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菩提道次第”、“净业三福”和“九品往生”的对应关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菩提道次第广论》系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所造《菩提道炬论》(又译作《菩提道次第明灯》提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组织的。“下士道”是指导行者增上善心: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中士道”是指导行者发出离心:修行小乘四缔而解脱三界生死轮回;“上士道”是指导行者发菩提心:大乘菩提心、修菩萨行与止观,证大菩提果。《广论》引导凡夫从初开始学佛直至最终成佛,故经由法尊法师由藏文译成汉文以后,渐渐引起了学佛者的重视。特别是经三门智敏法师、四川清定上师、台湾日常法师、苏州济群法师等大德的倡导,学修《广论》的人越来越多,大有弘遍全国之势。

“净业三福”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释尊无问自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净业三福含摄五乘佛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一切善行功德,会通净土门与圣道门。三福依浅深次第,可例分为:一、人天福(世善);二、二乘福(戒善);三、大乘福(行善)。而经中所开显“九品往生”之前六品则是修行“净业三福”回向愿生净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浅,感得品位的不同。(下三品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全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所救度,在此暂不讨论。)

笔者曾受学《广论》于苏州济群法师,后依止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专修净土。在修学中,发现《广论》中三士道的次第也同样符合“净业三福” 的修学次第,同时又与“九品往生”中上三品和中三品一一对应:下士道和人天福(世善)及“中品下生”相对应;中士道和二乘福(戒善) 及“中品中生”、 “中品上生”相对应;上士道和大乘福(行善) 及“上三品”相对应。三者都非常清楚地阐明了修学的内容和次第。

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由此感慨圣言不虚。

附:三者对应图示

“菩提道次第”、“净业三福”和“九品往生”的对应关系

图示如下:

菩提道次第

净业三福

“九品往生”之 生前行持状况

品位

下士道

增上善心: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念死无常、修行十善等基本人天乘

人天福(世善)

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中品下生

中士道

出离心:小乘四缔

二乘福(戒善)

受持三归,

具足众戒,

不犯威仪。

受持沙弥戒,或比丘戒,或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威仪无缺

中品中生

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中品上生

上士道

菩提心:大乘菩提心、修菩萨行与止观,证大菩提果

大乘福(行善)

发菩提心,

深信因果,

读诵大乘,

劝进行者。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

上品下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上品中生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上品上生

下三品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全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所救度,在此暂不讨论。

 
 
 
前五篇文章

释清净 编辑:净土宗入门(1)

释清净 编辑:净土宗入门(2)

释清净 编辑:本尊阿弥陀佛(1)

释清净 编辑:本尊阿弥陀佛(2)

谈话戒“三愆”

 

后五篇文章

非同一律:作为内在关系论的存在论──大乘中观学派性空论

禅与心的效能训练(一)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

禅师甲与法师乙

修行非唯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