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
  林嫣嫣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班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
  【英文标题】The Investigation of Kuanyin and Mastu''s Relationship
  【文章作者】林嫣嫣
  【指导教师】郑志明
  【文章页数】287页
  --------------------------------------------------------------------------------
  【中文关键词】观音|妈祖|造神|神性|以人为尊
  【英文关键词】KuanYin ; Matsu ; worship deities life ; deities ; respect of human
  【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探究观音与妈祖的相关,在所有女神信仰中,祂俩的角色最为多变而重迭,而以其时空之不同,两者之神性却有诸多重迭,连教化众生的目的也殊途同归,此验证中、印之造神目的皆是随人性之所需;然因时空之不同,观音与妈祖于源起、演变、义理、历史发展过程等皆有其差异性。本文以其人文地理、时代背景为开端,然后析论其信仰本质之异同,从德行、显圣与神性依序作分析、比较、综合,最后再从悲智教育与启示作一总体的论述及探讨。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言;第二章信仰形成:由对观音及妈祖的溯源、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及思想体系等作探讨归纳,以了解二女神的发展演变;第三章德行表现:就二女神成道前的各种履历,不只是孝亲且是拒婚的表率,虽修持法门不同,但皆对自己行为严谨,而能以慈悲喜舍对待众生,同时也因祂俩造成女权意识的渐萌;第四章 显化事迹:针对果地上的随类教化众生,造成了仪式隆重、道场兴盛及感应事迹之多,堪称“东方圣母”而无愧;第五章神性比较:在二者诸多神性中找出同异,并就多元化的神性方面探讨其优越性。第六章结论则就以上所25933;述内容,作一统合比较25933;述,并略述在对观音、妈祖积极鼓吹与颂扬之下,将二女神的时代教化意义与启示价值凸显出来。
  从二神身上因系统的比较而寻找出其为何而同及为何而异的原因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在此也看出了文化如何有力地塑造出二神信仰,以及祂俩如何反过来影飨其它文化层面。了解了信仰与文化的相互之关系后,进而对两造神性问题加以探讨比较,其意义比单从二神本身的层次去了解要积极而宽广得多。
  二神秉持“慈悲”的20869;涵同以救世事业为标的,并怀抱“以人为尊”之信念,可见二神思想行为表达的主要讯息是“对人的关怀”,所以祂俩的德行、显化、神性等,在任何时空也都能体现出它的“现代性”,让大众随学有准,并有其模仿、启迪之作用。故二者之差别,应只是在偏重及出发点的不同,其慈悲精神的本质还是完全相通的。探究两位救世神祇的异同,是本论文的重心,主要目的是希望厘清二者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性,让人更清晰地认识这两位女神的伟大,更钦敬祂俩慈悲救众襟胸,进而学习祂俩精神。二神之间的大同,是发扬神性的大同,小异是与扩大神性无30861;的小异,相融相合相调和,是使神性更强化的融合。也就是说两者的共同点是根,不同点是叶。根与叶相辅相成,使开出来的花朵更鲜艳、更美丽。
  【英文摘要】The significant point of the thesis is centered around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hisattva Kuan Yin and Matsu. In the world of deities, both of them have multiroles and share many similarities. Howev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spiritual deliverance and teachings, both can be seen as one. This testifies that Chinese and Indian worship deities due to the need of their personalities. Nevertheless, the beginning, evolution, rationality, historic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Bodhisattva Kuan Yin and Matsu ma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expounded 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d from human nature, culture, geographic and modern times, followed by an indepth analytical understanding on inner belief with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s”. From moral value and practice, sacredness and spiritual belief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cultural interrelationship, and lastly, the thesis embraced the significant value of teaching in “wisdom and compassion” as an overall research writing and study.
  The thesis comprised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s about the spread of deities. Chapter 2 is about the forming of belief: it summarizes particularly on Bodhisattva Kuan Yin and Matsu in early stages, geographic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 of thoughts. Chapter 3 is about moral teachings and the path: it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enlightenment, not only confined to “filial piety” but also adhered to life in celibacy, different school of teachings, commitment to moral and deeds, compassion and appreciative joy towards mankind, in which the qualities embodiment of the deities are being worshipped upon. Chapter 4 is about the miraculous phenomena: the spread of the teachings to mankind leads to a rise in the ceremonial value, monasteries and miracles, which is also known as “Deities of the Orient”. Chapter 5 is about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ities: the presence of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 of the two deities are adapted to multicultural needs and meritorious. Chapter 6 is about the summingup of all the qualities and briefly highligh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wholesome and merits of the teachings of Bodhisattva Kuan Yin and Matsu.
  The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school of teachings of the 2 deities and it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tinction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witness the spiritual belief has direct relationship from the culture and vice versa. By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piritual belief and its culture, this helps us achieve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ny questions and a clear distinction of the 2 deities instead of the analysis of single aspect.
  The two deities represent “compassion” and alleviation of sufferings to this world. Both of their teachings, “respect of human life”, the school of the teachings and message bring towards “caring for the human beings”. Also the teaching of the two deities on moral path, representation, spiritual teachings, etc., has a touch of “modern times” and allows believers to adopt the teachings, and see them as a model from their teachings and apply the teachings to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inc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may as well li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teachings it delivers, but the end results show the similarities that the teaching of compassion is intact from both deities, the analysis on the approach of the 2 deities in saving the human beings, is the center point in the writing of the thesis. With the main objective to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of their qualities as well as their distinctions, this would allow mankind and believers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atness of the two deities.
  --------------------------------------------------------------------------------
  【论文目次】
  章 节 目 录
  第一章 绪 言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一“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佛陀的推荐 2
  二偏向民间宗教的观音之理由 5
  三亲善大使的角色─融合佛道 10
  四相应相成关系 13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15
  一有关观音中国化研究的论著 16
  二有关妈祖的观音化研究的论著 18
  三有关二神相关属性研究的论著 20
  第三节 相关神话理论 21
  一西方神话理论 22
  二中国神话理论 24
  三佛教神话理论 27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32
  一研究方法 32
  二研究步骤 33
  第二章 信仰形成与发展 36
  第一节 信仰的形成 38
  一人文地理因素 39
  二发展的时代因素 49
  第二节 观音妈祖同道不同源 65
  一善而无征-观音 66
  二众说纷纭-妈祖 75
  第三节 二神在民间的地位 80
  第四节 思想体系的建立 85
  第五节 综合比较论述 91
  第三章 德行表现 96
  第一节 对自己-修持严谨 97
  一孝亲表率 98
  二宏伟誓愿 111
  三修持法门 117
  第二节 对有情-慈悲喜舍 125
  一救世功德 126
  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128
  第三节 对女性-女权的渐萌 131
  一印度与佛教之女性观 131
  二中国的女性 133
  三观音与妈祖对女性之影响 134
  第四节 综合比较论述 137
  第四章 显圣事迹 142
  第一节 无量化身、随类度众 143
  第二节 圣地庄严 仪式隆重 163
  第三节 感应道交 175
  第四节 综合比较论述 193
  第五章 神性比较 201
  第一节 共通之神性 202
  一慈悲之神 203
  二海洋之神 212
  三送子之神 223
  第二节 不共之神性 231
  一寻觅净土 232
  二 女巫之神 238
  第三节 神性增添的缘会 241
  一内缘:得力助手 241
  二外缘:移民促使神性增添 250
  第六章 结论 259
  第一节 整体综合 259
  第二节 功能 261
  第三节 影响 267
  第四节 检讨 271
  一研究成果 271
  二研究限制 272
  三后续发展 273
  --------------------------------------------------------------------------------
  【参考文献】
  一大藏经、续藏、佛经(《大正藏》、《续藏》以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
  失译人名:《别译杂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二册。
  昙无谶译:《悲华经.大施品受记品》卷三,《大正藏》第三册。
  马鸣菩萨造,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四,《大正藏》第四册。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正藏》第九册。
  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八、七十七,《大正藏》第十册。
  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二,《大正藏》第十四册。
  聂承远译:《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一一,《大藏经》第十五册。
  唐玄奘译:《本事经》卷四,《大正藏》第十七册。
  竺法护译:《佛升仞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一,《大正藏》第十七册。
  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册。
  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册。
  唐菩提流志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册。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五,《大正藏》第二十册。
  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册。
  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龙树着,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七、卷八、卷九、卷二十,《大正藏》第二五册。
  世亲菩萨释、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大正藏》第三一册。
  智者大师:《观音玄义》卷二,《大正藏》第三四册。
  湛然略:《维摩经略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八册。
  唐宗密:《佛说盂兰盆经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知礼集:《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普度编集:《莲宗宝卷》卷七,《大正藏》第四十七册。
  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嘉兴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九,《大正藏》第四九册。
  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册。
  释法显自记:《高僧法显传》卷一,《大正藏》第五一册。
  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卷九、卷十,《大正藏》第五一册。
  僧佑律师撰:《弘明集》卷一、卷二,《大正藏》第五二册。
  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十四,《大正藏》第五三册。
  日译《南传大藏经》第六三册《清净道论》卷二,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六八册。
  《观音慈林集》中卷,《续藏经》第一四九册。
  《径中径又经》《续藏经》二编十四套第五册。
  《彻悟禅师语录》,《续藏经》二编十四套第五册。
  二其它经典
  《观音济度本愿真经》(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善本室藏)。
  李开章编撰:《天上圣母经》,1921年。
  《天后救苦真经》
  《湄洲慈济经》
  《新约马太福音》,台北:台湾福音书局,1999年。
  三专书
  (一)古籍类
  白居易:《太行路》为新乐府五十首之一,《白居易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1987年。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中宗神龙二年闰正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吴还初:《天妃娘妈传》,泉源出版社,1991年。
  明末、照乘辑:《天妃显圣录》,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1960年。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丛书集成续篇》第二二六册,台北:新文丰出版,1989年。
  明、不明撰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台北:捷幼出版社,1982年。
  明、吴承恩着李卓吾评本:《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台北:世界书局,1965年。
  邱浚:《重编琼台会稿》卷一七《天妃宫碑》,(《四库全书》集部六别集类五,台湾商务)。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新文丰出版社,十册。
  李元春:《台湾志略》,圣迹条,台文丛第18种。
  吕维祺撰:《孝经本义》,台北:中华书局,1985年。
  宋洪迈:《夷坚志》支景卷九,台北:明文书局,1994年。
  周应宾:《普陀山志》六卷,明万历太监张随刊,故宫博物院藏北平图书馆万历刊本。
  俞樾:《茶香室四钞》,《春在堂全书本》卷二十。
  徐松辑:《张天师祠》,《宋会要辑稿》,礼二0之五一,世界书局印行,1977年。
  真德秀:《申枢密院乞修沿海军政状》,《西山文集》卷一五, (《四库全书》集部一一三别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89年。
  真德秀:《祈风文》,《西山文集》卷五十四,《四库全书》集部一一三别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89年。
  刘克庄:《协应钱夫人庙记》《后村大全集》卷九十二,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刘尚文:《甫阳金石初编》卷上,方略《祥应庙记》,清光绪庚子,福州刊刻。
  《民间信仰神祇史考丛书-神祇列传》,全国寺庙委员会。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周易注疏》,台北:台湾学生出版,1967年。
  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沈》,山东:齐鲁书社,1996年。
  释道绰撰:《安乐集》卷下,高雄市净宗学会,2000年。
  卢尔德嘉:《凤山县采访册》,壬部艺文(一),《重修双慈亭(即天后宫)碑》,台文丛第73种。
  《黄四如文集》卷一,《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黎殿记》。
  《宋史宋太初传》卷二七七,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
  《明著录》,转引自蒋维锬编:《妈祖文献集》。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
  《莆田县志》,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据文雅堂补刊本影印发行, 1963年。
  《天妃娘妈传》又名《天妃济世出生传》,古本小说及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重阳全真集》卷一。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四
  (二)中文书籍
  罗竹风、黄心川:《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锦绣出版,1992年。
  任继愈主编:《宗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颜素慧编着:《观音小百科》,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1年。
  丁山:《古代中国宗教与神话考》,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4年。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王青:《汉潮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王树英:《宗教与印度社会》,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
  方长生:《观音“中国化”的范例:舟山民间的观音信仰》,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五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页151-168。
  永明:《佛教的女性观》,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年。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学社丛书,1954年二版。
  印顺导师:《观世音菩萨赞仰》,《妙云集》下篇之十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8年。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 1994年重版。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6年三版。
  印顺导师:《华雨香云》,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
  江灿腾:《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0年。
  邢莉:《观音信仰》,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
  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邢莉:《华夏诸神观音卷》,云龙丛刊出版,1993年。
  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李露露:《妈祖神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李露露:《妈祖信仰》,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
  李圆净编:《新编观音感应录》,《观音菩萨恩周庶类》,台北:佛教印经馆承印,1977年。
  李丰懋:《妈祖传说的原始及其演变》,《妈祖进香专辑》,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83年。
  李丰懋:《导言》,李丰懋、朱荣贵主编,《性别、神格与台湾宗教论述》,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7年。
  李圆净编:《观音菩萨恩周庶类》,台北:佛教印经馆承印,1977年。
  李露露:《妈祖神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李锡回主编:《妈祖圣地》,《壬午年湄洲妈祖寻安金门纪要》,金门县政府编印,2002年9月。
  吴金枣:《江海女神-妈祖》,台北: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2年。
  何世忠.谢进炎汇辑:《妈祖信仰与神迹》,安平:世峰出版社,2001年。
  林智信:《迎妈祖》,台南县立文化中心出版,1996年。
  林明裕:《妈祖传说》,台北:东门出版社,1988年。
  林胜利:《试论妈祖信仰的宗教属性》,《妈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1999年。
  林祖良编:《妈祖》,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
  侯秋东、杨梓茗译:《新译观音灵感录》,福峰图书光盘有限公司,2002年。
  纪秀信:《佛像图汇》卷二,一九四四年覆刻木。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87年。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周濯街:《妈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1年。
  邱福海:《妈祖信仰探源》,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施文炳:《妈祖信仰在台湾》,林文豪主编:《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导言》,台北:骆驼出版社,1987年。
  徐静波:《观世音菩萨全书》,台北:千华出版社,1994年。
  徐晓望:《论妈祖信仰与中国东南人民的海洋文化精神》、《福建妈祖文化源流与澳门妈祖信仰的传播》、《澳门的妈祖与宫装观音》,《澳门妈祖研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
  马书田:《中国佛教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年。
  马书田:《全像中国三百神》,锦德图书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
  张珣:《从妈祖的救难叙述看妈祖信仰的变迁》,《妈祖信仰的发展与变迁》,林美容、张珣、蔡相辉主编,台湾宗教学会、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发行,2003年,页169-192。
  张总:《说不尽的观世音》,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深福:《净土源流 》,《净土宗史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5)张曼涛主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印,1979年初版。
  陶诚:《妈祖的由来及其流传》,林瑶棋主编:《两岸学者论妈祖》,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1998年,页273-276。
  陈百希:《宗教学》,台中:光启社出版,1980年。
  陈衍德:《妈祖信仰与经济文化的互动:澳门和闽南的比较》、《从澳门民俗看当地居民的妈祖信仰-兼与中外各地妈祖崇拜的比较》,《澳门妈祖研究》,澳门基金会出版,1998年,页49-67。
  陈元熙:《莆田人普遍信仰妈祖的原因》,《妈祖信仰的发展与变迁》,林美容、张珣、蔡相辉主编,台湾宗教学会、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2003年。
  傅吾康、陈铁凡合编:《马来西亚华人碑铭萃编》,吉隆坡出版,1982年。
  黄美英撰述:《千年妈祖-湄洲到台湾》,台北:人间出版社,1988年。
  曾昭旭:《骨肉相亲、志业相承一一孝道观念的发展》,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思想篇,天道与人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
  演培法师讲述:《劝发菩提心文讲记》,台中:菩提树杂志社,1969年。
  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出版。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汉唐史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蔡相辉:《北港朝天宫志》,云林: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董事会,1989年。
  郑志明:《神明的由来.台湾篇》,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出版,1998年。
  郑志明:《华人宗教的文化意识》(第一卷),台北:中华大道文化出版,2001年。
  郑志明:《台湾民间的宗教现象》,台北:中华大道文化出版,1996年。
  郑志明《台湾民间宗教结社》,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出版,1998年。
  戴文峰:《妈祖行脚》,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发行,2002年。
  晓云法师宣讲:《观音圆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8年。
  关永中 :《神话与时间》,台北:台湾书局,1997年。
  顾希佳编:《菩萨外传》,台北: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1989年。
  释玄奘、释辩机、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饶宗颐:《星马华文碑刻系年(纪略)》,《选堂集林(下)》,明文书局。
  《观音感应录续篇》,和裕出版社,2002年。
  (三)外文书籍
  中村元着、徐复观译:《中国人之思维方法》,台湾学生出版社,1991年。
  Fritz Stolz着,根瑟马库斯译:《宗教学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2001年。
  西上青曜:《观世音菩萨图像宝典》,台北:唵阿吽出版,1998年。
  伊利亚德着,杨素娥译:《圣与俗─宗教的本质》,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伊利亚德:《圣与俗》,台北:桂冠出版,2001年。
  佐佐木教悟等着,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杜德桥:《观音菩萨缘起考-妙善传说》,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 
  岩本裕着、刘欣如译:《佛教与女性》,大展出版社,1998年。
  派登(Paden):《宗教世界:比较宗教学》,1988年。
  韦伯着,刘援、王予文译:《宗教社会学》,台北:桂冠出版,1993年。
  泰国僧王金刚智编,黄仁堪译:《佛陀语录》第三卷,嘉义:新雨道场倡印,1997年。
  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后藤大用着、黄佳馨译:《观世音菩萨本事》,台北:天华出版社,1992年。
  道端良秀:《佛教与儒家伦理》,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
  爱德华兹着、杜丽燕译:《信仰的深情一上帝面前的基督徒真性》,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郑僧一:《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台北:慧炬出版社,1987年。
  邓迪斯着,朝戈金译,刘魁立主编:《西方神话学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苏﹞谢亚扥卡列夫 等着:《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佛教神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Durkheim,Emil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1992年。(The elementary Froms of Religious Life,NewYork l995)。
  Fritz Stolz着:《宗教学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1年。
  Rog M.Keesing着、北晨编译:《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1986年。
  四期刊、专集中论文
  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大学报》,第二十五卷第四期,1997年4月,页490-。
  于君方:《观音的女性形象》,《法光》,第五五期,1993年,第四版。
  于君方:《观音在亚洲》,《香光庄严》第五九期,1998年9月,页6-21。
  于君方:《找寻女性观音的可能前身》,《香光庄严》第五九期,1998年9月,页40-55。  
  于君方:《智慧为母,慈悲为父》,《香光庄严》第五九期,1998年9月,页56-71。 
  于君方:《多面观音》,《香光庄严》第五九期, 1999年月,页72-79。
  于君方:《现身南海度化善才龙女》,《香光庄严》第六一期,1999年,页96-113。
  于君方:《中国的慈悲女神-观音》,《香光庄严》第六一期,1999年,页6-20。
  于君方 :《宝卷文学中观音与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3年,页333-352。
  王景琳:《观世音的来龙去脉》,《文史知识》第一期,1989年,页87-90。
  王福金:《观音信仰与民间传说》,《民间文艺季刊》第二期,1998年,页。 
  王熙元:《新世纪心灵信仰的在启蒙-世纪末的观察与省思》,《慧炬杂志》第三三六期,1992年6月,页22-31。
  王月清:《中国佛教孝道观之孝行》,《鹅湖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1999年7月,页41-47。
  王志楣:《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对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一文的商榷》,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印行,《中华学苑》第四十四期,1994年4月初版,页150-166。
  尤西林:《巫:人文知识分子的原型及其衍变》,《文史哲》第四期,1996年,页74-82。
  石万寿:《明清以前妈祖信仰的演变》,《台湾文献》,第四十卷第二期,1989年,页1-21。
  古正美,《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造像史上转男成女像的由来》,《东吴中国艺术史集刊》第十五集,1987年,页157-216。
  安焕然:《宋元明清效封妈祖类型与历朝海洋事业发展之“官民关系”的探讨》《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1993年6月,页256-335。
  朱建明:《上海都市拜观音习俗》,《民俗曲艺》第一一四期,1998年7月,页25-58。
  朱封鳌:《现世观音信仰在民间的发展演变-弘扬方式的民俗化和艺术化》,《香港佛教》第四八九期,2001年2月,页26-29。
  朱介凡:《妈祖信仰的历史背景》,《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十卷第五期,1977年,页49-54。
  多识:《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几个特点》,《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版》,1996年3月,页36-45。
  江述:《妈祖研究不同观点综述》,《寻根》第一期,1996年,页33-34。
  江灿腾:《国际的妈祖:信仰传播与学术研究》,《历史月刊》第六三期,1993年,页61-63。 
  李利安:《观音文化简讯》,《人文杂志》第一期,1997年,页78-81。
  李利安:《观音文化研究回顾》,《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页339-345。
  李利安:《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宗教哲学》第三卷第一期,1997年1月,页139-153。
  李利安:《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人文杂志》第一期,2004年,页16-20。
  李小平:《憨山梦游集中观音赞之研究》,《华梵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93年2月,页1-17。
  李养正 :《论道教与佛教的关系》,《道教文化》第六期第五卷,1992年9月,页17-34。
  李天赐:《观音信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传播的原因及其作用》,《佛学研究》,2000年,页226-232。
  李丰懋:《妈祖与儒、释、道三教》,《历史月刊》第六三期,1993年,页34-42。
  李丰懋:《妈祖传说的原始及其演变》,《民俗曲艺》第二十五期,1983年7月,页119-183。
  李慕如:《海权和海神》,《中华战略学刊》第二四五期,2001年12月,页109-153。
  林美容:《从南部地区的,“岩仔”来看台湾的民间佛教》,《思与言》第三三卷第二期,1995年6月,页1-40。
  林福春:《论观音形象之递变》,《宜兰农工学报》第八期,1994年6月,页193-213。
  林长榕:《湄洲岛-“海上女神”的故乡》,《台声杂志》第五期,2000年,页。
  林茂贤:《台湾妈祖传说及其本土化现象》,《静宜人文学报》第十七期,2002年12月,页91-113。
  金涛、金英:《舟山与东北亚的船神信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四期,2002年12月,页19-25。
  贝逸文:《论普陀山南海观音之形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二十卷第三期,2003年9月,页26-31、76。
  周立方:《妈祖信仰与海洋文化》,《妈祖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港朝天宫编印,1997年,页46-57。
  孙林:《论宗教神灵系统的结构:一个宗教历史学的比较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三期,1994年,页25-34、61。
  徐波、张义浩:《舟山群岛渔谚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宁波大学学报》,第十四卷第一期,2001 年3月,页27-30。
  柴非凡:《目连救母变文看儒家孝道的佛教化》,《静宜大学人文学报》第十一期,1999年7月,页63-76。
  侯素兰:《妈祖》,《般若》第四期,1997年,页57-60。
  陈汉亭:《诱惑环境之我见》,《刑事法杂志》第三八卷第三期,1994年6月,页28-45。
  陈星桥:《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法音论坛》第十二期,1996年,页5-9。
  陈宪章:《妈祖信仰为何千年不衰》,《寻根》第一期,1996年1月,页19-21。
  陈清香:《北港朝天宫内供像造形初探》,《妈祖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北港朝天宫董事会印,1997年11月,页142-161。
  陈衍德:《澳门的商业经济与妈祖信仰》,《文化杂志》第三十三期,1997年,页151-157。
  陈伯适:《浅谈先秦文化变迁过程中巫在宗教与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政大中文系中文研究学报》第二期,1999年6月,页1-20。
  张晓春:《神权力与公权力比高低》,《新新闻周刊》第三期,1987年,页45-46。
  张静二:《论观音与西游故事》,《国立政治大学学报》第四十八期,1883年,页149-169。
  张彬:《佛教在东土扎根之秘再探索》,《宗教哲学》第六卷第二期,2000年6月,页189-197。
  张珣:《女神信仰与妈祖崇拜的比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七九期,1996年春季,页186-200。
  张瑞芬:《从佛教经典到民间传说-李靖、妙善故事之变异》,《兴大中文学报》,第五期,1992年1月,页285-316。
  张道一:《麒麟送子》,《汉声月刊》第四十九期,1993年1月,页1-96。
  曹仕邦:《浅论华俗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五期,2002年,页155-175。
  黄怀秋:《耶稣基督的神话》,《辅仁宗教研究》创刊号,2000年,页41-90。
  黄美英:《宗教与性别文化-台湾女神信奉》,《仪式、庙会与小区-道教、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1996年,页297-325。
  黄美英:《香火与女人一妈祖信仰与仪式的性别意涵》,汉学研究中心编《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1995年,页531-552。
  杨毅:《略论道佛二教的相互融摄》,《开放时代》(广州)第六期,1996年,页20-23。
  冯波:《社会转型期的宗教价值观》,《理论学习与探索》第四期,1998年4月,页38-41。
  游宗淇:《宗教现象:其缘起、发展及困境》,《哲学杂志》第二十六期,1998年10月。
  程俊:《论舟山的观音信仰的文化嬗变》,《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二十卷第四期,2003年12月,页33-36。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五台山研究》第一期,1997年,页1-10。
  董芳苑:《论“宗教”与“人生”》,《台湾神学论刊》第五期,1983年3月,页
  温金玉:《观音菩萨与女性》,《中华文化论坛》第四期,1996年,页86-91
  廖扬:《港澳台的妈祖文化述论--港澳台汉族民间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宗教》双月刊第二期,2000年,页125-134。
  郑志明:《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辅仁宗教研究》第三期,2001年,页1-53。
  郑志明:《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台湾文献》第五十二卷第二期,2001年,页127-148。
  郑志明:《台湾妈祖祭典的现象分析》,《宗教哲学》第三卷第一期,1997年1月,页155-168。
  郑志明:《哪咤神话的生命观》,《第一届哪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新营太子宫管理委员会主编,2002年,页67-90。
  郑筱筠:《观音救难故事与六朝志怪小说》,《社会科学》第二期,1998年,页71-74。
  郑晓江:《生死两安》,《安宁疗护杂志》第七期,1998年2月,页。
  刘元春:《中印佛教关于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与区别》,《内明》第三00期,1997年3月,页28-31。
  贤达:《略论比丘尼僧团的建立》,《香港佛教》第五0七期,2002年8月,页19-21。
  蔡相辉:《以妈祖信仰为例-论政府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4月,页437-454。
  蔡庆发:《试论莆仙地域的人文特征》,《莆田学院学报》第九卷第四期,2002年12月,页7-15。
  蔡铁民:《妈祖的“善”与中华传统文化》,《两岸学者论妈祖》,台湾省各性渊源研究学会,1998年,页95-100。
  谢路军:《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1998年,页。
  谢重光:《妈祖与我国古代河神、海神的比较研究》,林文豪主编:《海外学人论妈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页。
  谢必震:《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二期,1998年,页95-98。
  谢必震:《试论明清使者琉球航梅中的海神信仰》,《世界宗教研究》,第一期,1998年,页78-85。
  谢生保:《从《睒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敦煌研究》第二期,2001年,页42-50、186。
  颜尚文,《赤山龙湖岩观音信仰与嘉义县赤山堡地区的发展》,颜尚文、李若文主编,《“南台湾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中正大学历史学系暨研究所出版,2000年9月第一版,页603-666。
  贺嘉:《民间传说中的观音》,《民间文学论坛》第三期,1996年,页30-34。
  蓝达居:《闽东南的海洋人文传统》,《台湾源流》第二一期,2001年3月,页110-115。
  薛曦:《从“救兄未救父”的传说看妈祖信仰在琉球的嬗变》,《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四期,2001年,页10-12。
  魏爱棠:《妈祖神话的隐喻与历史进程》,《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八卷第三期,2001年9月,页68-72。
  谭世宝:《略论妈祖信俗的性质及中国学术与宗教的多元互化发展》,《岭南文史》第三期,1996年,页44-48。
  郁龙余:《妈祖崇拜与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杂志》第十三、十四期,1993年,页104-109。
  《北港妈祖庙有孝子钉》,台北:《中国时报》1977年4月5日报导。
  Jean-Michel Sallmann着、涂永清译:《女巫之研究》,《西洋史集刊》第五期,1993年12月,页101-116。
  五学位论文
  王镜玲:《神圣的显现:重构艾良德宗教学方法论》,台湾大学哲学所博士论文,2000年6 月。
  王永裕:《台湾妈祖造像之图像艺术之研究》,南华大学艺术所硕士论文,2002年6月。
  吴艳珍:《妈祖显圣研究:一个人神关系的思考》,淡江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5年5月。
  吴敦厚:《台湾妈祖文化语汇全纪录》,中兴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
  高祯霙:《鱼蓝观音研究》,文大硕士论文,1992年。
  曹友志:《宝卷故事之研究》,文化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6月。
  张荣富:《民间信仰与妈祖神格的建构》,东海大学社研所博士论文,1994年6月。
  张火庆:《三宝太监下西洋》,东吴大学文学所硕士论文,1992年5月。
  温美惠:《《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文学特质研究》,政大中文硕士论文,2001年6月。
  蔡相辉:《明清政权更迭与台湾民间信仰关系之研究--清初台湾政治与王爷、妈祖信仰之关系》,文化大学史学所博士论文,1984年。
  赖美丽:《佛陀时代的社会风俗探讨》,文大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年6月。
  魏德毓:《观音传说与民众宗教信仰心理》,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4月。
  三尾裕子:《台湾的女神的女性性-观音菩萨妈祖注生娘娘》,言语文化研究,东京:外国语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1995年,页1-22。

 
 
 
前五篇文章

柳本尊与唐密

大悲忏仪

虚空藏菩萨信仰

药师佛的慈悲济世精神及其意义

财富法门

 

后五篇文章

论观音形相之递变

普门化红颜──中国观音变女神之探究

桃园观音乡甘泉寺之研究

娼妓·渔妇·观音菩萨——试论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与衍变

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