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菩提心修法》相关问题释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菩提心修法》相关问题释疑
  作者:陶贵堂
  顶礼菩提心法传承上师诸菩萨!
  菩提心,即为了利益有请众生而志愿觉悟成佛之心。
  菩提心,为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本愿之心,乃大乘之种,觉悟成佛之因。大乘佛教的一切显密修行方法,唯有发菩提心,才能迅速成就与圆满大乘的智慧解脱功德。即使灭尽烦恼的阿罗汉,也必须发菩提心,才能逐渐圆满智慧,获得究竟解脱。
  大乘菩提心修法,乃是大乘佛教一切修法之根本,大乘佛法的一切功德尽在其中。真正如法而修,一刹那间,即可清净无数障碍,救度无边疾苦,成办无量功德,达成无尽安乐。
  然而,由于传承与引导上的限制,许多人对菩提心法的重要性知之甚少,即使偶有了知,但也往往等闲待之,很少能够在具体修行上深入下去。因此,尽管许多人的修行都百般精进,但是,由于缺少菩提心这个根本,其收效始终甚微,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遗憾。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认识与把握菩提心法,从菩提心修法中获得真切的受用,针对一些道友对菩提心修法产生的疑问,笔者结合有关资料以及自己的修行经验,特别归纳出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菩提心修法的重要性问题
  1、为什么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即觉悟之心。大乘佛法的智慧解脱,唯有通过菩提心引生的觉悟才能获得。
  一般众生每天被各种烦恼所困,为什么不能觉悟?其原因就在于众生被我执习气所驱,不能从无我的角度十分坦然地去认识烦恼。为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烦恼中获得真正解脱,我们就必须发舍我利他之心,让自己换一个角度更加坦然地去认识烦恼,由此超越自我成见的约束,学会解脱与驾驶烦恼的办法。为此,菩提心,乃是大乘觉悟道的根本基础与关键所在,没有菩提心,也就不能真正得深入领会大乘佛法的奥妙,这样去修任何大乘妙法都没有实在意义。所以,修学大乘佛法,不论是显宗还是密宗,都必须以菩提心为本。
  2、发菩提心与修菩提心有何不同?
  发菩提心,所强调的只是内在的意愿;修菩提心,所训练的是行为习惯。二者在深浅与受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仅只是发菩提心,发愿“我要成佛普渡众生”,其间难免有我执在,贪嗔痴习气也难以改变。如果能够具体地修习菩提心,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舍我利他之心,则比较容易消除贪嗔痴习气,由此破除我执,而保持菩提心永不退失。
  3、修菩提心与念佛、持咒、打坐相比,哪种方法更为殊胜?
  从“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的佛教根本宗旨上说,一切佛教方法的建立,其目的都是为了修心。念佛、持咒、打坐等修法的本质也不外于此。但是,如果从具体的修行方式和效果上进行比较,念佛、持咒、打坐等方法,是以间接的方式来修心,其修法比较被动,在对治贪嗔痴上比较缺乏针对性,因而其效果较慢。而菩提心修法则是直接修心,比较容易对治并转化人的贪嗔痴习气,修心的效果更好。
  4、修习菩提心,关键是修相对菩提心还是修究竟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即以无量慈悲喜舍为代表的愿菩提心和自他相换的行菩提心。究竟菩提心,也就是我们内心的觉性,亦即如来智慧。
  相传,释迦牟尼佛当年悟明自心觉性之后,曾经这样发出感叹:“奇哉!奇哉!原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只因妄想执著,未能证得”。正是由于对众生内在觉性的发现,释迦牟尼佛才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以证悟自心觉性为目标的佛教。
  因此,众生要想获得觉悟,首先必须用相对菩提心来破除自己的妄想执着。如果妄想执着不除,究竟菩提心也就不能显现。这时,如果去强修究竟菩提心,其结果只能使妄想执着变得更大,而不会产生丝毫的真实受用。
  5、能否象禅宗提倡的那样直接修究竟菩提心,而不修相对菩提心?
  禅宗的修法,是为上上善根者而设。所谓上上善根,也就是相对菩提心成熟之人。这是对根器的要求。另一方面,禅宗行人直接起修究竟菩提心,是以得道上师直指心性、以心传心为助缘,以行者对自性的体悟以及上师的印可为前提的,真正能够达到这种条件的实际上只是极少数。多数禅宗行人的修行,基本上是以“观心息念”为本,口诀也就在个“放下”或者“随他去”。这种修行方式,其本质也就是相对菩提心中的无量舍心修法。
  所以,即使是最上乘的禅门功夫,一样要以相对菩提心的成熟为基础。相对菩提心,乃是进入大乘觉悟之门的根本关键。
  二、菩提心修法的原理性问题
  6、修菩提心法利益众生,是否会减缓自己的证道进程?
  大乘佛法的修行,其根本关键在于破除自心的妄想执着。修习菩提心,时时对众生发无量的慈悲喜舍之心,其本质乃是破除我执成见的一种方便。这种修法,虽然在思维观想上讲究全心全意地舍我利他,但是,由于众生心身中的各种我执障碍,这种观想力实际上很难作用于所观想的对象,真正能够在这种观想力下获得善业加持的,实际上是能够与这种观想力产生心身相应的修行者本身。
  所以,菩提心修法,作为大乘佛教的根本,其本质意义在于引导修行者觉悟成佛。修习菩提心法,不仅能够有效破除我执妄想,而且能够不断增强善业,它不仅不会减缓修行者的证道进程,而且能够更快地促成修行者的开悟。这一点,也就是大乘菩萨道比小乘罗汉道更为殊胜的奥妙所在。
  7、菩提心修法为什么能够把业气转变成功德?
  菩提心修法能够把业气转变成功德,是以大乘佛教对业障本质的甚深觉悟为基础的。
  大乘佛法认为,众生心身中的所有业障,实际上是众生的妄想力所构成的一种幻相,它由众生的妄念造作产生,依众生的我执成见而显现,并随着众生我执的变化而改变。就象许多小孩正在烦恼时,如果见到他们十分喜欢的东西,其烦恼就会马上消失。所以,所有的业障,其本质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由众生的妄念产生,也可以用众生的正念加以改变。
  菩提心修法,其本质在于从信息的角度来改变业气。这种修法,由于特别强调用智慧和正念来对待烦恼,因此在修习过程中,其念力和智慧力能够无碍地透过业气的我执屏障而渗入到业气之中,并使业气中的妄念信息转变为正念信息,由此,也就能够使业气与自己的正念相应,变业障之力成为助道智慧力和功德力。
  8、修习菩提心,将自己的功德与众生的业障相换,是否会因为不能转化而产生背业问题?
  修习菩提心法,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不能转化业障或者背业的问题。为什么呢?
  首先,从原理上说,业障既然由心造,也就能够用心转。由于众生的自性一律平等,所以,不论是任何众生(包括鬼神)造作的业障,都应该能够用菩提心加以转化。
  其次,从因缘上说,如果存在转化不了的业障,那只能是定业。既然是定业,那么在修取舍相换时也就很难如实换至自身,因此也不存在背业问题。
  其三、从工夫上说,业障能不能转化,关键看念力是否足够。一般来说,凡是在取舍相换中能够如实被调动的业气,都是行者的念力足够加以转化的。行者只要有真实的菩提心,就一定能将业气转化成功德。
  9、菩提心修法,与念佛、持咒、拜忏相比,那种方法更为殊胜?
  佛教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修心,菩提心修法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为十方诸佛菩萨的一切智慧功德皆之本。佛经中说,如果发菩提心,于一刹那间,就有能遍满虚空界的无量功德产生。如果发忏悔心,于一刹那间,就能消灭大过须弥山的一切重罪。
  众生的心意操动,乃是决定众生心身状态的关键。要想真实对治心身烦恼,关键不在外在行为动作,而在调伏其心。因此,唯有修菩提心,才能引导获得究竟解脱。唯有菩提心修法,才是最殊胜的解脱之法。
  念佛、持咒、拜忏等修法,皆是修心的助道法。这些修法,只有与菩提心相结合,才能有效降伏心身烦恼,成就大乘的觉悟解脱功德。如果没有菩提心,其修行也就类似于外道,这种修行虽然也有一定的功德,但不能引生究竟解脱。
  10、修习菩提心法,能否象念佛、持咒一样感通佛菩萨的加持?
  感通佛菩萨的加持,方法并不只在于念佛、持咒。礼佛、闻思、发心、观修等,都可以感通佛菩萨的加持。
  根据密宗的说法,佛菩萨的加持有五大类型,即:①身加持、②语加持、③意加持、④功德加持、⑤事业加持。从因缘的角度来说,念佛、持咒、诵经是与佛语相应,受语加持,成聪明果;观佛像、礼佛、观修本尊是与佛身相应,受身加持,成长寿果;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是与诸佛本愿相应,受意加持,成菩提果。所以,菩提心法,不仅是修心之法,也是与十方诸佛菩萨本愿相应而感通诸佛菩萨心意加持之法,其功德极为殊胜。
  三、菩提心修法的技巧性问题
  11、修习菩提心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修习菩提心法,行者如果希望在觉受上能够如法相应,其一念专注的时间至少能够在10秒以上。如果没有这种的定力与念力基础,行者最好先加修200个小时的念诵或者2万个大礼拜,以便使心念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
  12、修菩提心时,应怎样学习取舍相换?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知取舍相换的效果,一般来说,学习取舍相换,最好先从自身作起,即首先将自的身体观想为一普通的众生,思维这一众生对自己有莫大的恩德,于是随自己气息的呼出对身体发慈悲心,观想自己发出的慈悲力使身体上的病痛和业障化作黑气,随着自己的吸气摄入自心,随后停留一个呼息,.观想身体上的病痛及业障得到清净,由此发猛烈的欢喜心,将自心中已摄入的业气转化为善乐功德气,随后,在下一次气息的呼出时,观想将自心中的善乐功德气舍施给自己的身体,身体由此得到加持、病痛及业障处变得安乐,随后在吸气时,观想将身体上的剩余黑气摄入自心,随后又留一个呼息,.观想身体上的病痛及业障进一步得到清净,再一次发猛烈的欢喜心,将自心中已摄入的业气转化为善乐功德气,随后随呼气将善乐功德气又一次舍施给身体……
  如此往复练习,直到觉受上能够如法相应发生改变,然后再学习与家人进行取舍相换,待真的能够如法相应,再扩大到亲邻、朋友、仇家、以及所有的众生。
  13、如何才能如实摄取自身及众生的业气?
  由于众生的我执障碍,一般众生的心识活动大多呈封闭状态,其感知力和念力的活动很难延伸到身体以外的其他地方。因此,在修习菩提心的取舍相换法时,多数行者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摄取众生的业气,至多只能摄取自我心身的部分业气来加以转化。为此,在这种修行中,修行者一般很难有明显的觉受产生,久而久之,也很会失去修学取舍相换法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心识的封闭状态,如实摄取自身及众生的业气呢?
  笔者受《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与道家《青华秘文》启发,发现耳根听觉所产生的注意力,可以很好地将心识的感觉延伸观察对象。在修习菩提心取舍相换的观想时,如果能将观想与耳根注意力的发送与回收结合起来,便能如实地产生摄取与施送的效果。
  这种修行方式,由于能够如实与众生的烦恼与业障沟通,行者在摄取业气之后,身心上会产生相应烦恼或痛苦的感受,对此,行者如果真正具足舍我利他的勇气,如法进行观修,即可将觉受渐渐转化成喜乐。一般初学者最好先按照从自身到亲人的次序,逐步建立经验和信心以后再对其他众生进行修习。
  14、如何才能如实地把功德舍施给众生?
  观想自身的安乐与受用化为白气,然后通过耳根注意力的发送,在呼气时观想将白气传送到所观想的对象,然后观想受施者得到白气加持后,其心身充满喜乐与受用。如此,即可如实把功德舍施给众生。
  15、如何有效地把业气转化为功德气,将烦恼化为功德?
  将业气转化为功德气,不同层次的修行有不同的方法。对于一般未证空性的人来说,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业气及其烦恼发猛烈的欢喜心!一般人之所以被烦恼所转,原因就在对烦恼起排斥心、恐惧心,其内心产生失衡与紧张,因而也就难以引导心身回复平衡状态。所以,要想将烦恼转化为安乐,首先必须让心态回到轻松平衡的状态,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猛利的欢喜心去面对烦恼。
  佛教密宗的“心气不二”理论指出,有为法中最细微的物质,就是欢喜心激发出的“喜乐气”。由于“喜乐气”极端细微,能够有效地渗入一般贪嗔意识所产生的业气之中,诱使业气转变成喜乐气。所以,只要能够对业气发起猛利的欢喜心,就能够将业气转化为功德气。
  中国传统的“冲喜法”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安慰疗法”,之所以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原理也就在欢喜心的激发和培养。
  16、怎样才能对烦恼发欢喜心?
  人都是只图快乐而不喜欢烦恼的,要想激发对烦恼的欢喜心,关键在于思维的引导。其思维引导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从因果轮回的角度,将遭受烦恼痛苦看作是自己尝还宿债的机会,相信恶报受尽即是快乐;
  ②将烦恼与痛苦将看作是上师佛菩萨的安排和加持,其目的是引导自己消除罪业、成熟智慧;
  ③将烦恼和痛苦看作是磨练自己心性、帮助自己修习与成熟菩提心的难得助缘和机会;
  如此反复进行思维,当自己真正能够生起猛利的欢喜心时,就会逐渐改变和消除原有的烦恼感受。
  17、修习菩提心法,上座与下座时有何不同?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和根本。修学大乘佛法,行者必须时时不离菩提心,随时随地都必须进行菩提心的修持。但是,随着上座与下座的时节因缘不同,行者修学菩提心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座时宜于正修,下座时宜作护持。
  上座时的重点内容为:①归依发心,②忏罪集福,③正修菩提心,④发愿回向。
  下座时的重点内容为:①常具正念,②不放逸,③守护根门,④饮食知量。
  此外,如果在护持阶段发觉烦恼现起,只要条件许可,都应随时转护持为正修,运用菩提心将烦恼调伏。
  18、如何护持自己的心态,令菩提心永无退失?
  护持菩提心令无退失,关键在于三点:一是不断闻思,二是正念自察,三是恒常修习。
  不断闻思,就是主动亲近各种佛教大德与善知识,认真研读有关佛教经典,及时思考与总结各种修行经验。
  正念自察,就是注意保持善念与清净心,并及时反察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也就是顶轮、喉轮、心轮的中心部位)产生造作与紧张,应当立即省悟到自心中贪、嗔、痴的生起,由此当下忏悔并重新发菩提心。
  恒常修习,就是恒常修习菩提心取舍相换,多多用菩提心法对治心身烦恼,由此而养成对烦恼发菩提心的良好习惯。
  19、相对菩提心的修行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修究竟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的修法,其目的主要是净除行者的心身业习,培养行者的善根,帮助行者在如幻的烦恼中觉悟自心的妙明觉性。一旦行者的业障基本消除,内心的觉性显现,能够坦然地面对绝大多数的烦恼显现,并能明澈无碍,行者即可由此安住于自心的觉性——修究竟菩提心。
  修究竟菩提心,实际上是无修而修,无修也就是内心不起分别造作,所修者也就是离粘去滞而已。行者如果妄念纷纭、自性不够明澈,是无法起修的。
  四、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人世间,
  下济三涂苦,上报四重恩,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共相成佛道,八德利人天。
  二○○一年七月十三日

 
 
 
前五篇文章

萨迦派尼僧研究

从《五部遗教》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

论宁玛派大圆满法心性论的实质

禅学反思

禅式思维

 

后五篇文章

曹溪唐禅“心性”义涵探究

禅宗与珠江文化

六祖惠能大师禅宗思想浅谈

六祖惠能对佛教世俗化的否定与禅宗的发展

南禅宗的选佛制度源流及其意义初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