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
  沈海燕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一,引言
  在智者大师的佛学体系里,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具体修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是为行.三者缺一不可.智者大师在《妙法莲花经玄义》(以下简称《玄义》)中将三者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清楚,谓智慧靠精进修行而得,而修行靠智慧指引.智圆行满之时,才能契入真理而达功果圆成之地:
  "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智解导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
  有关智者对真理及智慧的论述,笔者已另文探讨,兹不赘述.
  智者大师的宗教实践观在《玄义》中有详尽的描述,是为十妙中之一妙.在论述了境妙和智妙之后,智者进一步强调行能证果及由智导行的重要性,无行,则无有证悟之果位:
  "行虽众多,以智为本.智如导主,行若商人.智如利针,行如长线.智御车,牛车则安稳,能有所至."
  如同智者是用其教判体系藏,通,别,圆四教来统贯其真理及智慧理论那样,其实践体系亦是由四教来统摄的.也就是说,佛教实践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由四教来代表.
  二,佛教修行的四个层次
  其一,智者认为,三藏教之实践是由下智来导行的,可以由三种行来概括之.(1)一行是摄万念于一心而获至涅.智者界定一行为:
  "以不放逸心历一切法,谓三界六尘皆不放逸,得至涅."
  (2)二行指修止和修观.智者解释说,修止能休息诸恶,而使戒律不失,成诸功德.修观则能如实知晓苦,集,灭,道四谛之义,因而断除轮回之苦.(3)三行即指戒,定,慧三学.智者谓此三学是出世梯蹬佛法仪轨,其解和行两个方面乃尽摄一切佛法.
  其二,智者总结通教之实践属中智导行,是观一切法皆如梦如幻,以空幻不实观来破除对有的执著,更进一步破除对空的执著.故云:
  "一切法皆一相,此以一相破异相,复以无相破一相,无相亦自灭."
  其三,别教之实践是以囊括无量法门为其特色.具体来说,每一行皆是各自独立的,其中任何一种法门皆能破除无明,得证一定的果位,属上智导行:
  "是一一行皆破无明,入深境界."
  虽然如此,别教所修之各个法门互不相关,不能含摄其它的法门,故不能臻于圆满的境界.
  其四,智者阐述圆教之实践特色为每一行即代表无量行.行者只要掌握一种法门,就是掌握一切法门.这是由于圆教之教义本身是圆融无碍的.法法相通,相即相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属上上智导行.智者将圆教的实践法门总结出十种.
  (1)一行即是修一行三昧,心常寂静,而令无明颠倒,永不生起:"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切无明颠倒,永寂如空."(2)二行指的是修止和修观.(3)三行即指闻,思,修之修行,亦即教,行,证.三行亦可指戒,定,慧.(4)四行则指四念处之修行.(5)五行是指无常,苦,空,无我,寂灭等五义的五门禅.(6)六行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7)七行是指时节善,义善,语善,独一善,圆满善,清净调柔善,无缘慈善等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8)八行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9)九行指的是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等九种大禅.(10)十行则是指阴入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慢境,二乘境,菩萨境等十境,或谓十乘观法.兹表解四教之诸行如下:
  1. 一行不放逸心
  三藏增数行| 2. 增二数 修止,修观
  3. 增三数 戒,定,慧
  通教增数行 一切法皆一相
  别教增数行 一一行皆破无明
  1. 一行三昧
  | 2. 止,观
  | 3. 闻,思,修 (戒,定,慧)
  | 4. 四念处
  | 5. 五门禅
  圆教增数行 | 6. 六波罗蜜
  | 7. 七善法
  | 8. 八正道
  | 9. 九种大禅
  10. 十境 (十乘观法)
  根据以上所述四教而形成的宗教实践体系,智者大师将之判为粗或妙.大师判藏,通,别三教之行为粗,而圆教之行为妙.这是因为三藏教之智所导之行是通过析法入空,而达寂灭之境的.对智者来说,此非成佛之旨,故其行为粗.比较而言,通教之智所导之行是通过体法入空,而达寂灭之境.其证空的法门虽则较前者善巧,然其修行的目的则同.故其行仍为粗.相对前二教之行而言,智者认为别教之行为妙,因其不止于出世入寂为满足,更进一步追求入世度众,自利利他.然而,因其一一无量行互不相关,不能互融而臻理事无碍,故别教之行相对圆教之行来说仍粗.根据智者的判教理论,无论就其真理,智慧,抑或实践体系,唯有圆教是但妙无粗的.因导圆教之行的智慧乃无上佛智,一一行皆能融摄诸行,故圆教之行圆满无碍.
  在评判了各教之行的粗妙后,智者话锋一转,又以开粗显妙的方式来开显佛陀说教的宗旨,乃在于以不同的法门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令其皆共成佛道.因各个法门皆蕴含了佛之初衷,故法法平等,皆妙无粗.
  在阐明了诸教之行后,智者大师所要着重陈述的是别教五行和圆教五行,尤其以别教五行为重点,以其颇具代表性,乃能涵盖整个佛教实践体系故.
  三,别教之五行
  智者所列之别教五行包括: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以及病行.
  (一)圣 行
  别教圣行指的是戒圣行,定圣行和慧圣行. 其表解如下:
  (戒圣行((((自行五戒,护他十戒
  1. 圣行 ( (( (定圣行((((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
  ( (慧圣行((((四种四谛慧(( (生灭四谛慧
  ( (无生灭四谛慧
  ( (无量四谛慧
  ( (无作四谛慧: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
  2. 梵行 (
  3. 天行 (
  4. 婴儿行(
  5. 病行 (
  1.戒圣行
  第一,智者根据《大般涅..经》中提到的戒律之名,将戒圣行分为两组,谓自行五戒和护他十戒.并解释这两组纪律如下:
  (1)自行五戒是行者为自度所守的戒律,是智者大师对佛教戒律所做的总结和规范,包括了大,小乘修行之戒法.
  i.具足根本业清净戒.智者解释此戒为:"根本者,十善性戒,戒众根本.为无漏心持,故言清静."
  ii.前後眷属余清净戒."前眷属"指的是行者所受之戒,如"偷兰遮"一类
  的戒."後眷属"是行者自己在受戒后修行所得之戒."余戒"指的是不包括在《律藏》中的载于《大方等陀罗尼经》中的菩萨二十四戒.
  iii.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即指定共戒,是行者修定时所得之戒.当行者入定时,自然能够收伏身心,欲念不起,无复诸恶也.故智者云:"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也."
  iv.护持正念念清净戒.这指的是道共戒,是修习四念处所得之戒.因其发真(即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后防非止恶,自然不会再犯戒.故智者曰:"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初果耕地,虫离四寸,道共力也."智者强调,定共戒和道共戒皆是根本摄善法戒,因其不从师授,从道心中发得此戒,可以不复起恶,永无罪恶.
  v.回向具足无上道戒.智者称此戒为大乘戒,因其具四弘誓愿以及六度
  万行.菩萨修行非只为自度,更为了度众生离苦得乐,起大菩提心故耳.如智者所说:"菩萨于诸戒中,具四弘,六度,发愿要心,回向菩提,故名大乘戒."
  以上第一,第二种戒律是为戒律仪,主要是为了防止行者造身,口之恶也.正如智者说:"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戒."故此二种戒可谓已经包含了诸小乘戒.第三种戒为修定所得.第四种戒为修观而得正理念的结果.第五种则是具大乘根器之菩萨所持之戒,由行四弘誓愿和六度万行而成此戒.以上五戒可说遍摄了佛教中各个种类的戒,并由此自行五支而引申出以下的护他十戒.
  (2)护他十戒是为利他人所守之戒.也就是说,菩萨在修了自行五戒后,又更发愿,愿一切众生得此十戒,为防护众生故也.智者解释云:"从根本,眷属两支出禁戒,清净戒,善戒.……从非恶觉觉清净戒开出不缺戒.……从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开出不析戒.……从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开出大乘,不退,随顺,毕竟,具足波罗蜜戒."
  i.护持禁戒是行者在授戒仪式中所受之戒.
  ii.清净戒指严格持守禁戒而不再造恶,故名清净.因是消极制止恶业之善,
  故曰止善.
  iii.善戒则指积极修行善业之善,故曰行善.
  iv.不缺戒指的是菩萨进一步得甚深禅定后即能于事行无缺,又能于性行
  无缺,故名不缺戒.
  v.不析戒即道共戒.因菩萨是体认诸法本空而证入空性,而非通过拆析诸法
  因缘和合而成而达空境,故称不析.不析亦可释为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vi.大乘戒是菩萨之戒,因菩萨即自度,亦度人.即严持性重戒,又严持息
  世讥嫌戒.智者解释说,因菩萨具持两种戒,故名大乘戒.
  vii.不退戒亦是菩萨之戒.菩萨善巧方便,即使于非法之处,亦可度人,而
  于禁戒之持守,无有退失.故名不退戒.
  viii.随顺戒指菩萨能随顺众生不同的根基而以方便法门度众:"随顺机宜,随顺道理,故名随顺戒."
  ix.毕竟戒指的是菩萨之契入究竟实相真理:"竖究竟无上之法."
  x.具足诸波罗蜜戒指的是菩萨之修行圆满无碍,遍十法界而无有缺失:"横一切圆满,无法不备."
  此两组戒的表解如下:
  1. 具足根本业清静戒
  自 | 2. 前后眷属余清静戒
  戒 | 行 | | 3. 非诸恶觉觉清静戒
  圣 | || 五 | | 4. 护持正念念清静戒
  | | | 戒 5. 回向具足无上道戒
  | | |
  | | | 1. 护持禁戒
  | | 圣 | 护 | 2. 清静戒 |藏教
  | | | | | | 3. 善戒 |
  行 | | | 他 | | 4. 不缺戒
  | | | | | 5. 不析戒 通教
  | | | | | 6. 大乘戒
  行 | 十 | | 7. 不退戒 别教兼通教
  | | | 8. 随顺戒
  戒 | 9. 毕竟戒 |圆教
  10. 具足诸波罗蜜戒
  概言之,大乘菩萨戒的总纲可由"三聚净戒"涵摄之."三聚净戒"指的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以及饶益有情戒.而智者大师的"自行五戒"和"护他十戒"的内容正是循着这三大纲领而铺展的."自行五戒"中的第一,二戒"具足根本业清静戒"和"前后眷属余清静戒"以防非止恶为目的,故属摄律仪戒,第三,四戒"非诸恶觉觉清静戒"和"护持正念念清静戒"为道,定共,是止恶后而生善,故属摄善法戒.第五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以利益他人为宗旨,应属饶益有情戒.由此可以推出"护他十戒"中各戒的属性."护持禁戒","清静戒"以及"善戒"属摄律仪戒,"不缺戒"和"不析戒"属摄善法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以及"具足诸波罗蜜戒"属饶益有情戒.
  智者认为上述之十戒有深浅之分,故因判其粗妙.第一至第四戒属三藏摄,第五戒属通教摄,第六至第七戒属别教摄,但亦兼于通教.因通教中亦有出假(认识到诸法假有的一面而入世度众)菩萨,以度人为己任.最后三种戒则属圆教摄.就随顺戒而言,智者曰:"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不舍道法,现凡夫事,故名随顺."就毕竟戒而言,智者强调:"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故名毕竟戒."就具足诸波罗蜜戒而言,智者指出:"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众生法,到尸彼岸,故名具足波罗蜜戒."
  根据智者的判教体系,属于藏,通,别三教之戒为粗,而属于圆教之戒则为妙.
  2.定圣行
  第二种别教圣行指的是定圣行,包括世间禅,出世间禅,和出世间上上禅.智者对此三禅作了如下之详细的论述.
  i.世间禅包括了两组禅,谓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及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
  (i)关于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智者解释道,根本味禅属初发禅,行者对每一地的禅定觉受都会起贪著心.所谓"根本",即是"世,出世法之根本也."禅定为修行成就之根本方法."隐没"意为行者尚未证得,有定而无慧.故智者称此种禅定为暗证无观慧."有垢"意为行者在每一地皆生喜乐不舍之情,所谓"地地生爱味"也."无记"指此禅定所现之境暧昧不明."根本味禅"指的是十二门禅,而十二门禅有三组禅定.其一为四禅,其二为四等,其三为四空定.
  (ii)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是世间禅中的第二组禅."根本净禅"与上述"根本味禅"相反."不隐没"意为行者有所证得."无垢"意为行者对每一地禅定之体验无所恋著."有记"指禅定之境清晰."根本净禅"包括三组禅定.其一是六妙门,其二是十六特胜,其三是通明禅.
  就六妙门而言,智者解释说,六妙门是为慧性多的行人而设,"涅是妙,此六能通,故言六妙门."既然每一门皆能互融互入,故于欲界即能断三界生死之苦果:"此一一门,于欲界中即能发无漏.""数"门指的是修数息法,行人数息以摄心,不令驰散."随"门是对治数粗,随息出入而不加功力."止"门修习止念."观"门修习观慧以破颠倒见.智者大师分观慧为三种.一曰,以慧观观真.真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二曰,假想观.谓诸法假有.三曰,实观.谓诸法之真实相貌为即空即假."还"门意为,当行者善于破析诸法之无自性后,反本还源,更观四谛,十二因缘以及中道正观,以慧观而入涅."净"门是行人对诸法实相的证悟,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
  其二是十六特胜,智者称此乃是佛为定性多的行人而设,与四念处紧密相关.从"身念处"而有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以及知息遍身.从"受念处"而有除诸身行,受喜,受乐以及受诸心行.由"心念处"而有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以及观无常.从"法念处"而有观出散,观离欲,观灭以及观弃舍.
  其三是通明禅,乃是为具定慧性之人而设.此禅观慧深细,故行人于十地中任何一地皆能发无漏.通明禅有两个方面的修行:一曰修相,二曰修证.修相即是谛观出入息无有自性,继而观此息所依赖之身亦无有自性.观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而身之所倚由心,心亦空无自性,心由缘起,生灭迅速故.至于修证,智者认为行人能内证空谛,亦能于身,色,息了了分明,了知世间天文地理与身相应,并能具三界禅定,破惑发真,得三乘涅.
  ii.第二组是出世间禅,包括四组禅:观,练,熏,修.智者之具体论述如下:
  (i)观禅即是用九想,八背舍,八胜处以及十一切处等观法,观于不净境也.
  智者指出,九想观法能除世间贪爱,破六种欲.死想破威仪,言语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
  所谓八背舍,智者解释背舍曰:"背净洁五欲,舍离著心,故名背舍."
  至于八胜处,比之前两种观法,更深更细.智者言,"初两胜处位在初禅;三,四两胜处位在二禅;后四胜处位在四禅."
  十一切处观法更进一步观现象世界的十种要素,谓八色两心.八色指青,黄,赤,白,地,水,火,风.两心指空和识.
  (ii)练禅指用九次第定来顺次锻炼,不令出入禅定中间杂有异念.
  (iii)熏禅指用狮子奋迅三昧使禅定熏熟自在,因前九次第定但能次第无间入,而未得次第无间出.故更修狮子奋迅,方得次第无间出,得顺逆自在出入.
  (iv)至于修禅,智者言此禅超越三昧,不但得次第无间出入,更得远近超越自在出入."是禅功德最深,故名顶禅,于诸法门,自在出入云云."
  iii.第三组为出世间上上禅.即九种大禅,是菩萨所修之九种禅定,其所证之境最高.智者云:"此九大禅皆是法界.一切趣禅,造境即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兹表解定圣行如下: 四禅
  定 1. 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 十二门禅| 四等
  | (1.世间禅 (| ( 四空定
  | | (2. 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 ( (六妙门
  | | | 十六特胜
  圣 | ( | ( 1. 九想 ( 通明
  | | (1. 观 -- | 2. 八背舍
  | | 2.出世间禅(-- | | 3. 八胜处
  | | | (4. 十一切处
  行( | | 2. 练 ( 九次第定
  | | 3. 熏 ( 狮子奋迅三昧
  | 4. 修 顶禅
  3.出世间上上禅--九种大禅
  3.慧圣行
  第三种菩萨圣行为慧圣行,具体而言,即指四种四谛慧:生灭四谛慧,无生灭四谛慧,无量四谛慧以及无作四谛慧.一一谛与四教相应.根据智者的判教体系,此四谛慧是四教人对四谛不同的理解所至.生灭四谛慧属三藏教义,无生灭四谛是通教教义,无量四谛慧是别教教义,而无作四谛慧则属圆教教义.分而言之,四种四谛慧分属四教;总而言之,别教菩萨之无量行其实是遍历这四种四谛慧行的.
  i.就生灭四谛慧而言,苦谛慧是观诸有苦相,集谛慧是深观世间因果,不净过患,只求善因,不造恶业.道谛慧即指通过观慧而破除世间颠倒之见.观诸有不净,诸受是苦,诸行和合,诸心生灭而破净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常颠倒.灭谛慧指的是破诸颠倒见后即是寂灭相.智者曰:"倒不起则业不起;业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果不起,是名寂灭相."
  ii.就无生灭四谛慧而言,苦谛慧即是观色(物质)性自空,非色灭后方空.因诸有皆如幻如化,"色性自空,非色灭空.如镜中像,无有真实."了知苦本身亦虚幻不实,此乃苦之真谛也.集谛慧即是知苦之因本身由心而起,有心故生一切爱见等,而心如幻化,故一切爱见亦与虚空等.道谛慧是说,既然苦及苦因皆如幻化,那么,断惑证真之修行亦如幻化,是名道谛慧.灭谛慧是说,法之生灭即虚幻不实,故法本不生,亦无所谓灭.此无生灭之慧即是灭谛慧.
  iii.就无量四谛慧而言,智者指出,此是菩萨出假之慧.菩萨虽已证悟了空性,但为度众生故,而分别诸法之差别,观苦,集,灭,道四谛有无量相.菩萨知十法界有假,实的差别,假故苦,实为乐,名苦谛慧."遍知五住烦恼不同,名集谛慧;遍解半,满,正,助等行,名道谛慧;解半,满(正,助)十六门,诸灭门不同,是灭谛慧."智者认为,菩萨之智慧所以有各种法门,种种差别,是因为"菩萨作大医王,须解诊种种脉,识种种病,精种种药,得种种差.约此起种种慈悲,行种种行,诸度道品,成种种众生,净种种佛土."
  iv.无作四谛慧是圆教人对四谛的理解,体认诸法自性实无差别,诸法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智者曰,以此慧解四谛,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四谛之差别源于误将菩提当成烦恼,涅当成轮回.是众生之无明造成了苦因.因为有苦,才有追求离苦得乐之行.若行人了知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那么,亦无需乎道,灭二谛,以离苦得乐为目的,也无所谓苦,集二谛为苦及苦因了.四谛实无四也.智者如是强调:"四既非四,无量亦非无量.无量既非无量,则假非假,假非假故,则空非空.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也就是说,无作四谛慧能令人契入如如无分别的诸法实相.所谓四,乃是分别所致,故四实非四.智者由此推出无量四谛亦非无量相,一如实谛故.无量四谛相源于菩萨虽观诸法本空,但更看到其假有的一面.根据智者的理论,客观现实是即空即假,亦是非空非假之中道实相,在此一如实相的前提下,无量之相不能成立,用空或假的观点来阐述真理都是有所偏颇的.也就是说,任何言语都不能完全表达事物的真实属性.诸法之真如实性即不生亦不灭,非言语和思想所能企及的.
  智者指出,修此无作四谛慧,即得住于无所谓地,即菩萨十地中之初地"欢喜地",可自度度人.智者更进一步强调说:"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实性,实性即佛性.这就是说,菩萨住于初地时,能于二十五三昧中,破二十五有,即自利,同时也利他,以使自身佛性以及众生佛行皆得显现.智者认为,佛性之显现的特征即是常,乐,我,净,因此曰:"破二十五有,则无烦恼,是净德;破二十五有,果故无苦,是常德;得二十五三昧是乐;见二十五我性是我,四德宛然矣."下面便是智者对这一菩萨行的具体描述.
  在智者大师看来,二十五三昧是菩萨获证空,假,中三谛的途径.故二十五三昧的成就是与空,假,中三谛紧密相连的.在智者佛学体系里,三谛是实相的代表,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二十五三昧就被认为超越了其它种类的三昧,而被称为王三昧.而其摧毁二十五有的功用更显示了其优越性.
  概而言之,智者解释二十五三昧含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超越诸有过患.因诸有中各有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及业相过幻,故十分有必要通过二十五三昧来破除二十五有.其二,明本法功德.菩萨为破自身及他人等过幻,故发心修别教五行,而成本法功德.其三,结行成三昧.菩萨即破三惑,业相而证于三谛,故其三昧之修行圆满.其四,慈悲破有.菩萨自证后,又以其誓愿慈悲而令有缘者亦得证,破诸有之患,而臻自度度他之宗旨.此四项意义具体显现在以下智者大师对每一种三昧的解释上.
  (i)无垢三昧破地狱有.根据智者的解释,菩萨先见地狱积垢报重,谓恶业垢,见思垢,尘沙垢以及无明垢.为破诸垢,而修圣行,因此而得无垢三昧.具体而言,修戒圣行可破恶业垢,修定圣行可伏见思垢,修生灭,无生灭慧可破见思垢,修无量慧可破尘沙垢,修无作慧可破无明垢.因破诸垢故,菩萨证得三谛."破见思垢故,真谛三昧成.破恶业垢,尘沙垢故,俗谛三昧成.破无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菩萨在为自己破除了地狱诸垢的同时,又因其慈悲誓愿,随机应现,令他人亦得无垢.智者曰:"若有善机,以持戒中,慈悲应之,令离苦得乐;有入空机,以生,无生慧等,慈悲应之,令得真谛;有入假之机,以无量慧,慈悲应之,令得俗谛;有入中机,以无作慧,慈悲应之,令得王三昧."
  (ii)不退三昧破畜生有.智者解释畜生有的特点是退失善道,因其无惭愧心,有恶业,见思,尘沙,无明故退.菩萨为破诸退,而修圣行,因此而得不退三昧.修戒破恶业退,修禅定伏见思退,修生,无生慧破见思退,修无量慧破尘沙退,修无作慧破无明退.菩萨破诸退而得诸不退,所谓得位不退,行不退以及念不退,成真谛,俗谛,中道王三昧.与此同时,智者阐述到,菩萨以其慈悲誓愿,非但自己得不退三昧,且冥熏法界,于彼畜生中,以三昧之力,应机显化,令其亦能出苦得乐,证成三谛,而至不退也.
  (iii)心乐三昧破饿鬼有.智者指出,饿鬼有的特征是饱受恶业苦,见思烦恼苦,客尘暗障苦,无明根本苦.菩萨为破诸苦,修戒,定,慧圣行,而成无为心乐三昧,多闻分别乐三昧以及常乐三昧.菩萨自身得乐的同时,又以本行慈悲,冥熏法界,普施香乳,令畜生道众生得以饱满.并随缘度化,以四种四谛力,令其亦能到无为彼岸,令游戏于五道,令净于贪,嗔,痴三毒根,而成佛道无疑.
  (iv)欢喜三昧破阿修罗有.对于用欢喜三昧来破阿修罗有者,智者云:"修罗多猜疑怖畏,故有恶业疑怖,见思疑怖,尘沙疑怖,无明疑怖.菩萨为破是诸疑怖,而修诸行."因破诸疑怖而自证成一切众生喜见三昧,空法喜三昧,喜王三昧.另外,菩萨更以本诸行慈悲誓愿,冥熏法界,令应机者得以离诸疑怖.此是以欢喜三昧对治疑怖也.
  (v)日光三昧破弗婆提有.因弗婆提位于东方,故与日光联系起来.智者将日光用来譬喻智慧之光,能照除迷惑.智者描绘此弗婆提有的特征是有恶业暗,见思暗,尘沙暗以及无明暗.菩萨为照此诸暗而修戒光,禅定流光,一切智光,道种智光,一切种智光,因此而成就一切智日光三昧,道种智日光三昧,一切种智日光三昧.菩萨不但自破诸暗,还以本行誓愿,冥熏法界,应机示现说法,令众生亦能破诸暗也.
  (vi)月光三昧破衢耶尼有.因衢耶尼位于西方,故与月光相关.智者云,菩萨此行与前日光三昧同.
  (vii)热焰三昧破单越有.根据智者的解释,单越位于北方,北方冰结难销,故非以热焰赫照,终不能治.热焰即喻为智慧之火焰,可化北天下人之冰执无我,因其所谓的无我犹有自性人我,法我,真如我.菩萨为破诸我,修四种四谛慧,而得人空,法空,真如空,并成真谛智焰,俗谛智焰,中道智焰.菩萨非但自度,还以本慈悲,冥熏法界,随缘度化.令此北方众生亦免除妄计无我,性我,法我以及真如我.
  (viii)如幻三昧破阎浮提有.智者指出,阎浮提位于南方,其特征是善恶果报交杂,寿命长短不定,犹如幻化.此则从心幻出业,见思,无知,无明.菩萨为破诸幻,以幻治幻.从于持戒,幻出无作;从于禅定,幻出八背舍;从生,无生慧,幻出无漏;从无量慧,幻出有漏;从无作慧,幻出非漏非无漏.诸幻即破,而成真谛幻,俗谛幻,无明幻以及中道幻.菩萨即自破诸幻,亦以慈悲誓愿,令他人亦得以幻破幻.
  (ix)不动三昧破四天王天有.据智者言,此天守护国土,游行世界,故有由动而起的果报,见思,尘沙,无明等动.菩萨为破诸动,修诸行,而成三昧.又以慈悲誓愿,令他人亦破四动,证成三谛之不动.
  (x)难伏三昧破三十三天有.三十三天位于须弥山顶,特征是果报难伏,见思,尘沙,无明等难伏.智者称,菩萨修诸行,超出其上,破诸难伏,自成三昧.同时亦以本慈悲令他得证.
  (xi)悦意三昧破焰摩天有.智者阐述道,尽管此天处空,无刀杖战斗,以之为悦,但仍脱离不了果报,乃是果报中悦,而没有不动业悦,亦没有无漏,道种智,中智等悦.既然无诸悦,那便是不悦.故菩萨为破诸不悦而修诸行,自成空,假,中三谛悦意三昧.又以本慈悲,令他人亦获诸意悦.
  (xii)青色三昧破兜率天有.此天之特点是一切皆是青色.智者指出,菩萨为破诸青,修第一义.智者给第一义的定义是,即不执著与无,亦不执著于有.针对此天的特点,即是非青,黄,赤,白,而见青,黄,赤,白;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也就是说,诸法虽空,但不妨见有,是为方便法门,而达破除执著的目的.智者云,持戒可破果报青.生,无生四谛慧可破见思青等等障碍,乃成三谛三青三昧.菩萨非但自成,亦令他人成此三昧.
  (xiii)黄色三昧破化乐天有.菩萨在此天之行与青色三昧相仿.
  (xiv)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菩萨在此天之行亦与青色三昧相仿.
  (xv)白色三昧破初禅天有.智者解释此天的特点是,离五欲为白,但因未离觉观故是黑.有见思,尘沙,无明等黑.菩萨为破诸黑,而修与白色相关的诸行.自成白色三昧,也成他人之白色三昧.
  (xvi)种种三昧破梵王有.智者总结此天的特色是种类繁多,因梵王主领大千世界故,即如果报种种等,但未见种种空,种种假,种种中.菩萨为破此种种而修种种行.非但自成种种三昧,也成他人之种种.
  (xvii)双三昧破二禅天有.智者总结说,此天未见双空,双假,双中.湛然在《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中解释说,双空指见,思俱空.双假指证入见假,思假.双中指见,思同入法界,又以中道双照双亡,故名双中.菩萨为破此双双,而修与双有关之诸行,自证双三昧,亦令他人得证.
  (xviii)雷音三昧破三禅天有.智者云,此禅乐最深,执著诸乐.菩萨为警醒其乐,而修雷音之行,自证雷音三昧,亦令他人得证.
  (xix)注雨三昧破四禅天有.智者解释曰,四禅如大地,具种种种子,然必得雨方能生长发芽.故菩萨修与雨有关之诸行,即自生注雨三昧,亦令他人生成.
  (xx)如虚空三昧破无想天有.智者云,无想天是外道妄计涅,以为果报非空,三谛皆非虚无.为此,菩萨修诸空净之行,自成如虚空三昧,亦令他成就.
  (xxi)照镜三昧破阿那含天有.智者解释曰,此天是圣无漏天,虽得净色,但只是属于果报的净色,还未达色空.用照境三昧就能了知色空,色假,色中了.
  (xxii)无碍三昧破空无边处有.空无边处是无色界的第一禅.智者云,此定虽然超出了色界,不再有报净色,即果报无碍,但还不是空,假,中三谛无碍.即不得无碍,即是有碍.故菩萨修诸行来破此诸有碍,自证无碍三昧,亦令他得证.
  (xxiii)常三昧破识无边处有.识无边处是无色界的第二禅.智者指出,识无边处只解识相续不断为常,却不了寂灭是常,由寂而起用为常,常乐是常.即不知常,即是无常.故菩萨修诸行来破此诸无常,而自证常三昧,亦令他得证.
  (xxiv)乐三昧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是无色界的第三禅.智者云,此处如痴,痴故是苦,乃至无明苦.所以,菩萨修诸行来破此苦有,而自证乐三昧,也令他得证.
  (xxv)我三昧破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色界的第四禅,是无色界之最高境界,故误以为是涅果报.智者说,此处犹有细烦恼不自在,乃至无明不自在.菩萨修行破诸不自在,而得真我,随俗我,常乐我.
  现将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表解如下:
  二十五有 二十五三昧
  四 1. 地狱有 无垢三昧
  恶 | | 2. 畜生有 不退三昧
  趣 | 3. 饿鬼有 心乐三昧
  4. 阿修罗有 欢喜三昧
  5.弗婆提有(东) 日光三昧
  四 | 6. 衢耶尼 (西) 月光三昧
  (人界) | | 7. 单越 (北) 热焰三昧
  洲 8. 阎浮提 (南) 如幻三昧
  9. 四天王天 不动三昧
  | 10. 三十三天 难伏三昧
  欲 | 11. 焰摩天 悦意三昧
  | | 12. 兜率天 青色三昧
  界 | 13. 化乐天黄色三昧
  14. 化乐自在天赤色三昧
  15. 初禅天 白色三昧
  | 16. 梵王 种种三昧
  色 | 17. 二禅天 双三昧
  | | 18. 三禅天 雷音三昧
  界 | 19. 四禅天 注雨三昧
  | 20. 无想天 如虚空三昧
  21. 阿那含天 照镜三昧
  无 22. 空无边处 无碍三昧
  色 | | 23. 识无边处 常三昧
  界 | 24. 无所有处 乐三昧
  25. 非想非非想处 我三昧
  以上是菩萨以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二十五三昧之证成是菩萨修诸行的结果,为别教五行中的第一行"圣行"作了一个圆满的总结.
  (二)梵 行
  别教五行中的第二行是梵行.根据智者大师的理论,"梵"意为净,此净指离二边有和无之见.当菩萨以此净法救度众生,就是无缘慈,悲,喜,舍了.
  (三)天行
  别教五行中的第三行是天行.所谓天行,依智者的解释,就是由理成行,此即智慧庄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故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故有梵行,病行,婴儿行.
  (四) 婴儿行
  别教五行中的第四行是婴儿行.智者云,此行是菩萨从慈心与乐而起,为度众生,化现不同根基的众生,示现不同的修行,或修五戒,十善的人,天之行,或修声闻,缘觉之四谛,十二因缘,或修通教之无生灭四谛之行,或修别教之次第渐进之行.示现不同修行的目的无非是将众生皆引入佛慧耳.
  (五)病行
  病行为别教五行中的最后一行.根据智者的解释,所谓病行,即是从无缘大悲起,将众生之病,当成我病.菩萨为对治众生之病,游戏六道,或作畜生之形,或化身作恶鬼等等.以此等同众生恶业病的方便法门来冥熏度化六道众生.
  以上是智者大师所述别教五行之概貌.接下来,智者又描述了圆教五行的特色.
  四,圆教之五行
  智者认为圆教的修行比别教之行优越.虽然这两类五行的名目相同,但是唯前者乃属于真正之大乘而可名之为"如来一行".这是因为圆教之行能圆融无碍的出入十法界,一行即是一切行,一一行皆能包容十法界,互融互具无有间隔.而不是如别教之行,菩萨须一一经历六度万行方为成佛之道.正如智者所说:"圆行者,圆具十法界,一运一切运,乃名大乘.即是乘于佛乘,故名如来行.
  智者称,《妙法莲华经》中的安乐行品就是对如来一行最好的阐释,因为"安乐名涅,即是圆果;行即圆因,与涅义同,故称如来行.入室,著衣,坐座,悉称如来者,此就人为语;涅就法为语."所以智者认为《大般涅经》所说之如来一行与《法华经》所标之安乐行都在强调圆教之行所含圆融之意义,而后者更将此圆意呈现了出来.因此,智者摘引《法华经》之文来解释圆教五行."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圆圣行;"如来室"即圆梵行;"如来座"即圆天行;"如来衣"之柔和的一面即圆婴儿行,忍辱之一面即圆病行.
  (一)圆圣行
  智者大师将圆圣行与如来庄严联系起来,称圆圣行是佛所修之戒,定,慧.佛所修戒即是深达实相,罪即是福,福即是罪,无二无别,故称圆戒.佛之定,慧指"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此圆圣行即真谛三昧,乃佛应可入空谛众生之行.
  (二)圆梵行
  智者将圆梵行与如来室联系起来,称佛之无缘慈悲,能为法界依止.且佛如磁石普吸,令众生莫不归趣.佛更以四弘誓愿,神通,智慧引众生住如是之实相佛法中,所以"如来室"就被用来譬喻圆教之梵行.此梵行亦即俗谛三昧,乃佛应可入假谛众生之行.
  (三)圆天行
  智者将圆天行与如来座联系起来,曰,实相妙理为一切如来同所栖息,故如来座即圆教之天行.此天行亦即中道王三昧,乃是佛应可入中谛众生之行.
  (四)圆婴儿行
  智者将圆婴儿行与如来衣之柔和的特色联系起来,乃是佛应可生善众生之行,所照是众生善性,相,故称婴儿行.
  (五)圆病行
  圆病行亦与如来衣相关,然如来衣所代表的是忍辱的特色,所照是众生之恶性,相,故称病行.圆病行即俗谛三昧,乃是佛对治六道众生无明烦恼之行也.
  五,结论
  以上是智者大师对佛教实践体系的阐述,其体系可用藏,通,别,圆四教概括之.分属于四教的实践体系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1)藏教的实践是下智所导之行.以修习止,观及戒,定,慧为其特色,目的在于制心一处,而终至涅.(2)通教的实践是中智所导之行.其特色是观一切法无相,因大千世界所谓的种种相皆如幻如化耳.由此而臻空境.(3)别教的实践是上智所导之行.其特点是修习无量法门,于一一法门中渐破无明,入甚深境界.圆教的实践是上上智所导之行.也就是说,圆教之行无需经历一一无量法门,因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法法相通.故从一法即可契入万法,顿除无明,而不是如别教之行那样必须循序渐进地契入真理,一分一分地破除无明.智者由此推论出藏,通,别三教之行是粗,而圆教之行则是妙.
  在通论了四教之行的特色后,智者大师接着阐述地是别教和圆教的实践,尤其是别教之行可谓最具代表性,其无量法门理所当然地包涵了诸教的法门,可说是佛教实修的楷模了,亦是菩萨入世自度度人所必不可少的方法.别教五行中的圣行是智者大师论述的重点.圣行包括戒圣行,定圣行以及慧圣行."戒圣行"具体指自行十戒和护他十戒."定圣行"则指世间禅,出世间禅以及出世间上上禅."慧圣行"指的是四种四谛慧之行,即生灭四谛慧,无生灭四谛慧,无量四谛慧以及无作四谛慧.而别教菩萨修行所达的最高深的境界则是无作四谛慧行,修成二十五三昧,破除二十五有,而成就自度度他之佛道.简而言之,无垢三昧成而地狱有破;不退三昧成而畜生有破;心乐三昧成而恶鬼有破;欢喜三昧成而阿修罗有破;日光三昧成而弗婆提有破;月光三昧成而衢耶尼有破;热焰三昧成而单越有破;如幻三昧成而阎浮提有破;不动三昧成而四天王天有破;难伏三昧成而三十三天有破;悦意三昧成而焰摩天有破;青色三昧成而兜率天有破;黄色三昧成而化乐天有破;赤色三昧成而化乐自在天有破;白色三昧成而初禅天有破;种种三昧成而梵王有破;双三昧成而二禅天破;雷音三昧成而三禅天破;注雨三昧成而四禅天破;如虚空三昧成而无想天破;照镜三昧成而阿那含天破;无碍三昧成而空无边处破;常三昧成而识无边处破;乐三昧成而无所有处破;我三昧成而非想非非想处破.
  别教五行除了圣行外,还有梵行,天行,婴儿行和病行.这五行皆与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紧密相关.因上求佛道,而有圣行和天行;因下化众生,而有梵行,婴儿行和病行.
  智者大师最后表述的是圆教五行.圆教五行虽与别教五行名同,但其义有别.前者是如来行,一行一切行,一心具万行,每一行即能圆摄十法界,而后者是菩萨行,一一行不能互融,需经无量之行方能圆满成就.显然,在智者的判教体系中,圆教五行远较别教五行优越,是最究竟圆满的成佛之道.
  智者大师的"行妙"是继"境妙"(真理观),"智妙"(智慧观)之后的一妙,其所表述的宗教实践观是与其真理观及智慧观密不可分的.论行离不开境和智,论智离不开境和行,论境离不开智和行,因"智解导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智能显理,理穷则智息."从更究竟的意义上来说,境,智,行三者根本就是一而论三,本是涅之一体,而显示成佛之三德:所谓境是法身;智是般若;行是解脱.所以,智者大师同时推出境妙,智妙,行妙三者,旨在表明,只有三者一体,方可为圆满的成佛之道.
  A Study of Chih-i's System of Practice
  Haiyan Shen
  Abstract:
  In Chih-i's system of attaining Buddhahood, truth that one strives to penetrate, knowledge that concerns truth, and practice that leads one to attain liberation are the three facets of one entity. According to Chih-i, truth is the substance, knowledge is the gist, and practice is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Three of them are indispensable in terms of reaching liberation. Thus, having presented the "Subtlety of Objects" (as truth), the "Subtlety of Knowledge" as the first two categories of Subtlety in his significant work The Abstruse Meaning of the S(tra of the Lotus Flower of the Fine Dharma, the third category of Subtlety Chih-i focuses on is the "Subtlety of Practice. This is because, only with practice, can one liberates oneself and gains accomplishmen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Chih-i's system of practice that is described in his work Hs(an-i, by which his theory of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e of reaching liberation can be fully conveyed.
  本文原载《觉群·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No.2, 2002.
  《玄义》,《大正藏》册33,第715页中.
  见《境妙究竟—从妙法莲花经玄义中看天台智对真理的论述》(载《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 商务,2001.)以及即将发表于《寒山寺佛学》的"A Study of Chih-i's Theory of Knowledge in relation to Objects as Truth"(《智之契入真理的智慧思想研究》),2002.
  智者大师在《妙法莲花经玄义》中所建立的佛学体系是由十妙所组成的,包括:境妙,智妙,
  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以及功德利益妙.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5页下.
  三藏教指小乘,是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通教包括小乘及其初级大乘的教义,是佛为声闻,
  缘觉以及钝根菩萨三乘人所说之法.别教是佛针对大乘利根菩萨所讲的,故不适合声闻,缘觉二乘.圆教则是佛为声闻,缘觉以及菩萨而说,故其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理事圆融,中道实相之教义最适合于大乘最上利根菩萨,也适合于三乘人.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5页下.
  同上,第716页上.
  同上,第716页中.
  同上.
  四念处指修四观以除四倒,即观身不净以治由色而起之净倒;观受是苦以治由受而起之乐倒;观
  心无常以治由想,行所起之我倒;观法无我以治由识而起之常倒.
  有关九种大禅的解释,请详见智《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88中至第689中.
  详见《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卷,第51页下至第140页下.
  参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6页中至下.
  参见同上.
  此五行源于《大般涅经圣行品》,见《大正藏》第12卷,第673中.
  公认的汉文菩萨戒经计有六种:《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以及《优婆塞戒经》戒本.有关菩萨戒的研究,请参见释圣严的《菩萨戒指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有关中国戒律学的研究,请参见释圣严的《戒律学纲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第十二版;劳政武的《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智者大师对戒律的具体论述可详见《菩萨戒义疏》,《大正藏》第40卷,第563页上至第580页上.有关智者大师著作中戒体论的研究,可参见陈英善的"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第113页至133页.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6页下.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7页上.
  见《大正藏》第21卷,第645页下至646中.
  见《菩萨戒义疏》,《大正藏》第40卷,第563页中.
  同上.
  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亦可是: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者令得涅.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7页上.
  见《菩萨戒义疏》,《大正藏》第40卷,第563页中.
  智者大师所列之十戒应是从《大智度论》(见《大正藏》第25卷,第225页下至第226页上)和《大般涅经》(见《大正藏》第12卷,第675页上)而来.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7页上.
  见同上.
  事行指菩萨有四种事行,能令菩萨修得陀罗尼法(即一种记忆术):一,身常恭谨;二,言常至诚;三,意常柔顺;四,善权方便.见《佛光大辞典》,第1701页.
  性行指菩萨有四种性行.一,自性行.诸菩萨本性贤良质直,敬爱父母师长,行种种善.二,愿性行.诸菩萨如是发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而十号具足.三,顺性行.诸菩萨随顺行六波罗蜜.四,转性行.谓诸菩萨应如释尊供养燃灯佛.以此因缘而得读颂经典,转凡成圣.见《佛光大辞典》第1710页.
  性重戒即四重禁戒,是为自求佛道所持之戒.《大般涅经》中提到性重戒(见《大正藏》第12卷,第674页中).
  息世讥嫌戒是为化众生所持之戒.《大般涅经》中提到息世讥嫌戒(见同上).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7页中.
  同上.
  同上.
  详见释圣严《菩萨戒指要》,第37页,及其"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中华佛学学报,第6期, 1993, 第1至第30页.
  同上,第717页下.
  同上.
  同上.
  同上,第718页上.
  十二门禅是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提到的.见《大正藏》第24卷,第1015页上.
  四禅属色界定.初禅指舍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到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佛光大辞典》第1846页.
  四等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修行.
  四空定指无色界的四种禅定,包括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以及非想非非想处.
  智者大师的止观体系包括不定止观,渐次止观,圆顿止观.六妙门系不定止观.有关六妙法门,详见《大正藏》第46卷,第549页至第555页.
  十六特胜是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计有: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详细的解释,参见《法界次第初门》第46卷,第673页下至674页下.
  通明禅指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定时,观息,色,心三事之禅法.又作通明观禅,通明观.修此禅定时,必通观息,色,心三事而彻见无碍,故称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称通明.其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尽定等皆有修证之相.见《佛光大辞典》,第4799页.有关通明禅的进一步解释,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74页下至675页中.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8页下.
  参见《六妙门》,《大正藏》第46卷,第549页至第555页.
  参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8页下.
  参见同上,第719页中.
  参见同上.九想最初是在《大智度论》中提到的(见《大正藏》第25卷,第218页上至下.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中亦有详细的解释(见《大正藏》第46卷,第675页中至下).
  八背舍又称八解脱,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内无色相外观色,净背舍身作证,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或是灭尽定.见《三藏法数》,第336页至337页.有关八解脱的解释,详见《法界次第初门》第46卷,第676页下至677页中.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9页中.
  八胜处即观欲界之色与相,制伏之而去除贪心之八阶段.即:内有色想外观色少,内有色想外观色多,内无色想外观色少,内无色相外观色多,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见《佛光大辞典》第296页.有关八胜处的解释,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77页中至下.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9页下.
  有关十一切处的解释,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77页下至第678上.
  九次第定意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以不杂他心,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有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灭受想次第定.见《佛光大辞典》,第134页.有关九次第定之解释,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78页下至679页上.
  狮子奋迅三昧指行者能迅捷无间地出入三昧,并速除无明之惑.详见《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卷,第679页中至下.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9页下至720上.
  见同上,第720页上.
  九种大禅指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以
  及清净净禅.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0页中至下.
  同上,第720页下.
  同上,第721上.
  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九界为假,而一佛界为真.
  五住烦恼指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以及无明住地.
  "半"指藏,通,别教之教义,因其不是直接揭示中道实相故."满"指圆教之教义,因其将佛普度众生,皆令成佛之本怀揭示无余."正"指就藏,通,别,圆各别而言,各自都为正."助"指就修行逐级递进的层次而言,藏教有助于通教,通教有助于别教,别教又有助于圆教.参见李志夫教授编著《妙法莲花经玄义研究》,上册,第471页.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1页上.
  同上.
  同上,第721中.
  二十五三昧之名及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源自《涅盘经》,见《大正藏》第12卷,第448页中至下.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1页下.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上.
  空,假,中三谛说是智者大师佛学思想的精髓,指现实世界即空,即假,即中.诸法虚幻无自性,故空;皆暂时存在并各有其名,故假.能够了知诸法同时是即空即假,这就是中道.
  智者大师将烦恼分为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指迷于三世之道理,思惑指迷于现在之事象.见思惑能招三界生死之果报,须用空观断除之.尘沙惑指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法所起之惑障.因菩萨断除见思惑后,易著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之方法,故此惑能妨碍菩萨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菩萨所独有,须以假观破之.无明惑指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是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须用中道观除之.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上.
  有关智者大师对二十五三昧的详细解释,请参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上至第724页上.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上.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上至中.
  五道当指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以及人.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中.
  见同上,第722页下.
  须弥山有四大洲,为弗婆提(东胜身洲),衢耶尼(西牛货洲),单越(北俱卢洲),阎浮提(南瞻部洲).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分别是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的智慧.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空)之智,属声闻,缘觉之智.道种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假)种种差别之道法,乃菩萨之智.一切种智即通达总相(空)和别相(假)的中道佛智.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2页下至723上.
  见同上,第723页上.
  见同上.
  无漏意为出离生死,属证得空性的阿罗汉之慧.
  有漏原为烦恼之异名.智者大师在这里指的是超越空智的出假之智,为菩萨入世度众之慧.
  非漏非无漏是超越空,有两边的属于圆教人所证的中道之慧.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3页中.
  见同上.
  三十三天即指忉利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中央宫殿为帝释天所住,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城.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3页中.
  见同上.
  见同上,第723页中至下.
  见同上,第723页下.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大正藏》第33卷,第880页中.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3页下.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第724页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第724页中.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第724页下.
  《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5页中.
  见同上.
  见《法华经》,《大正藏》第9卷,第31页下.
  同上,第8页上.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5页中.
  见同上.
  见同上.
  同上,第725页下.
  见同上.
  见《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15页中.
  参见《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大正藏》册33,第869页下.

 
 
 
前五篇文章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六妙门禅法

读太虚大师大乘三宗说之感想

太虚大师的中观思想

 

后五篇文章

戒定慧的考察

千年古观音像降临庄严寺纪实

华严净宗有什么特点

律航法师传略及其往生事迹

出禅堂的叮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