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禅大师年谱 ◆ 一八五二年 一岁 一月三日(阴历十二月初三),生于湖南湘潭县石潭黄姓农家,名读山。父名宣杏,母胡氏。 一八五七年 七岁 母亡,诸姊皆嫁,与幼弟寄食邻家。 ◆ 一八六一年 十一岁 跟随塾师学习(论语) ◆ 一八六二年 十二岁 父丧,读山为农家牧牛,以此谋食。 ◆ 一八六三年 十三岁 塾师周云帆教读山念书,读山则为周云帆先生洒扫炊杂。 ◆ 一八***年至一八六七年 十四至十九岁 周云帆先生病故,读山去某富豪家伴读,被奴役喝叱后,愤而离去,又跟从某老板学手艺,鞭挞尤甚,昏死数次。 ◆ 一八六八年 十六岁 投湘阴法华寺出家,拜东林长老为师。东林长老赐名敬安,字寄禅。冬天,住南岳祝圣寺,跟随贤楷律师受具足戒。 ◆ 一八六九年 十九岁 赴衡阳歧山仁瑞寺(今湖南衡南县境)首参恒志和尚,随众参禅,并充苦僧职。寺中精一律师喜爱写诗,寄禅深受他的影响。 ◆ 一八七一年 二十一岁 在歧山参禅。至巴陵省亲,曾登岳阳楼,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郭菊荪先生谓有神助,就教寄禅念诵《唐诗三百首》,寄禅过目成诵。 ◆ 一八七三年 二十三岁 歧山参禅,曾溯湘江北上,过空舲岸、杜松亭,小住长沙麓山寺参诗僧笠云长老,后船入洞庭湖,从君山返棹。这一年存诗二十九首。 ◆ 一八七四年 二十四岁 自歧山去湘阴法华寺,从本师东林老僧。秋曾游宁乡沩山、湘阴神鼎山、屈子祠。本年存诗三十二首。 ◆ 一八七五年 二十五岁 春住湘阴祖寺。夏秋离开湖南,东游吴越。曾重游岳阳楼,登黄鹤楼,于枫桥夜泊,在镇江金山寺结夏,参大定密源禅师。经苏州,曾小住常州天宁寺。本年存诗十五首。 ◆ 一八七六年 二十六岁 春从常州到杭州,遍游灵峰、岳王庙、西湖名胜古迹,多有吟咏。冬驻锡宁波,从吕文舟、胡鲁封、徐酡仙、与了法师等人游,结社吟唱。本年存诗四十四首。 ◆ 一八七七年 二十七岁 住宁波。曾游三茅山普安寺,并小住。又游镇海灵芝山、四明山阿育王寺、慈溪骠骑山。春、夏、秋均往来于白山天童寺,并曾于玲珑岩结茅闭关。秋在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烧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本年存诗六十一首。 ◆ 一八七八年 二十八岁 住宁波。全年往返于天童山、三茅山、伏龙山、镇海、余姚等地,遍参诸寺。本年存诗三十一首。 ◆ 一八七九年 二十九岁 春住跨塘禅院,遍游天童寺、茅山寺、阿育王寺,航海到普陀。重阳前后在宁波,冬住天童。本年存诗四十四首。 ◆ 一八八○年 三十岁 住宁波旅泊庵。五月作〈嚼梅吟自叙〉。冬初游阚湖。年底欲归长沙,未成行。本年存诗五十六首。 ◆ 一八八一年 三十一岁 春在宁波,夏游雪窦,冬挂锡阿育王寺。《嚼梅吟》诗集在宁波刊刻,四明诸诗人多为之题跋。本年存诗三十一首。 ◆ 一八八二年 三十二岁 正月过白云禅院,春因病住天童。夏初再游雪窦、阿育王寺。曾住曹娥江畔孝女庙。初秋下山访明州太守,曾因事至杭州。秋冬住天台山,登天姥峰、华顶峰,诗寺观瀑。本年存诗五十八首。 ◆ 一八八三年 三十三岁 春住天童,习定玲珑岩。清明后下山吊诗支徐酡仙。《嚼梅吟》补遗部分为〈哭社友徐酡仙四首〉为结。秋冬,曾于太白山、雪窦山小住。宁波知府宗湘文请为仗锡山寺住持,坚辞。本年存诗二十八首。 ◆ 一八八四年 三十四岁 三游雪窦,曾去南京。回天童,与日本和尚冈千仞游玲珑岩。八月,自四明归长沙,小住麓山寺,后卜筑南岳烟霞峰。本年存诗十六首。 是年八月,法舰袭击我台湾基隆及福建闽江口。消息传至宁波,寄禅正卧病延庆寺,愤怒之极,思谋御敌之法不得。本年夏秋归湘。 ◆ 一八八五年 三十五岁 住南岳。春回湘潭石潭,省先茔。夏,避暑长沙碧浪湖,与友人雅集上林寺,游麓山寺。本年存诗三十一首。 ◆ 一八八六年 三十六岁 住南岳。六月十五,王闓运壬秋集诸名士开碧湖诗社,寄禅被邀参加。九月,复至长沙,赴王闓运、郭嵩焘招集之碧浪湖重阳会。秋曾北上武昌,登黄鹤楼,重游金山、焦山,过润州。冬天还山。本年存诗三十一首。 ◆ 一八八七年 三十七岁 住南岳。初春至长沙游碧湖亭,赴碧湖集会。季春归山。四月偕王湘绮等游碧湖。秋陪友人从长沙返棹,上空舲岩,登祝融峰,寻方广寺,游福严寺、磨镜台、懒残岩。又曾往歧山礼恒志和尚塔。晚秋登长沙碧湖楼斋集,冬在麓山寺。本年存诗八十首。 ◆ 一八八八年 三十八岁 春住长沙,坚辞上林寺法席。沿湘水去九嶷山探胜。过衡阳,上南岳,秋回长沙。本年存诗五十七首。陈伯严、罗顺循将其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十四年作品删定,编成诗集五卷刊刻,王闓运两序之。 ◆ 一八八九年 三十九岁 为衡阳大罗汉寺住持。与邓白香游江宁:六月,船发衡阳,七月乘轮船从长沙过洞庭抵武昌,游黄鹤楼、●祢(你-左人改为示)衡墓、伯牙台,即下九江、湖口,上小孤山、九华山。与俞恪士、陈伯严、曾重伯、吴雁舟等畅游金陵,称「白门佳会」。秋下浙江宁波,重游天童,冬游雪窦。十二月二十八,由浙归大罗汉寺。本年存诗三十二首。 ◆ 一八九○年 四十岁 为大罗汉寺住持。正月至长沙,曾住神鼎、上林等寺。九月在麓山寺修法华三昧。深秋归衡山精庐。本年存诗二十七首。 ◆ 一八九一年 四十一岁 大罗汉寺住持。三月至歧山,与诸比丘结期坐禅,作〈歧山中兴恒志来和尚道状〉。五月归本寺。本年存诗三十首。 ◆ 一八九二年 四十二岁 大罗汉寺住持。二月至南岳清凉寺,谢却太守招住上封寺。深春过湘乡曾国藩里居。夏返南岳。冬,昭陵道俗请主狮子峰龙华讲席,高山寺僧请为住持,均辞却。本年存诗二十三首。 ◆ 一八九三年 四十三岁 住南岳,为上封寺住持。游方广寺、高台寺、己公岩等,又至朱亭、衡阳。为清凉寺撰碑文。本年存诗三十五首。 ◆ 一八九四年 四十四岁 为上封寺住持。二月初,与王闓运等游长沙浩园,于碧湖赋诗。探春回山,夏又赴长沙。曾避暑高台寺,过广济寺。五月欲去庐山,未成行。夏大旱,奉湖南巡抚吴大澂之请往黑龙潭求雨,愿以死解民忧。冬,上封寺退位入大善寺。本年存诗三十一首。 ◆ 一八九五年 四十五岁 为大善寺住持,春,拟出国,未成行。秋,大善寺退位,去宁乡沩山密印寺礼拜祖席。还果山寺启。十月初四,密印寺接启为住持。冬,与王闓运诸诗社人士集长沙浩园。本年存诗十五首。 ◆ 一八九六年 四十六岁 为沩山密印寺住持。夏秋游温泉。六月于长沙浩园消暑,初秋回沩山。八月朔,住白霞寺。本年存诗六十七首。 ◆ 一八九八年 四十八岁 住湘阴神鼎山。二月,曾在长沙为巡抚陈宝箴诵经。四月又集长沙。秋大病卧山寺。本师东林和尚圆寂。病愈又赴长沙,会晤中日战争之幸存者。本年存诗九十二首。叶德辉将其光绪十五年至二十四年作品编成卷六至卷十,为之续刻,半年而就,自此诗名闻海内。 ◆ 一八九九年 四十九岁 住湘阴神鼎。三月赴长沙浩园雅集赋诗。本年存诗四十七首。 ◆ 一九○○年 五十岁 往来长沙湘阴间。本年存诗六十七首。 ◆ 一九○一年 五十一岁 夏为长沙上林寺住持。九月于碧湖参加展重阳会。十月去谷山扫本师东林和尚墓。本年存诗五十五首。 ◆ 一九○二年 五十二岁 二月,浙江宁波天童寺首座幻人率两序班首前来长沙,礼请寄禅为该寺住持。还里,拜辞先茔。春辞上林寺法席赴天童。五月,从四明经南京、洞庭归长沙。不久又从长沙过黄州赤壁回天童住持。本年存诗五十二首。其诗集已由月本和尚购买,传播四岛。 ◆ 一九○三年 五十三岁 天童寺住持。五月赴上海,又从俞恪士招去南京后湖,与名士相互唱酬。后由南京回天童结夏,请玉泉祖印法师讲《楞严经》。冬,又下南京,旋归山。本年存诗一百一十八首。 ◆ 一九○四年 五十四岁 天童寺住持。四月还湘。秋放棹江南,八月下旬与诸友小集上海。九月过杭州,筹办僧学堂,与松风等陪日本伊藤贤道法师泛舟西湖。晚秋还天童。冬,病居山寺,报纸谣传其已航海诣东京皈依日本佛教,作诗嗤之。本年存诗七十九首,《白梅诗》刊行于世,被称为「白梅和尚」。 ◆ 一九○五年 五十五岁 天童寺住持。全年在山。夏曾为僧众开讲《禅林宝训》。本年存诗二十七首。 ◆ 一九○六年 五十六岁 天童寺住持。春至上海,登润州玉山,游焦山、金山。四月返天童,为宁波师范、育德学堂师生作祝词,抒爱国之怀。六月渡海访普陀。八月与友小集上海,九月回天童。三月初,弟子成贫病交加,逝于南京毗庐寺。本年存诗五十首。 ◆ 一九○七年 五十七岁 天童寺住持(任期六年已满,僧众留其再任)。春下淮扬,过梅花岭谒史阁部墓,登北固山,游镇江金、焦二山,过常州天宁寺,游苏州虎丘,到邓尉,泛舟太湖。广作山水游览诗纪胜。六月至上海,文人小集。初秋回天童。本年存诗六十六首。 ◆ 一九○八年 五十八岁 天童寺住持。年初在宁波筹办僧教育会,杭州白衣寺松风和尚死于办僧学,吊之。二月经南京返长沙,小憩,三月回天童。六月,与易实甫会于上海,陪其同游普陀山。返宁波小住,十月中还山。年底下南京,除夕前取道姑苏回天童,为「保教扶宗,兴立学校」而奔走不歇。宁波僧教育会成立,推为会长,首先在宁波创办僧众小学、民众小学,为我国佛教办学之始。八月,同会会员栖云和尚(俗姓李,曾留学日本,追随徐锡麟、秋瑾回国,隐伏僧寺进行革命活动)在吴江被捕入狱。寄禅向江苏巡抚疏通保释。本年存诗一百零七首。 ◆ 一九○九年 五十九岁 天童寺住持。二月在宁波乘船至官桥浦,由二六市行至罗江。后小住杭州白衣寺。夏回山。秋赴上海会晤陈伯严。秋冬住持天童。本年存诗五十七首。 ◆ 一九一○年 六十岁 天童寺住持,兼住宁郡西河营之观音寺。正月至南京,小住毗庐寺。回山后又往上海为徒普悟封龛。六月回宁波,小憩接待寺。七月,冷香塔建成。八月至南京,与俞恪士、陈伯严等交游,九月还山。年底复去南京。本年存诗一百三十二首。 ◆ 一九一一年 六十一岁 天童寺住持,兼住宁郡观音寺。初春到杭州,小住白衣寺。八月,养病上海留云寺。暮秋回宁波,后回山。本年存诗三十九首。 ◆ 一九一二年 六十二岁 仍为天童寺住持。二月,游宝华山,登拜经台,至姑苏、常州。三月登浙江茅山。有毗庐寺主席之请,却之。四月,各地佛教徒代表集于上海留云寺,筹组中华佛教会,公推为首任会长,设本部于上海静安寺,设机关部于北京法源寺。曾返天童小住。九月,和樊山等于上海静安寺作展重阳会。当时各地有夺僧产、毁佛像之事发生,春上,寄禅曾赴南京谒见临时总统孙中山,请予保护。四月,临时参议院决定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故寄禅于九月北上,客法源寺。抵京第九日,和嗣法弟子道阶前往内务部会见礼俗司司长杜关,根据〈约法〉要求政府下令各地禁止侵夺寺产,反被侮辱,愤而辞出。当晚回法源寺,胸膈作痛,示寂。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五。北京各界七十三人创议追悼,届期到者达千人。道阶筹奉龛南归,葬于天童寺前青龙冈冷香塔苑。本年存诗五十七首。民国八年,杨度搜集汇刻成《八指头陀诗集》十卷、《诗续集》八卷、《文集》一卷,并为之作序。 选自《中国佛教高僧全集·寄禅》作者,周维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