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石刻禅宗《牧牛图》管见 胡良学 内容提要:重庆大足宝顶山石窟中的《牧牛图》,刻石面高455、宽3366厘米,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大佛湾南岩中段的护法神龛和《圆觉经》变窟之间,由南宋大足名僧赵智凤一手主持营建而成,是禅宗喻修习观的艺术杰作。虽然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自修自悟,"识心见性",主张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异,仅是迷、悟之别,重在内心自悟,寄禅于担水劈柴和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用自由活泼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对象和场合,传禅说法,启悟参学者,但在修习禅观的实践过程中,亦依靠、借鉴文字和佛教经典。以牛喻心、以牛喻佛、以心喻佛、以牧牛喻调伏心意和禅观修习,皆缘于佛典。此喻印度有之,中国有之,从印度到中国,源远流长。大足石刻《牧牛图》,虽主要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刻石,但亦毫不例外地缘于佛教经轨。 作者胡良学,1955年生,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研究部馆员。 《牧牛图》在我国绘画史上较为常见,表现修习禅观次第和上进境界的《牧牛图》,亦为数不少。在石窟艺术中,规模宏大,情节连贯,意境深远的石刻《牧牛图》,现只见重庆大足宝顶山石窟中一刻。本文就该《牧牛图》及其相关问题,略申管见,请方家教正。 一、《牧牛图》的刻石经轨 在印度佛教初期的《阿含经》中,即有以牧牛十二法喻比丘之修习①。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在我国,以牛喻心、以牛喻佛、喻菩萨、喻比丘之修习,喻行者调伏心意修习禅观次第的佛教经轨,亦为数不少。西晋竺法护三藏所译《佛说水牛经》云: "佛游舍卫国癨树给孤独园......告诸比丘:乃昔去世,有异旷野闲居。彼时有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有所至凑,独在其前,颜色殊好,威神巍巍,名得超异,忍辱和雅,行止安详。......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水牛王者,即我身是;为菩萨时,堕罪为水牛;为牛中王,常行忍辱,修四等心,慈悲喜护,自致得佛。其余水牛,诸眷属者,诸比丘是也。" 西晋法炬所译《佛说群牛譬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有时一驴......入群牛中......亦效群牛鸣吼,然不能改其声。......此众多比丘,精进修善法,于沙门成沙门行,于梵行成梵行,威仪具足,行步来往,屈申府仰,著衣持钵,皆悉备具。......时诸微妙比丘,便摈出界外,汝速出去,莫住我众。譬如彼群牛,志性调良,驱出彼驴,是故诸比丘非沙门行,非婆罗门行,当舍离之。诸沙门善行及婆罗门善行,当善讽诵持,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两部经典,概言以牛喻佛、喻菩萨和比丘之修习。至此以降,以牛喻修习之经轨,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苻秦建元二十一年兜?勒国沙门昙摩难提所译的《增一阿含经·放牛品》和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所译的《佛说放牛经》流传于世,且对禅宗的《牧牛图》有着直接的影响。《放牛品》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放牛儿成就十一法,牛群终不长益,亦复不能将护其牛。云何为十一?于是放牛人,亦不别其色,不解其相,应摩刷而不摩刷,不覆护疮痍,不随时放烟,不知良田茂草处,不知安隐之处,亦复不知度牛处所 ,不知时宜,若拘牛时不留遗余,尽取拘之。是时诸大牛可任用者,不随时将护。......若复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拥护其牛,终不失时,有所饶益。云何为十一?于是牧牛人知其色、别其相、应摩刷而摩刷,覆护疮痍,随时而起烟,知良田茂草,知度要处,爱其牛,分别时宜,亦知性行,若拘牛时,知留遗余,亦复知随时将护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将护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十一法,不失时节者,终不可沮坏。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于此现法中,多所饶益。云何十一法?于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护疮、知起烟、知良田茂处、知所爱、知择道行、知度处、知食止足、知敬奉长老比丘,随时礼拜。......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谓比丘知色。......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实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若欲想起、念知舍离,亦不殷勤,永无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诸恶不善想,起念知舍离,亦不殷勤,永无恚想,如是比丘为知摩刷。......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净眼根,除去愁忧恶不善法,心不贪乐,于中而护眼根,如是比丘,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识想,亦不染著,而净意根,如是比丘知覆护疮。......如是比丘,为知起烟。......比丘贤圣八品道如实知之,是谓比丘知良田茂处。......若闻如来所说法宝,心便爱乐,如是比丘,为知所爱。......于十二部经择而行之,所谓契经祗夜授决偈,因缘本末,方等譬喻生经说广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择道。......知四意止,是谓比丘知度处。......有信梵志优婆塞来请者,不贪饮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为知止足。......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诸长老比丘。如是成就十一法者,于现法中,多所饶益。尔时世尊,便说此偈:‘牧牛不放逸,其主获其福;六牛六年中,展转六十牛。比丘戒成就,于禅得自在,六根而寂然,六年成六通'。......于是比丘,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见慧,成就诸根寂静,饮食知止足,恒修行共法,亦知其方便,分别其义,不著利养,如是比丘,成就此十一法者,堪任长养。所以然者,一切诸行,正有十一法。......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放牛经》云: "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处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阴。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色。......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比丘如是不知相。......设欲心发,便乐著不舍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舍,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也。......见色起想,闻声爱著,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如是比丘,应护疮而不护疮。......所学闻,不知为人说,如是比丘,应起烟而不起烟。......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入YIN娌及酒会博戏处,如是比丘,为不知行道。......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如是比丘,为不知爱。......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灭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不知渡水。......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肴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斋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如远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比丘知放牛儿十一行,......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知遗残,斋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者,艾恭敬共养,......比丘能行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多所覆阴,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有信精进学,受食知节限;恭敬于长老,是行佛称誉。如此十一法,比丘学是者;昼夜定心意,六年得罗汉'。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两部佛经,大同小异,主要言牧牛有得失十一法,喻比丘修习得失十一法,最后言比丘成就十一法。除此,在《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品》中,有牧牛渡水之比喻;《大智度论》中有牧牛十一法;《佛遗教经》中,有执杖牧牛之喻;《法华经·比喻品》中,有大白牛车之喻。如此等等,皆是有名的以牛喻禅观之修习。这些佛典的广泛传播,为禅宗《牧牛图》提供了绘画刻石的佛教经轨,亦为大足石刻《牧牛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禅宗史上的《牧牛图》 和《牧牛颂》牧牛生活,古今中外皆有。我国绘画艺术上很早就有画牛的作品。早在《华阳国志》中,就有三国时诸葛亮"为南夷作图,先画天地、日月、君臣、城府,次画神龙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远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以赐夷,夷甚重之"的记载。时至唐代,画牛的大家及作品倍出,虽有很多作品已不流传于世,但仍见诸于史料。玄宗天宝十一年,高祖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善画水牛,"能巧之外,曲尽情理,未敢定其品格②。"天后朝位至宰辅的薛稷,亦曾画有青牛等作品流传于世,居于神品。德宗朝的宰相韩蟦,擅画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尤以画牛"曲尽其妙"。其传世作品《五牛图》,笔墨雄健,形态各别,表现出"步者、者、纵峙而鸣,顾而舐者、翘首驰者"的风格③。陆游见其作品说:"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张符常绘《放牛图》,独取乡村风烟荒落之趣,牧童骑牛横吹短笛之状,一蓑一笠,仿佛人牛相忘,景象逼真。传世的作品有《牧牛图》、《渡水牛图》、《出牧图》等④。戴嵩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尤以画水牛著名,曾画有《春陂牧牛》、《归牧》、《牧牛图》等。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后人评其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贵得其神而捷取之耳⑤。"其弟戴峄,亦以画牛得名,有《松石牧牛图》等五件作品,著录于《宣和画谱》之中。除此,唐代还有吴水部的《牧牛图》等作品,皆是历史上有名的《牧牛图》。五代时期,丘氏文播画牛吃草、饮水、卧兴、奔逸的《牧牛图》,曲尽其妙,亦是绘画史上的佳作。其弟文晓,亦喜画牧牛之图,笔迹尤多⑥。赵宋时期,以牛作图,更超前代。周纯其人,少为浮屠,所绘之牛,变态多端,一一清绝,气韵生动。厉归真道士,曾作《百牛图》传世。在禅门中,有浩升的《十二牛图》和著名的清居禅师的《十牛图》、晋明寺的《牧牛图》以及大足石刻《牧牛图》。浩升的《十二牛图》,唯乾隆《合州志》有载:"慈(师)远,合州巴川人,姓鲁氏,既得道,寓洪州泐潭,一日与蜀僧悟则阅浩升《十二牛图》,惜其未离于教,则乃去二牛更为《十牛图》,远作颂,大为丛林所称。"但浩升何时何地人,《合州志》不载,亦无线索查寻,其《十二牛图》亦不见流传于世。清居禅师绘的《十牛图》,以牧牛为主题,阐示修禅之方法,顺序及禅观上进之境界。普明寺的《牧牛图》,直指人心,喻禅观修习的次第阶梯。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为主要蓝本而刻的四川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的《牧牛图》,共十二组,是举世罕见、规模最大的一幅《牧牛图》。该图之后各代,虽有各种关于牧牛的作品传世,但与该图相较,实无其匹。 唐宋以降,各种牧牛之歌和牧牛图颂更是盛行不已。楚圆《牧童之歌》云:"牧牛童,实快活,跣足披蓑双角撮。横卧牛上向天歌,人间如何牛未渴。回头观,平田阔,四方放去休拦遏。八面无拘任意游,要收只向鼻头捏。小牛儿,顺毛埒,角力未充难提掇。且从放在小平坡,虑上孤峰四脚脱。日已高,休吃草,拈起索头无少老。一齐牵向圈中眠,和泥着伊东西倒。呵呵呵!好又好!闲将短笛顺风吹,震动五湖山岳岛。倒骑牛,脱破袄,知音休向途中讨。若问牧童何处居?鞭指东西无一宝。" 唐湘山宗惠禅师《牧牛歌》十首云: "一未牧。落日映山红,放荡西东,昂藏头角势争雄。奔走溪山无定止,冒雨冲风。涉水又登峰,似虎如龙,狂心劣性实难从。到处犯人苗与稼,鼻未穿通。二初调。可意这头牲,永日山行,穿来募鼻细调停。珍重山童勤著力,紧紧拘拧。水草要均平,照顾精明,狂机偶触莫容情,收放鞭绳知节候,久久功成。三受制。渐渐息奔波,牵过前坡,从容随步性平和。度水穿云虽自在,且莫随他。又向那山窝,细看如何?低头缓步慢逶迤。须用鞭绳常管顾,定不蹉跎。四回首。久久用功深,自在泉林,芒绳细系向清阴,任性回头不着力,息却狂心。又且看浮沉,细究幽寻,收来放去别无侵。还把绳头松又紧,一刻千金。五驯伏。调伏性安然,任过前川。青山绿水去来还,虽有鞭绳无用处,狂劣都捐。这边又那边,泉穴云巅,悠游踏断白杨烟。日暮归来无挂碍,何用牢牵。六无碍。任意去西东,到处从容,横身高卧柳荫中,笛声吹出无思弄,快活阿童,浅绿间深红,景物融融,歇肩稳坐意忘工。忆昔劳心空费力,露地全供。七任运。绿杨芳草边,任远天然,饥来大嚼渴吞泉。踏转溪山随处乐,在在逢源。横卧万峰前,景物幽间,山童熟睡不知年。抛置鞭绳无挂碍,好个灵。八相忘。物我两形忘,月印沧浪,白云影里白牛行,牛本无心云自静,彼此相当。交对露堂堂,何用商量。山童不复著提防,云曰人牛都自在,端的家常。九独照。忒怪这牛儿,不记吾谁,阿童霁晓独自吹。山北山南皆自得,二作俱离。拍手笑嘻嘻,乐以忘疲,逍遥物外且何之。若说无心即是道,犹欠毫厘。十双忘。无相大圆融,不立西东,人牛何处杳无踪。子夜赤轮浑不照,八面玲珑。魔佛总成空,凡圣消融。冰沙发焰耀天红,枯木枝头花灿烂,绝没香通⑧。" 清居禅师所绘牧牛图,慈(师)远拟前贤之模范,出己之胸襟,为之作十颂佳篇,与图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其《十牛图颂》并序云: "《寻牛序一》: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颂曰: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见迹序二》: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辩,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见牛序三》:从声得入,见处逢原。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颂曰: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得牛序四》: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处。颂曰: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牧牛序五》: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唯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遂人。《骑牛归家序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拢不住。颂曰: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忘牛存人序七》: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人牛俱亡序八》: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著,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颂曰: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返本还源序九》: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青山,坐观成败。颂曰: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入廛垂手序十》: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颂曰: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⑨。" 慈(师)远之《十牛图颂并序》面世后,便有石鼓夷和尚与环衲琏和尚作颂与之相和。与慈(师)远同阅洗升《十二牛图》的蜀僧悟则,亦作《牧牛词》云:"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只管发芬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道到家迟。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直等心,高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悟则之后,最为著名的是普明为普明寺《牧牛图》所作的《牧牛图颂》。 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云: "《未牧第一颂》:生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转路遥。一片白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初调第二颂》: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全)得山童尽力牵。《受制第三颂》:渐渐调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回首第四颂》: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驯伏第五颂》:绿杨荫下古溪边,放令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无碍第六颂》: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任运第七颂》: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相忘第八颂》: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独照第九颂》: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双泯第十颂》: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面世以后,其和者甚众。先后有云庵、真寂、报恩、东塔、万如、浮石、玉林、箬庵、山茨、桐月庵大师、一指庵大师、车度轹道人、严大参等人作诗和其颂。这些诗颂,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很有意境。除此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身居高官的北宋杨次公所作的《证道牧牛颂》。南宋时,赵智凤主持营建宝顶山石窟时,借鉴和吸取了前人《牧牛图》的优秀成果,以杨次公证道牧牛颂为主要蓝本,而刻成具现存规模,图文并茂的大足石刻《牧牛图》。 三、大足石刻《牧牛图》 (一)、《牧牛图》的内容 大足石刻《牧牛图》,共十二组,从右至左,前十组每组主要刻一人一牛和一颂,第十一组刻一人一鹿一偈一颂,第十二组刻一圆月和两颂,具有很深的哲理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未牧》。牛头东尾西,昂首犟项。牧人于牛后,双手紧拉牛鼻索往后拽。牛嘴前折壁刻"朝奉郎知润州赐紫金鱼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其左刻"突出栏中不奈何若无绳绻总由他力争牵出不回首只么因循放者多"。 第二《初调》。牧人向牛立,穿棉衣裤,背一斗笠,左手执绳,右手举鞭,强使牛回头。牛颈向后弯而立。牧人右上壁刻五竹,竹上刻二鸟,左鸟引颈向东似鸣啼,右鸟觅食。牛背上方刻"头角往□□□□时□□□□□□ □□□□□□□□□□□□□□"。 第三《受制》。牧人上着袒胸露腹对襟衣,下着三角短裤,左手举鞭驱牛,右手执绳牵牛,双腿赤裸而立。牛头、颈、背残,作下山奔跑状。牧人左壁刻"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暂似知人意放去依前不易收"。 第四《回首》。牛上方刻一虎下山欲扑噬牛,牛向西立,两耳竖立似啼听。牧人戴斗笠,背一半球形鸟笼,左手执绳扶斗笠,左腿曲蹬石梯,右腿直立着地,身前倾上引作蹬山状。牛上壁刻"牵回只似不同群放去犹疑性未止取放未能放鼻索□放□□放者空"。 第五《驯伏》和第六《无碍》合刻。两牧人攀肩耳语而坐,作谈笑状。右牧人右手于胸前执绳,左手握鞭攀左牧人肩上,牛向西立牧人右侧,似啼听状。牛外壁刻"放去收来只自由鼻头绳芯□□□虽然立□□□□步步自由不放伊"。左牧人左手于左膝上执绳,右手执鞭攀右牧人肩上。牛于牧人左侧向西跪伏于地,嘴前刻一股山泉,作饮泉状。牛外壁刻"放来霞似会人言□□□侵更可怜坐看□缘全不顾由有绳绻虑狂颠"。 第七《任运》。牛向东立。牧人向东立于牛后,上着短袖袒胸薄衣,下着长裙,左手执鞭和绳,右手于身右碑上结印。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寻"。 第八《相忘》。牛鼻上绳绕缠脖上,伸出舌头舔右蹄,向东而立。牛前树上刻花果,二鸟于花果间觅食。牧人坐牛尾之西,身饰厚重衣,双手击掌和拍,左脚踏石,似被第九组牧人的笛声陶醉。牧人左立一仙鹤,似振翅起舞。牛身外刻"万象忘机无所得牛身全白尾由黑比霞千颂故其中□坐孤岩谁取则"。 第九《独照》。老牧人长须飘拂,双手执笛横吹,神情专著,肩披蓑衣,坐岩石上。其后牛鼻上无绳,引颈翘首向西立吃草。牛左壁刻"全身不观壁嘹天放者无拘坐石颠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第十《双忘》。牧人头东脚西,袒胸露腹,仰卧岩石,酣然大睡。其头后树上倒挂一猴,伸出左前爪抓牧人衣。牛卧牧人之西。牧人左壁刻"高卧烟霞绝放收牧童闲坐况无忧欲寻古尊□踪□去住人间得自由"。 第十一《禅定》。龛中行者,袒胸露腹衣,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跏趺坐。龛外右刻一野鹿含莲花。莲上楼阁正面刻一偈"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龛外顶上刻"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竹绿与岩泉"。 第十二《圆月》。圆月露出水面,月下及左右刻水纹,水纹下一碑置一仰莲上。碑上刻"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和"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 (二)《牧牛图》的寓意 《牧牛图》的研究,虽多流于形式,但大足石刻考察团的杨家骆、吴显齐,北京大学阎文儒,中央艺术研究院温庭宽,四川美术学院李巳生、王官乙,龟山王恩洋,敦煌研究院段文杰,四川教育学院龙晦等先生对《牧牛图》都曾作过精辟论述。虽论述角度不一,但他们一致认为该图是用牧牛的方法来比喻修习禅观和锻炼思维的过程,是通过间接的牧牛来阐发直接的禅观哲学,是表现禅意的作品,有丰富的宗教寓意。王恩洋《大足石刻艺术与佛教》云:"牧牛图者,禅宗调伏心意之功夫也。牧童以喻修行者之正知正念。牛者,以喻心王也。依佛法言,心王自信善恶无记,随于善法则行善业,戒定慧悲,自度度人。随于烦恼,则行诸恶业,贪瞋痴傻,自恼恼他。故学者调心,当正知正念,时时觉照,时时警策,依四念住,起四正勤,断恶修善,令心调和纯一,烦恼既净,善法全生,心体澄清,意念寂静,则住无功用,任运自然,起心动念,无非道者。此时所治既尽,能治之名不立,所修既圆,能修之念亦离,既纯一则两忘矣,两忘而功用转深矣。详其自勉强而自然,自有功用而无功用。功夫次第,约有十位,是以牧牛图中人牛各十,而先后之神情气度各异也。" 在我国禅门中,有马祖道一禅师提倡水牯牛公案。沩山灵佑禅师上堂曰: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水牯牛是也。杨次公在《杨岐会老语录》的题词中云:"杨岐会老,跨三脚驴,入水牯牛队中,拽把牵梨,种田博饭,饱吞粟蒲,四十年来,丛林以为奇特。"福州大安禅师谒百丈怀海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既是?百丈曰:人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住?百丈曰:如牧人持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即鞭打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语言。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赶亦不去也。"故有僧问江州龙云台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老僧昨夜栏里失却牛 。"失却牛,就是放下了心。晚唐黄蘖禅师在南泉时,南泉问师曰:"老僧偶述牧牛歌,请长老和。"大安禅师说:牛可落路入草,可犯人苗稼,所以一定要牧人鞭打调伏,收拾放出之心。 大足石刻中的《牧牛图》,就是禅宗喻行者调息调心之作。《未牧》喻行者有信心调伏心意和烦恼;《初调》喻行者开始调息调心,降伏烦恼;《受制》喻行者初息已调,进入禅观初住;《回首》喻行者心息狂意,已达细住阶段的欲界定;《驯伏》喻行者已安隐喜乐,得色界心的"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十种功德,入"未到地禅";《无碍》喻行者入色界初禅;《任运》喻行者舍去色界初禅觉观,进入色界二禅境界;《相忘》喻行者舍去色界二禅进入色界三禅境界;《独照》喻行者舍去色界三禅境界进入四禅境界;《双忘》喻行者忘却身心,证得阿罗汉果;《禅定图》喻行者进入二禅寂灭之境;《圆月图》喻行者由定生慧,入万象皆空之境。 宝顶山大佛湾《牧牛图》,以牛喻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表现了禅宗的思想,然而在具体修习禅观过程中,又以牧牛情节喻其修习禅观的渐悟阶梯,没有顿悟的影子,却又表现了神秀一系朴素的次第禅风,同时也体现了杨岐派"有马骑马,无马步行",灵活自然的特点。《牧牛图》中表现出来的杨岐派的无成规可拘,无门户界限的特点,与入宋以来佛教诸宗圆融,不恪守一家之言的时代特点亦为同步。 (三)《牧牛图》刻石缘起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牧牛图》之者赵智凤其人,民国《大足县志》有记载,但亦寥寥数笔,语焉未详。宝顶山大、小佛湾和圣寿寺内历代碑中也存零星记载。从碑文中知赵智凤,亦名赵智宗,南宋绍兴二十九年七月十四日生于大足县米粮里沙溪赵延富家,事母最孝。5岁时因母病委身宝顶古佛岩和尚救治而出家,年16,西往弥牟游学三载,得柳本尊教派真传,尔后回至宝顶古佛岩,广弘佛法,首建圣寿本尊殿,发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杨次公,名杰,北宋濡须人。《宋史·文苑传》说他"元佑中(1086-1093)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典刑狱,卒年七十,自号无为子,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大足县志》说他"宋神宗时官拜礼部郎,作有《无为集》十五卷。"《库藏书目》载"《无为集》杨杰著,十五卷......绍兴癸亥岁(1143)夏四月,左朝请大夫知无为军兼管营内劝农事赵士粲编印。""晚年......继续诏从事高丽僧统义天游,前辈以为皆以王事而得方外之乐,故于瞿坛尤造理窟,当时如大丞相王公、内翰苏公,悉印可之,年七十而终。"元志磐《佛祖统纪》卷二十八《往生公卿传》亦云:"杨杰遍历禅林,参寻知识,晚年画西方佛像,随行观念。" 杨杰最好禅道,历参诸山老宿不契。熙宁末,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行观念。由是杰之思想,禅净习合。杰云:"夫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凡圣一体,机感相应,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他在与禅僧交往甚密的同时,又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居士唱和往来,关系友好。东坡在《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中称其"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昆弟。" 大佛湾《牧牛图》一刻。从岩石上所刻之迹,共十三首。但第十二组"圆月图"下的两颂,其中"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芬草自丛丛"一首,乃雪峰义存弟子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十颂中最后一颂。"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此虽与圆月图有关系,但不及普明之颂的关系那么紧密。从结构上看,普明一颂,已为《牧牛图》之终结。而"了了了无无所了"一首,它既是《牧牛图》的终结,又可是《圆觉经》变窟的开始,在《牧牛图》与《圆觉经》变窟间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案杨次公是北宋人,出知润州之时于北宋元佑(1086-1094),共跨8个年头。而赵智凤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他营建宝顶山石窟的时间是淳熙六年至淳九年(1179-1249),大致算来,两者相差100年左右。即赵智凤刻石《牧牛图》时,杨次公已不在人世。因此,其《证道牧牛颂》从何而来?无史可征。由此可知杨次公根本不知道赵氏要营建宝顶山石窟和刻石《牧牛图》,更不知赵氏要营建一个大型的、结构紧密、内容连贯的道场,故作颂不会考虑其造像的过渡和承上启下。因此这一首颂为谁所作尚不敢断言,抑为赵氏刻石时所自作亦未可知。 50年代,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中提出"其《证道牧牛颂》,当如东坡之《十八大阿罗汉颂》为题画而作。其画必为名画,又得名人题颂,故在一百年后宝顶山造像时,犹两采之。"今人龙晦《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跋》一文,"从杨岐派对四川佛教的影响来探讨《牧牛图》。......杨杰在政治上地位较高,又加以与苏轼唱和往来,大足石刻采用了杨杰诗,作为雕塑《十牛图颂》的蓝本。......在北宋、南宋之际,大足已为杨岐派所笼罩、包围。因此,赵智凤虽然诚于柳本尊密宗,但亦不能不注意杨岐派的影响,因而雕刻了杨岐派重视的《牧牛图》。"以上推论,似乎有些可能,但尚需进一步求实。 宝顶山大佛湾宋刻《牧牛图》之人、牛、山石竹木景观,为大足地区固有,无外来痕迹。牛乃三牲之首和六畜之一。古之巴蜀农业发达,大足属巴蜀的的浅丘带坝地区,亦以牛耕农业为主。正因为牛在古人生活中如此重要,才成为我国动物崇拜主要对象。随着牛崇拜习俗的发展,在人们心中才出现了护佑牛的"牛王菩萨"偶像,因此,在大足石刻中,凿有众多的"牛王菩萨。"臆揣《牧牛图》之刻石,除迎合封建官僚士大夫的精神需要外,更主要是赵智凤利用牛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我国崇牛的民俗信仰以达到弘扬佛法,争取更多信众之目的。 (四)《牧牛图》的价值 杨次公的《证道牧牛颂》,相传载于他的《无为集》中,但现存的《无为集》中不见其踪影。张澍在《后游宝顶山记》中说杨杰"著《无为集》十五卷、《别集》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六》于《无为集》十五卷目下云:"知无为军赵士粲......序云:删除芜类,取有补于教化者,若释道二家诗文,则见诸《别集》。"今《别集》不传,故其颂不可见。为何不传,不得其故。大足宝顶石刻,因史失其载,故杨杰的《证道牧牛颂》不传,不为世人为所识,其价值亦未被人所珍视。1945年以杨家骆、顾颉刚、马衡、吴显齐等组成的大足石刻考察团于大足考察后,大足石刻方始为世人注目,杨次公的《证道牧牛颂》才初为世所知。杨家骆的《宝顶山石刻记略》、吴显齐的《介绍大足石刻及其文化评价》皆云:该图各附颂,全壁长数丈,首有宋杨次公题字及诗,亦他处之所无也。《牧牛图》中尚存仅此一刻,正好补入传世的《无为集》中,起到补《无为集》缺页之作用。 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一书,只录了《证道牧牛颂》的第一首,其余之颂,皆言"颂泐",未被著录。1985年出版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一书,于《牧牛图》第三组:受制图下载"碑颂已模糊不可辨识。以下第四至十组,碑颂均已风化模糊,不可辨认。"上说实与现存之刻石不相吻合。因为一些碑颂尚相当清晰,有的还可辨认出大部分文字。 《牧牛图》是一幅以牧牛生活为基础反映禅宗修习次第和证道觉悟阶梯的石刻艺术。它以普通的、平凡的山村牧牛生活中的人牛为题材,以山村溪泉、飞禽走兽为背景,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的构思;以典型化和个性化的创作原则,依岩面的曲折宛转,起伏高下的自然变化,对生活中的素材加以筛选、综合、概括、提炼而凿成一组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牧牛图景。从平凡的生活显示出奇特的艺术境界,且经800年历史传至今后,实乃可贵。《牧牛图》沿岩雕琢,以白描的写意手法,大刀阔斧,以流畅飞动,简炼自然的线条,粗犷朴实,把人物、情节及各种陪衬物刻画得生动活泼,维妙维肖,入石三分,使造像的神形、构图的意境,以及牧牛生活的形式与禅观证道次第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尽善尽美,充分显示出了南宋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其艺术价值,实有"戴嵩之图,不能逾之。" 注释: ①见《大正藏》第十二册。 ②、③、④、⑤、⑥见《唐朝名画录》、《蜀画史稿》、《中国美术家辞典》。 ⑦见乾隆《合州志》。 ⑧见1985年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大足石刻研究》中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 ⑨、见河北佛协《禅》刊编辑部编辑虚云印经功德藏印赠的《牧牛图颂》一书。 见大佛湾《宇文屺诗碑》。刘畋入《重修宝顶山圣寿寺记》。小佛湾《常住田碑》、《恩荣圣寿寺记》,圣寿寺曹琼《恩荣圣寿寺碑》。 见清张澍《后游宝顶山记》,载于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