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中国禅学通史》——禅之含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国禅学通史》——禅之含义

  高令印

  禅亦名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鸠摩罗什意译为思维修;玄奘译为静虑,也有译为冥想的,都是讲思维真谛。静息念虑,心注一境,即所谓定(止)、慧(观)双举,音(禅那)、意(定慧)兼用,简称为禅。唐僧宗密说:

  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迭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引发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

  禅定是佛教各宗派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为其所共有。由禅定而引发智慧,定慧结合,从而达到成佛的目的。十六观禅,是说在禅定中观想日、水、地、宝树、八(人)功德水、总、华座、像、一切色身相(佛真身)、观世音、大势至、普、杂、上辈上生、中辈中生、下辈下生等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旧称三摩帝(提),意为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佛书有谓“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有两种念佛三昧,一是默想佛之法身或默念佛名,是为因行念佛三昧;二是通过上述修行而达于心人禅定或见佛身现前,名为果成念佛三昧。般舟,是梵文pratyutpa—nnasmandhi的音译,意为常行道或佛立,这种修行以90天为一期,其间无休止的常行,行、声、意皆念和定于阿弥陀佛。禅为定慧、止观的结合,定、止到一定工夫,即出现慧、观之境界,以至于成佛。隋朝天台宗智颖说: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坠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伏结,即制伏系缚,意为断除烦恼;胜因,特殊的善因,即制伏烦恼的能力。智顗在这里深刻地阐明了禅为定慧一体,在成佛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唐朝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望心为禅也”。慧能说:“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神会说:“今言禅者,见本性为禅。”这种禅宗之禅和上述佛教的修行之禅不同,是一种佛性论。

  这样,禅就具备理和行两个方面的意义。宗密说:

  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原注: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原注:《涅盘》等经);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

  在这里,宗密明确地把禅分为理与行两个方面的意义。上面所讲的修行之禅为行,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之禅则为禅理。上引宗密讲“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这是说,有人不懂得禅有理行,光讲禅理,是搞不清楚华竺禅之区别。印度禅重行,重理才是中国禅的特征。禅理讲佛性,也就是讲成佛的根器和可能。佛性叫如来藏识——众生在成佛之前所,具有的清净自性,因烦恼隐覆而不显(如来藏)。佛教认为,心为万法之本,能分别显现一切诸法,故名心地。佛经有谓,“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对于禅之理与行的关系,宗密又说:

  言本无事者,是所悟理。谓心境本空,非今始寂。迷之谓有,所以生憎爱等情。情生诸苦所系,梦作梦受。故了达本来无事(等),即丧己忘情。情忘即度苦厄,故以忘情为修也。

  在宗密看来,人的心性本来空寂“无事”,由是非善恶所“迷”,为憎爱等情所系,通过修行复原“本来无事”,即是“悟理”。

  二禅之分类

  禅作为修行方法,至为广泛。凡通过修行而达到一定境界者,皆可称之为禅。因此,对于禅之分类五花八门,有种种说法,提出各种各样的禅法。婆罗门仙人所修为非想非非想禅,小乘修四谛十二缘起禅,大乘修六度禅,法相宗修五重唯识禅,天台宗有三谛三观禅,华严宗有十玄六相法界观禅,真言宗有三密瑜伽禅,还有一味禅、五味禅,以至老婆禅,等等,或直接或间接,或积极或消极,很不相同。元朝明本列举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禅学及其实践。他说:

  或有以枯形死态、冥心壁观之谓禅,或有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谓禅,或谓微尘法界、明暗色空、动植纤洪、飞摇蠢蠕、当机不昧、睹体全真之谓禅,或有拨开万象、透过色声、坐断有无、不立凡圣之谓禅,或有向四大五,蕴中认个昭昭灵灵、闻见觉知之谓禅,或有放下身心、休歇万事、一念不动、六情不摇之谓禅,或有以临济一唱、德山二棒、灵山拈花、少林得髓、繁兴大用举必全真之谓禅,或有以德山托钵、云门话坠、赵州勘婆、洞山三顿棒等谓之“向上一关末后一句”、扭转面皮露出牙爪、活路生机不容近旁者之谓禅。……略而言之,如此所见,并是情存取舍,意涉所依,用为机关,坠为窠臼。

  在这里,明本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禅持否定的态度,认为皆不能脱生死而成佛,没有真实的意蕴和实际的效用。

  首先要区分的是外道禅和佛教禅。《楞伽经》曰:

  大意,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缫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枉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隋智顗说:

  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此是讲修行之种类,其中自性禅可能是指达摩禅。

  其次,在佛教禅中,又要区分一般佛教之禅和慧能禅宗之禅。前者实行坐禅,根据经论和戒律,“藉教悟宗”,主张渐修,称为教门之禅,此禅太虚谓有4个阶段,即安般禅、五门禅、念佛禅、实相禅;后者抛开经论和戒律,实行参禅,“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顿悟,称为宗门之禅。太虚将达摩以下的宗门禅分为4个阶段,即悟心成佛禅、超佛祖师禅、越祖分灯禅、宋元明清禅。佛教有所谓教内和教外之别。释迦牟尼佛以言语传授的,由弟子记录下来,叫做经,因此经是佛语,谓之教内之法;释迦牟尼佛离开言语,直以自心传与他人之心的,即不立文字(心印、默许),叫做教外别传。因此,诸佛代代心传之佛意,至达摩之再传,谓之祖师禅。学界对如来禅、祖师禅有不同说法,下面第1章有较详细的考述。

  对于禅的分类,宗密分为五种,叫做五味禅。他说:

  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原注:上四类皆有四色四空之异也);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入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咸圣,疾证菩提;失即成邪,速入涂炭。先祖革昧防失,故且人传一人,后代已有所凭,故任千灯千照信。

  在这里,宗密从低级至高级,渐次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前两种包括印度之瑜伽(多用舌抵上颚以制心处息)在内为世间禅,即不入佛门所修之禅定。小乘禅以下为出世间禅。小乘禅之基本内容为四禅八定,下面第1章详述之。关于大乘禅,《法华经》曰: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智见,力无所畏,欲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虽皆修大乘禅观,亦有所不同,如华严宗为—真法界观、天台宗为三止三观等。

  依据以上的论述,可以把禅归结为下列类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照上引宗密的说法,在达摩未到来之前,中国禅可归为一大类,即表中所列小、大乘禅;达摩禅“迥异诸门”。而“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宗密叫做最上乘禅,并判此禅有三宗。“禅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息妄修心禅主要指北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改造印度传人的佛教以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需要。当时,伴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往南方转移,中国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方转移,需要一种新时代的思想意识。慧能把印度式的佛教改变成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佛教,创立禅宗南宗。随之其后继者又创立五宗七家,和儒、道鼎立发展,三家不断综合,最后融会成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正宗思想。因此,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把佛教真正中国化,开辟了佛教在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奠定了佛教进一步兴盛的基础。到中唐以后,佛教其他宗派先后衰落,或传播范围逐渐缩小,而禅宗却更加兴盛,不仅遍及全国,远播朝鲜、日本等国,而且传至近代。禅宗和儒家、道家、道教互相融会而成三教合一或儒佛一致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波及和影响各个思想领域的所谓禅学或禅悦,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渊源或接近于慧能以后的禅宗思想的。禅学是中国后期思想史的最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禅宗把佛教信仰从遥远的彼岸世界移植到每个人的内心,把依靠佛教的经论和戒律改为只相信自己的主观信仰或觉悟,禅宗在当时佛教各宗派看来是个异端,是对佛教的否定。但是,它同时又是一种肯定,因为禅宗所强调的人的主观信仰或觉悟,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重复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思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用自己的主观精神成就了无上正觉,即所谓成佛。佛的意思就是觉悟,即觉悟人生的究竟,解决生死的问题。应该说,禅宗比较接近于释迦牟尼说教的原意,更多地保留了释迦牟尼的遗教。这样,禅宗好像使佛教又回到它的出发点,像是一个“圆圈”。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大乘佛教再到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是一个大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的“圆圈”。因此,慧能以后的禅学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我们说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学使佛教又回到了它的出发点,只是从形式看的。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思想是出世的,而慧能以后的禅学却把佛教从彼岸世界移到每个人的内心,使佛人性化,把般若(智慧)的绝对超越性实体还原为一般人的觉悟,因而就把佛教由出世推向人世的方向。禅宗由中唐至宋明,僧徒关系家族化,师徒相传有如父子继承;其教义不断世俗化,把宗教生活看成是日用常行,强调平常心是道,禅即生活。慧能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慧能禅学拆除了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现实社会)之间的樊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类的一切生活,都当成佛的体现,宗教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这样,慧能以后的禅学使佛教从否定人世间的一切,反过来又肯定了人世间的一切,这从佛教本身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进步现象。

  慧能禅学把佛教世俗化和人格化,把佛的管辖范围扩大了,使它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学说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由前期到后期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从唐末到宋明,一些理学(道学)家都出入佛老。他们吸取禅学中的思辨命题,像吃营养强身一样充实和提高儒学,形成为直接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宋明理学。这就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禅在本质上是一种见性工夫,它能启示人们从各种桎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中国禅能使人们破除迷妄而把内在隐藏的活力发挥出来。这种思想对后来中国进步和激化的思想家的影响很大。他们接受禅宗以主观信仰为是非标准的思想,促进了进步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上有不少进步的、激进的思想家,如明代的李卓吾、近代的谭嗣同等人,受到禅佛思想的影响,怀疑传统,批判迷信权威,抗议不合理的压迫制度,要求自由平等,显示出中国社会近代化(现代化)的趋势,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前五篇文章

《中国禅学通史》——南宗正宗地位之确立

《中国禅学通史》——梵华禅之中间环节

惟贤法师:法华经要义

惟贤法师:金刚经精义

惟贤法师:评《禅的禅外说》

 

后五篇文章

法华经的思想及其实践方法(二)

恒强法师:戒律与生活

近十年唯识学研究综述

净土法门与他宗之圆融无碍

净土念佛二三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