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宗晓的乐邦文类与乐邦遗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宗晓是天台山家知礼系的传人
  南宋天台宗山家派知礼系广智尚贤的传人,四明宗晓(1151-1214)字达先,号石芝,浙江四明(今宁波)人,他是一个义学高僧,著作等身,内容丰富。《乐邦文类》与《乐邦遗稿》是他两部净土宗的撰作。
  由於入宋以後,净土信仰不仅扎根於民间,而且得到天台宗、禅宗、律宗、华严宗等祖师大德的极力提倡,形成为各宗的“共宗”。有的主张念佛与止观等持,有的提倡禅净双修,性相圆融,但论及修持实践时大多主张“教弘台贤,行归净土”。认为时处末法,离佛遥远,仅凭自力,要得解脱,已无把握,只有以一心念佛(自力)为内因,弥陀如来本愿力(他力)为外缘,自他结合,内外相应,临命终时,一心不乱,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土。
  宋代天台宗承隋唐宗风的余绪,是与禅宗同样活跃的一个宗派,虽然分为山家、山外两派,经历了长期的争论,但不论是山家或山外也都提倡“行归净土”。 如山家的知礼、遵式,山外的智圆都以念佛为指归,精进用功,受众尊敬。天台宗人宗晓编纂的《乐邦文类》记述四明知礼“结社万人,心心系念,日日要期”,“唯勤念佛”。同卷又载称知礼的同门遵式立“晨朝十念法”,规定每天清晨,必须专心念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并著重指出,坚持十念法,“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渐废”。这是天台宗二位宗师对净土法门的提倡。宗晓继承知礼的思想,编纂了宋代净土宗的两部重要文献:《乐邦文类》五卷和《乐邦遗稿》二卷,记录了各宗大德关於提倡念佛法门的言行。本文主要介绍这两部净土文献的核心内容,供本刊读者参照阅读,共沾法益。
  《乐邦文类》的内容简介
  《乐邦文类》五卷,宗晓编於南宋庆元庚申六年(1200),他在序文中写道:“兹社(指白莲社),属净土宗社团组织形式,初祖东晋慧远曾与慈永、慧持、刘遗民和雷次第等一百二十三人,专修念佛法门,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因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前掘池种植白莲,故名`白莲社'。宋以後,念佛盛行,(各地续有白莲社组织,由此净土宗亦称`莲宗')。信众专以弥陀为宗,诸经为司南。 自晋、唐以来,高僧巨儒,或有著述,赞美斯事。  况愚忝籍僧伦,敢怠思修持之路乎?由是囊括诸经,网罗众制,伏而读之。遂於暇日,即其所得,次而编之。始於经咒,终乎诗词,凡十有四门,终二百二十余首,析为五卷,目曰《乐邦文类》。盖仿儒家柳宗直《西汉文类》之作也。其有益之不尽,当有与吾同志者续焉。"说明了编书的因缘和宗旨。
  书名称为《乐邦》是根据《阿弥陀经》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意为极乐莲邦)。"文类指文献的频编。全书可分为经、咒、论、序跋、文、赞、碑记、传、杂文、赋铭、偈、颂、诗词等十四类,收各种文述二百四十七篇,有些文述的末端,还有宗晓的按语,叙述了他的看法,有指导意义。
  《乐邦文类》为研究自晋至宋净土宗的历史、人物、著述、教说、仪规、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参考资料,例如净土宗的祖师与天台、华严、禅宗等宗派不同,它所尊立的祖师是根据他们在弘扬净土法门的业绩确定的,互相之间,并没有师承传授关系,因此净土宗的传承系统直到宋代才确定下来。最早提出的就是宗晓,他在《乐邦文类》卷三中收录了自己所撰写的《莲宗始祖庐山慧远法师传》和《莲宗继祖五大法师传》,以庐山慧远为始祖,唐 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颐为五位继祖,这便是最早净土宗六祖之说。以後宋志磬於南宋末年撰《佛祖统记》五十四卷,不仅对天台宗的传法世系作了详细的记述,还立了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莲宗七祖《内增承远、延寿、删去宗颐》。清悟开於道光年间(1821-1856)撰《莲宗正传》即在《佛祖统记》的基础上,增立 宏、智旭、实贤、际醒为八至十一祖,都是依《乐邦文类》所立净土宗祖统的变异和补续。
  还有宋代净土宗信仰向纵深发展,王公名士和天台、华严、律、禅等各宗学人均同修净土,结社念佛之风盛行,著作丰富。《乐邦文类》卷二与卷四收录的北宋元照的《净业礼忏仪》,王古的《直指净土决疑集》和《净土宝珠集》,元颖的《净土警策》,南宋义和的《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等传本早佚,无从查考,因《乐邦文类》的选录,从而得知其内容概貌,使後人得以重读这些净土文献,宗晓的功不可没。
  《乐邦文类》五卷大体分类是:卷一分三门,即有关净土的经、咒、论共四十六种,卷二分为三门,即序跋三十二篇、文十三篇、赞十七首,卷三分二门,即碑记十九篇、传十四篇,卷四一门,收杂文三十三篇,卷五分五门,赋铭二篇、偈六首、颂二十首、诗二十二首、词十首,它又是为研究自晋至宋净土宗的历史,人物、著述、教说、仪规、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提供极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乐邦遗稿》的内容简介
  《乐邦文稿》二卷,编於南宋 嘉泰四年(1204),卷首载有宗晓的“自序”和後来增补的“题识”。他写道:“愚挺志於净业,誓欲均被有情,同归实界,故编集《乐邦文类》行於世。外余片文只义,暨随所见闻可益扶净业者,续又记为《乐邦遗稿》,盖仿儒家典籍拾遗之说也。或辞之繁则略笔纲要,虽曰未备,庶少见焉,甲子春旦振笔故序。”在题识中他又写道:宗晓编次《乐邦文类》及《乐邦遗稿》前後两书,随事标题尽之矣。静而思之,此书指《乐邦遗稿》专导群生归於净土,亦可目为《乐邦归志》。盖惟人人本有唯心乐国,向籍劬劳,肯綮修证?嗟乎!枉人诸趣,久而忘返,昔人兴的,请看路旁埋朽骨,其中多有未归人是处也。兹幸佛祖开辟,横截要津,故今得以挽摭,毗赞助发起人之信心,俾夫踊跃其修者,则明了归途,不踌躇於生死两歧之间,诚要道也。又名《归志》,良在斯矣。
  《乐邦遗稿》是《乐邦文类》编成後四年“补缺”的,也可说是《文类》的续集。书名称为《遗稿》,并非指人逝後遗留下来的文稿,而是疏漏的,《文类》未及尽收的有关劝导信众奉行净土法门的作品,宗晓自述又名《归志》。全书共收文一百二十六篇,其中大多数是净土类文稿的片段。为提示内容,宗晓随事立题,对所录的文另加标题,也有些文仍以原来的篇名为题,并由他加写“附语”,指出中心思想所在。
  卷上:以《净饭王与七万释种皆生净土》(摘自《大宝积经》第七十六经)为始,以道门成仙不出轮回(摘自延寿禅师《安养赋注》)告终,共收文六十篇,主要有《念佛名者必成三昧》(摘自《念佛三昧宝王论》),文法师《净行法门序》,杨无为(杨杰)题《净土忏法》,陈了翁(陈 )《谈唯心净土》,《庐山莲社图记》,《净土有三十种利益》(摘自飞山戒珠述《群疑论》与《净土十疑论叙》)。评晁太传(晁回)以净土为小乘《宗晓撰》、《辨心净则国土净》(宗晓撰)等。
  卷下:自《释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国》(摘自慈恩窥基《弥陀颂赞钞》)开始,以《龙门莲社诗并序》(吴克己撰)为终,共六十六篇。主要有摘自《传灯录》的《海慧禅师示心净则土净》,摘自《净土集序》的大智(元照)禅师示事理不二,摘自孤山智圆《闲语篇》的《生死本无,随妄而有》,摘自王古《净土宝珠集》的《王朝散劝修西方文》,摘自《王堂闲话》的《衲僧愿为崔氏作子》, 摘自《龙舒净土文》的《一念在净土必得生》等等。
  《乐邦遗稿》所录文章,不但有劝修净业的论著和事例,也有宗晓对那些净土教者的评析。例如《遗稿》卷下第二百四十八页载:“修一切善法回向西方”,龙舒(指王日休《龙舒净土文》)曰:“供佛斋僧、造塔建寺、念诵礼忏、孝养父母、兄友弟敬,宗族之间无不和睦,乡党邻里恩礼相与,事君则赤心忠诚,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则善以安乐,为下则勤以事上,或指教群迷,或扶持孤弱,或救人急难,或惠济贫穷,或造桥砌井,或施食散药,或减己奉养以利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或教人为善,或护善止恶,但随所作世间、出世一切善事,不拘大小多少,止以一钱与人,或以一水止渴,至於毫芒之善,并须纪念云:`愿此善缘,回向西方,念念不断,必生上品也'”。上文中的“修一切善法回向西方”是宗晓遇事添立的标题。“龙舒曰”以下均为转录文字,可见宗晓的苦心孤诣,谆谆善诱。
  《乐邦遗稿》也保存不少今已佚失的一些著述或序文,可供参考查对。有些资料补续《乐邦文类》的未尽不足之处。尽管它门类不分,内容繁杂,但从当时条件看,未免有它历史局限性,我们应当辨证地善於选择采用。宗晓这两本书对研究净土宗学人来说是很有用的资料书,希望同愿们能加研读,当令增强信心,充实愿力,笃行不懈。

 
 
 
前五篇文章

天台佛典书名一览

天台高僧名录

弘一法师念佛事迹

大小乘之空有四意不同

三论宗破慧观五时教

 

后五篇文章

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的因缘

法显大师与中国律学

十大经典佛家禅语

原始佛教的处观

十二分教之优陀那──与大乘佛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