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华严净宗有什么特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华严净宗有什么特点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妙旨,以唐代杜顺禅师(557~640,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经系如来成道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于龙宫中见此经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或谓三十八品),流传印度民间,且作大不思议论十万偈以释其文义;复作十住毗婆沙论,以注释华严经十地品之一部分,此即华严释论之滥觞。至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顷,世亲作十地经论,解释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之释论。
  我国于东晋义熙十四年(418),由佛驮跋陀罗译出本经六十卷,即所谓旧华严经,未久,有法业讲之,并撰华严旨归二卷,是我国讲华严经之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间(508~511),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于洛阳译世亲之十地经论,僧统慧光祖述之,并开立地论宗,著有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略疏四卷,立渐、顿、圆三教判,而以华严为圆教。地论宗虽为华严之别派,然仍以十地经论为正依,未用及华严经。唐代圣历二年(699),实叉难陀再译本经为八十卷,此即新华严经;贞元年间,般若三藏译出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依用华严经,始为贤首大师法藏,法藏师事智俨,智俨师事杜顺。杜顺作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大为阐扬华严教学,受唐太宗之归敬。智俨先后习学四分律、毗昙、成实、涅盘,以读华严经有所省悟,乃作华严经搜玄记、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发挥十玄六相之奥旨,奠定华严宗成立之基础。法藏夙受则天武后崇敬,尝就华严经提出疑义;及至永隆元年(680),日照三藏来华,乃以其所进献之梵本,补原译经之脱落处;又尝参与实叉难陀之新华严经译场。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等,并判释如来一代所说之教典为三时、五教,以华严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为别教一乘。先后讲华严经三十余遍,以前二师教学为基础,集一宗之大成,观门教相至此圆备。澄观注解新译大经,卷帙数百,世称华严疏主。其下之宗密,曾习禅学,开所谓华严禅,此为教禅一致之始。

  本宗历祖相承,以毗卢遮那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或杜顺以下至宗密五师,称五祖;此五祖加马鸣、龙树,则成七祖。宗密示寂后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一时皆衰。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五教章之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有周克复、续法等,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民初复有月霞(1861~1918)创办华严大学,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尘等均曾就读该院,而以常惺为着。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五教系依所诠法义之浅深,将如来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十宗则系依佛所说之义理区别为:(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前六宗即小乘教,七至十依序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之教旨。华严宗旨虽甚深玄妙,所说多端,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宇宙万象相即相入,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为此一物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为明此事事无碍法界之无尽缘起,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法门:(一)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盖法界即总括宇宙万有之一心,此一心即法界,故称一心法界;而此一心法界摄上述四法界。(二)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之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之原理。十玄门有新古之别,智俨、法藏所立,各称古十玄、新十玄。又藉教义、理事、解行、因果等十项要目(华严十义)来阐发诸法皆各具足此十玄门无碍涉入,成一大缘起之圆融玄妙关系。(三)六相圆融,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圆融相即无碍。华严,就经典而言,系印度佛教中期之大乘作品;就学派而言,则为中国佛教之宗派,颇能契合国人追求圆融之心态。

  净宗即净土宗,其大致为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又称莲宗,盖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亦名莲邦。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藉弥陀本愿之他力,祈获生於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西方净土思想乃依据释迦於耆闍崛山所说之无量寿经、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只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等三经。佛陀入灭后约九百年,天亲所造往生净土论,以及马鸣、龙树诸论师赞述以上三经之要义,弘传此宗。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经,传承完备之净土经论,使我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之进展。
  我国净土经典之传译,以支娄迦谶、竺佛朔共译般舟三昧经(179)为嚆矢。该经虽未述及弥陀净土之庄严,然仅谓依专念之法得见西方阿弥陀佛,即是说明三昧见佛法。三国时代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二卷,详述弥陀在因位发愿及极乐净土之庄严,为净土宗重要之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内容与大阿弥陀经相似)。此外,复有支谦之慧印三昧经、无量门微密持经,竺法护之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阿弥陀佛偈等。姚秦弘始三年(401),鸠摩罗什译出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略说极乐净土之庄严,为自古最盛行读诵者。其后相继有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419),刘宋宝云译新无量寿经二卷(421),畺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一卷(424),说明往生净土之行业,即应观想弥陀及观音、势至二菩萨,及极乐净土之庄严等,能除灭业障而生彼国。后世以观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部经,至此净土经典传译已臻完备。
  我国净土法门主要为弥勒净土、弥陀净土二种。弥勒净土之信仰以西晋道安为最早,著有净土论六卷,期生兜率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亦以弥勒净土为行持及依归,自此以后,由於修者少,弘扬者更少,渐形衰落,代之以弥陀信仰之隆兴,弥陀净土遂成为诸佛净土之代表。弘扬弥陀净土则以东晋慧远为最力,彼於庐山结白莲社,与众共精修念佛三昧,据般舟三昧经以期能往生见佛,为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亦为我国净土之主流。北魏宣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鸾为之注解,著往生论注,兼依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明示难、易二道,他力、自力之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阐净土立教之本义,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生净土。至唐代道绰、善导等师,承昙鸾教旨,极力强调佛之本愿力,又主倡末法思想而说时教相应之要路。道绰著有安乐集一书,论破诸师之谬解,开示末世众生之要路;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之教判。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楷定古今误解谬见,明示净土教义、教相;并承昙鸾、道绰,而立正行、杂行,奠定净土教义独立系统之基础。其后,有怀感著释净土群疑论,少康大弘此宗。自昙鸾至少康,被称为「震旦五祖」。当时长安等地各师亦各有阿弥陀经、观经等疏,净土经典之研究遂达高峰。
  唐开元初,慧日自印度归,见当时禅家视净土为引导愚心之「方便说」,乃激烈反对,而提倡念佛往生之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净土。承远、法照、飞锡等承其说,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之禅门,极力排斥禅徒之空腹高心。於是,我国净土宗於唐代,可分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常识性论理派)、善导系统(体解信仰之佛愿派)、慈愍系统(指慧日,不舍万行之妙有派)。时禅徒有附同慧日一派之主张者,如五祖门下之宣什倡南山念佛门禅宗之一派,六祖门下之南阳慧忠倡解行兼修。至后周法眼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宋代僧俗之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天台一门亦多有奉信净土及解义者,以宋代四明知礼所撰观经疏妙宗钞最著,其约心观佛说即系台净融合论,向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禅净双修之风愈流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皆心归西方。至明代,楚山绍琦、空谷景隆、一元宗本、云栖袾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贤等,相继倡说禅净合行。尤以云栖袾宏精修念佛三昧,注解阿弥陀经,且著诸书弘扬禅净一致之旨,感化广被一般教界。天台家亦有蘧庵大佑、幽溪传灯、灵峰智旭等,各撰书光显净教。灵峰智旭倡三学一源论,以禅教律三学所归在净土法门。时居士庄广还、袁宏道等亦各撰著弘宣净土。迄清代,净土信仰多由居士提倡,彭绍升、希涑父子,编往生传及撰指赞西方。康熙、乾隆年间,实贤思齐继袾宏遗风,於杭州结莲社教化远近,尊昙鸾、道绰、善导为最初三祖,为众所钦仰。民初,除杨仁山之大力提倡,印光主张净土法门为佛出世之本怀,致力社会救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之风,政府迁台后,净土宗得在台延续发展。

 
 
 
前五篇文章

千年古观音像降临庄严寺纪实

戒定慧的考察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后五篇文章

律航法师传略及其往生事迹

出禅堂的叮咛

大乘佛法对当今时代的重要性

地藏精神与当代社会

唐杭州千顷山楚南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