当从等同本续的注释甚深义理的论典等中了知。这里略述一下所修。一种甚深瑜伽于何集中坚守的对境或所依,底洛巴的《四真实性教授明灯论》中讲道:“彼中何为所依,是脉。此复,数有几何?总有七万二千,其中有三百六十,其中有一百二十,其中有三十二,其中有二十四,其中有三脉,彼是主要者。彼中一百二十脉是四脉轮。若谓彼之处是何,就是脐间、心间、喉间和顶间。若谓数有几何,脐间六十四脉、心间八脉、喉间十六脉和项上三十二脉。若谓形状如何,犹如莲座与日光会合,增长有光。颜色。为因从日月之因所生,故如月末尼(水晶)又如溶酥的光线移动。若谓状态如何,既是智慧配以方便,故由和合而住。”如此所讲,若从此等不同的脉中用作瑜伽而修,就应当集中坚守三脉和四脉轮,这是底洛巴的《略论》和《六法》的合编诸金刚歌中所讲的。
  2.如何集中坚守的方便。此中分二:(1)总述三瑜伽的建立;(2)别说彼之实修。
  (1)总述三瑜伽的建立。此中分三:①风瑜伽;②明点瑜伽;③猛厉火瑜伽。
  ①风瑜伽。紧闭自心趋赴对境的所乘——三界和情器世界的庄严造作主根本和分支风为不倾动是一切方便与解脱道的根本所依。所以,如何将此用作瑜伽来修呢?就是主要修习凭依四加行和五要领使上下风于脐间和合的瓶相风,因为《律生》中讲了:
  “上下游行风,由意令和合,修习彼瑜伽,当得坚实位。”
  以此方法来忆持风亦有四种:其一,各个一指宽的气息呼出变短是量忆持;其二,吸入变少是数忆持;其三,呼出变缓是度忆持;其四,住于原处脐间等后不向外游行,能长久是功德忆持。其中前三种,某些畜生类亦出现 ,故非真实。后一种是真实的风忆持,因为由此内心能生体验。此中四加行,即如《后分迦白》中所讲:
  “吸入、充满与息灭,和如射箭此四种,
  若不知有四加行,功德有成过失险。”
  五要领是:气息不出现因转是驱赶的要领、持于原处是吸入的要领、制伏是充满的要领、植于脉穴是息灭的要领、内外和合是射出的要领。
  ②明点瑜伽。若以根本不散明点①所分裂的无数不同明点用于瑜伽来修,主要是由溶乐的二明点燃滴的变化使赤白菩提心和合,凭依这种和合来紧闭转移的寻思为不漏而修习乐空俱生智,因为既然由在胎内男精女血的全部变化而成此身,所以,赤白菩提心二者就是界(元素)王,诸余身就是此二者的变化。二菩提心亦是白分多居于顶上,赤分多居于脐间。而由母所成就的赤分精华猛厉火短阿的性相者是太阳的本性清净的赤色;风息成为有火暖性质的所触是热;由于菩提心是清净的智慧甘露,所以体验是乐;由于法界是般若波罗密多的体性,所以自性空等即有如此的四种性相。由父所成就的白分精华菩提的本体抗字由于是月界分,故而白净;由于与般若的自性旃陀离相属,所以滑利;由于容易引至任何处,所以完全成团而滚动等即有如此的四种性相。由于此白分主居于顶上,
  注释:
  ①不散明点:密乘所说永时不散的明点。此名点住于有情心莲之中。
  部分遍于全身,尤其遍于诸脉轮,所以,这四种性相就分别住于能净治身语意乐四界之垢的身语意智之四喜的所依——有作用能力的各个白分的熔分,并由于从上述的诸脉轮产生出能生如此能力的熔分流,所以是在凭依十六白分的十六喜的边际出现俱生喜。赤分也虽主居于脐间,但是,由于部分遍于诸脉轮,所以那四种性相就分别住于能生净治尘暗心力三者之垢的三金刚之乐的所依——有作用功能的各个赤分的熔化分,并由于从上述的诸脉轮产生出能生如此能力的熔分流,所以是在凭依十二赤分的三四一十二喜的边际出出俱生喜。将赤白界①称做菩提心的含义是怎样的呢?答:菩提心有因、道、果的三种菩提心。其中因菩提心就是有情相续中本有的无始菩提心。道菩提心有总隐两种。其中总义者就是名为因乘的二谛菩提心,隐义者就是由于将本有的无障精液那个菩提心紧闭于离障的金刚之身,所以彼若熔化,便由缘起之力使二谛菩提心于相续中生起,所以赤白精血也是菩提心。总义和隐义的两种菩提心也是后者最胜,因为总义者是所依纯心的菩提心,所以不成为不退转达和无变化的菩提心,而隐义者由于是所依身和能依心二者的菩提心,所以能成为那两各。果菩提心就是金刚持。总之,在脐间和顶上住于阿抗体相的赤白菩提心,于轮回者②之时中虽然由所谓“我”这个词产生了法与人的二我,但是,由紧闭所依身之末摩③的燃熔的缘起那二无我智亦能自然显现,同时由征得如来的劝慰色身和金刚持的劝慰法身——无我的神我后,就能心不外鹜地成就功业遍行常住之位。这是《金刚鬘》中所讲的。
  ③猛厉火瑜伽。不变乐不共的能立——内猛厉火亦有基位、
  注释:
  ①赤白界:白界是男子精液的异名。赤界是血和月经的异名。
  ②轮回者:指轮回在六趣中的一切众生。
  ③末摩:人体中关系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即穴道。
  道位和果位的猛厉火三种。其中基位猛厉火的处虽然有多数续部中说成了脐间,《文殊口教论》中说成了私处,《金刚心释》中说成了二者等亦不相违,因为《金刚心释》中所讲的?如水与空中月影。“是说,犹如虚空中的月亮,真猛厉火住于脐间。犹如水中的月影。”猛厉火的影像于私处出现。所以,显然存在于脐间和私处任一或二者之中,有怎样的体性呢?是说成了实体、咒和智慧等三种。将第一种又说成了四类:《胜乐》中说成了明点、《金刚鬟》中说成了火、《大手印无垢点实践法》中说成了风、《金刚心释》中对绕玛①下端以猛厉火来表示,所以说成了脉。说成了咒的,如《春点论》中所讲:“脐间字形,说是最短声。”是说成了短阿的自相。说成了智慧的,如《对法》中所讲:“此智风由业风策动。”除去这些许多的说法而外,实际上存在于何者的体性中呢?若按二谛中的世俗,真明点和功能于火的体性中存在是合理的,因为将此说成了由母所成就的血精华——一切体温的根本和一切赤分界之主。因为若点燃它,就能焚烧蕴界处的习气,并熔化大乐菩提心,即具有烧熔的功能故。诸其他者是从一个方面而所假立的,即是以风是猛厉火能炽燃的缘、脉是其处或所依、咒是能加持猛厉火者等而假立为彼的。按照胜义,猛厉火就有智慧的体性。所以,在世俗上虽然存在于明点的体性,但是,在胜义中则承许是智慧。第三种道位猛厉火。道位的猛厉火以道的何所依来点燃的缘,就是以种子、手帜、佛像、火、明点和那达等所缘来燃。一股是以业风来策动。特别的,《空行母海》中说成了以有元辅音字母体相的绕江(左右脉)之风息来点燃。《金刚鬟》中说成了单以中脉的风息来点燃《时论》中说成了以成团的下行风息来点燃等以风息来燃和以凭依具备密乘修法的自身与他身的方便来点燃等三种。炽燃的火性由于超越了粗分微尘的法性,所以是一种明亮无阻、体验为根本定各个自证现量之境、风瑜伽等的功能已成神力、
  注释:
  ①绕玛:血脉。黑色命脉等一切血脉所依附的脉道之一。男在中脉之左,女的中脉之右,是运转血液的脉道。其色赤,其本性为修行之智慧分。
  焚烧蕴界处的习气并引生四喜四空和能作智火的增上缘者。这虽然不是外火,但是,由于瑜伽的加持力所致故如火一样是能暖热的。炽燃的量,入、住、溶三者能形成小中三种炽燃。其道的实质或真实就是由猛厉火炽燃为火的行相的乐为缘而所生的那个智慧,因为经中既然将猛厉火说成了寻思的对治,所以是由智慧来作寻思的正对治,而仅由暖是不能作此的。此智慧又有无分别、乐和明显分等三种。其中无分别智是由于被子猛厉火的炽燃显现制止了风息游动和根随境转达,所以灭除了于此等旁鹬的寻思后便位于无分别。乐智,是由猛厉火炽燃,故生起由菩提心熔化所表的乐智。明智,是由于一切能所二取的妄念皆于中脉中清净,所以乐空或吸空双运就以所想象的次第三现分进退这的方式而出现。果位猛厉火,《时轮》中所讲的“智慧火焰极旺,彼能焚烧一切魔及其对境。”是将摧伏魔等的作用说成了妙观察智。
  (2)别说彼之实修。此中分二:①讲说上门解脱道;②讲说下门大乐道。
  ①讲说上门解脱道。以如是脉、风、明点的瑜伽来修成乐空智,首先必须实修凭依具备密乘修法的自身的上门解脱道;此亦如《后分迦白》中所讲:”彼有三要领,亦是身位境。“就是修学具足身要领坐姿、位林领修持、对境要领所缘等三种。其中第一种,就是具足静虚六法。第二种,不是根本位等。第三种,有未忆持使忆持,已忆持使坚固和坚固使发效力等三法。其中第一法,也就是以修习影像的佛像、忆持法胤①的所依、转变三密②的方式、改变水中月影形状等四法使所修持的瑜伽最终出现。第二法,就是以对身脉、风、明点、智轮等策动具有四密的静猛旃陀离之业而使修持达到量(标准)。第三法,就是正入结合增长、结合变换、结合杂事、结合殊胜的大修,无偏颇地转起所净基、能净道、清净果、无别义理的一切法——大密甚深旃陀离的本面本师所开示的法轮,善巧将道与果的一切法归摄为无余诸法的瑜伽现象——甚深旃陀离的体性,故是顿摄普照庄严佛的智慧而修。
  ②讲说下门大乐道。就是对上门解脱道获得了坚实的补特伽罗作为发挥智慧的效力的分支,依止人身业印。此亦如《律生》中在概述了
  “此后详说瑜伽尼,彼之性相妙净善,
  空行母者即有莲③,拉玛哈蒂乃尼变,
  堪达惹室香卡乃,有色孜扎乃尼变,
  智者应当观察为,即此四种自身物。”
  等以后,所广说的寻觅自己的身、心和脉的方法一样,法种王——内外密的盛德者是以思择、勾召和隐身的方便来寻觅的,并以学处和灌顶来成熟相续。而律义与三昧耶清净者则是在将至加行到安乐时加持二人的所依身而来寻觅隐脉,以降、持、遮、散的加行来生起究竟大乐智的。
  注释:
  ①法胤:法种王。香拔拉的妙吉祥称法王传时轮金刚灌顶时,把日车仙人等许多不同法种的梵净仙人合为一个金刚法种兄弟同时传授,因而得到这个称号,其后世亦袭此称号,共二十五代。
  ②三密:身密、语密和意密。谓此三功德他人难以了知之意。
  ③有莲:1.遍入天妻子,2.观世音。此处指前者。
  3.如是集中坚守的功德。由集中坚守身体穴道而修猛厉火的功德,在现阶段是能出现十征象①和八贤德。此中十征象,就是如普通公认的青烟和阳等。八贤德,即如《甘露河流》中所讲:“八贤得德显现:地德——身体魁梧、水德——身体润泽、火德——身体光华、风德——身体轻盈、月影——无人能见、日色——隐形、虚空德——如秋天晴空成为无昼夜和目不张闭。”又如上强所讲:“最后一切都达到的功德,是由于无戏论的乐从俱生智中显现,所以出现连续不断的光明。”特别在最后,《三补止》中所讲的
  “故由此何为,简言唯成佛,凡以无数劫,
  皆是以圣乐,此生汝证得。”
  就是说,由于以第一方便大乐为差别,所以能现世成就双运金刚身,特别由于如理依止了他身,所以现阶段能身体健壮、容光焕发、延年益寿、空行母聚会、智敏聪明又三昧增长。最终如由圣人的水银变铁块为黄金一样,由于脉、明点和风息三者的精华增长,诸浊垢淅减后,身幻身——现空无别圆受身和心光明——乐空无别法身的密意便现而成佛。所以唯是如此能成就。
  二、解说发挥道效力幻身。此分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二)别说所修义。
  注释:
  ①十征象:瑜伽师修习心中依次所得十种象征:1.忆念地气,现青烟象;2.忆念火气,现萤烛象;3.忆念水气,现阳焰象;4.忆念风气,现火焰象;5.忆念空气,现诸彩虹;6.心极忆念,见如来身;7.见六道处;8.彩虹绕身;9.如具天眼,一切皆明;10.知他心,忆念前位。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由于有境大乐本身能发挥对境现如幻化的作用,所以发挥道的效力者就是身。其词义,由于虽无行相但能执种种行相或者虽然显现但无自性,所以称做幻身。幻身总的区分,说成了譬喻幻身、现分幻身、梦境幻身、中有幻身。光明幻身、变化幻身和智慧幻身等七种。其中譬喻幻身,如《经庄严论》中所讲:“诸幻术师变化色……”等。就是本来非有,但凭药等实物,突然现起马象等形。现分幻身,如《中观根本智论》中所讲:“犹如梦境似幻化……”等,就是这个诸法同似梦幻但无真实。梦境地幻身,如《释量论》中所讲:“是身然细微,随处无挂碍……”等,就是那个习气所生的梦境身细微风心所成,随处通行无阻碍者。中有幻身,如《俱舍论》中所讲:“诸根齐全行无阻……”等,就是那个意生中有之身,诸根圆满,通行无阻者。光明幻身,如《空行海》中所讲:
  “瑜伽于续王,说彼彼仪轨,
  光明幻化幻,诠彼为世间。”
  等,就是由修圆满次第这势力所起的虚空行色,如圆光。变化幻身,就是由对生次圆次已获得坚实的定力所变化的坛城等。智慧幻身,如《经庄严论》中所讲:“如来者乃佛知所化幻身。”就是诸如来的三密无尽庄严圆轮。此外,还分成了总义幻身和隐义幻身两种,分成了根本幻身和后得幻身两种,分成了初业者幻身、第三次第幻身和双运幻身等三种,分成了总义、隐义和双运的幻身三种,分成了词义、总义、隐义和究竟的幻身四种。此节中是略说此传承大宝的要门规理。
  (二)别说所修义。此中分三:1.不净幻身;2.清净幻身;3.纯净幻身。
  1.不净幻身。此语旨传规的修行法要的教授,需要依次修习的有三种。第一种名为不净幻身。对彼称做不净幻身之名的含义,《金刚空行次第初分》中讲了:
  三界诸众生,无余皆如幻,动静诸众生,
  悉皆无所得,可见可触事,一切如幻化。”
  是说,三界的动静见触的事物这一切不净的境相虽然现如幻化,但既然无实有,所以称做不净的幻化,并将能断除不如是理解而耽著为谛实的相执的方便诠说为其教授。对此总的修学,在《六法金液论》中讲道:“此后,首迁将诸外境相观为等同八如幻喻,即此诸色等于迷乱心前显现,外事非有犹如梦幻;由缘所生者犹如回声的影像;无常犹如露珠和水沫;显现而无自性犹如阳焰和彩虹。由于如是修学串习,故能断除依境相的分别。”如此所讲,由三界情器世界所总摄的内外诸事物这一发物死涅槃的现象在显现中而无实有,是以幻化和梦境的譬喻来抉择而修学的。具体的修学就是指抉择自身等同现空影像,抉择自语等同闻空回声,抉择自心等同念空幻化。此亦出自《般若波罗密多经》和诸续部之中,故是显密所共通的教义。
  2.清净幻身。由于是转变情器世界诸不净的境地相为清净天坛后而个修行之义,所以称做清净幻身。虽然是与诸下部密乘所共通,但较波罗密多道最为殊胜。此复,甚深咒理中将一切蕴界处讲为本有天的自性,因为这是不通达真实,为了通达,故抉择原因而修,所以殊胜的幻化三摩地便现起,情器世界便显明为天,从而净治平庸的相执,并扶择天亦如现空幻化,故是净治执著似妙的分别的次第。所以,这就是观想自身和情器世界皆为所依安堵宫和能依天坛城,观想一切声响皆为甚深咒的自声,观想一切心的收放皆为智慧游戏,并将此亦修为除了只是自所假立外并无实有,犹如幻化。以三种譬喻来表示真实的情形,是如上面以《五次策论》中之语所开示的。本噶举派的宗规,是对不净情器世界之境相任何所现皆抉择为幻化起名叫不清幻化和转变真实为天而如是抉择起名中叫清净幻化。而诸讲说《密集》的五次第者是将三远离①之后的幻身讲说为不清幻身和将以光明清净了它的双运之一的幻身讲说为清净幻身。
  3.纯净幻身。此中分三:(1)含义;(2)修行;(3)断疑。
  (1)含义。清净幻身虽是唯以破除凡庸境相而修为天来安立为清净的,但这是由分别假设体相的修,所以并非最极清净。而这个是由风心的精气所成就的身,非分别所假立,是现如圆光,所以名为纯净化身。无上密乘不共隐义的幻身——风心自加持道的正次第②就是这个,又对所谓自加持次第,诸续部中虽然讲了此不同的说法,但是,《密集》中将幻身定为自加持和《时论》中将空色定为自加持,这二者是一个意思,因为幻身和空色二者,分位的差别是粗分相、细分相以及诸分别心隐没后显现,方便的差别是由在中脉灭除能所二取的分别风而产生,因的差别是由极细微的风心精气而成就,行相的差别是不思择而明显见如圆光,体性的差别是超越极细微尘法性的完全净妙的智相等在这些方面是完全相同的。这已为尊者杰巴师徒所承许。将无上瑜伽部不共的隐义幻身修成何者的所依、凡修的加行、如何修学的方法、二次第方便的差别等诸噶举派大师的主张归摄为要义的就是如上面所讲。此中是将从隐义旃陀离的完全炽燃显现产生了智风,
  注释:
  ①三远离:密乘圆满次第之一种瑜伽。即:依自加持起身远离、金刚念诵起语远离、缘心为境起意远离。
  ②自加持道的正次第:指净治自身所有不净诸蕴,加被成为三金刚之仪轨。
  从智风溶于且中脉的燃滴的连续不断的溶乐产生的殊胜四喜①,从殊胜四喜生起殊胜心远离,从殊胜心远离成就近似具足五差别的幻身,在以胜义光明使其远离污垢后所成就的这个殊胜化身也称做双运身或圆受身的。对此,尊者蒂普巴讲道:“譬喻幻身是镜中影像,胜义幻身是离障的蕴,幻身自身原体相是音韵字清净的相好,幻身的功德是彼所依身降伏邪魔,成等正觉后,此身能住于乃至虚空存在。”这是圆满宣说了幻身的基、道、果三者之身。此隐义幻身从生起次第到心远离的最后皆无,这是《摄行论》中所讲的,而且对于修学乘传规的现世成佛的色身来讲,是不可缺少的。
  (2)修行。此中分二:①根本位幻身;②后得位幻身。
  ①根本位幻身。此中分三:子、前行位的所依三远离的修法:丑、依三远离的正行位无相的修法;丑、依三远离的正行位无相的修法:寅、依三远离的正行位有相的修法。  子、前行位的所依三远离的修法。凭依无相无戏论和凭依有相戏论的两种瑜伽能修三摩地的所依是语远离金刚念诵,金刚念诵的所依是身远离和由身远离所生的心远离。由于这三种远离先和后,由空或乐所生的幻身次第便成为自然生起,所以此中无相就与殊胜的要领相属。因此,三门便住于不倾动,有相就是紧闭身体穴道,语就是瓶相风的金刚念诵,心的感受于溶乐中泯没等。这与《密集》中所讲的三远离的修法虽然稍有不同,但是,在由风息入住溶于中脉的作用使所修三摩地显现上要领不仅一致,而且此宗规对于下根和中根类者来讲也是深奥的教授。
  丑、依三远离的正行位无相的修法。就是此中修行无相瑜伽者一寂静处,在上面刚讲过的三远离的状态中上师不断敬献身、受用和善根,并以足够的教信感戴,自心断除三时的戏论而入定,
  注释:
  ①四喜:喜、胜喜、殊胜喜、具生喜。
  故由加持之力使二障之相自行息灭后,大手印智便真实显现,并由缘此而修忆持了心,从而忆持了风息,且由此生起内心的感受,即因地入水,烟便出现;因水入火,阳焰便出现;因火入无风,莹火便出南:因风人心,灯火便出;因心入心所,月相便出现;因心所入无明,日相便出现;因无明入一切空,罗睺相便出现。此后,一切空便如无云睛空出现。又三现分逆起,即从一切空现起无明、从无明现起心所、从心所现起心、从具风息的心由十二如幻喻①所代表的各个相好庄严的身便于自证智前现起。不仅如此,还能意想到明见三时的一切净不净情器世间皆为离障。由内心的特殊次第同时有任运超越②相应产。
  寅、依止三远离的正行位有相的修法。依止有相者亦有依止包括金刚念诵和心远离的正规的,亦可由上述旃陀离瑜伽生起。不论怎样,圆满成就了所依处——殊用珠根本瑜伽三远离后,由于“入定”于具相明妃——业印和由三摩地所变的智印,所以无漏身的因种这个本来已有者便连同顺起逆起的三现分和光明现为三金刚,所以定为离障,即超越极微尘的法性并由风心精气所成就的百看不厌、相好庄严的身就如镜中影像显现。同时由于无自性,所以超越实有、无实有、俱和非俱的四边,不杂蕴界处性相反诸佛的意性身便唯现为原始智。具足一切行相之最的空性色明亮无阻,现如彩虹。对此若不生起验证和定解,也要实行紫梗汁、宝俞和明镜的幻轮等调动和冲闯的加行。此方法就是至今常规不衰的噶举派总的指导风规的隐义详述。若如尊者杰巴等的主张,是建立为两种修法:即在此幻身分位中,主要与《密集》的意趣结合,依止三远离;
  注释:
  ①十二如幻喻:十二种不真实的虚渺之物。幻术、水中月影、双影、阳焰、梦幻、回声、海市蜃楼、魔术、彩虹、电光、水泡、镜中之花。
  ②超越:大圆满修法之一。谓于前行位中,反复串习三要、四灯、次第究竟圆满四相,即于世俗诸法规分中,一切实体任运自然,达到光明清净。
  与《胜乐》、《欢喜》和《密集》等三续之密意结合,依止业印。
  ②后得位幻身。就是在如是根本定中,幻身生发光明后,便在后得位中以如幻的三摩地转一切凡庸境相、列入“等”字中的和梦境与中有等为道用。
  (3)断疑。此与《密集五次第》的第三次第自加持和由金刚瑜伽的收摄、静虚所生的空色——完全净妙的大手印是一个意思。因为出自《道果教学释》中的隐义最极深奥的耳传就是正行位的教授,由于在诸讲义的正文中未做宣示而暗藏于一旁,所以诸只满足于经函的智者也对如是的正理不能如实了知而遍徘徊。
  三、解说道的掌握梦境。此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二)别说修持。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由于诸幻身三转之道的把握(定见的程度)能以梦中感受坚实与否来忆持,所以道的掌握就是梦境瑜伽。因为是习气的本色显现或因为是忆持外境的气色,所以称做梦境。若区分此,就有譬喻梦境真实、胜义梦境日相和末日梦境中有等三种。从体性上分,则分为初业者梦境、瑜伽师梦境和圣者梦境等三种,以及分为景象零星是入眠梦境下等、景象不坚实是中有梦境中等和幻象坚实是觉醒时的景象,梦境上等。这里要讲之义其中梦境中等和幻象坚实是觉醒时的景象,梦境上等。这里要讲之义其中的譬喻梦境,就是由收摄风心于脉道之法的差别而于梦中所现者。梦境的实质就是那个别于睡眠中习气这相现为种种。此之身虽有从粗分身分裂不分裂两种,但是,由于实质是风心身和此风心身亦随现在身的习气而行,所以也称做习气身。在此时,由于现在世俗的这种错误感觉的习气所致,所以在世俗中也无的种种景象便显现,因此是错中错。对以教授转此为道用就称做梦境教授。
  (二)别说修持。转达梦境为道用,首先当以白天随念经常和夜间教授强制方法的两种要领来忆持。未忆持的障碍是空无限、触无限、醒无限和顾忌无限等四种。由于以能对治的教授消除了彼等,所以认识梦境为真实,就是忆持了梦境。此复,如梦境一样,一切法由于自性空而全然显现,所以感到是二谛结合、有法和法性不分离、缘起的影像希奇等就是因乘的梦境修持。梦境本身能起为幻身、佛像和大手印等就是这个圆满次第分位的梦境修持。在中间忆持了以后,是学习变化天与四大等,是以了知为无实有的冲闯来修学幻化,是修学世出世解脱的三摩地掌握了以后,最后是将梦境与光明和合,以独修真实性的教授将日相如幻与夜间梦相二者和合后,修习梦境起为幻身,并将此幻身和合到随灭与整持的光明而转趋。尤其将譬喻与夜间梦境和合后,要扶择外境日相为无实有而修。以此修抉择死殁现象为梦境后,是将中有狭道修为早断,不论在梦中如何见自己死、漂泊中用后有结生等,都要唯如本无实际而现似真实的死、中有各结生等再出现一样,抉择判定为无自性。
  四、解说道的精华光明。此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二)别说所修义。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由于通达一切法的实相为自性光明唯是修持之本,所以成为道的精华者就是光明瑜伽,其词义,由于实相的自光无阻明显或虽无自性,但任运显现,所以称做光明。此若区分,则有有名的譬喻胜义二光明、觉受证悟光明等四种或五种的,即《简明五次第》中讲成了自性光明、三摩地光明、明显而无所证光明和胜义等四种。《一味金刚集释》中说成了所表自性光明、能表入眠光明、串习道位光明、结生临终光明和果位法身光明等五种。《后分迦白》中所讲的
  “此光明五种:谓自性光明,以及智光明,三摩地光明,所悟的光明;
  此中时是五:死时与住中,等持与退时,定后成一味,是悟胜观时。”
  是讲了五种光明和其显现的分位等说法很多。总之,基位法性远离常断等边是境光明①,如实通达彼对境是有境光明②,并由于唯此立论于显密的乘中皆有,故称做总义光明。无上密乘中所讲的是名为隐义光明。此中又有一此于分位中以不同名称所建立者,即灌顶时所生的诸譬喻智光明和生起次第一光明等是类似光明,而诸圆满次第所生者则是正光明。这里要讲的本题的光明是现前一种殊胜的胜义光明。复次,正幻身或一类似者由二静虑的收摄而现前光明是有学无学的光明。再胜过此的光明是无有的。
  (二)别说所修义。此中分三:1.基位光明;2.道位光明;3.果位光明。
  1.基位光明。从这些区分中,这里要讲的所修持者,首先应当解释基位光明。此亦是将一切众生心自性光明这个一切法的遍主称做基位元始光明。而对此,又因智能所致,各种主张甚多:诸经中师只将由智明了自境主张为此。唯识派师主张无能所二取的智为自证自明。中观派中圣狮子等将心谛实空定为自性光明后,讲了它能成为种类的道理等。末法轮及其注释《一乘宝性论》中将心自性光明和如来藏说成了一外意而不同于唯识派,
  注释:
  ①境光明:谓无为法身。
  ②有境光明:指大乐智慧法身。
  因为彼派承许阿赖耶识为覆无记①而此论中则承许为善法。此之性相虽多,总之,由于心的体性污垢是自然清净,所以称做光明(光净)。那么,这与唯识以下者所主张的心的自性光明有何差别呢?这在《一乘宝性论》中讲道:
  “微故非闻境;胜义非思境;
  法性深故非,世人所修境。”
  即是说,是不是世人的闻思修境的差别甚大。在此无上密乘的甚深方便道的品中是将此心的自性光明又承许为具有显现即心、心即自证、自证即大乐、大乐亦与空而双运转达等四种差别。又其能障的污垢,在因乘中是主张为破除了外境以后,才舍弃对它耽著的心,但是,在此无上密乘中则主张说:‘由于能见心的自性,所以能障它的污垢是自然消除的,不承许破除外境后,才断污垢,就像胆病患者当见海螺为黄色时,虽然了知它是白色的情形,但所见的黄色并不息灭。而若胆病已除,见黄的觉就自然止息一样。“能明见这个自性光明的方便,即如《集要初品》中所讲:
  “如火恒住木,断分法不见,
  手摩燧木垫,由此见住彼,
  如是以证修,不见心光明,
  绕江合一体,故能见为彼。”
  注释:
  ①覆无记:有覆无记,染污无记。色、无色界一切烦恼能障圣道,覆蔽无漏,故为有覆。不感苦果,故非不善法;譬如俱生萨迦耶见。
  就是明确地讲了凭借紧闭左右脉能所二取的风心于中脉的圆满次第的甚深瑜伽,就能明见。此名基位光明,心的自性就是此。
  2.道位光明。抉择道位光明,总的就是对光明本面等持,其方法如“放下无为住本原,解缚无疑得解脱。”底洛巴等诸自在圣人一致教导的那样,由于自身具备了禅定八法,所以识就在无所依中不加整治安然而住,以将空性现前为无误瑜伽的现前识。这就是出自诸基深续部的圆满次第达到究竟的教授,因为紧闭所依金刚身的穴道后,心、目、风息三者若留住于无分别状态,就能由身心的殊胜缘起使在左右二脉中的气息环流停止,凝结于中脉,故能真正体验有相的空性大手印。所以,通达能依——光明的心为空性的现分——空色大手印显现亦取决于左右二脉的风息溶入所依胜中脉,而它能溶入的方便也再无较此心不加造作,安然而住更深妙的了,所以,在诸无上的教授中将此安名叫收摄的教授。关于以特殊的教授来强制忆持,就是以将情器世界清净坛城摄入光明的甚深三摩地将太阳风息①、太阴风息②和罗睺风息③等忆持于心间,故于三现分的最后现为光明。而若在未眠前修练此法,睡时光明就不难忆持。此若忆持,死时光明也就忆持,所以公许为三光明相连的教授。此外是紧闭所依能依的穴道,现前内、外和共通的现觉光明。此亦如那种月光消失而日光未现且又超出间隙的黎明虚空是自然清净一样,是也超出日、月和间隙三者所表的有戏论、无戏论和中间后,不以智力分别为开始、最后和中间任一者,即名为所谓与因乘所办通的外觉。
  注释:
  ①太阳风息:别名毒风。自脐下深处精血二脉,经右鼻孔外出,能力渐减之风息。方便以为性,语金刚以为体,每一昼夜流行一万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②太阴风息:自脐下深处精血二脉,经左鼻孔外出,大种渐增之风息。甘露智慧以为性,身金刚以为体,每一昼夜流行一万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③罗睺风息:智慧风息别名。无上密乘所说在中脉之外流行如罗睺而有力,故名。
  若是由依止他身来忆持光明,暖日升起——方便是欲贪的增相①,乐日升起——智慧是离贪的明相②,非此二者的分际——中间亦超出得相③是从大乐的领纳中现起不寻思为三时任一的刹那光明。此在修习生起次第者亦有,所以,虽然不是以在内心现前的势力来领纳光明智,但是,由于是与明妃相交之力的现觉,所以称做内外所共通,因为在因乘中所说的在现觉的清净完全之上,在依止手印的三现分之最后是忆持了光明的。关于内现觉,第一菩提④是由于大部分业风溶入了风息,故见犹如阳焰具有五色光。第二菩提是由于贪欲的妄念隐没,所以明相便如无云晴空中月光升起。第三菩提是由于瞋恚隐没,所以彼增相就如日光升起。第四菩提是由于愚痴隐没,所以彼得相便如分际境遍。第五菩提是由于一切识悉皆隐没,所以是远离黑暗的刹那光明。即由于远离了能所二取之暗,所以,光明的法性便出现在无寻思的慧眼前,就像远离了翳障,故见鬘缕的真实一样。又有尊者杰巴将此分位称做摄识现觉的特殊教诲。在对此的修持中,要修的光明开始未忆持,能忆持的方法,在《文殊口教论》中讲了:
  “死与昏迷及入眠,打呵欠与交媾时,
  刹那领纳若串习,当修练诸有情心。”
  注释:
  ①增相:明增胜解。菩萨四胜解行之一。生起通达于内外所立名言如幻之慧。
  ②明相:隐没次第中,首先现似秋夜晴空,月光满天,唯见白茫茫一片空明别无所有的细微意识景象。
  ③得相:近得。隐没次第中,唯有深夜一片漆黑别无所见的微细意识慧。
  ④第一菩提:菩提意译为“觉”、“智”或“断证”。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故译为第一觉悟亦可。
  总的是将光明现起的分位说成了五个。以其中的睡时光明为例,就是于中脉以五字的加行在四空的最后,学习一切空的辩识。而此光明的实质就是在那个前睡眠识已净,而能净梦境这寻思和风息的前睡眠识的同类又未生起的期间,凡人虽被愚痴所障,但于瑜伽行者则现起远离寻思的法身——乐空无二之智,它清净光明,犹如灯烛光花或朗如秋日晴空。但是,由于三现分不净,所以此非真见究竟光明——胜认谛,所以应当知为譬喻光明。此中所谓譬喻和胜义二光明亦是以由二静虑收摄风心入于心间的势力使睡眠和错乱所起的二障不复现行就是譬喻光明。睡眠和错乱所起的见断①和修所断②二者的二障种子又被道位的强力光明断除,故而基位光明顿然离污就是胜义光明。以如是睡眠光明来修治,当灭除了蕴界的寻思种子后,若如罗瓦巴③于光明状态中修习菩苏古行,如幻之身就现世成就。关于以忆持的教授忆持了(光明)以后,使其坚实的方便,就是由收摄风心的方便或缘起使猛厉火炽燃,故由菩提心熔化的乐空分别心即有三现分和光明的风心征相④而唯起为幻身。为了现前胜义光明,就必须以三行和二静虑之门使极细微的风心入住于光明。关于三行,下面再讲。关于二静虑(禅定),如《五次第论》和《摄行论》中所讲,是以对镜而吹气消失的譬喻,顿时收摄是整持,以河流或池塘水结冰融化的譬喻,渐次收摄是随灭。以二静虑将幻身纳入光明后,又起为还灭之身,就是对彼有学幻身之所依证得无学幻身。这如《大日经》中所讲:
  “此如彩虹身,此由修能得。”
  注释:
  ①见所断:见道位中应断除者。谓一切遍计所执烦恼及粗分所知障。
  ②修所断:修道位中,所有一切正分所断俱生烦恼或细分所知障。
  ③罗瓦巴:罗婆师。为大乘佛教顺假相中观师之一,此人常衣毪子长衣,故名。
  ④征相:指将自身所有风脉摄入丹田,经过摄入、止住、融合三个阶段,就能够得到殊胜境界。
  如若实修此法,就是修学我与一切有情之三门无二无别三金刚及其不可摧毁的元音字母——二禅定的入起加行,以灭除有依明点所摄的二障现行所乘的业风后,光明便现起,犹如秋日晴空又如远离了能染者三缘黎明虚空,对此乇底串习而使忆持坚实。
  3.果位光明。由于将自身本有的基原始光明法性经上师指点,以昼夜光明转为道用,所以本义实相的证悟便达到究竟。这就是果位光明。这与双运的次弟是一样的。《后分迦白》中所讲的“由光明现前,现起又运身。”就是将究竟光明光明说成了双运。对此分位,玛尔巴尊者讲道:“譬喻光明是依止他身智慧母之智。胜义光明乃至得相不散,都是阿赖耶识溶入光明之智。光明的体性是一切佛的遍空菩提金刚。光明的切德是由于得相暗垢全净,故而脱离一切粗重而成就不住于有寂的法身。”此说言简意骸,故是圆满开示了光明基、道、果位之。
  五、解说道的断心中有瑜加。此中分二:(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二)别说的修义。
  (一)总说词义与区分的建立。由于是在中有世界由光明和幻身中断了心识,以现起双运,因此称做道的断心瑜伽。因为不堕于二类或因为住于前后二者之间,帮而称做中有。此中项目的分合甚多:至尊米拉定为胜义法性的中有、自性道位的中有、现分生死的中有、梦境睡眠的中有、最后有的中有和经过生的中有等六种。他又分成了风、修、行、梦境、生圆、末摩、三身和果等的八种中有后,讲给了岗布瓦。尊者日琼巴说成了见、修、果三种、有贪无贪、有过无过无过和词义等的六种中有。尊者喀觉巴讲了“双运四身中有、自身智慧中有、分际自性中有、无误缘起中有。”等四种。《中阴如意藏安乐指导》中定为“生灭的中有寻觅、自他的中有一味、来去的中有辩别、是非的中有除关。”四种等分法甚多。其中唯尊者尊者玛尔巴归摄为
  “现分生死中有,梦境睡眠中有,及最后有中有。”
  等三种最有名。此中前两种是凭借根本四法转以为道用的。所以,从此等中有的区分中,这里要讲的本题断心瑜伽是相关到中有世间的。复次,《大乘阿毗达摩托车集论》中所讲的“如枰杆一高一低,死殁而结生。”是将有停止与中有幻化讲成了同时发生。此亦是将有情死后,未按生称做中有。此之性相,《摄行论》中讲道:“又由进入用天文馆谛曼陀罗之次第而遍舍了蕴,被风界收摄后具有了受,并为三有随缚又被法界之同类因所生的念而遍引摄。由于具足了善与不善行相的心,故而等同等五岁童,能见一切、诸根圆满、受用香食、不由金刚等而反复、具足一切性相、具足业的神通力和由于住至七日变迁后,成为由自身分别心所生的善与不善业所造作,故而获得因缘后,便于诸五趣①中就以筒车②之规而再再受取结生且成为随顺轮回之苦者。“这是详细讲说了中有的立论和如下乘论藏中也做的明确解说。
  (二)别说所修义。能修学此中有的瑜伽就是诸上根者辨识第一中有(生死中有)的光明,中根者于第二中有(睡时中有)中对幻身修学能力,下根者于第三中有(后有中有)中遮止产门而选择。此中第一种瑜伽就是临终当四大和一切粗细相与分别心隐没,而四空和内外的征相显现时,将其与如先前忆持光明时的整持和随灭的现证等的妙行和合,特别当三现分连同光明现起时,要住于上师所指点的见解之上。死光明时风心若溶于肉心中脉,二现的戏论就息灭,一种如无云晴空便立刻出现。此时具有先前串习的殊胜体验者在意境中就会出现如与熟人相遇或如行人返乡的感觉。辨认了此以后,虽能等持,但若住于断除了先前增益的见上而任持,就不成为能达实相,
  注释:
  ①五趣:阿修罗有属天趣,有属龙趣,即旁生趣,分别归属之后,即成天、人、地狱、饿鬼、旁生五趣。
  ②筒车:从何下引水至高处的自转水车。
  所以,此时应当对将这个空性见的抉择修成与大乐相结合的子光明或道位光明发起精进。复次,大多数人承许彼基位死时光明为母光明,修习道位昼夜光明为子光明。但是,尊者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的主张,是将一切法的实相那种自性光明承许为母光蛤,将由集五元气的因缘于此分位中三摩地清楚现起承许为子光明,因为是有所生能生的关系。无论怎样的,若能以现在觉醒时收摄气息入于中脉而串习四空和能将醋睡和合到光明的话,才能以风息之力在死有中和合母子光明。若能和合,就无疑会认识到于其外面中有现起,所以是忆持中有的方便,而且还特别优异。隐没次第圆满后,由于赤白(菩提心)和合,脉、风、明点和心等的一切功能和元气全者汇集于肉心中脉,所以生起空明大乐的三摩地。此时一切盖障全被智风吹起的猛厉火之暖而焚烧,菩提心精液移动。实修道位光明的瑜伽行者以先前串习之力尽夺蒙蔽和迷乱胜中脉之力,并由于在被罗睺①智金刚②吃掉能所二取的日月种子的一切现行的那个时候而修,所以,凡凭依前面所讲的分位光明来主修乐明无分别者,他于此时通达的光明体性就成为势力,对于以此势力摧伏刹那的二障和圆满二资粮,就像主人受用财富一样获得自在后,成佛为如五次第的直接教授者诸先师所讲的安乐报身、光明化身和无分别法身第三身的体性,这就是金刚身心的无欺征兆。此中那证得的智慧虽是三身同体,但主要是成就了死时光明法身,所以诠说为此。第二种瑜伽。就是这个第一中有的光明虽然一切具六界的有情死殁是都会出现,但由于对教授的要领串习甚少,所以不认识;纵然认识了,也由于不能依止,故而集五元气之聚便分裂而消散,
  注释:
  ①罗睺:藏历九曜之一。罗睺星。
  ②智金刚:指心间不破明点。
  此后识及其所乘的持命风就从九门任一而出,一当远离色法心法①,就马上端直地生地中有的意身,这就是中有世间的正事相。它的性相是如上面所讲。在此分位大多数有情皆因可怖四声②和可怖的三深渊③等不可言的罪心习气的原形幻景和畏惧的灾害而苦恼。而造福的士夫则无此等反感出现,反随着被天迎接、尊敬和供养等净相而从安乐往趋安乐。将此转为道用,必须认识中有,因此中以相应的业神通等确定的六征象之门来认识。而不论现起任何善恶之相也是都要安立为独觉的学处、大乘的发心、密乘的生次和瑜伽行者之风等自所串习的妙行,并因仅一念头此就能从怖畏中解救出来且诸灾难自散,所以,由于在凡常幻象之后刹那也不失地保持地保持了智——心的原状,因此识就成为势力而于风息获得自在,此时幻象虽然依稀出现,但它总会入道的。能有如刚才那样的修持,熟练最为重要,所以应当认为从现在起就是中有地将它与妙行和合,特别是若出现在能生怖畏和忧苦等的境和外因之上时,就观想为中有的幻象而安立为真实性的状态或认真修为无实如幻。有时候确定为中有的六征象也要观察有没有等从现在起要认真修学中有。忆持了中有来修道是较余法进度更大,即如尊者那若巴所讲:“此中有本为住于与报身相同的风心和合之身,故是最妙所依。识亦是梦境以七变较昼相显明,中有以七变较梦境显明,而且变化也容易。由于识无所依,所以,念和欲难依。而若以正念忆持了的话,道行便不费辛劳,于此中段以一座修便得解脱。”但是,补特伽罗若是上要命,就无需观待一过样的方法。这在《摄行论》和《文殊口教论》等中讲道:作为他人死后中有出现的代替品是于此中幻身成就为报身,彼所依身能成佛。其方法就是辨识具三现分的次第,由在何处等持了光明后,当逆起的在现分将近现起时以正念来增补起为幻身的引发,
  注释:
  ①色法心法:物质和精神。
  ②可怖四声:中有可怖四声:上风大作,而有陷入崩山、塌屋下之感;水风在作,而生水冲沙土或沉入大海之感;火风大作,而有灼死之感;风风大作而生大凡扬沙之感。
  ③可怖的三深渊:贪、瞋、痴三毒产生之苦,使人身如堕白、红、黑三种深渊。
  刹那间本尊身像便起为现空幻身,并由于此又以胜义光明修治,所以超越了不净轮回的中有而从光明中起立时,具有原始风息的逆起三观分便如鱼儿疾跃出水面起为双运后,就是于中段(有)中证得无学的殊胜悉地圆受身。对此,诸先师称做懈怠者于中有成佛。第三种瑜伽。就是于第二中有中诸未行解脱者最长游泊到七七,最短漂泊至一七为止。也就是彼中有由于无身,所以最极厌离后,根基流浪者——识就被风息与习气驱赶,故而不自主地寻觅生处而食香。当从产门潜行中五风①游动,并从汇集五毒②之心境的因缘中五清净光道、六趣的优劣胎脏和四生③之相等出现时,便集中坚守串习了何者的妙行,对于因——不自主地清净光道和缘——投受生,作意破除照了境④和照了者的三摩地,无论如何也不破灭,选择产门。这在《方便道颂》中讲道:
  “第四选择产门者,因于生死梦中有,
  修学最极微劣故,中有若不得菩提,
  当修选胎之教授,此亦引发如是修,
  注释:
  ①五风:流布人体内部五种根本气:持命、下泄、上行、行住和通行。
  ②五毒:贪、瞋、痴、慢、妒。
  ③四生:世界众的出生有四大类:胎生,如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卵生,如鸟类;湿生,如昆虫等;化生,指无所依托,借业力或神力、佛力而忽然变化出现者,如天神。合称四生。
  ④照了镜:心识自已所了知之主要对境,如眼识照了之对境地为色法。
  即当观想化生于,无量光佛之刹土,
  或才观世音刹土,发起如是猛厉愿,
  虽然进入母胎中,亦当发起如下愿:
  欲想受取轮转王,以及婆罗门种姓,
  能办众利有福身,以此愿于何观想,
  即如发炮与幻轮,无疑定趋观想处,
  佛说菩提萨埵是,于正知中修照了,
  以此身修教授故,现世即身能成佛。”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噶举派(四)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下二)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下一)

杨佛兴:禅宗精要与修持

卢守中:深信因果—源源话说刀兵劫

 

后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噶举派(二)

藏传佛教噶举派(一)

佛教萨迦派简介(三)

佛教萨迦派简介(二)

佛教萨迦派简介(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