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認識原始佛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始佛教」(early buddhism)也稱作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是相對於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教」,它的範圍是指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而弘揚正法開始,至釋尊入滅後一兩百年間,尚未分裂為部派以前和合一味之教法。

  早期結集的阿含經與律藏,是修學原始佛教的寶藏,也是開啟大乘佛教的根本源頭,可惜絕大部分漢語系的佛教徒將這一寶藏編列為「小乘經」、「小乘律」而不予重視,阻礙了對佛陀根本教法的認識。一百多年前,西方學者開始研究巴利聖典,而日本學者在十九世紀末也開始致力於研究,漸漸地原始佛教才引起注意及學習風潮。台灣佛教界,對原始佛教的學習也不過近幾十年來的事,雖起步較晚,總算能正視這素樸、平實、以修行為主的教法。

  過去漢語系的佛教徒擅長把相互有矛盾抵觸的經義判教統攝,而原始佛法總是被判為不圓熟,鈍根者所學習的法。這種偏頗的學習態度,大大地障礙入解脫門。發現各種經律中互有矛盾如何解決?《長部》〈大般涅槃經〉提供的方法是:「若參照經律,而不入契經,與律不合,……此非世尊之語。」原始佛教的契經與律,正可以把在「佛說」的大乘經中方便法或錯誤的知見糾正過來。

  不僅如此,學習原始佛教,經常可以發現釋尊及其弟子的教法,非常簡潔、有力、一針見血,對有心消除貪.瞋.痴的行者來說,可謂是浸潤在正法的光輝之中。學習原原本本的佛陀教法使行者置身於解脫道而不墜,且能加速成熟解脫的智慧。(《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前五篇文章

净慧法师与陈云君谈禅茶,以示庐山禅茶会诸友

净慧大和尚在第三届禅文化夏令营闭营式上的讲话

孔子戒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一句弥陀作大舟

周易禅解(1)

 

后五篇文章

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禅净交融的心愿实相念佛

能海上师永怀录(2)

能海上师永怀录(1)

上师相应法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