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轮回与解脱—脱离苦境的秘诀(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轮回与解脱—脱离苦境的秘诀(二)
  花山胜友著 美国佛教弘法中心译
  二、佛教的根本教义
  1、“因缘生起”的思想
  印度教是一种不同立场
  上面谈到自古至今,印度教徒对于业、轮回和解脱等思想。佛教也不得不继承这些思想了。原因是,上述的思想,普遍渗透到全印度,而且完全定著在社会各个阶层,佛教主张因果,也简直不得不承认它那套明确的理论。
  虽然,佛教摄受那套思想,殊不知佛教也否定上述那套“我”(灵魂)的存在,一面主张“无我”的新立场,一面表示人生是苦的存在——以“四苦八苦”为代表,所以,佛教的教义开展,显然不同于印度教了。
  佛教不认为梵天是宇宙的创始者,反而用“因缘生起”(缘起)来说明世界的形成,这一点跟印度教完全不同。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因缘生起”的内涵·
  “无始无终”的主张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相应部经》
  印度教跟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教一样,都主张天地是一位绝对者创造的,而佛教一开始就不承认什么绝对者,或创造主等神明的存在。因此,佛教的观点是,世间的存在与一切现象,都以“因缘所生”来解释。在佛教里,根本不提天地创造的说法,由上述的经文可知佛法主张“无始无终一。
  在一因缘”一词里,所谓“因一者,像指直接原因。所谓“缘”者,系指间接原因,或助因。不论任何存在与现象,均由这些因与缘形成的,没有一件事不是来自冈与缘的和合,才能产生。这样一来,在追溯因缘的过去时,始知永远找不到所谓“第一原因一的东西,那只好变成“无始”了。同样地,关于未来也可以这样说,不论变成什么形状,至少仅有眼前的存在,将来什么也看不出来,也就是“无终”的情况。
  不可思议的“因缘”
  不管因缘思想是多么合理的思想,若仅凭人类有限的智慧,也终究无法了解它的整体,或来龙去脉,基于这个意思,佛教才采用“不可思议的因缘”,或“奇妙因缘”等说法。
  “因”指直接原因,还比较容易明C,反而是间接原因的“缘:逗侗内涵很难找寻,只好用“不可思议”的筒写,即“不可思议”一语了。
  例如播下一粒谷子,萌芽后不久,就可以等待收获,这颗谷种在地面萌芽,这项直接原因是少不了的要素。同时,如果缺欠其他要素——阳光、水、和肥料等间接原因的话,绝对不可能有收获。事实上,不仅只靠阳光、水和肥料,也还有其他间接原因的“缘”:那些无疑是很复杂的要素。
  倘若把这个论点套在一个人的存在上面,显然,每个人能够出生为眼前的情状,系依靠过去存在的无数直接,与间接原因,这是可想而知的。
  所谓“我:厄个人,直接生成的原冈是仰赖父母亲的结合,才能出生人间,这是不能否定的事实。然而,也不能忽视影响他出生的无数间接原因。
  父母亲双方都有自己的父母,意思是,“我”的存在,也是来自当初父母亲的双方,即相当于自己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结合,他们四位祖父母的出生,又可以追溯八位曾祖父母的结合……如果追溯到十代以前,就有一千零廿四个人,倘若追溯到三十代以前,恐怕要突破十亿人的数量了。
  倘若在这群祖宗里,只要有一对违背实际的结合,那么,现在也许就不可能生下“我”了。关于这些过去往事,实在是“我:垣个存在无能为力,根本不能改变的,那是有关既定条件的“缘份”。
  但在这些“既定条件”里,“我”出生做人以后,一辈子要做什么呢?当然,“我”可以充份发挥“意志”。这一点跟命运论不同。
  因果超越个人的意志
  那么,人生在世,是否任何事情都能依照本人的自由意志呢?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原因是,人在有生之年的一切行为,也会受到“因缘”两字的影响。
  不妨列举一件浅显的例子看。假定某君拚命读书,目的想考取某所著名大学。他用功的程度,简直难以形容(如果一天平均只睡四个时辰,他可以考取;倘若睡眠超过五个时辰,就会名落孙山)。他纵然用功到这种程度,那么,他能不能考取呢?光靠这项直接原因是不能如愿的。
  二十多年前,全国大学生罢课的风潮闹得很大,害得东京大学不得不在次年停止招生考试了·。
  不管他的头脑多么杰出,平时多么努力,如果没有入学考试,在这种条件下也根本不可能进入该校了。况且,纵使本人能凭自己的努力,得到很好的分数,也照样不能凭自己单方面的条件来决定,至少还要参考其他考生们的成绩。因为录取标准属于相对情状,不论自己的成绩多好,如果遇到大家的平均成绩很高,也可能不录取,相反的可能性也要考虑。总之,光凭本人的自由意志是无补于事。
  这只是现世的一件例子,至于其他一切现象与存在,也非单凭本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决定。
  这种论点正是三世因果的立场,眼前的生存不仅追溯个人上辈子的情形,也会影响下辈子的生存。因为这个观点,始终要依据个人的业来解说,它会构成轮回的原因。
  2三世两重的因果
  《十二因缘》的致义
  若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来思考所谓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存在,它会变成以下的图式。
  因为历经三世,原因与结果会变成两重的情状,这种关系叫做二二世两重的因果”。再者,若将它用具体的十二种连系来说明时,就等于“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的教义。
  十二项连系是这样:
  (1)意味迷惑的根本原因,在于“无
  明”。
  (2)离开无明,引起第三项的“识”
  动,即是“行”。
  (3)“识”意味在娘胎里寄寓的瞬息。
  (4)在娘胎里,显现身体与心的发育
  阶段,叫做“名色”。
  (5)具备“眼、耳、鼻、舌、身、意
  ”等六种感觉器官,彷佛出娘胎
  的阶段,叫做二八人”。
  (6)出生后二、三年,还不能明确地
  识别苦乐,意指自己触及外界的
  物体,叫做“触”。
  (7)经过六、七年,一面识别各种苦
  乐,一面感受的阶段,叫做“受
  (8)到了十四、五岁,呈现形形色色
  的欲望,刻意要避苦求乐,叫做
  一爱”。
  (9)自我对欲望的追求,似乎起了执
  著,叫做“取”。
  (10)生活上承受上述的“爱”与“取
  ”,叫做“有”。
  (11)其结果再以某种形式生下来,叫
  做“生”。
  (12)生下来不久会老化,最后,不得
  不死亡,叫做“老死”。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系
  在上述十二项里,第一(无明)与第二(行)项,属于过去世的原因,从第三到第七项(识、名色、六入、触、受),属于现在世的结果。从第八到第十项(爱、取、有)属于现在世所造的原因。第十一(生)与第十二(老死),属于未来世要承受的结果。这项关系可以图式于下:
  由此看来,人类现在的出生,还是来自过去的原因,而且,现在世里,有生之年也制造自己投生未来世的原因,再度以结果方式出生未来世,接著会老死,这样永远反复下去。
  这就是佛教所说轮回的外观,那么,人类如何才能切断这个轮回的轮子呢?
  3、“四苦入苦”的世界
  佛教思想的起点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在受苦,这些苦可以“四苦八苦”为代表,纵使看得见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仍然嫌弃人生的存在,不想再轮回下去。表面上,虽然分成许多宗派,也冠以佛教之名,其实,最终目的只有一种。那就是,希望开悟成佛,成佛才是惟一的目标。
  为了免于“生”与“老、死”,并进一步追求其中的原因,企图找出根本原因,只要切断它的根,那么,自然不会从原因生出什么现象了。于是,释尊建立“十二因缘三冱项体系,惟一的理由,不外教示世人怎样切断轮回的巨轮。
  表面上看,四苦里的“病”苦,没有被包括在“十二因缘”里,其实,生病才是死的最大原因,只要一想到此,不难理解病也当然在其中了。
  就整个来说,四苦的意义,就是指人类的“出生”,谁也不例外,都会在每一瞬间“老”下去,不久会“生病”,最后“死去”。虽然,有人年轻轻就突然意外死亡,有人一辈子不生病,就成了老者,但有一天却一病不起,呜呼哀哉,诸如此例,也不算少数,其实,只要生在人间,最后非死不可,光是这项事实,谁也不必争论。
  根本的生死观
  幸亏我们人类对于自己的死,仅限于知识上的理解,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正因为这样,大家才会平静地生活下去。倘若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恐怕谁都会紧张起来。
  古人希望死后仍有生命存在,其实,这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人类自古以来,都期望永远活下去。
  也许有些读者会怀疑,倘若谁都希望长生的话,那么,世上为什么有人要自杀呢?
  自杀的原因很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忍无可忍人间的痛苦,为了逃避痛苦才去自绝,另一类是对来世的憧憬。
  表面上看,他们很类似佛教对于世间所谓苦恼的理解,其实,两者的差别极大。换句话说,至少双方都认为只要到下辈子,大概就不会苦恼了!甚至认为那时会充满著快乐。因此,他们才希望投胎转世,殊不知他们在心理上也认同轮回会持续下去。
  相反地,佛教所谓觉悟,决不是朝向投胎转世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再也不要返回轮回的世界里来。
  不管怎样,对于一般芸芸众生来说,死亡都是恐怖的对象,所以,接近死亡的原因——老与病——也同样令人烦恼。这样一来,引起老、病与死的根本原因,才是所谓“生”的现象;故将它归纳为四苦。
  爱别离苦
  佛教所谓人生有八苦,后面四苦是:
  第五苦叫做“爱别离苦”,必须离开自己心爱的人。
  第六苦叫做“怨僧会苦”,必须遇到自己嫌恶的人。
  第七苦叫做“求不得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至于第八苦,叫做“五蕴(五阴)炽盛苦”,人类的存在由五种要素组成,而它本身即是一种苦恼。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肉体的呈现,后面四种属于心的活动,结果发现身心组成的人类,才是真正苦恼的存在。
  先从“爱别离苦”开始说明。
  因为人生总有一天要死,纵使不死,一辈子里也会失去许多自己心爱的对象。倘若是一种短暂的别离,以后也许还能见面,不料,死亡的别离,等于永远失去自己所爱的对象,这是最痛苦不过的事。
  先会失去祖父母和父母亲,之后,配偶、兄弟姊妹、友人、师长、近邻和亲属等,一群敬爱的人也会纷纷弃世,再也见不到面,这就是人生了。纵使再幸运的人,能够活到相当年岁,在他有生之年,也必会参加好几回亲人的告别仪式,倘若没有这种体验,就先行离去的话,自己的死也会令许多人伤心欲绝。总之;爱别离苦是人间极悲惨的事。
  “怨僧会苦”与“求不得苦”
  第六项的“怨僧会苦”,也许更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有些人也许有过这种体验,就是从幼稚园开始,在漫长的教育过程里,难免碰到很讨厌的老师,但也非上他的课不可,或遇到可恶的同学,但也非跟他坐在一块儿不可,在工作场所里,若遇见讨厌的上司或同事,那么,每天工作显得多么无聊?如果遇到可恶的人来担任导师,每天要跟他碰面,也是不胜烦恼。同样地,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一样,纵使被派到顽皮班,不想教授他们,但若被学校指定去,那么,以老师的身份来说,也只有尽全责了。
  在一个大家族里,万一有僧恶的人在内,朝夕相处,也若不堪言。只要是过来人,应该理解其中的滋味。
  第七项的“求不得苦”,也是很切实际。原冈是,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再多也不能满足。
  就以年龄来说,年轻时即使不希望长生,到了相当年岁,就想要更年轻,更长命,这是人之常情。冈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得不到的东西也想要得到。
  同样地,对于金钱、地位、财产和名望也如此,多多益善,凡夫都是这样的心态。甚至连亲鸾上人也透露心声说:“沈没在爱欲的大海上,迷惑于名利的大山里。”
  自寻苦恼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上述三种苦恼,则不难发现苦恼的原冈,全是白己找的。总之,冈为有爱情,才有别离的苦恼,冈为有怨僧,才会有碰面的苦恼,冈为有所期求,才有难得之苦。倘若缺少爱的对象,即使要离开一大群人,也会无关痛痒,什么苦恼也谈不上。如果缺少怨僧的对象,纵使相见或同居,也无所谓苦恼。期求的情况何尝不然呢?只要内心无所祈求,那么,既不想得到手,也无悲叹可言。
  巾此看来,前半的四苦和后半的三苦,共计七苦的原冈,根本上,就是由身心的存在所致使,才有第八项苦——“五蕴炽盛苦”的出现。
  苦恼是人生在世的实况,只要对它真正明白,照理说,再也无意投胎转世了。可惜,世人千方百计重视世俗的各项欢娱,才一直向往苦恼的轮回世界,念念不忘“再度出生做人”,或想“眼前虽然苦恼,也许下辈子会好些”。
  接著,谈谈如何从错误认识中、找寻解脱的方法。
  屯转迷开悟
  怎样脱离“无明”呢?
  所谓“有生必有死,造物总会消灭”,正是佛教主张的“诸行无常”,只要注意它的实况,我们应该会涌起一种愿望:“超过这种无常的世界,一定有一个永远平安的世界。倘若有那种世界,不论如何要去那里才对。”
  诚如上述,佛教的目的在“成佛”。但是,成佛的内容,应该指如何到达那种真实宁静的状态?
  佛教主张“诸行无常,是生减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只要我们注意到人世的无常,应该要抛弃自己对无常的执著才对。这正是摆脱“无明”——“十二因缘”的第一项——的方法。
  只要能够除去“无明”,当然,就不会出现下面的活动——“行”。所以,我们今后要逐一切断连锁起来的环节,最后,才不必迎向第十二项的“老死”了。
  怎样迈向“正觉”之道呢,
  反过来看,倘若大家不迎向那个讨厌的现象——“老死”,也只好否定前面的“生”。这样一来,以前所谓生存的一有”也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等于切断每一项前面的连锁。结论是,只要连最前面的“无明”也消失的话,那么,就不会再有轮回的苦恼了。到达这种状态时,才能脱离轮回的转动,这叫做“解脱一。
  若照这样下去,凡得以“解脱一的人,也就是能正确地认识人间的真貌,这种人叫做“正觉者”。换句话说,他们叫做“真正觉醒的人”,也是梵文所谓的“佛”。凡是能够到达那种境界,就叫做“成佛”。
  那么,成佛以后的境界又是如何呢?这个问题将放在第六章叙述。之后,诸位也许会怀疑——为什么大家都会如此嫌弃轮回世界呢?难道人间世界真是这样无聊吗?回答这个题日以前,不妨进一步详述轮回世界的内容。(待续)
  摘自《菩提树》1993年2月号

 
 
 
前五篇文章

轮回与因果

论“戒’的蕴涵

论 “谈禅说佛”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后五篇文章

略析传戒多元化后的利与弊

略谈中国佛教的伦理学说

略谈修四禅八定

略谈《坛经》的心性论

略谈《十二因缘》(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