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佛教精神与当前社会伦理建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佛教精神与当前社会伦理建设
  --———佛教寺院“经忏佛事”的伦理道德因素
  内容提要:
  科学的倡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享受和名利的引诱使人们失去了人类文明的本质——伦理道德。本论文就是要从大乘佛教精神中启发人们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使人们能够灰复我们本有的“真、善、美”人格特性。物质世间的富有助长了人们贪欲和执取,使人们越来越变得倚强凌弱,社会也越来越变得道德沦丧,人们的信仰也越来越变得淡薄。我们为了唤起人们的这种伦理道德观和慈悲友爱观,大乘佛教所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是唤醒人们伦理道德思想的最好良药。本论文就是从大乘佛教的这种伟大精神而入手探讨,使大乘佛教文化能够在人类社会中发扬其灿烂的光芒。
  作者:理净 现任中国佛学院讲师。
  关键词:伦理建设 道德教育 诚信理念 慈悲观 因果观
  “道德”和“诚信”是目前社会道风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目前国际社会“人类和平”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忽视了“伦理道德”这个最基本的中心思想,社会两个文明的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世界人类和平的倡导也成为纸上谈兵。当前社会道风日下,人们追求个人享受和铺张浪费,拜金主义和强权努力日益盛行,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关心的主题。对于如何加强和改善这种不良倾向,在科学界、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宗教界等,各自在不同的角度和范围内作出大量贡献。我们佛教延续不断相传两千多年,尤其是大乘佛教重在发扬佛陀慈悲济世的伟大精神,更加应当在当前社会道德风范日益衰退,社会环境恶性循环的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意识贯穿整个佛教教义,本文主要就佛教寺院“经忏佛事”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一些简略的说明和探讨,以引导人们对佛教寺院的“经忏佛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主要从“祈祷和平”、“慈悲互爱”、“尊老爱友”、“诚信社会”、“爱护生态”、“因果伦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促进人类和平和维护道德建设的各界朋友作为参考。
  一、《水陆》法会中的“人类和平”伦理道德观
  在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佛事活动中要以水陆法会最为盛大,水陆法会的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水陆法会的创始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因梦中得到神僧的启示,醒后受宝志志公禅师的指教,亲自阅读藏经三年之久撰成《仪规》,于天临四年(公元505年)在金山寺启建水陆道场。如:《水陆仪规》卷一曰:“梁武帝,万机余暇,游心佛理,当于夜间,梦一高僧来谓帝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宜建水陆大斋,以普济之。” [1]但后来经历代高僧大德重新编撰逐渐完善,形成现在完整有绪的《水陆仪规》。现在通行的是清道光年间仪润汇集祩宏莲池大师修订的《水陆仪规》。水陆法会自宋代流传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盛行于当时佛教各大寺院,流传至今兴盛不衰。在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它看作是佛教寺院用来增加经济收入和超度亡灵的一种方式,但却很少有人理解其中“净化身心、启迪慈爱、助人为乐、祈求和平”的伟大而神圣教育的一面。水陆法会内容广泛,包含了音乐乐曲、文化艺术、世间伦理教育、出世法第一义谛等。本文主要就世间伦理建设和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寺院是僧人们清修的净地,也是陶冶世人心灵的场所,人们在五浊恶世中被世间名利和五欲所染,失去了人们本有的善良和友爱。为了名利和五欲的享受互相残杀、互相猜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如此弱肉强食的景象处处可见,使人们变得父子反目成仇,兄弟骨肉相残也见而不怪。由此向大而言扩张成为世界性人类战争悲剧,也由此导致了自然界毁坏给人类带来的重大自然灾害,使得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些千千万万的灾难中虽然说有不少是天灾,但却有更多的是人祸,由于人为才导致了自然灾害,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去了解和研究人们的“心灵”问题,也就是思想认识理论。由于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而忽视了带给社会的灾难,这也是人们“自我”意识的作怪。只有打破这种自私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组成部分的一份,那破坏他人利益也就是破坏自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关心社会、建设社会,使得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更加完美。
  这种完善“自我”的意识心态从我们大乘佛教精神中体现的最为完整,其中我们佛教寺院日常举行的佛事经忏活动中最为表现的突出,尤其是佛教寺院的“水陆法会”,可以说是普度水、陆、空一切众生。而我们今天的人们却错误的认为寺院的佛事经忏那只是一种超度死去亡灵的方式,没有认识到其真正能够在民间流传的另一原因,就是在世间人们的心灵中通过对死去的亲人超度,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净化,从而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可贵。人们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比追求名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东西。“水陆法会”设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供奉诸佛菩萨和诸天人神位,外坛主要供奉在战争中牺牲的阵亡将士和信众弟子的六亲眷属,以借佛菩萨之愿力超度因各种原因而死去的亡灵。如宋宗赜撰《水陆缘起》中说:“六道中四圣六凡,普通供养,令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水陆胜会,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2]这里所说我们应当理解为教导我们所有有情众生通过此水陆胜会而发菩提心,并不是专指那些死去的亡灵得到解脱。我们举行此水陆胜会的目的在于教诲和薰陶人们生起善念维护世界和平,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维护社会公德,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建设平等和平的生活环境。如宗赜撰《水陆缘起》说:“今之供一佛、斋一僧,尚有无限功德,何况普通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或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3]由此可见,佛教通过举办水陆法会能够教化一方众生,共同营造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我们今天做“水陆法会”如果能乘此机会开导人们佛法真理,让人们能够认识大乘佛教精神。通过水陆法会使人们认识到战争带给我们的是死亡和灾难,而不是那些通过战争所得到的战利品。战争只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家破人亡和生灵涂炭,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的大量破坏。所以我们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就是因为人们为了“名利”而失去了道德素质所致。而大乘佛教的精神正好弥补了文化教育上的这种缺陷。如我们佛教的唱赞《宝鼎祝福香赞》云:“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4]象这样祝愿和祈祷世界和平、国家强盛、人民安宁的赞美颂偈在佛经中处处可见,在我们每天早课中也祈求“三涂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5]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大乘佛精神所祈盼和平的伦理道德风尚。
  二、《瑜伽焰口》中的“因果”伦理道德观
  《瑜伽焰口》是佛教寺院中常做的一种佛事经忏活动,在民间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历史源渊。《瑜伽焰口》原本是密教的一种修行仪规,其源出于唐不空三藏所译的《救拔焰口陀罗尼经》,缘起于阿难有一次在静室中修习禅定,面然鬼王告阿难说:“汝三日之后命尽,当堕我类。阿难惊怖,归投大觉慈尊,叙说前因,启请救苦之法。佛垂方便,利济洪深。令饿鬼以充资,施甘露之法食。”[6]在宋代以后由于经宋遵式、元中峰、明祩宏等人重新编辑流传于世,现在寺院流通的是宝华山定庵大师所辑的《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今人们只知《焰口》乃佛教用来超度死人之用处,而不知其中包含了大乘佛教济世度人的菩萨精神和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其内容主要叙述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因果报应法则,用此因果报应之说来警觉世人利益他人、服务社会,莫要因为满足自己之私欲而危害他人利益,破坏我们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关于“因果轮回”之说站在唯物论的观点而言,是一种唯心的有神论思想。但站在宇宙哲学的人生观来看,是一种符合人生哲学的逻辑推理,也符合人生伦理道德的自然法则。我们的人生之所以有种种病苦和灾难,就是人们的贪欲之心而起,由于过去的身口意三业而感的三途苦果;我们的社会之所以有种种天灾和战争,就是人们追求五欲之乐而造成的一切恶因所感。“因果法则”虽然是人们无法用肉眼可以现见,也无法使人们用科技来测定,但在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无处不在,并且私毫不会有差错。俗话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种的是恶因决不会感善果,种的是善因也决不会感恶果。这就是因果报因的自然规则,即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的这种“因果伦理”道德观不是在宣扬迷信,而是在宣扬人们“舍己为人”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我们想想看,如果说在人们的思想中打破了这种因果报应的伦理观念,把这个世界看成是物质的世界,那么也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感情交流;也就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父子之情、师长之礼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失去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最大差异——文明礼仪;也就失去了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那恶人就不会因为有恶报而弃恶修善,好人也不会因为有福报而修福。只有在人们的思想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因果伦理道德观,才能更好的推动我们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我们佛教寺院中每天做的《瑜伽焰口》主要宣扬的就是这种“因果伦理”道德观念,在人们的思想领域树立正确的因果报应的伦理道德观念,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做好人好事的文明思想。
  因此,在《焰口》中所表达的这种“因果报应”不仅仅是为死去的人说教忏悔,更重要的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教化活者的人,知道死后为什么要受更痛苦的苦报!这是生前的罪业所感[7]。如《瑜伽焰口》中说:“汝等自从无量劫,造诸恶业起悭贪,由此业力闭咽喉,仗此密言悉开通。”所以人们不要把佛教做“佛事”看成是单一的一堂佛事,而要领会其中所包含的深意,这样才能使所做的“佛事”发挥其本有的含义,教导和度化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一句话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可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有几人能知!佛教重在教化我们活着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超度死人而已。所以佛教是一项最普通而又深广的社会伦理道德教育。
  三、《大悲忏》中的“慈悲互爱”伦理道德观
  《大悲忏》是佛教众多忏法中其中的一种,为佛教寺院中比较常见而且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所谓“忏”者,是通过诵经和礼拜诸佛名号来消除自己的业障的意思。中国佛教的忏法起源于晋代,盛行于南北朝时代,如唐道宣律师说:“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道安、慧远之俦,命驾而行兹术。南齐司徒竟陵王,制布萨法净仪。”[8]《大悲忏》全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根据《大悲咒》而作的一种忏法。宋知礼集成仪规,由清初宝华山读体删文重篡。《大悲忏》仪式简略而庄严,所以为目前佛教寺院中流行最广的一种忏法。
  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的富裕,人们在生活方便使用了花样繁多的吃法,使得一些重要保护动物也上了人们餐桌,这种不良现象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只知道自己的钱包鼓起来了,无论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世间有的他就要尝试。可有谁知道自己饱了口富,它们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甚至灭绝种族。更加有甚者是有的动物刚刚出生还没有睁开眼看到这世界就被人们大饱了口福,还有的动物被活活放在餐桌上浇上滚烫的油活活烧死,还冠冕堂皇、大言不惭的取名“生离死别”。这种种花样繁多的吃法难当不是人间地狱吗?我们人类主宰社会难当就是为了弱肉强食吗?我们人类做为高级动物难当就连兔死狐悲的恻隐之心也不如吗?且不说众生平等,做为文明社会的主人公,最起码的所谓“文明”总应该要有吗?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生态平衡,国家所制定的法规总应当遵守吧!我认为“慈悲互爱”不仅仅是佛教徒的信仰而已,而应当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美化的蓝图,保护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
  在佛教佛事《大悲忏》中对这种“慈悲互爱”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引导人们养成有慈悲心和互爱精神的最好课堂。如《大悲忏》中所说:“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趣,得生佛前。”又“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9]由此观文可见观世音菩萨是以慈悲本怀,救苦救难为己任,变千手千眼来救度众生脱离苦海生死轮回,这就是菩萨不舍众生的根本精神。此文虽然是一种说教,但却也蕴藏了世界需要慈爱和友善的深意,如果人们都能象菩萨一样有一颗舍己为人的“慈心”和“爱心”,那我们的这个世界就充满无限的灿烂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这就是《大悲忏》中所体现的“慈悲互爱”的伦理道德观。
  四、《普佛》中的“尊老爱友”伦理道德观
  尊老爱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尊老爱友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东方文化中己经很淡泊,甚至于为了名欲和利益手足相互残杀、父子反目成仇。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我们作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却连畜牲类也不如吗?难当说这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吗?这就是因为人们偏面追求了经济利益的发展,而忽视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精神利益的加强,这也是我们今天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衰败的主要体现。所以说我们国家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教育”,而在教育战线上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我们大乘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国家教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普佛》[10]是佛教寺院中最常见的一种佛事活动,但却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一般的寺院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的圣诞日,有几十堂甚至上百堂“普佛”,由此可见“普佛”的意义重大。但我们一般的人只知道做“普佛”除了超度死人,还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普佛”从表面上看无非是超度死人和给他人消灾而已,可我们如果要认真领会和体悟其中的含义,那你就会明白做“普佛”不仅仅是为了超度我们的亲属而已,更加是为了教育我们要有一颗“尊老爱友”的伦理道德思想。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等等,这样表达母子亲深、手足之亲的佳句美不胜举。可是当我们的父母师长在世时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对我们的成长负出了一生,当他们离开我们时我们只能用做“普佛”这种方法来做纪念!所以做“普佛”是警觉我们活着的人,要我们在父母师长生前应敬孝道,而不要等到离开我们时只能以做“普佛”空表遗憾!我们要把做“普佛”理解成是一堂深刻而且积极的伦理道德教育课,而不要看做仅仅是一堂简单的超度。佛教的精髓在于我们对佛陀教育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应用,这样才能促使佛教文化思想更好的为我们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服务。
  在我们的这个社会对于“尊老爱友”这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淡化的不为人知,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而“尊老爱友”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去看一看,无论大小事件要多少人维持秩序,而又有几人能够自觉尊老爱友先人后己!如果我们能够发挥佛教的这种菩萨精神,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兄弟姐妹,一切众生都应当帮助,那我们的这个社会也就将变得有人情味!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个有文明、有爱心、有奉献的社会有用人材。也才能改变我们今天社会普遍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社会病态现象。把我们的中华民族建设得更加强大和文明,也把“尊老爱友”的伦理道德观更加深入人心。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佛教教育即是最为重视于身教,佛教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如佛经中所言“如说而行,如行而说”,要把自己说的运用在行动上,同时也要把自己所实行的如实宣教于他人。这就是佛教的“尊老爱友”伦理道德观。
  五、《早晚课诵》中的“诚信”伦理道德观
  “诚信”[11]是目前我国社会和世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使得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失去了最起码的相互的信任和诚实。“诚信”是市场经济能够平稳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如果说在市场经济、国家往来、人与人交往中失去了“诚信”,那无论是社会市场经济也好,还是国家相互往来也好,还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也好,这都将成为一场黑暗的欺骗和无理的敲诈。这样一来社会的平衡发展和人与人的友好交往都将失去意义,我们的这个社会也将变成恐怖和战争。我们为了唤起人们意识形态中本有的真诚和友爱,将于人类社会实行“诚信”伦理道德教育,而大乘佛教精神的根本就是“诚信”伦理道德教育。
  《早晚课诵》[12]在佛教所有的经忏佛事中是最普遍而又做的最多的,几乎所有的佛教徒每天都必须要定时做好。其内容的规则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完整的仪规,这些严格的制度和仪规就是要训导和煅炼人们的意志和诚信。比如我们在每天做课诵时要首先净手、净口、净心,这样必须要身口意三业清净做课诵才有功德。这就是我们对佛法最起码的恭敬,也就是我们对他人的“信”。在做课诵时要求内心摒除杂念、具足威仪,专心诚意诵持诸佛经咒,虔诚恭敬礼拜诸佛菩萨,以消除自己的业障和祈祷世界的和平,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诚”。“诚信”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佛教精神中可以说体现的最为完美。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事业能够“诚信”,才能对他人和社会“诚信”,一个人如果不能“诚信”于自己,又何谈“诚信”于他人?所以我们虽然从表面而言,《早晚课诵》只是佛教徒每日二时的课诵而已,但如果我们能体悟其中的内涵,对我们提倡“诚信”的社会道德风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一定有人会认为做《早晚课诵》那只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诚信”是一个社会问题怎能相提并论?虽然做《课诵》看起来是比较简单,可一个人如果一生每天每时一刻不懈,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坚持做下去,那就不仅仅是做一堂“功课”,而是一种“诚信”的严格的伦理道德教育。古人言“做一件善事并不难,而难的是一生做善事”,所以我们讲“诚信”也决定不是一时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有利于后代的伟大教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到佛教徒做《课诵》的这种“诚信”于佛法的精神而“诚信”于社会人群,那我们的“诚信”教育何愁不能全面实行!曾经有位国家离职人员在一次老年旅行活动时,到了普陀山佛教圣地,有幸巧遇观音菩萨圣诞法会,有成千上万男女信众在绕佛,他看到这种情景对旁边的人说:“佛教的伟大就在于能够严以律己,如果每个公民都有佛教徒的这种自觉精神,那我们的公安人员就得转业了,会为国家节省多少资金!”[13]这就是佛教的“诚信”伦理道德观。
  结 论
  总而言之,伦理道德建设是我们社会的优良传统教育,同时也是大乘佛教精神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恶行善”[14],同时也是建设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我们只有能够正确认识佛教和认真研究佛法,才能发现大乘佛教的这种伟大思想境界。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遍布整个佛教经典,而“经忏佛事”又是佛教经典所集的精要。所以我们正确认识“经忏佛事”对推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有决定性积极作用。从而也可以改变人们对“经忏佛理”认为只是超度死人的片面影响。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加强和管理寺院的“经忏佛事”活动,使得佛教的这种“经忏佛事”有更大的生命力。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佛教的“经忏佛事”是一种普及而有效的伦理道德教育,由此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加强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我们国家的“品德”教育增加新的思想概念,同时也为佛教的“经忏佛事”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得大乘佛教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添加力量!“道德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是佛教教育的根本。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使人们对“经忏佛事”有新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好的发扬和利用佛教“经忏佛事”中的这种伦理道德教育。
  --------------------------------------------------------------------------------
  注释:
  [1] 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说:“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
  [2] 《水陆缘起》为宋宗赜所作,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宗赜删补详定诸家所集《水陆仪规》,完成《水陆仪文》四卷,并撰《水陆缘起》文普劝四众,依法祟修。
  [3] 《水陆缘起》同上
  [4] 《宝鼎赞》是佛教四大祝延香赞之一,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比较常用,一般寺院初一、十五的朔望日要全体僧众云集大雄宝殿合唱,以祈祷世界和平、国家富强、人民安乐。
  [5] 《早晚课诵》是佛教徒每天要做和五堂功课之一,早晨以“椤严咒”和“大悲十小咒”为早课,下午以“弥陀经”、“忏悔文”和“蒙山”为晚课,这早晨两堂和下午三堂总共称为“五堂功课”。
  [6] 《瑜伽焰口》是佛教寺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佛事活动,主要用来超度亡灵。佛教认为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今生所作所为是因,来生的贫穷富贵是果报。所以人死之后要做《焰口》超度其灵魂,咸少生前所造罪业,令其能转生于人天道中,早得修行了脱生死,速证菩提佛果。
  [7] 罪业:这是佛教的业感缘起理论,佛教认为每个人今生所受的苦是由前生所造的业所感。这种“业”如同现在科学上的“基因”一样,人虽死而业不灭,随着这种业力而轮回六道,相续往来于生死。因此才有世界的循环和众生的流转。
  [8]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大正藏》五十二册。
  [9] 《大悲忏》是依据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陀罗尼经》所制,因为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宗旨,在我国民间有很大影响,在佛教寺院每年如遇干旱时要做《大悲忏》法会来救雨。以祈求风调雨顺。
  [10] 《普佛》是佛教寺院中在早晚课诵时用来给信众消灾祈福和超度死去的亲属的。有两种“普佛”:一是随堂晚课用来给信众超度亡灵,一是随早课用来给信众消灾祈福。随早课念诵的名为“消灾普佛”,随晚果念诵的名为“往生普佛”。
  [11] “诚信”是我国“九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题,要树立起社会的“诚信”道德风尚。由此而加强对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早晚课诵》是佛教徒在寺院中每天早晚二时所做的功课,最初形成于东晋道安法师,用来激励和引导僧众共同修行。在家信众可以在自己家中设立佛堂,按照《早晚课诵》修学,也是出家僧众的必修课。
  [13] 作者按:因为这是一位离退的国家要职人员,所以这里不便公开其姓名。
  [14] 止恶行善:止恶是要人们对一切恶绝不去做,行善是要人们对一切善努力去做;善与恶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存在,在佛法中认为凡是对他人有利的事情就是“善”,凡是对他人不利的事情就是“恶”。所以说“止恶”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行善”是全心全意帮助他人。这也是人类社会“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说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就是建设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前五篇文章

永明延寿禅师小传

紫柏真可禅学思想之研究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慧能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1)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2)

 

后五篇文章

三论宗略述

三论宗之源流

三论宗“二谛”义阐要

《四十二章经》真伪评述

“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