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唐代的观音崇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唐代的观音崇拜

  摘要:唐代僧俗朝野盛行佛教偶像多元崇拜,其中以崇拜观世音菩萨最为突出,达到狂热地步,可分为与佛教精神相吻合的内涵型和由佛教精神引申、衍化出的外延型两类现象。关于观世音得名的原由,十六国时期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其对世间"观其音声"。经中又略称观音,是为了适应五言偈句式,在保留名字含义的前提下所做割裂式处理。观音略称既然出现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而太宗之后的唐朝,观世音全称依然行用,那么,观音略称绝非如任继愈等人所说唐代避太宗名讳所致。在唐代,观音大致定型为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柳枝的女性形象,除了不同佛经有不同性别说和"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说,中外僧人的造神活动,以及人们对妇女自然属性的认同以外,还与当时妇女地位相对崇高有关。从唐初观音能在避讳方面搞特殊化,到唐末皇帝不拜观音,说明菩萨与皇权的关系最终理顺,体现出社会的微弱进步。

  一、唐代观音形象的定型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僧俗朝野形成了对佛教偶像的多元崇拜,其中以崇拜观世音菩萨最为突出。观世音略称观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关于观世音得名的原由,《妙法莲华经》卷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下简称《观音品》)有这样的说法: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称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说观音神通广大,对于声音不是如同通常那样用耳朵听的,而是用眼睛观察的。唐人相信这一点,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即说:"普观察一切音声。"(《全唐文》卷222)《正法华经》卷10《光世音普门品》则译为:"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难可限量,光光若斯,故号光世音。"后代的观音形象,是身着唐服、善目长发的女性,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柳枝,这在唐代已经大致定型,尽管当时也有面作男相,留着髭须的。洛阳龙门万佛洞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雕造完毕,洞口南侧有观音立像浮雕,左手提净瓶,右手举麈尾,虽然胸部尚未明显隆起,但臀部宽大,腰肢纤细,已像一个身姿婀娜、含睇微笑的女性了。洛阳古代艺术馆收藏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和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的造像碑,都有左手提净瓶、右手扬起的观音石像。观音形象的大致定型,我认为当与下列几点情况相关:

  (一)关于观音的性别,《小乘经》说是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悲华经》说是转轮圣王无诤念(阿弥陀佛)的长子。观音本是神话人物,既然佛经说法不一,人们便可以随意地塑造其形象。

  (二)《叶衣观自在菩萨经》说"其像作天女形",《观音品》说观音能"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这为观音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请观世音经》说观世音持杨枝净水为流行瘟疫的毗舍离城除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描绘其形象,也有"一手把杨枝"、"一手把澡罐"的说法。初唐僧人启芳、圆果崇奉净土宗,"共折一杨枝于观音手中,誓曰:'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至期鲜翠也"。(《宋高僧传》卷24《僧衔传附启芳圆果》)何国僧人僧伽来华五十多年,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去世。他为唐人治病,"或以柳枝拂者","或掷水瓶",被人说成是"观音菩萨化身也"。(《宋高僧传》卷18《僧伽传》)唐玄宗时,中印度僧人善无畏说来华前天旱求雨,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注水于地"。(《宋高僧传》卷2《善无畏传》)军持即净瓶一词的音译。这些不断的造神活动,逐渐使观音的形象具体而丰富。

  (四)这一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崇高,武则天能称帝,与这一时代背景有关。她称帝前,僧人编撰《大云经》为她制造舆论。此书虽佚,但从其它资料中仍能找到一些线索。前代翻译的《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卷4说:佛告诉净光天女,"汝于尔时,实是菩萨,现受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得大自在"。卷6又说:"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中所有国土,悉来奉承,无违拒者。"敦煌残卷《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解释道:武则天在佛的授记下,"王南阎浮提一天下"。武则天称帝后,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又在华译出《宝雨经》,卷1说:佛对东方月光天子说:你在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正法教化","养育众生"。武则天因此便宣称自己当皇帝有来历,是"曩劫植因,叨承佛记"。(《全唐文》卷97《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她于是加尊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社会上也这样看待,贾膺福《大云寺碑》一文即说:"菩萨成道,已居亿劫之前;如来应身,俯授一生之记。《大云》发其遐庆,《宝雨》兆其殊祯。"(《全唐文》卷259)宗教现象不过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世间既然有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佛教中当然也可以出现主宰人类命运的女菩萨。于是观音的性别,便可借政治力量而确定下来。

  (五)人的习性、品质固然要从属于各自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分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性别、天性等因素,前者是社会属性,后者是自然属性。一般地说,妇女慈祥善良,温柔敦厚,因而自古便有"妇人之仁"的说法。对于这位不分贵贱贫富贤愚和男女老少,而普度众生、随类化度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月面光舒,净虑庄严"(《唐文续拾》卷13,佚名《观世音石像铭》)的女性形象,也是符合生活逻辑的。

  二、狂热的观音崇拜风气

  僧人方面,不断地翻译和持诵有关观音的典籍。唐高宗时期,来华印度僧人尊法、智通分别译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和《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皆是密教经典。僧元康居山野间,"恒务持诵《观音》,求加慧解"。(《宋高僧传》卷4《元康传》)当僧人遇到危难时,总是免不了称念观音名号,乞求解救,事例详下。晚唐时来华的一位印度僧人,还附会《华严经》关于观音住在普陀洛伽山的说法,说观音曾在浙江舟山群岛现身说法,因而称当地小白华山为普陀山。日本僧人慧萼由山西五台山请观音像回国,路过这里,被风阻隔,不得归去,就与当地人修建一所"不肯去观音院"。于是,南海普陀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

  世俗方面表现亦很突出。秦王李世民在河南荥阳平定窦建德后,在广武山于夜雨朦胧中见"东南云际,光焰射天","观音菩萨,金身毕露",便"顿首拜瞻"。于是上报朝廷,唐高祖便下令在当地建立观音寺。(《全唐文》卷146,陆元朗《敕建广武山观音寺碣》)民间不只是称念观音名号,还大量造观音石像、绣像。张说解释道:观世音菩萨"心入万有,身包大空"。"日月有尽,光明无际;天地有终,神通不灭。礼其形像,随缘而成功;称其名号,因时而获果。"(《全唐文》卷222)有人发愿绣像,竟然"泪逐声尽"。(《全唐文》卷783,穆员《绣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赞》)司空图作《观音忏文》,表示:"所期劫盖微尘,不竭依投之恳;庆流末裔,共成香火之缘。"(《全唐文》卷808)有则小说把民间崇拜观音的情况描绘得很具体,说终南山灵应台的塔中有一尊观音铁像,众人传说观音曾在这里现身,铁像经常放光。长安市民竞相礼谒,有时百千成群,同宿于台上,礼念求光。有人说常见圣灯出现,或在半山,或在平地。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四月八日(佛诞节)夜晚,众人合声礼念,见西南边出现"双圣灯"。一位兵士呼唤着"观世音菩萨",扑向前去,"忽然被虎拽去,其见者乃是虎目光也"。(《太平广记》卷289)

  总之,唐代的僧俗朝野对观音的崇拜,达到了虔诚而狂热的程度。

  三、内涵型观音崇拜

  观音崇拜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内涵型和外延型两类。内涵型指与佛教精神相吻合的现象,有如下一些事例:

  唐帝室自称是道教祖老子李耳之后,因而抬高道教,压制佛教。僧人对此极为不满,法琳竟冒着大不敬的风险,奋起抗争。他说李唐皇室出自代北鲜卑族,姓氏达闍达译为汉语作李;而李耳之父名韩虔字元卑(这里用谐音攻击他寒蹇卑下),是个独眼、无耳、跛足的穷光蛋,一生娶不起妻,72岁时和邻里老婢私通,在李树下生下李耳,因以为姓。唐太宗大怒,下令将他处死,七天后执行;还说:你著论宣称念观音者临刃不伤,我赦你七天,由你念观音,到时候看是否刀枪不入。另外,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有罪犯称念观音名号而枷锁自落、临刑时刀杖段段折断的画面。

  僧怀让住衡山观音台,僧玄至触犯刑律,希望怀让救护。怀让"早知而勉之",玄至脱难,说怀让是"救苦观音"。佛教说法以为观音忌日是九月十九日。怀让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八月十日去世,后来,衡阳太守令狐权"舍衣财以充忌斋,自此每岁八月为观音忌焉"。(《宋高僧传》卷9《怀让传》)

  僧玄奘西行取经,一路上历尽艰辛,常依靠称念观音而化险为夷。一次,接连四五天滴水未进,人马饥乏,几乎丧生。他"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说:"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到第五夜半,终于有气力继续前进,忽然发现草地水池,"人马俱得酥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

  神功元年(697),武周和契丹发生军事冲突,武则天敕令僧法藏依照经教阻遏契丹内侵。法藏建立十一面观音道场,置像行道,几天后,契丹军队即看见武周军队无数神王之众,观音也浮空而至,武周因而获胜。武则天下敕表彰道:"贼众睹观音之像","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大正《大藏经》卷50,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僧文照愚笨,梦中受《聪明经》,"自此聪敏日新,辩给在口,时谓为观音附丽于厥躬也"。(《宋高僧传》卷25《文照传》)净土宗僧人岸禅师见观音、势至出现在空中,经久不消失,写赞语道:"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宋高僧传》卷18《岸禅师传》)净土宗僧人慧日在北印度礼谒观音像,叩头绝食七日,夜半时分,见观音空中现身,对自己摩顶授记道:"汝欲传法,自利利他,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劝令念佛诵经,回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慧日"断食既困,闻此强壮"。(《宋高僧传》卷29《慧日传》)

  当过县令的何昌系,生日时绣成观音等身像,瞻仰礼敬,"将令功德池水,溉灌其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即行为、语言、思想,各有善恶,影响自己是否得到解脱);菩提(佛教智慧)根芽,发生于一雨"。(《全唐文》卷389,独孤及《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序》)崔绰妻李氏,父死后绣成观音像,希望"徼福上圣",保佑亡灵。(《全唐文》卷519,梁肃《绣观世音菩萨像赞序》)穆员的小妹绣观音像,"灵以指集,庆将缕延",希望因此得到"潜护","无妄之疾,有生之害,何从而来哉!"(《全唐文》卷783,穆员《绣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赞》)摄资州录事参军邓暗到任两月,被猾吏诬陷而停职,就发愿造观音像,终于官复原职。他认为:"若非圣力所加,安得无移旧贯。"(《唐文续拾》卷6,邓暗《造观音像记》)李从晏妻许氏想生个男孩,"常持《观音普门品》",梦神光烛身而怀孕,终于生了个聪明端庄的男孩。(《宋高僧传》卷17《道丕传》)

  这些现象与《观音品》的说法和净土宗的宣传密切相关。《观音品》说观音为了普度众生,能根据解救对象的身份和根机的不同,示现出33种应化形象,救12种大难,并且有求必应,如愿以偿。比如:"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若为大水所漂","即得浅处";"临当被害","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手铐脚镣枷锁,"皆悉断坏,即得解脱";恶鬼毒蛇猛兽等,都不至于加害于人,反而"疾走无边方";雷电雨雹会"应时得消散";争讼能赢,打仗能胜;各种烦恼痛苦,"以渐悉令灭";想生儿生女,"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等等。要想得到这些好处,极其简便,只消称念观音名号即可。这便是所谓"念彼观音力",因为"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对于这段经文,梁肃解释道:"盖变动不测之谓神,穷理尽性之谓圣,慈悲广运之谓力。三者一贯,是谓妙觉。"(《全唐文》卷519,梁肃《绣观世音菩萨像赞序》)而这一切,全集中于观音一身。

  净土宗更做了富于诱惑力的宣传。《无量寿经》说:西方十万佛土之外,有个净土,叫极乐世界。这里黄金为地,七宝庄严,昼夜六时,天雨宝花,风是香风,水是宝水,各种神鸟鸣叫着悦耳的声音。极乐世界的主人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是他的左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修净土的人只要呼唤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圆满时,二胁侍就会接他到净土,永远脱离痛苦。届时,想要什么,就能立即得到什么:"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室二室,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唐代还存在着种种苦难和不幸,受着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束缚的广大民众,难免要把摆脱苦难、不幸和争取公正、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力量身上。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无意成佛,只乞求佛教的佑护和解救。佛虽然崇高完美,但既不可望又不可即。观音是菩萨,地位虽低佛一等,却仍然对人生和宇宙的究竟大彻大悟,达到解脱境界,既能利己,又能利他。她以游于娑婆世界(人世间)普度众生为己任,随叫随见效,不摆架子,不要代价,公正无私,神通广大,被看作是人类的救星和公仆。加上净土宗对于极乐世界的乌托邦式描绘,更调动了人们的热情,完成从秽土到净土过渡的使者,又有这位观音菩萨。因此,她赢得了人们的信仰和崇拜。这自然是人造的神话偶像,是宗教呓语,人们未必不能看出其中的破绽,但观音崇拜却未曾稍减,可见这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和虚幻不实的希望。

  四、外延型观音崇拜

  唐代观音崇拜不只是仅仅沿着一条轨道单向发展,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所引申、衍化,表现为外延型的内容。有这样一些例子:

  侍郎蒋凝长相标致,每到谁家,都被看作吉祥的征兆,被人们唤作"水月观音"。(《北梦琐言》卷5)进士薛调除了长相标致以外,为人还非常宽厚,被人称为"生菩萨"。(《唐语林》卷4)裴谈和任瓌皆以惧内著称于公卿间,或自称妻子"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本事诗》);或自称"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太平广记》卷248)这里提到的菩萨,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就是观音,但通过本文的叙述,可以推知这里是特指观音,至少是包括着观音的。在这样的场合,观音被当成真善美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热爱。不过观音毕竟是"神",人们对她的热爱不可能像世俗那样随便和狎昵,总还是多少带着一些敬畏感的。

  上元二年(761)唐肃宗庆生辰,在宫殿内设置道场,让宫女装扮成佛、菩萨,卫士装扮成金刚神王,披坚执锐,守卫在佛、菩萨宝座旁,"焚香赞呗,大臣近侍作礼围绕"。(《南部新书》卷壬)这里的菩萨当然也包括观音。这是娱乐活动,借佛教来增添庆生辰的欢乐气氛。这时,观音不再负荷什么救苦救难的责任,而是参与了人间的喜庆活动,充当了一个轻松而开心的角色。

  一位姓苏的青年在洛阳任县令,有善政,调离后,当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西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张说前揭文记其本末,说:"模宰官之形仪,现轮王之相好。……知妙容之常在,睹永劫之因缘。盛德相传,与此山而终始,不其伟欤!"并勉励他调任后"德业日新","致大君于尧舜,绍曾构于韦平"。(《全唐文》卷222)洛阳民众把这位芝麻官比作活菩萨,为他不惜耗费大量钱财雕造模拟像,那意义远远超过为他修生祠或造遗爱碑。人们讨厌官吏虐民害物,中饱私囊,尸位素餐,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舞文弄法;希望他们正直公正,勤于职守,关心民众疾苦。这在当时无疑是正当的政治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观音从天国被引进人间,成为清官和公仆的象征。

  五、观音和皇权的关系

  观音菩萨和皇权的关系,在唐代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理顺过程。

  唐初,唐太宗指示法琳念七天观音再行刑。届时法琳说:自己未念观音,"唯念陛下","陛下子育群品,如经即是观音"。"陛下若顺忠顺正,琳则不损一毛;陛下若刑滥无辜,琳有伏尸之痛。"(《唐护国沙门法琳别传》卷下)太宗免其死罪,流放于益州。法琳将太宗比作菩萨,并不全是谀辞,而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佛教认为:菩萨应世,成为转轮圣王,因乘驾的车轮分别为金银铜铁四种金属,就相应地称为金轮圣王和银、铜、铁轮圣王。四圣王等级有别,金轮圣王最崇高,统治四天下,其余依次递减一个天下。太宗在《大兴善寺钟铭序》中宣称:"皇帝道协金轮"(《全唐文》卷10),便以金轮圣王自居了。武则天宣称自己是男性菩萨弥勒(又译为慈氏)应世下凡,变现为女相,以皇帝身份统治天下,所加尊号即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这样,从逻辑上说,观音菩萨和世俗皇帝是平级的。但是,中国人自古便有敬畏天地神灵的观念,太宗也不能完全免俗,于是出现上述"顿首拜瞻"观音菩萨的事,尽管那时还是秦王。

  观世音略称观音,所有书刊都说是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所致。一批知名学者从而鼓吹之,影响至广,似乎已成定论。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473页"观世音"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第5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第二集所收白化文《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一文(第218页);同文又收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书(第221页);北京中华书局主办《文史知识》1997年第4期所刊王树民《八仙小考》一文(第34页),等等。其实,这是一种习而不察的错误说法,应该予以澄清。在唐太宗之前,观世音已略称观音了。《妙法莲华经》是十六国时期的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在《观音品》的五言偈中,"念彼观音力"句共出现13次,还有"汝听观音行"、"观音妙智力"等句。可以推想,观音略称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五言诗的句式。五言诗中的其余词汇不便省略,又要考虑句子中的节奏,只好在观世音的名字上打主意。中国古代对人名流行割裂式简称,如把司马迁、东方朔、诸葛亮割裂简称为马迁、方朔、葛亮,复姓竟成了单姓,实在不伦不类。但观世音名字的含义,是所谓普遍观察世间一切声音,若割裂式简称循例省略头一个字,剩下"世音"二字,或者简称为"观世",都无法体现其含义,因而只能省略"世"字,而简称为"观音"。十六国时期,唐太宗尚未出生,绝不至于要避他的名讳。唐太宗双名,称帝后"令天下不连言者勿避"。(《资治通鉴》卷199)因此,大臣李世勣当时仍行其名,太宗去世后,才"单名勣焉"。(《旧唐书》卷67《李勣传》)民部也在太宗死后改称为户部。观音则不是这样,唐太宗死后仍行全称,上述唐高宗时所译密教典籍,以及上引张说等人的文章,都作"观世音"(参见注文中穆员、独孤及、梁肃等人文章的标题)。观世音能在避讳方面搞特殊化,当然也反映了唐代菩萨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既是平级,又有高下之分,因而就有谁服从谁、谁凌驾在谁之上的问题。

  这种关系一直绵延了很长时间,人们不以为怪。中唐时,唐文宗有次吃蛤蜊掰不开,就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致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覆之,赐兴善寺,令致礼之"。僧恒政解释道:"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这还是说皇帝就是菩萨,故观音相应地现菩萨身而为皇帝演示佛法。文宗"深信焉",于是"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宋高僧传》卷11《恒政传》)

  晚唐时,情况发生变化。著名的佞佛皇帝唐懿宗幸左军,见观音像,连忙致礼,而观音像竟陷地四尺深。侍臣解释道:观音不敢接受皇帝的顶礼膜拜,是因为"陛下,中国之天子;菩萨,地上之道人"。(《唐语林》卷7)懿宗听罢,非常高兴。这里的说法和上文所引很多地方一样,非常荒诞离奇,我们不必泥看,只须体会弦外之音。佛教虽然做了许多出世宣传,塑造了很多圆满、圣洁的形象,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毕竟是世间的一种力量,它不可能不接受国家的管束。事实上,佛教一直在为国家服务,一些上层僧人不过是穿着袈裟的国务活动家,和不享受国家俸禄的编外政工干部。法藏可以参与国家同契丹的战争,又在武则天病重时唐中宗复辟的政变中"内弘法力,外赞皇猷"。(大正《大藏经》卷50,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禅宗领袖神会主持剃度僧人,收取香水钱,作为政府平定安史之乱的经费。有的僧人,"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上言依于仁,与人下言依于礼"。(《宋高僧传》卷14《法慎传》)这全然是在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为标准,广泛普遍地对各界人士做政治思想工作。受过僧人开导的人,"贫则施,暴则敛,刚则随,戾则顺,昏则开,堕则奋,自荣者慊,自坚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义",因此,僧人的"阐教度生",是"助国家之化"(《宋高僧传》卷6《宗密传》引裴休语)的。这样,佛教只不过是打着一块"出世"的招牌在入世用世,那就必然要纳入国家的轨道,接受皇权的管束。祠部、鸿胪寺和功德使,便是国家设置的管理佛教的机构和人员。这种管理一直在起作用,愈到后来愈益明显,愈益名实相副,也愈益需要调整关系。特别是经过唐武宗会昌毁佛,佛教受到致命的打击,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观音菩萨才有可能还其"地上之道人"的本来面目。在人们看来,皇权凌驾于全社会之上,无所不统,当然应该在佛教面前摆摆架子,耍耍威风,皇帝不该再拜观音菩萨了。观音与皇权的关系最终理顺。这体现了人们对宗教的极其朦胧的觉醒,以及社会的微弱进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1997年修改)

 
 
 
前五篇文章

五加行——皈依发心的修法和功德

唐皇帝迎供佛骨

《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

药师佛何以持塔之意义略探

亚青寺大圆满传法特色

 

后五篇文章

论天台宗对高僧虚云法师的影响

密宗的供养理趣

汕头大型汉白玉《观音》立像欣赏

上师瑜伽——念诵仪轨(丹真秋培仁波切著述)

上师瑜伽——入座前行及共同外前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