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藕益智旭的净土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藕益智旭的净土思想
  智旭(公元1599—1655年),字素滑别号“八不道人”,晚称“藕益老人”。俗姓钟,明万历二十七年生于古吴木渎(今江苏吴县)。对净土宗的发展贡献甚巨,被后人尊为莲宗第九祖。藕益是明末禅净同归思潮的参与者与提倡者。他远承宋代永明延寿禅净双修遗风,近取憨山、莲池等禅净融通思想,依自身践履,以三学一源为基础①,提出深信、发愿、执持名号为净土正行。在其所著《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指出,“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遥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②信、愿、持名为修行的核心。“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③信愿如慧目,决定能否往生净土;持名如双足,决定往生之品位,无目与无足,皆不足为净土正行。所以,具足真信、切愿、持名妙行的修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椰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④所以,从信、愿、行、果四个方面,论述藕益的净土思想。
  一、信
  净土法门,生信很难,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愿持名的简易与不可思议的妙果之间的矛盾。如此超胜因缘,乃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仅凭自力断惑的修行者可以彻底荷担得去。所以,断疑生信,在净土他力果教门中,居于首要地位。
  (一)生起六信
  藕益于《要解》中,依据大乘通义,提出行者应生起六信,破除疑惑。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1.信自“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⑤可见,藕益所言之“自”,即是指人人本具之涅妙心,性净明体。非根、尘、识缘起而生的无实性缘影心,更非肉体的心脏。“信自”,就是要敢于承当现前一念之心,与十方无量诸佛无二无别,同具无量智慧德相。此“涅妙心”,佛教最为强调,《法华经》说,诸佛所以出现于世,唯为一大事因缘:竣示、悟、入佛知佛见。藕益认维所谓“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之心性而已。”⑥心性“终日随缘,终日不变”。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心生万法,万法唯心。“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自其‘不变随缘’者言之,心即举体为依正,为名色,为凡圣矣,依正、名色、凡圣法外,别觅心性如毛头许,胡可得也?……自其‘随缘不变’者言之,即举心性全体幻成依正、名色、凡圣诸法,于中随举一法,无不仍是心性全体大用;如举水作波,无一波非水之湿性……由此言之,事事无碍法界,原在吾人日用间头头尔、法法尔,岂必高推圣境,谓凡夫绝分哉?”⑦在此,藕益依天台、华严思想,提出“依正”、“名色”、“凡圣”三对概念,论证凡夫之心,全体即佛。依正、名色、凡圣可总括法界中的一切事物与现象,而一切事物与现象,皆是一心在恒常不变的当体随缘变现出来的。所以,举依正、名色、凡圣的当下即是真如心性,离此之外“别觅如毛头许”的心性亦不可得,这是就“自其不变随缘者言之”。如果“自其随缘不变者言之”,既然依正、名色、凡圣皆随真如缘起而幻有,那么他们也就当下不离心性的全体大用,在随缘变化无尽的同时亦隐含了不动不变、恒常寂光的体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性无有时间、空间、限量。“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整个宇宙无有一法在心性之外,无有一法非心性所现。“天地日月,山河国土,皆妙明心中所现物……心外无天地,天地止是心之相分耳。”⑧与能认识的主体相对的客体世界,皆是心性变现,为心之相分,当体即心。藕益不仅从理论上论证心性提出要通过亲身践履,建立信心。众生念念皆妄,如何能信自心即佛?藕益认维关键就在于“一念回心”。如果一念回心,决定得证自心本具极乐。“若仔细观此众生知见,仍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不属三世,不堕四句,则众生知见当体原即佛知佛见矣。倘不能直下信入,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下承当,只深心持戒念佛。果持得清净,念得亲切,自然蓦地信去,所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也。”⑨行者若“一念回心”,谛审谛观缘影心的当体即离四句,绝百非,自然识其本心,见自本性。如这样观察还不能证入,则应“深心持戒念佛”,持到究竟处,“自然蓦地信去”,见性开悟,“更无疑虑”。总之,“信自”为净宗行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佛教大乘行者修学佛法的基本前提。深信是心是佛,方能勇猛精进地作佛,方能“信他”。真正的“信他”,是建立在“信自”的基础上。内因外缘,乃一体两面,不可或缺。
  2,信他“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⑩藕益认维“信他”,首先应对释迦的教导生决定信心,释迦牟尼佛是彻底觉悟者,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净宗行者首先应仰尊佛陀的教导。其次,应仰信六方诸佛的证信与护念。《佛说阿弥陀经》记载,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无量诸佛,均显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称赞释迦、弥陀真实不虚的功德。藕益认维一方面,诸佛称赞释迦牟尼佛能于剧恶极苦的五浊恶世示现成佛,为众生说“无藉劬劳,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B11的修行法门,是难中之难,十分稀有而珍贵的。另一方面,诸佛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的目的,乃是为令众生闻彼名号,发清净信心,持名回向,往生净土,成就无上菩提。第三,应深信“弥陀世尊,决无虚愿”,深信阿弥陀佛利益一切众生的四十八愿,深信愿力成就的不可思议的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信愿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乘佛愿力,带业往生,不历异生而圆证菩提。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大愿、不可思议功德、庄严名号的目的是什么呢?藕益认维是为了“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B12纯是提供一个众生悟入佛知佛见的方便。“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B13阿弥陀佛的名号,即法界理体,也就是众生本觉之心性。众生持念佛名,即是始觉,声声唤醒与佛无异之本觉,才能证知始本不二,生佛一如。由此可见,“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B14皆是为了“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B15由此可见,净宗之信全在了全他即自,自他不二,信他与信自,乃一体之两面。若不具足,各具弊端。然信自不足,但能真实信他,能得往生利益;而不信他佛,拔无净土,反受落空之祸。此为藕益多次在驳斥狂禅断灭空见时所强调。可见具足信自信他,是谓净土行人的正信。
  3.信因、信果“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以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B16因缘果报定律,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乃全部佛法之纲宗。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因,谓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谓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B17藕益在此特别提出净宗之因果原理:念佛为因,往生成佛为果。以散乱心持念佛号,犹如金刚种子播于阿赖耶识中,成为日后成就佛道的种子。若信愿持名,即为多善根福德,如能持至一心不乱,决定感今生成就往生净土之妙果。“唯以信愿执持名号,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B18妙因妙果,由此而深信,即名信因、信果。
  4.信事、信理“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B19事与理是一对范畴,事指事法界,理指理法界。所谓事法界,指现象界万法森罗,各有其自相差别及因缘;所谓理法界,指无量现象共具的同一、不变的本性,亦即法性。信事即以境为事,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的境界亦无荆在无尽的世界之中,实有一西方极乐世界,非如寓言般的虚构幻想。信理即以法界为理,法界亦即众生一念心性。宇宙万象,十万亿土,仍在一念心性之内;西方境界,皆即此心缘起幻现。事不离理,理中有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净宗行者于此深信,名信事、信理。信事、信理,圆融不二,须同时具足,不可偏废,如人之双足,缺一则残。不可执理废事,也不可执事废理。执理之人,未真明理,谈玄说妙,自以为高明,易入落空之祸;执事废理,虽不虚入品之功,但不能深悟心性实际,非透彻圆融的真实智慧。
  综上所述,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三对范畴,既相互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从六信的次第看,信自是净业修持的先决前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是人人本具妙明真心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信自为信他的基础,真实信自则绝对信他,而真实信他必能引发信自,从而明见自心本性,了他即自,自他不二。信因信果,便自然止恶修善,精勤仰尊佛之教导持佛名号,求生净土;自然于信因信果之至极处打破妄情执著,彻见本来面目,识因缘果报的真实理体、心性实际;也必然从信事入手,由事持达理持,即凡心入佛心,依持名之事相,入持而不持、不持而持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总之,三对范畴的任意一对,实则均含摄另外两对,具内在的必然联系。另一方面,每一对范畴,都表述了净宗信心的不可或缺的一面,具有独立性。三对范畴,在联系中独立,在独立中联系。
  (二)破狂禅偏见,融禅归净
  元明时期,佛教衰落,各宗各派均后继乏人。曾在唐、宋盛极一时的禅宗,也宗风日下,法门凋谢,盲修瞎炼者众,无几个真正有所悟入之人。更有一帮空腹高心,口头通达实无践履之狂禅人士,不识佛言祖语的真实用意,扬禅贬净,自命不凡。不仅破坏禅门纯正宗风,而且破坏净宗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的信仰,危害十分巨大。为树立禅门、净土的正确见解,增强净宗行人的信心,藕益多次破斥狂禅之士,阐释宗门正信,并融摄禅、教、律,汇归于净。狂禅的表现,各有不同。有些人堕入邪空,“妄谓除此心外,诸行皆空。无佛无法,非善非恶。错认妄识为真,谓此心外,无法可得。遂即拔无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萨诸佛形像,只是个金银铜铁土块木头。一大藏教,亦只是个树皮……于一切善行功德,无不一一扫除,谓言著相。”B20这些看法,堕入了拔无因果的断灭空见窠臼。有些学禅之人,妄随祖师语句而解,“寻门未得,异见多途。遂将禅宗六祖大师坛经说净土处,暗地抟量,随语生解。便谓本无净土,不必求生。”B21岂知错会六祖以遮诠方式表法,令行者求生净土之深意,堕入拔无净土窠臼。有些禅者,“言参禅,则尊之九天之上;言念佛,则蹂之九地之下。”B22轻视念佛法门,将其视为愚夫愚妇所行之法。种种错误见解,于禅于净,危害甚巨。藕益认维“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B23若真正通达之士,自然不分禅、净高下。“宗乘与净土,二俱胜妙法;众生根性异,不免随机说。”B24禅与净,都是令众生悟入佛知佛见的方便,都是为了让众生体认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玄义。要明心见性,必须直下承担本来是佛,才言参究体认,已是曲为下根;要证念佛三昧,必须“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B25当下体认实际理地,若计摄心、计数息,早非净土极则事。所以,参禅与念佛,起始功夫有异,到家实同,俱能悟道,俱能往生极乐。“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又念佛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即得无生法忍,岂非悟道?”B26禅门与净土,互融互摄。藕益提出,辩析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的高下,实在是毫无意义的戏论。因为一切法门,只是方法上的差异,本质完全一致,无非皆是令人悟此现前一念真性。“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维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B27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者皆一致。藕益把佛教一切法门摄归念佛,力图融汇禅、教,净。他分念佛法门为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三种。若念自佛,也就与禅观的四念处全同。若念他佛,则分念佛相好、念佛实相、持名念佛等等。如果专念相好,必须止息诸缘,专观彼佛,此与止观法门相同;如果念佛实相,则念佛法门乃托他佛显自佛,所念实相与禅者所参非异;如果持名念佛,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也与止观无异。如果双念自他佛,则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而助显本性,因开悟自性,所以与禅无异;托他佛而显,则与禅不同。此之不同,乃净门的殊胜处,“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B28这样,藕益就从理论上把参禅、教观与念佛融归为一体,有力地驳斥了狂禅谬见。
  二、愿
  藕益提倡的信、愿、行,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而“愿”在其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所谓“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指行者应对苦难无边的娑婆世界生起极其强烈的出离心,对纯乐无苦、光明清净的极乐世界生起欣慕之情。“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B29愿为信与行之联系者与推动者,为信、行之枢纽。所以,藕益认维净业修行,立愿为要务,愿如船之舵,可保证净业行人的正确方向。有人怀疑,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强烈愿心,是否与无取无舍的修心原则相违背呢?藕益认维其实不然。依据万法唯心造的理念,“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B30
  厌离与欣求,皆顺法性之理而发,无不还归此法性。法性平等,厌离与欣求,皆唯心造,本无取舍。况且要证不动不变无能无所之理体,须依事修,“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龋”B31必须在事上取舍至究竟,才能达不取不舍之境。所以取舍到究竟之处,实际上与不取不舍相同。如果从一开始就不顾事相上的取舍,执著于不取不舍,则犯执理废事的毛玻如此执著于理,则事相上也不圆满。事实上,“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B32
  欣、厌二心,与佛法所强调的发菩提心,有何关系?藕益提出,“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B33只要具足六信,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求生西方净土,即是无上菩提之心。“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B34依苦谛,观照众生无量苦逼,于生死海中长劫轮回,无有尽期,故生大悲心,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依集谛,观照自己与众生烦恼生起因缘,起厌离决断之心,发起“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依道谛,欣求极乐世界见佛闻法,悟解第一文谛的妙行,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依天谛,掀求极乐世界凡往生者,皆一生成就无上菩提,发起“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由此可脂深信发愿、欣厌取舍,即无上菩提之心。综上,藕益对愿心的强调,线索十分清晰。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是愿心的内涵,而“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信愿具足,才能成就净业行人的终极归宿。“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尸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郑”B35仅有持名念佛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持名的功夫深浅,和净土往生并无直接联系。没有信愿之心的念佛人,就象无舵之舟,绝对不能达至净土的彼岸。只有生起深切信愿,才是往生的保证。由此可脂信愿之心在净土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难怪藕益在此,发出如此肯切的定论。
  三、行
  净宗行人,具足真信切愿之后,自然将其信愿落实到具体的宗教行持上,“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B36具足信愿只能保证行者往生西方,但往生净土有品位的高低,所谓“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B37因此,为了增高品位,行者须在具体的实践上下功夫,勤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藕益的重要思想。一方面,他基于天台教理,构建了一个将一切佛法,统摄为念佛三昧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独推持名念佛,以之为契理契机的净土正行。藕益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念,主张一切佛法,无不归于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B38不管是信愿持名念佛,或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以及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三昧,乃至达摩所传的直指人心的顿悟禅法,无不属于念佛三昧。他提出论据说:“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B39所以,念佛三昧,确系佛陀一代时教的根源。广义的念佛,可分为三种。“一者、惟念自佛,二者、惟念他佛,三者、自他俱念。”B40惟念自佛,这个佛,即吾人的自性本性佛,也就是现前介尔一念心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具足百界千如种种性相,与诸佛平等无二。如何修持?“唯须一重能所,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B41如此观心,即可圆净六根,断惑证真。念自佛的修行方法,“该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荆”B42所谓念他佛,即是以阿弥陀佛的果地庄严,作为系念对象,念佛相好、念佛功德、念佛实相。“须知两重能所。所谓:妙观察智为能观,六根为所观;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B43使六根六识沉浸于所系念的佛之功德相好上,从而至一心不乱,证入实相。念他佛的修行方法,“该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及莲社事相法门,罄无不尽也。”B44所谓自他俱念,必须首先在教理上大开圆解,真正悟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然后,行者观诸佛果位上的功德,以助显本具的佛性,托他佛以显自佛。“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B45这种自他俱念的修行方法,藕益认为从开圆解方面看,与其他修法相同;从托他佛以显自佛方面看,与其他修法相异,是一种“胜异方便”。藕益用召宗的四判教及三谛三观、百界千如等理论来分析念佛三昧。他以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三项法门,配合天台的藏、通、别、圆四教。四教各具三种念佛法门,便成了十二种念佛三昧;再将十二种念佛三昧配合摩诃止观所说的四种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便成了四十八种三昧。又说:“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以例念自、念双,亦可各三。广历四三昧、四教,则成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别,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种三昧之外。”B46这样,藕益将三种念佛方法加以推演,将一切佛法,汇归念佛三昧,建构了他的念佛三昧即宝王三昧的理论体系。但他依然发觉,持名念佛,并未能纳入此范围,故又开出持名念佛之说。藕益从佛法应契理契机角度提出,修念佛三昧虽方法无量,但唯有持名念佛最为当机。“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相参究等行。”B47为什么呢?藕益举《观无量寿佛经》论证说,经上所讲的微妙殊胜境界,不是凡夫的心力可以轻易观成就。佛陀知道众生根器陋劣,所以于最后第十六观开出称念佛名的法门。称念佛名简易直截,根钝众生均能入手,但是,法门本身并不下劣。“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不劳观想也。”B48从理体上讲,观劣像与观胜境平等,执持名号与观想念佛无二,均乃心作心是,当然持名念佛时,也就全摄观想,观像,不劳另作了。藕益痛斥某些假善知识,自己心眼未明,却妄教一些老实念佛之人参“念佛是谁”,反而使其善根破坏。“究竟参又参不来,念又念不熟,脚根不稳,心事徊徨。噫!亦可惨矣!”B49正是看到这样的弊病,他提出参究念佛的修法,有大利,也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佛或疲缓,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B50但是必须注意,一定要以持名念佛求生净土为主,以参究为辅佐。这样修行,即使没有因参究而开悟,也能成就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B51这些行维破坏了行者求生净土的愿力,而执禅废净了。殊不知禅宗祖师教人参“念佛是谁”的本意,是想摄禅归净,于禅宗中别开一求生交净土之门。而今之愚迷行者,反而于此舍净从禅,破坏祖师心法,岂不大错?事实上,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修行方法,看似为中、下根器而设,其实,全摄禅、教、律与六度万行为一体,“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B52六度万行,收摄无余,乃方便中第一方便法门。“仍复最顿最圆。盖所持之名,无论解与不解,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非一心三观。”B53现前一句所念之佛,本来超情离计,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只是众生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觉;所持者,即是本觉。今直下持去,持外无佛,佛外无持,能所不二,则始觉合乎本觉,名究竟觉矣。”B54无能持之人,无所持之佛,能所不二,始本合一,则自然契入心性实际,证究竟圆满菩提。当知信愿持名,即是无上深妙之禅。即使未悟之人持名念佛,也是暗合妙道,全在妙境妙观之中。如此久久熏习,自然渐渐开显心地,“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宏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歧径哉!”B55藕益将持名念佛,分为事持和理持两种。所谓事持,即是在事相上深信有西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持念佛名,发愿求生。如子忆母,恒常不止。只是未能证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谓理持者,深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以自心所具、所造的洪名,作为系心之境,恒常系念不止。如此信愿持名,不论事持还是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B56见思二惑,属于三界生死的尘垢,断尽见思二惑,即可出离生死,此为事一心所摄。无明,乃菩萨成佛之障,须持至照破无明,见本性佛,方为理一心所摄。藕益解释的事一心、理一心不乱,与莲池的说法有异。莲池认维执持名号,念佛无间断为事一心,参念佛是谁而体究无间断,破见思惑,乃理一心。藕益提出异议说,即使参话头纯熟,至无间无断,只要未破见思,犹是事门所摄。必须念佛、参究至见、思惑断尽,证事一心,在事一心基础上破无明惑,才能证入理一心。“安得事独指念,理独指参也?”B57不可谓持名念佛为事,参究念佛为理。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分别,关键在于是否“默契无生,洞明自性”,B58是否照破无明,顿证真性。信愿持名念佛,如何下手呢?藕益开示初心念佛人说:“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B59应用念珠记数,刻定每日必须完成的数目,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不假思索。或者一昼夜念十万声,或五万三万,必须尽此一生的时间,以决定每日不缺为准绳。初心学人,必须坚固信愿,专修念佛,“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B60如此朝三暮四,不思专修之人,信不深,念不及,“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B61修念佛三昧,各种定境千差万别。为防止有些修行人因执著定境而入魔,藕益提出,“正念佛菩萨时,或得见佛菩萨,即应了知唯心所现,万勿取著,勿生喜动,勿向人说。”B62应保持定心而不动,不能生起贪著境界之心,不能随便说与他人。“惟至临终见佛菩萨,方是感应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B63因佛、菩萨发过临终接引众生往生净土之大誓愿,所以临终佛、菩萨现形接引,决定护念有缘众生,决定不是魔境出现之时。
  综上,藕益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心性论,提出广义的念佛三昧论,构建了一个摄禅、教、律归于念佛三昧的理论体系。藕益从佛法应契理契机角度出发,独倡持名念佛,在理论与实践上,均作了深入的论证。
  四、果
  具足真信、切愿而持名念佛的净土宗行者,依据佛教缘起法则,自然能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所谓“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B64
  行者信愿有浅有深,持名功夫有勤有惰,往生品位、功德受用当然也有种种不同的差异。佛教历代各宗派对西方净土的分判与往生的果报均各有其说,藕益取天台的四土说。天台将十方刹土分为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综合说明了佛土的类别、性质与众生根机、往生条件的关系。念佛功夫深浅不同、断除迷惑程度不一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果报,有何不同呢?藕益认维往生四土,每土均可分为九品。“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上三品生。”B65这是从持名念佛往生九品的角度来说。从往生四土的角度说,信愿持名,未断见、思二惑者,或散心持,或定心持,皆生于极乐之凡圣同居净土;若持至见、思二惑先后断除,证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净土;若持至照破无明一品,乃至照破无明四十一品,证理一心不乱,生实报无障碍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净土;若无明断尽,则生上上品实报、究竟常寂光净土。这样,念佛功夫的深浅,就和四土往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往生四土,有竖有横。所谓“竖”生四土者,指行者依自己修持之力,断尽见、思二惑,方才能出同居土而入方便土;断尽尘沙惑,且须兼破无明,方可出同居、方便而入实报;只有断尽无明,方可入于寂光。如此依断惑深浅,凭自力次第证入四土者,名“竖”生。所谓“横”生四土者,指行者仰仗阿弥陀佛大愿之力,未断见、思二惑,即能出娑婆秽土,生极乐净土;既生凡圣同居净土,即于其中得证方便、实报、寂光三种净土。因不必舍身受身,受无量艰辛,经无量长劫才能证入四土,故名“横”生。生极乐凡圣同居土的众生,必定证得三不退。三不退,指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B66综上,下凡众生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悉皆横生上三土,圆证三不退,不必舍身受身,一生必补佛职,如此殊胜不可思议功德,乃十方佛国所无,当知极乐同居净土,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一切皆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勤,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B67极乐果德如此庄严,当体不离行者真信、切愿、老实持念佛名的功德,当体不离阿弥陀佛的行愿,当体不离心性实际。藕益论述果德庄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开显生佛同具心性的无量妙用;另一方面,举此妙果,圆摄因心。以此果德,作为行者生西之因,激发真实信、愿、持名妙行。总之,生起六信、成就欣厌具足的愿力、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以持名为净宗正行、九品四土往生等思想,经过藕益从理论到实践的精深论证与践履后,自明末起,逐渐成为中国净宗历代祖师及民众的修行指南,在净宗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藕益承宋明以来禅净合一思潮的影响而提出的三学一源、融禅归净思想,也逐步为历代祖师与众多净宗学人认同,从而形成了当今净宗不主张参究、力行世间众善、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平实风格。
  注释
  ①所谓三学一源,是指禅宗、教宗、律宗应该相互为用,不应分河饮水。藕益认维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未尝有心而无语无行,有语而无行心。事实上,即此三而一贯,分而不分。②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5页,福建莆田广化寺出版。③同前,第16页。④同前,第9页。⑤同前,第5页。⑥藕益:《示玄著》,见于会性编辑之《藕益大师净土集》第97页,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以下简注味净土集》)。⑦藕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三,《法语三·示心达》。⑧藕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法语四·示夏荩臣》。⑨藕益:《示玄著》,见于会性编辑之《净土集》第97页,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⑩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5页。B11同前,第49页。B12同前,第42页。B13同前,第27页。B14同前,第29页。B15同前,第20页。B16同前,第6页。B17陈兵:《新编佛教辞典》,第71页,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B18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35页。B19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6页。B20妙叶:《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见于《净土十曳第326页。B21妙叶:《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见于《净土十曳第310页。B22袁宗道:《西方合论序》,见于《净土十曳第460页。B23藕益,《梵室偶谈》 ,见《净土集》第112页。B24藕益,《答卓左车茶话》,见《净土集》第132页。B25同前,第132页。B26藕益:《梵室偶谈》,见《净土集》,第114页。B27藕益:《念佛即禅观论》,见《净土集》,第136页。B28同前,第137页。B29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48页。B30同前,第48页。B31同前,第6页。B32同前,第6页。B33同前,第7页。B34同前,第34页。B35同前,第48页。B36同前,第48页。B37同前,第34页。B38同前,第35页。B39同前,第16页。B40藕益:《示念佛三昧》,见于《净土集》第103页。B41藕益:《示念佛法门》,见于《净土集》第102页。B42藕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见于《净土集》第70页。B43同前,第71页。B44同前,第71页。B45同前第71页。B46同前,第71页。B47同前,第71页。B48藕益:《示念佛三昧》,见于《净土集》第104页。B49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35页。B50同前,第36页。B51藕益:《示净坚优婆夷》,见于《净土集》第96页。B52藕益:《参究念佛论》,见于《净土集》第134页。B53同前,第134页。B54藕益:《示念佛法门》,见于《净土集》第103页。B55藕益:《示念佛三昧》,见于《净土集》第104页。B56藕益:《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见于《净土集》第108页。B57藕益:《示念佛三昧》,见于《净土集》第105页。B58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36页。B59藕益:《梵室偶谈》,见于《净土集》第114页。B60同前,第114页。B60藕益:《示念佛法门》,见于《净土集》第103页。62同前,第103页。同前,第103页。B63藕益:《起信论示胜异方便释》,见于《净土集》第76页。B63同前,第76页。B65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7页。B66藕益:《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见于《净土集》第108页。B67藕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见于《净土十曳第8页。B68同前,第32页。

 
 
 
前五篇文章

论禅宗心性思想的发展

唐大安禅师生平的几则考证

《经律异相》及其主编释宝唱

陕西安康地区禅宗碑石录述

略论禅宗的分化与四川禅系的禅法特点

 

后五篇文章

论憨山的三界唯心世界观论

大智禅师碑铭(并序)

感示净土(文白对照)

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隋唐孤山法响伏虎禅师简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