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作者:刘玉燕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6年
  【文章标题】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英文标题】Besearch on the Caring —— Mundane Nature of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s ─ Focus on the Six Paramitas
  【文章作者】刘玉燕
  【指导教师】刘国威博士
  【文章页数】214页
  --------------------------------------------------------------------------------
  【中文关键词】大乘佛教|人间佛教|大乘菩萨|入世性|缘起思想|六波罗蜜|自他成佛|大乘佛教|人间佛教|大乘菩萨|入世性|缘起思想|六波罗蜜|自他成佛
  【中文摘要】摘 要由于当代以"大乘佛教"为指针的"人间佛教",其鲜明"入世性"在两岸学术界已引申出一些"出世"与"入世"之学术讨论。依此,笔者认为对于大乘佛教立足于"全体众生解脱"之立场所展现之入世性及修行内涵有必要给予更全面之理解;一则希望能为有心关注当代人间佛教"出世入世"问题者提供一更全面的视野,以理解人间佛教鲜明"入世性"之意涵。二则希望能为向往大乘菩萨道同时具备出世入世二大特质之修行方式者,提供一可资依循的修行道迹。
  全文共陆章。第壹章说明研究动机与目的,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中了解学术文献对人间佛教入世性之看法。第贰章透过对部派、佛陀住世时以及大乘佛教思想史之回顾,说明由于各阶段佛教对佛教核心教义"缘起思想"之理解不同,不但影响了涅盘解脱思想,也影响了他们面对世间的态度 ── "出世"与"入世"之对立或统一。第参章从佛教各阶段菩萨思想之演变直探大乘菩萨思想之渊源,并提出大乘菩萨实践面之特质。第肆章透过般若经典中"空"一词之意涵,说明"般若波罗蜜"是大乘菩萨从入世利生化俗中趣向自他成佛之理论依据。第伍章依六波罗蜜三大特质说明,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利他中趣向自他成佛之实践法门,并说明实作方法,以及举大乘经典中菩萨入世性之典范以为印证。第陆章总结佛教思想中对出世入世的观点,并提出本文之研究成果
  从宗教本质及社会功能而言,一理想宗教,一方面既要对现实人生采取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否则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又要维护自己出世的理想,否则就不成其为宗教。本文发现:一、佛陀所宣说的涅盘解脱观,出世与入世皆不离缘起法,出世与入世皆是佛教所关怀 ;大乘佛教承袭佛陀此一思想并进一步加以深刻发扬,提出生死即涅盘、出世入世不二的修行解脱法门。二、大乘菩萨之主要实践德目 "六波罗蜜"具世法出世法不二等三大特质,提供未得般若波罗蜜之菩萨,得以透过六种世间波罗蜜的长久修学,渐渐降伏粗重我执朝向出世间波罗蜜前进,臻至圆满自他成佛之终极目标。三、本文虽以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为题,但同时强调大乘菩萨入世利他之同时,并未忽略佛教出世之本质,大乘菩萨正是站全体众生解脱之立场,才不舍世间长住生死积极入世利生的;依此,不但能为关注当代人间佛教"出世入世"问题者,提供一更全面的观点以理解人间佛教鲜明的入世性,亦能达到防患佛教过度世俗化之失。关键词:大乘佛教、人间佛教、大乘菩萨、入世性、缘起思想、六波罗蜜、自他成佛
  【英文摘要】AbstractBecause of its conspicuous secular nature,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with the focus on the Mahayana Buddhism, has aroused academic discussions of the transcendental and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among scholars in both China and Taiwan.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ecular nature and ways of practice advocated by the Mahayana Buddhism based on the ideal of "the liberation for all". On the one hand, I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broader scope for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s of being secular or transcendental of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On the other hand, I hope to provide ways of practice for those who are eager to tread the Mahayana path and who are able to be both secular and transcendental at the same time.
  M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I mention about my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doing the research. I also reflect on the related past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from the academic thinking around the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Buddhism, schism of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I expound my analysis about how the nirvana teaching was influenced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 world, through either transcendental or mundane aspects, was influenced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n the thinking of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based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Bodhisattva’s practice and cultivation, I discuss the origins of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thinking and I explain about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s practice and cultiva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 of the praj?ā - pāramitā sutras, I state that praj?ā- pāramitā is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for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to transform from benefiting sentient beings to achieving enlightenment for others and self. In the fifth chapter, based on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x pāramitā that are the ways for Mahayana Bodhisattvas to transform from benefiting others to realizing Buddha hood for others and self, I explain about the ways of realization based on the examples of the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hisattvas according to the Mahayana sutras. In the sixth chapter, I conclude about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being transcendental or secul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religion and its functions in society, an ideal religion has to be active in its attitude towards life, otherwise, it loses the value of existence. Meanwhile, it has to maintain the transcendental ideal to be a religion. I find that the Nirvāna liberation advocated by the Buddha, be it secular or transcendental, i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 The Mahayana Buddhism has inherited the Buddha’s teaching and spread it in many places. The Mahayana teaching advocates that samsara is nirvana, and the ways of cultivation cover both mundane and transcendental aspects. The six pāramitā practiced by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s have thre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eing secular and transcendental, etc. Those who have not yet realized the praj?ā - pāramitā can practice the six pāramitā continuously to subdue their defilement, and march tow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cendental pāramitā until they reach the ultimate goal of realizing Buddha hood. Though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ecular nature of the Bodhisattva, while emphasizing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nature of benefiting others, I do not overlook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Buddhism. Mahayana Bodhisattvas live in this mundane world in order to benefit and save all sentient beings. So, to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ontemporary issues of being mundane or transcendental, I have covered more aspects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mundane nature of the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I hope it can prevent practitioners from being over secular while saving sentient beings. Keywords:Mahayana Buddhism, Humanistic Buddhism, Mahayana Bodhisattva, secular nature,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 six pāramitā , Attaining Buddhahood for others and self。
  --------------------------------------------------------------------------------
  【论文目次】
  目 录第壹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文献回顾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章节架构20
  第贰章 "出世""入世"观念在印度佛教思想中的演变 24
  第一节 出世入世的讨论24
  第二节 部派声闻出世入世观31
  第三节 佛陀住世时出世入世观45
  第四节 初期大乘佛教出世入世观62
  第参章 大乘菩萨的意涵及思想溯源65
  第一节 大乘菩萨的定义 66
  第二节 大乘菩萨思想溯源 70
  第三节 大乘菩萨的实践特色 86
  第肆章 大乘菩萨入世思想的理论103
  第一节 《般若经》──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核心 104
  第二节 《般若经》的部类与发展111
  第三节 论《般若经》空义作为大乘菩萨入世的理论依据118
  第伍章 大乘菩萨的实践法门132
  第一节 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的主要修行德目 132
  第二节 入世广行六波罗蜜趣向自他成佛的实作方法 154
  第三节 大乘菩萨入世典范的论述 169
  第陆章 结论186
  第一节 总结印度佛教思想中出世入世之观点 187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展望 191
  参考文献206
  --------------------------------------------------------------------------------
  【参考文献】
  一、藏经类
  (一)大正新修大藏经
  《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别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5册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6册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7册 。
  《道行般若经 》,大正藏第8册 。
  《放光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大正藏第8册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正藏第8册 。
  《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本,大正藏第9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本,大正藏第10册。
  《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
  《大般涅盘经》(四十卷本),大正藏第12册。
  《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大正藏第22册。
  《大智度论》, 大正藏第25册。
  《舍利弗阿毗昙论》, 大正藏第28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大正藏第27册。
  《阿毗达磨俱舍论》, 大正藏第29册。
  《瑜伽师地论》, 大正藏第30册。
  《中论》, 大正藏第30册。
  《大乘庄严经论》, 大正藏第31册。
  《摄大乘论》,大正藏 第31册。
  《摄大乘论释》,大正藏 第31册。
  《发菩提心经论》,大正藏 第32册。
  《注维摩经》,大正藏 第38册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藏 第40册。
  《异部宗轮论》,大正藏 第49册。
  (二)汉译南传大藏经
  《相应部一》,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13册。
  《相应部三》,南传大藏经第15册
  (三)佛光大藏经
  《阿含藏.增一阿含经》, 第1册至第4册。
  《阿含藏.杂阿含经》 , 第1册至第4册。
  《般若藏. 大般若经》, 第22册。
  《般若藏. 大智度论》, 第1册至第5册。
  二、专书
  (一)中文著作
  1、台湾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会《太虚大师全书》第二十四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出版年不详)
  太虚大师着 唐一玄编解《法华经教释》(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年)。
  太虚大师着《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9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平川彰等着林保尧译《法华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台北: 正闻出版社,1988年)。
  印顺导师着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 年)。
  印顺导师着《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 , 1988 年)。
  印顺导师着《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
  印顺导师着《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顺导师着《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86年)。
  印顺导师着《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 年)。
  印顺导师着《菩萨心行要略》(台北:正闻出版社,2005年)。
  印顺导师着《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
  印顺导师着《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辑《佛光山开山二十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辑《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吴汝钧着《空之哲学》《现代佛学大系》33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
  吴汝钧着《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吴汝钧着《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
  吴汝钧着《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
  吕澄着《印度佛教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
  李世杰《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2年)
  李世杰着《印度部派佛教思想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
  依日法师着《六波罗蜜的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年)。
  依淳法师着《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
  屈大成着《大乘大般涅盘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河村孝照着 《法华经概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星云大师着 《我对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佛光学》(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7年)。
  星云大师着《人间与实践 ── 慧解篇》(台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星云大师着《星云大师讲演集》(二)(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
  星云大师着《星云大师讲演集》(四)(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
  星云大师编着《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星云大师编着《佛教丛书·人间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星云大师编着《佛教丛书·经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悟殷法师着《部派佛教系列──实相篇、业果篇》(上编)(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
  悟殷着《部派佛教系列──修证篇 》(中编)(台北:法界出版社 2003年 )。
  郏廷础释译《大智度论》(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张子敬居士讲述 真如居士校辑《大般若经精要》(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张曼涛着《涅盘思想研究》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34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
  陈朝栋着《大智度论概要易读》(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陈慧剑译注《维摩诘经今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杨政河着《华严哲学研究》(台北: 慧炬出版社, 1992年)。
  杨郁文着《阿含要略》(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
  杨惠南着《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出版社,2003年)。
  万金川着《中观思想讲录》(嘉义:财团法人安慧学院文教基金会,1998年4月初版)。
  演培法师释注《入中论诵讲记》(台北:天华出版社,1996年)。
  满义法师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霍韬晦着《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韩延杰着《南传上座部佛教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蓝吉富着《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蓝吉富着《听雨僧庐佛学杂集》(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3年)。
  释正果着《声闻、菩萨行果》(台北:千华出版社,1990年)。
  2、大陆
  王守常 钱文忠编《人间关怀─20世纪中国佛教文化学术论集》(1999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2刷)。
  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何建明着《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姚卫群着《佛学概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年11月一版)。
  洪修平着《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佛源主编《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刘元春着《化导与反思─佛教入世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邓子美着《超越与顺应 ── 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二)日文译作
  上田义文着 陈一标译《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
  中村元着 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木村泰贤着 巴壶天、李世杰合译《人生的解脱与佛教思想》(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木村泰贤着 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社 1991年 )。
  木村泰贤着 演培法师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社 1990年)。
  水古幸正着《初期大乘经典的成立》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水野弘元着 香光书乡编译组译《佛教的真髓》(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2002年十一月初版)。
  平川彰着 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宇井伯寿着《初期的大乘思想》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竹村牧男着 蔡伯郎译《觉与空 ── 印度佛教的开展》(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等着 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
  服部正明·长尾雅人着 许明银译《印度思想史与佛教史述要》(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金冈秀友着 许洋主译《生与死》(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
  神林隆净着 许洋主译《菩萨思想的研究》(上)(下)蓝吉富主编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5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十一月初版)。
  梶山雄一等着 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社,1989年)
  梶山雄一着 吴汝钧译《空之哲学》《现代佛学大系》32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
  梶山雄一着 臧世俊译《空的智能 ── 般若经的现代诠释》(新店:圆明出版社,1995年)。
  (三)日文著作
  平川彰着《平川彰著作集第三卷·初期大乘仏教和研究I》(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97年)。
  平川彰着《平川彰著作集第四卷·初期大乘仏教和研究II》(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97年)。
  平川彰着《平川彰著作集第五卷·大乘仏教和教理と教団》(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97年)。
  西义雄编《大乘菩萨道和研究》(日本京都:平乐寺,1968年)。
  (四)其它
  Arthur Berriedale Keith着 宋立道 舒晓伟译《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D.M. Datta , S.C. Chatterjee 着 李志夫译《印度哲学导论》(台北:幼狮文化事业,1982年)
  Jaidev Singh着 赖显邦译《英汉对照中观哲学概说》(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0年)
  Loiseleur─Deslongchampsz法译 马香雪转译 《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Ven. Piyadassi着 方之译《佛陀的古道》(台北:佛陀教育中心,2001年)。
  三、学位论文
  (一)博士论文
  周学农着《出世、入世与契理契机 ── 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游祥洲着《汉译龙树论典大智度论十八空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4年)。
  (二)硕士论文
  林琦瑄着 《论《维摩诘经》之入世精神 ── 以现代"人间佛教"为说明》(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赵淑真着《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的诠释》(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
  四、期刊论文
  王雷泉着《批判与适应 ── 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印顺思想 ── 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
  李利安着《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哲学研究》(月刊)第七期,2005年。
  李远杰着《走向世间的新佛教 ── 读《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法音月刊》(法音杂志社:北京)1999年第五期)。
  周庆华着《佛教的当代变貌与俗化迷思》《台东师院学报》第九期,1998年。
  周学农着"出世、入世与契理契机"《普门学报》(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林昌明着《经世佛教 ── 太虚的新佛教运动》《普门学报》第十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星云大师着《人间佛教的蓝图》(一)《普门学报》第五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星云大师着《人间佛教的蓝图》(二)《普门学报》第六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星云大师着《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义》《普门学报》第一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星云大师着《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普门学报》第四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张华着《太虚大师和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普门学报》第四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许抗生着《"人间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门学报》第四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陈兵着《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普门学报》第一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游祥州着《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上)《法音月刊》第一六四期,法音杂志社,北京;1998年)。
  游祥州着《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下)《法音月刊》第一六六期,法音杂志社,北京;1998年)。
  游祥州着《论入世佛教与当代印度佛教复兴运动 ── 从安贝卡博士到TBMSG的发展进路》《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佛教弘誓学院,2004年)。
  黄俊威着《佛教涅盘理论的后现代诠释》《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4)(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黄连忠着《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六度相摄观─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探讨》《内明》275期,1995年。
  杨曾文着《二十一世纪的人间佛教和佛教研究》《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桃园县:弘誓文教基金会,2003年)
  杨曾文着《人间佛教的展望》《普门学报》第八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杨曾文着《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佛教弘誓学院,2004年)。
  温宗坤着《六波罗蜜多思想之研究 ── 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佛教学生论文集)第一集(高雄:妙林杂志社,2001年)
  董江阳着《试论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精神批判功能》《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北京,2000年第三期)。
  刘高武着"人间佛教之特性及其思想"《普门学报》第十三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
  蔡耀明着《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佛学研究中心学报》三,1998年。
  蔡耀明撰《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2001年)。
  邓子美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能的结晶(上) ── 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月刊》第一六六期,法音杂志社,北京;1998年)。
  邓子美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能的结晶(下) ── 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月刊》第一六七期,法音杂志社,北京;1998年)。
  邓子美着《人间佛教与大乘佛教关系论》《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桃园县:弘誓文教基金会,2003年)。
  邓子美着《当代人间佛教的走向 ── 由宗教与社会角度审视》《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佛教弘誓学院,2004年)。
  邓子美着《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研究课题》《佛学研究》,1995年。
  邓子美着《论人间佛教的现代品格》《中国禅学》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赖永海着《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主流》《普门学报》第二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赖永海着《人间佛教与佛教的现代化》《普门学报》第五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五、 工具书
  (一)中文
  慈怡法师主编《佛光大辞典》索引一册,正编七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共十册(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蓝吉富主编《印顺·吕澄佛学辞典》共三册(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2000年)。
  (二)日文
  小野玄妙主编《佛书解说大辞典》共十四册(增补版为丸山孝雄编)(日本:大东出版社,自1932年陆续刊行)
  中村元等人主编《仏典解题事典》(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83年)
  望月信亨主编 冢本善隆续编《望月仏教大辞典》共十册(日本东京:株式会社 世界圣典刊行协会,(一至七册)1984年第十一版;(八至十册)1973年第八版)。

 
 
 
前五篇文章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读《坛经》心得

《坛经》中慧能“不识文字”的修辞意义

佛喻禅悟

佛法禅经里的荣辱观

 

后五篇文章

唐代的著名文僧南岳玄泰禅师及其《畲山谣》

敦煌禅宗文献研究

唐五代禅宗文献中的避讳

名士与禅六则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