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白话文:佛经概说 五、佛说四十二章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白话文:佛经概说 五、佛说四十二章经

  题解

  《四十二章经》,全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

  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通解大小乘经典;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於是迎请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他们带回中国第一批佛像经卷,也是中国有出家沙门之始。二人居於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译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

  本经乃择录诸经意译所成,共计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只作简要说明,而重点在阐述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教义,并明示出家学道之要。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

  本经在佛教里不属於任何宗派,但是禅宗特别重视这部经典,因为禅宗有所谓「佛祖三经」:一是《四十二章经》,二是《佛遗敦经》,三是《鸿山警策》。

  本经的特点有四:

  一、辞最简妙:本经只有二千余字,译者以简洁的文字含摄多量的义蕴。因此,每章字句力求精简,文气雅驯,异於後世直译诸经。

  二、义最精富:本经包含大小乘经义,凡三藏十二部教理及後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皆不离此经,其义之精富可知。

  三、译最古真:本经在中国为最早之译经,後世经论译名多由此出,如四谛*轮、无为法等。佛教人於中国,以帝王躬亲倡率,则自此经开始,其渊源甚明。

  四、传最平易。依前三胜,传诵自易。本经流传之广,中、日、英、法皆传。

  本经之异译本甚多,有华文、日文、英法等异译本。分述如下:

  (1)华文异译:

  所传版本主要有三种:

  ①宋藏、元藏、高丽藏所收本,最能保持本经的古型。

  ②宋朝真宗注本,收於明朝之南藏。

  ③宋朝守遂注本,是禅宗佛祖三经之一,流传较广,明朝智旭之解、了童之补注,及清朝道霈之指南、续法之疏抄等,都采用此本。

  (2)㈡日文异译:

  ①国译《佛说四十二章经》  山上曹源译

  ②现代意译《四十二章经》  里见达雄译

  ③意译《四十二章经》    高畠宽我译

  (3)英法异译:

  ①比儿译  英文版  公元一八七一年

  ②铃木大拙译 英文版  公元一九○六年

  ③费儿译  法文版  公元一八七八年

  本经收录於全局丽藏》第二十册、《碛砂藏》第十九册、《龙藏》第五十二册、《□正藏》第二十五册、《大正藏》第十七册。

  概说

  一般经文,开头均先载明时地,後出请问之人;本经开端即出经义,载明世尊成道说法的前後事迹,这是本经极有特色的序分。

  接著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为正宗分: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本;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乘善恶通义,说明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说明大乘不共行,并包括六度万行。如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为布施度;第十三、十四章为持戒度;第十五章为忍辱度;第十六章为禅定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六章为般若度;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为精进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总明教、理、行,说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最後第四十二章总结全经,说明佛陀以智慧观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本经为入道之门,僧俗皆可受持。本书仅摘录部份重点精华概述之。

  第五章、转重令轻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因为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因此,佛陀说:修行的人要忏除罪业,罪灭福生,修行才能得道。如果犯了罪过,却不知道要赶快忏悔,停止犯罪的心,那么日积月累,等到「罪来附身」,就如江河之水汇归大海,日渐深广。反之,假如自知有过而认错不隐藏,快快忏悔,改恶行善,那么罪业一定会忏除消灭,譬如有病,多喝开水,让恶汗冒出,病就能渐渐痊愈。因此佛教有忏悔法门,教人忏悔改过,罪自消灭。

  第七章、恶还本身

  佛陀以「不受礼」的譬喻,说明为恶者终将自受业报,劝人切莫为恶。

  佛陀如是说……

  有一个坏人听说佛陀是一个严守道德,而且行大仁慈的人,就故意跑来骂佛,佛陀只是沈默不语。等到坏人骂了以後,佛陀心平气和的问他:「如果有人拿礼物送人,而对方并不接受,最後这个礼物是归谁所有呢?」

  坏人回答:「礼物送人,既然对方不要,那当然要自己拿回来啊!」

  佛陀说:「这就对了,你刚才骂我,就好像送了礼物给我,现在我不接受,请你把礼物拿回去吧!」

  佛陀进一步举譬说:有人骂我,我不接受,是骂者自己造作恶业,灾祸终究会归於自身,犹如手敲桌子,必然有响声回应,又如影子必随身形一样,是无法免离的。因此做人要谨言慎行,切莫造作恶业,以免自食恶果。

  第八章、尘唾自污

  佛陀以「仰天而唾、逆风扬尘」,结果终将「尘唾自污」的道理,说明「恶人害贤,祸必灭己」。

  佛陀说:「假使有恶人要陷害贤能的人,正如朝著天空涕唾吐痰,痰唾吐不至天,反而掉下来落在自己的身上;又如逆风抛洒灰尘,灰尘洒不到对方的身上,反而飘落到自己的身上。贤能的人是不可以伤害毁谤的,伤害毁谤贤能的人,最後灾祸必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词说得好:「朋友!快要过年了,放下你的枪,回家过年吧!不要以为枪炮打出去是伤害到别人,枪炮出去,你的一生就完了。」所以做坏事害人、骂人,等於是在害自己、骂自己,最後受伤最深的还是自己。

  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佛陀列举人有二十种难,说明修道的障碍很多,同时也表示能够学佛修行,是乃莫大的福报。

  「贫穷布施难」:自己贫穷得一无所有,纵使想要布施他人都很困难。

  「豪贵学道难」:蒙门富贵之人,每日耽於享受都来不及,那会想到要学道呢?

  「不说是非难」:要一个人不说是非很难,因为人有说是非的习惯。学道的人要特别注意,要能养成光明磊落、正当正派的性格,尤其当有人说话怕我们听到,就下要去听,不要让人为你而罣碍。听人隐私是非,会惹来灾祸麻烦上身,因此学道之人要:「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 。

  「会善知识难」:佛经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又能得遇善知识更难。以我来说,能得遇家师星云上人,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初我与师兄慈庄法师等人,在大师座下出家不久,佛光山正值开山时期,师父同一时间送我们一行三人到日本留学读书。以全世界的经济来衡量,日本的消费额是最高的,京都的老师、留学生都很惊讶,甚至不解的说:「你们师父很不会算,哪有在开山最缺钱又缺人手的时候,同时送三个徒弟到国外读书的道理。」

  四年後,我们学成归国,师父要我到文化大学开课教授,目的就是要为佛教争光,让社会人士改观,不再以为佛教是山林隐居的老人佛教,只是吃斋念佛不问世事的佛教:而是青年的佛教,是智慧之教,是能为社会服务奉献的宗教。正因为大师的远见,让我们在大学开课,取得教育部合格的大学教授证,才能让日後我们在办西来大学、佛光大学时,得到许多的方便与帮助。我深深感到大师很有智慧,才能有深远的看法,这就是我所难遭难过的善知识。所以《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说:亲近善知识,清净的梵行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

  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

  一个修道人要如何修行,才能顺利到达目标?

  佛陀举譬说:譬如一块木材顺水而流,只要不触礁搁浅,不被人取走,不被两岸杂草所遮断,不被左右环境所影响,不为洄流所困住,本身也没有腐烂败坏,那么这块木材最後一定能够随著水流进入大海。

  同样的道理,学佛修行的人,只要不被五欲六尘所诱惑,不被邪魔外道所扰乱,能够精进勇猛不执著,并且安住身心在道业上,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就道业。

  这个譬喻对时下一些学佛的人有很大的鼓励与警惕作用。因为时下有一些人美其名为学佛,每天却在世俗人情上攀缘、计较,稍有不顺己意就伤心、怨怪,退失道心。甚至看不惯别人,批评别人没修行,整天在人我是非上扰攘不安,这就是为洄流所住,为鬼神所遮。

  其实,管它是是非非,奸好坏坏,别人有修行没有修行,既然我们是学佛,就要跟佛陀、善知识学习,就要谨慎,不被两岸的枝叶绊倒,不为中流暗礁抵触,不为深水洄流所转,不管别人有没有修行,自己要有修行比较重要。所谓「修行」,就是与烦恼魔军作战,因此自己应该要坚定道心,精进勇猛,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不畏惧,如此才能破灭众魔,得成道果。

  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佛陀说法,善於观机逗教,并能应病与药。

  有一天深夜,佛陀听到一个出家沙门正在诵经,其音声悲紧,传达出修道者信心欲退的情怀。

  佛陀於是前往开导,问道:「你还没有出家之前是做什么行业呢?」

  沙门无奈的回答:「我喜爱弹琴,是个琴师。」

  佛陀说:「弹琴时,如果琴弦太缓会怎么样?」

  沙门:「琴弦太缓,弹不出声音。」

  佛陀:「琴弦太急呢?」

  沙门:「琴弦太急时,琴弦会断。」

  佛陀:「不急不缓的时候又如何?」

  沙门:「那音色会很美。」

  佛陀:「学佛修道也是一样,要调适身心,过分精进会弄坏身体,太放逸身体,学道就会堕落,最後生烦恼就会丧失道心。因此,学道如弹琴,不能太紧也不能太缓,佛法讲究中道的行持。」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

  有生必有死,这是每一个人都相信的事实,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知道,人命究竟在几间?

  佛陀就曾问弟子:「人命在几间?」

  第一个弟子回答道:「在数日之间。」

  佛陀说:「你还未见道!」

  佛陀又问:「人命在几间?」

  第二个弟子回答道:「在一餐饭之间。」

  佛陀说:「你也还没有见道!」

  佛陀再问:「人命在几间?」

  第三个弟子回答道:「在呼吸之间。」

  佛陀终於高兴的说:「你是真正认识什么是道的人!」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

  人称为「有情众生」,因为有情爱,因此轮回生死,所以说「爱不重,下生娑婆」 。

  情爱也是学佛的障道因缘,佛陀曾经譬喻说:学道的人,就像一头牛拖著重重的车行走在淤泥之中,即使疲惫不堪,也不敢左右顾视,一直要等到出离淤泥,才可稍微休息。世间的情爱名利等一切欲望,都是障道因缘,因此,修道的人对情欲应该看成像淤泥一样,不可贪恋,应当一心在道上,否则一旦身陷其中,将受苦无穷。

  原典

  佛说四十二章经

  後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

  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诺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①*轮,度憍陈如②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勅,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勅。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③,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④: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⑤: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⑥: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惧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至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

  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得辐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⑦者;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⑧;

  「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⑨、无住⑩、无修、无证⑾之者。」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覩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瞋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⑿,可谓明矣。」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⒀即灭,而明常存矣。」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⒁,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⒂;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⒃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之火,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

  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水,决定人海。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於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乾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佛为说偈:

  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

  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爱生怖,若离於爱,何忧何怖?」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闘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心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

  对曰:「爱弹琴。」

  佛言:「弦缓如何?」

  封日:「不鸣矣。」

  「弦急如何?」

  对曰:「声绝矣。」

  「急缓得中如何?」

  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

  「即得为男,六根⒄完具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⒅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⒆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二章 达事知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⒇,如须弥柱;视涅槃(21),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22);视兴化,如四时木。」

  注释

  ①四谛:谛,梵语satya,巴利语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此四者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佛陀最初之教法。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後,於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轮所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後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於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②憍陈如:梵名Kaundinya,巴利名Kondanna。佛陀於鹿苑初转*轮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邻、憍陈那、阿若憍怜、居邻、居伦。意译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另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载,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憍陈如与另外四人受净饭王之命亲侍苦行之太子,後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至佛陀成道始受教化。

  ③无为法:梵语asamskrta—dharm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原系涅槃之异名,後世更於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於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

  ④阿那含:梵语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又於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

  ⑤斯陀含:梵语sakrd—agamin,巴利语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後,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瞋痴,故又称薄贪瞋痴、薄地。

  ⑥须陀洹:梵语srota—apanna,巴利语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

  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於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

  ⑦五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部则须先受三归依,後具受五戒,始名优婆塞,故不许五戒分别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於有情之境发得;後一戒属遮戒,於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

  ⑧辟支佛:梵语pratyeka—buddha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辟支佛有二义:其一为,出生於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自以智慧得道。其二为,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

  ⑨无念:为唐代净众寺无相、保唐寺无住所举扬禅宗重要教义之一。即无妄念之意,指意识未存世俗之忆想分别,而符於真如之念。被视为八正道中之正念。《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载,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传心法要》亦谓,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此外,俗称失策、遗恨为无念,此无念则为无正念之意。

  ⑩无住:梵语aniketa。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於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於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

  ⑾无修、无证:指究极之境界。於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修)与体悟(证)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

  ⑿一切智:梵语sarvajna,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载:「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载:「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亦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

  ⒀无明:梵语avidya,巴利语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

  ⒁言语道断:梵红阳Sarva-va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语言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语连用。

  ⒂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於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⒃无我:梵语anatman或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中心之所有主、具有支配能力,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为佛教根本教义「三法印」之一。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⒄六根: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根,为认识器官之意。

  ⒅中国:世界上有些文化优秀之民族,每视其本国为世界之中心,故自称「中国」,对他国则称「边国」。佛教所称之中国,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地在政治、文化等任何方面皆成为当时印度新兴势力之中心,故称其为新「中国」,以别於婆罗门教之旧「中国」,佛陀即於此一新时代中出现於世,故又引申为有佛法流通之地为「中国」。

  ⒆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

  (20)禅定:禅,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於某一对象,而达於不散乱之状态。

  (21)涅槃: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涅槃那、涅隶盘那、抳缚南。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解脱同义。或作般涅槃、大般涅槃。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

  (22)一真地:指证悟了一真法界妙理的阶位。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经概说 六、净土三经

白话文:佛经概说 六、净土三经 1 佛说无量寿经

白话文:佛经概说 六、净土三经 2 佛说阿弥陀经

白话文:佛经概说 六、净土三经 3 佛说观无量寿经

白话文:佛经概说 七、法句经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8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白话文: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7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梦参法师:了生死

白话文: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6 欲食半饼喻

梦参法师:传授三皈——善用其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