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现阶段中国社会基本伦理问题与佛教善恶原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现阶段中国社会基本伦理问题与佛教善恶原则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马新满
  内容提要:从传统伦理秩序中寻求伦理资源是本文的出发点。在当代转型中国社会失范、伦理失序的情况下,从佛教伦理中找寻适合世俗社会的伦理思想和原则规范就具有重要意义了。本文试以佛教伦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善恶原则为基础,分析善恶原则及其具体道德规范对现阶段中国道德伦理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转型阶段 善恶
  伦理的核心——善恶
  在伦理失序、社会失范的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寻求伦理资源有两种途径。如果以哈耶克的秩序分类原理为基础,认为:社会伦理秩序既包括传统的自生自发性伦理秩序和建构性的伦理秩序,那么本文就是在传统中去寻求能够治疗今世今时的良药。佛教伦理作为宗教伦理之一,成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实践来源,它对世俗伦理也有重大意义,佛教伦理的核心原则之一——善恶原则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伦理问题有何意义呢?
  (一)伦理学研究和伦理实践:以善恶为基础和出发点
  伦理本身就是道德,指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对道德下定义,从起源角度、发挥作用方式还是内涵等方面来说,最终落脚点还是其内涵——善恶意识,具体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动。善恶问题成为伦理学理论研究和社会伦理实践的核心和出发点。
  (二)现阶段中国社会出现的伦理问题:善恶关系的处理
  伦理道德本身具有历史性。从起源角度来说,按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法,它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不同时代具体伦理道德内容会不一样,每个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尤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传统伦理面临着危机。特别像医学伦理如克隆人伦理问题、器官移植伦理问题等。还有职业伦理道德的空缺也使社会的现代化面临瓶颈。现实的发展客观需求伦理出现更细的分化,使统一伦理成为一个更完整的社会伦理体系。而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遭遇到困境,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异和扭曲。
  当前现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转型时期,从政治体制到经济结构,从社会群体观念到个体心态都历经一次或多重洗礼。尤其以经济为先导的制度改革的同时,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思想和观念,而不是从前那种单一的集体主义伦理道德或传统伦理思想,各种生动鲜活的主义成为人们处理转型时期问题的实用哲学。而这些主义无疑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颠覆和挑战,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泛滥让社会中的人集体感觉到社会伦理道德滑坡,一句话——人心不古。
  具体说来,主要是在以下几个领域。第一,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的变异;第二,职业生活领域——职业道德欠完善;第三,私性生活空间如婚姻家庭生活领域——婚姻家庭道德缺失。而尤其表现明显的是社会公共道德的丧失和变异。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善恶的观念上,现实转型时期的的变异主要表现为善恶不分或善恶颠倒。“在商品经济时代,传统中美好的道德行为因对金钱的膜拜而不再受到尊重,人们的价值观急速向个人本位靠拢,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总的来说,一方面传统道德无法适应社会的新情况,另一方面新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尚未完善。因此,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再到今天“八荣八耻”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的一味良剂了。
  佛教善恶观
  (一)伦理理论基础
  中国佛教伦理建立在人生论——解脱论、缘起论——因果论、人性论——佛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等伦理原则。止恶扬善既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又是佛教道德的根本原则,佛教教义之石。它与佛教的因果论和报应论辨证地联系在一起。
  (二)基本伦理原则:去恶从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经典中经常提到的,非常有名的一段偈颂。也是佛教善恶观的基本表达。佛教伦理旨趣,主要是通过止恶修善以达到精神寂灭境界。佛教劝人为善,则以轮回业报、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等等告诫众生,这对信徒形成很大的威慑力,使人们意识到善虽小而不可不为,恶虽轻而不可为之。此外又以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等为诱导,在一些经中大肆渲染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快乐,以此劝导众生信佛念佛,行善乐施。
  由此,佛教引申出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伦理德目,小乘佛教提倡通过个人的去恶行善的修持来求得个人的解脱。大乘佛教继承改造并发展了小乘佛教的伦理原则,以普度众生为出发点,进而强调“众生平等”、“慈悲喜舍”、“自利利他”、“方便随缘”,以个人解脱和众生解脱的统一为真正的解脱目标。
  (三)基本德目
  佛教伦理德目即佛教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佛教戒律上。中国佛教各宗各派所奉行的戒律是不完全相同的,戒律也有男女、在家出家区别,然从整体来说,主要是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它们内容丰富,针对不同的修行,要求和标准不一,但是五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
  虽然许多宗教都有弃恶从善的主张,但佛教的弃恶从善有独特内容。佛教的善恶观是绝对的善恶观,并附有因果报应说。佛教中的弃恶从善主要包括下几层意思一、菩恶是从心里滋生出来的,人心的本性无善无恶,因一时的念头所引起的真妄及其衍生的善恶均没有实性“真赅妄本,妄彻真源,由此善恶不过是真妄分别而导致的后果。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去妄存真、弃恶从善是有内在根据的。三、善恶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任何理由或借某种名义,可以行恶而以之为荣。在佛教那里,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征服所谓蛮族,也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屠杀异教徒。善恶是自明的,永远不可能由人自己去做论释。四、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轮回中,是上升还是堕落,取决于人自身。总之,以绝对善恶观为核心的劝善止恶是佛教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世俗伦理与佛教伦理
  葛兆光在《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中说:“很有趣的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基本上是儒家的领地,佛教也好,道教也好,最后都是用儒家的是非善恶标准,特别是元明清以后;佛教与道教的社会伦理基本上全部是以儒教伦理为基础的。”又说“如果说,‘善’和‘恶’的伦理原则是根据儒家思想来规定的,那么监督和保证这一伦理原则被大家所遵守,则要靠佛教与道教。”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其形成的一整套信仰机制保证人们宗教道德和世俗道德的实现。 ’
  那么当代社会伦理秩序的正常运行与佛教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是否还有联系呢,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伦理问题又该做怎样的思考?佛教的善恶思想对世俗社会又有何意义?笔者认为葛兆光所论说的佛教监督和保障机制大部分是在佛教伦理思想的意义上,即一层一层的信仰逻辑统摄住了现实行动和思想,从而保证行动的善化趋势。在今天看来,这层意义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着的,无论是作为善化行动的逻辑还是作为思维的惯性存在。我们认为,佛教善恶思想对今天来说,有更多意义上的行动指导或行动标准意蕴。
  (一)个体道德修养:五戒和十善
  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是保证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佛教原有的道德规范中也是以世俗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也即以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健康、美好的关系为重心的。佛教重视个人的自我完善,这种完善在今天看来,更多的是个人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三条准则尤为重要。“去恶行善”、“平等慈悲”、“自觉觉他”。对佛教徒来说,去恶从善是修行的基础和出发点。对普世世界的个体来说,善恶标准是认识世界的起点。
  五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五戒中的首戒是不杀生,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瘦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这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佛教不杀生,主张保护众生。不偷盗戒,是说对他人的东西,未得到物主的许可,决不能擅自取用。不邪淫是禁止居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僧人彻底地禁淫。不妄语即不说谎话,不饮酒是为了保持智慧,利于修持。
  “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从社会功能来看,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无疑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即去掉不饮酒再增六戒而成。十善分为口、身、意三类,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与五戒同,口业有四:不妄语与五戒同;再是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不恶口,即不说粗言恶语,不冷嘲热讽,不恶意攻击,不尖刻批评;不绮语,是指不花言巧语,不说淫秽的话,不唱艳曲情歌。意业有三.:不贪欲,即对他人的财物、权位、妻室,不起占有的邪念;不嗔恚,指对他人不起忿恨之心;不邪见,即不违背佛教的见解。“十善与五戒相比较,两者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中的四个戒也是相同的。但各有特点:十善比五戒更全面,它从思想、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明确地规定了不应当想什么,不应当说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五戒偏重于止恶,十善着重于行善。”当代星云大师提倡的“三好”运动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就是十善的通俗概括。若能做到三好,也就成好人了。可以说,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提倡的是普遍的社会公德。
  佛教的“五戒”、“十善”与舍己、利他、忍让、宽容、普度、普救等行为规范,有利于佛教徒清杂念、净人心、讲和合、重互助、规范言行、和睦相处。上述这些戒律与善行,还常常被佛教徒推向世俗社会,通过影响教外群众,有利于净化世俗人心,理顺教俗关系,促进教俗团结;佛教的戒律与善行,特别是有关不杀、不偷、不妄、不贪以及恶来善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杂来净度等行为准则,又有利于减少社会犯罪,申张社会正义,维持社会安定。佛教的这一伦理,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有积极的规劝作用。
  (二)社会伦理道德:四摄和六度
  佛教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就是要让佛教契理契机地在现代社会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中找到适当“位置”,从而发挥出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从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角度来说,社会转型期系统宗教和泛化宗教伦理大量泛生与复活,其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具有完善人性、淳化民风、和谐人际、安定人心、整合社会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定性、寻求契合、制定政策等方式实现对宗教伦理的趋利避害的社会控制。
  如果说五戒和十善是个体道德修养的基础的话,那么四摄和六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了。中国佛教认为,四摄和六度也是佛教徒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四摄的“摄”是引导的意思,是修菩萨行者引导众生修持的四种方法:一为布施;二为爱语,指用佛教义理为众生说法;三为利行,指教导众生修持;四为同事,指深入众生之中,根据众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化。“这里布施和利行,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存在贫富差别悬殊、弱势群体生存艰难的情况下,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缓和人群之间的矛盾,化解社会动乱、危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六度的“度”是济度、到彼岸的意思,六度是修习由生死彼岸到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一是布施;二是持戒;三是忍辱;四是精进;五是禅定;六是智慧。以上十项,除了禅定和智慧外,其他都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六度一方面要求在实践上牺牲自我,服务他人,一方面要求在认识上具有洞察人生和宇宙实相的智慧,以臻于济度众生、人己同一的崇高精神境界。”
  总之,佛教善恶观有其特定的内涵,也有着普遍的意义。善恶观对培育人们反罪恶感的意识,对推动人心向善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人们对善恶所作的判断,往往反差很大,但是佛教伦理德目中的如“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应是人类生活的共同准则,这对维护现代社会的秩序,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推动家庭结构的巩固都是有益无害的。
  人与人和平共处,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如上所述,佛教伦理富有社会道德内容,若能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伦理准则,以及相关的道德规范,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和诚信的关系。向善的心态或态度对家庭、单位、社会的和谐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前五篇文章

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

佛教言语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哪些契合点

佛教伦理与和谐理念

佛教伦理思想概说

 

后五篇文章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

尊道贵德 养育才器——《禅林宝训顺朱》与现代僧伽教育

《宗镜录》中禅宗资料之意义与开展

禅宗六祖得名小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